專利名稱:抽回式推動泵的制作方法
抽回式推動泵
背景技術:
例如洗手液、奶油、蜂蜜、番茄醬和芥末等液體以及其它粘性流體的許多配送器從噴嘴配送流體,所述配送器在出口的端部殘留下液體滴。這可能成問題,因為液體可能硬化,如造成阻塞,這降低了未來配送中用于流體流動的面積。阻塞可導致在未來的配送中通過小面積的孔進行配送,從而導致在不同方向上的噴濺,例如噴濺到墻壁上或使用者身上而污染墻壁,或更不利地,噴濺到使用者的眼睛內。用于例如奶油和例如液體蜂蜜的材料的許多配送器具有線流的問題,其中流體的線流從出口內的流體懸垂,且在配送流體的份額后從出口搖擺。隨時間的經過,線流可能形成為小滴且從出口滴落從而形成配送器泄漏的外觀。用于洗手液配送器的活塞泵是已知的,如在1999年11月2日發布的授予Ophardt 的美國專利No. 5,975,360中教導的那樣。
發明內容
為至少部分地克服前述已知裝置的這些缺點,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活塞泵配送器, 所述活塞泵配送器具有往復式活塞泵設備,所述往復式活塞泵設備在配送行程從出口配送流體,并且在蓄充行程從儲存器抽取流體且也從出口抽回流體。本發明特別地可適于其中將流體配送出形成為管狀構件的打開端部的出口的流體配送器。在許多應用中,管狀構件具有向下的出口開口,且通過管狀構件的流體通過重力向下抽出。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流體配送器,其中在將流體配送出出口后,將流體通過出口抽回,以降低滴落和/或線流。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配送流體的簡化的活塞泵,且在配送后所述活塞泵將流體從流體已從其配送的噴嘴的出口抽回。因此,在一個方面中,本發明提供了用于從儲存器配送液體的泵,所述泵包括活塞腔室形成構件,所述活塞腔室形成構件具有圍繞軸線布置的腔室,所述腔室包括一定直徑、腔室壁、內端和外端,腔室的內端與儲存器流體連通, 儲存器和腔室之間的單向閥機構,所述單向閥機構僅允許流體通過所述腔室的內端從儲存器流向所述腔室;接納在活塞腔室形成構件中的活塞形成元件,所述活塞形成元件可在所述活塞腔室形成構件內軸向向內和向外滑動,所述活塞形成元件具有軸向延伸的中空的桿,所述桿具有中心通路,所述中心通路在內端處封閉且在接近外端處具有出口,所述桿上的內盤,所述內盤周向地圍繞桿從桿徑向向外延伸,所述桿上的與所述內盤軸向向外隔開的外盤,且所述外盤周向地圍繞桿從桿徑向向外延伸,
所述桿上的位于內盤和外盤之間的與所述通路連通的入口,所述活塞形成元件可滑動地接納在所述活塞腔室形成構件中,用于在伸出位置和收回位置之間的移動行程中在所述活塞腔室形成構件內軸向地往復向內和向外移動,具有軸向內腔室部分和軸向外腔室部分的腔室,所述內腔室部分向外通到外腔室部分中,在伸出位置和收回位置之間移動時,外盤維持在外腔室部分內,在伸出位置和收回位置之間移動時,在行程的最內部分時內盤在內腔室部分內, 且在行程的最外部分時內盤在外腔室部分內,在外腔室部分中,內腔室壁是圓筒形的,當外盤處于外腔室部分中時,外盤接合腔室壁,以基本上防止流體在外腔室部分中在向外的方向上流過外盤,當內盤處于外腔室部分中時,內盤接合腔室壁,以基本上防止流體在外腔室部分中在向內的方向上流過內盤,但內彎曲盤離開外腔室部分的腔室壁彈性地變形,以允許流體在外腔室部分中在向外的方向上流過內盤,當內盤處于內腔室部分中時,腔室壁和內盤的至少部分徑向隔開,以允許流體在內腔室部分中在向內和向外的方向上流過內盤。
本發明的其它方面和優點將從如下描述中結合附圖變得顯而易見,其中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具有儲存器和泵組件的液體配送器的實施例的部分剖面側視圖;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泵組件處于完全伸出位置的示意性橫截面示意圖;圖3是圖2的泵組件處于完全伸出位置的示意性橫截面側視圖;圖4是與圖3相同的視圖,但圖中泵組件處于完全伸出位置和完全收回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圖5是與圖3相同的視圖,但圖中泵組件處于完全收回位置;圖6是沿圖5中截面線6-6’的橫截面視圖;圖7是與圖6相同的橫截面視圖,但其中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泵組件;圖8是與圖6相同的橫截面視圖,但其中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泵組件;圖9是與圖5相同的視圖,但其中是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泵組件;圖10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處于完全伸出位置的泵的示意性橫截面側視圖;圖11是根據本發明的第六實施例的泵的示意性橫截面側視圖,其中泵組件處于完全收回位置;圖12是與圖11相同的視圖,但其中活塞的部分已從完全收回位置移向縮回位置。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在參考圖1,圖1示出了利用了泵組件10的大體指示為170的洗手液配送器,所述泵組件10聯接到容納有待配送的洗手液68的密封的可壓縮容器或儲存器60的頸部58。 配送器170具有大體指示為178的殼體,以接納和支承泵組件10和儲存器60。殼體178示出為具有背板180以用于安裝該殼體,例如安裝到建筑物墻壁181。底部支承板184從背板向前延伸以支承和接納儲存器60和泵組件10。泵組件10僅在圖1中示意性地示出,如包括可滑動活塞14。如所示出,底部支承板184具有貫穿的圓形開口 186。儲存器60支承地安放在支承板184的肩部179上,使得儲存器60的頸部58延伸通過開口 186且固定在開口內,所述固定如通過摩擦配合、夾緊等來進行。覆蓋件構件185鉸接到背板180的上前延伸部187,以允許替換儲存器60及其泵組件10。支承板184在其前部分承載了致動柄188,所述致動柄188以軸頸連接以圍繞190 處的水平軸線樞轉。柄188的上端承載了鉤194,以接合承載在活塞泵10的活塞14上的接合盤77且將柄188聯接到活塞14,使得柄188的下手柄端196在由箭頭198所指示的方向上從虛線位置向實線位置的移動使活塞14在收回或排出泵送行程中向內滑動,如通過箭頭100所指示。當釋放下手柄端196時,彈簧102將柄188的上部分向下偏置,使得柄將活塞14向外拉到完全縮回位置,如通過圖1中的虛線可見。柄188及其內鉤194適于當需要移除且更換儲存器60和泵組件10時允許鉤194的手工聯接和脫開。可提供用于移動活塞 14的其它機構,包括機械和電動的機構。在使用配送器170時,一旦用完,則空的壓縮的儲存器60與所接附的泵組件10 — 起優選地被移除,且可將新的儲存器60和所接附的泵組件10插入到殼體內。首先參考圖2、圖3和圖4,所述附圖示意性地圖示了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泵組件10,所述泵組件一般地適于用作圖1中示出的泵組件10。泵組件10包括三個主要元件,即活塞腔室形成本體12、活塞形成元件或活塞14以及單向入口閥16。本體12帶有外環形凸緣13,所述凸緣13帶有內螺紋15,所述內螺紋15 適于接合如圖3中以虛線示出的將形成流體儲存器的瓶60的頸部58的螺紋。本體12包括內部中心管17,所述中心管17提供了具有內腔室部分19和外腔室部分20的圓筒形腔室18。內腔室部分19具有腔室壁21、內端22和外端。內腔室壁21是圓筒形的,但包括三個軸向和徑向向內延伸的肋構件30,所述肋構件30提供為壁21的部分且從內腔室壁21的圓筒形壁部分31向內延伸。每個肋構件30從靠近內腔室部分19的內端 22的內端32軸向延伸到限定了內腔室部分19的外端的位置的外端33。外腔室部分20具有圓筒形腔室壁24、內端和外端26。外腔室部分和內腔室部分相互軸向鄰近,使得內腔室部分19的外端打開到外腔室部分20的內端內。內腔室部分和外腔室部分同軸地圍繞相同的中心軸線23布置。外腔室部分20的圓筒形側壁M的直徑基本上與內腔室部分19的腔室壁21的圓筒形壁部分31的直徑相同。通向腔室18的入口 34設置在內腔室部分19的內端22內作為入口管35的出口, 所述入口管35從內腔室部分19的內端22向內延伸到與瓶60連通的內端36。具有中心開口 38和多個貫穿的入口開口 39的凸緣37延伸越過入口管35。單向閥16布置為越過入口開口 39。入口開口 39提供了通過凸緣37的與瓶60內的流體的連通。單向閥16允許流體從瓶60流到內腔室部分19內,但防止流體從內腔室部分19流向瓶60。單向閥16包括帶有肩部的凸臺40,所述凸臺40使用從其徑向延伸的圓形彈性彎曲盤41以扣合關系固定在凸緣37內的中心開口 38內側。彎曲盤41定尺寸為周向鄰接入口管35的圓筒形壁,從而基本上防止流體在此處從內腔室部分19向瓶60流過。彎曲盤41 可從壁42偏轉離開,以允許從瓶60通過入口管35流入內腔室部分19內。活塞14軸向可滑動地接納在腔室18內,用于在腔室18內向內和向外地往復滑動運動。活塞14 一般地在橫截面上是圓形的。活塞14具有沿通過活塞的中心縱向軸線23 延伸的中空的桿70。圓形彈性彎曲內盤71布置在活塞的內端72處且從所述活塞72徑向延伸。當內盤71處于外腔室部分20內時,內盤71在桿70上徑向向外延伸,以周向地接合外腔室部分 20的腔室壁M。內盤71定尺寸為當內盤71處于外腔室部分20內時周向鄰接外腔室部分 20的腔室壁24,以基本上防止流體在其間向內流動。內盤71徑向向外被偏置,然而,內盤 71適于徑向向內偏轉,以允許流體向外流過內盤71。當內盤71處于內腔室部分20內時,內盤71和三個肋構件30之間的接合使內盤 71的邊緣部分徑向向內偏轉,以允許流體向內且向外流過內盤71,如在圖6中最好地可見。 圖6圖示了沿圖5中的截面6-6’的橫截面視圖,圖中示出內盤71通過肋構件30向內偏轉, 使得內盤71接合肋構件30的徑向內端111且鄰接每個肋構件30的每個周向側112,密封的盤71不接合壁21,且在肋構件30的側112、內盤71和內腔室部分19的壁21的周向部分31之間形成通路113。外圓形外盤73位于桿70上,與彎曲盤71向外軸向隔開。當外盤73處于外腔室部分20內時,外盤73在桿70上徑向向外延伸,以周向地接合外腔室部分20的腔室壁24。 外盤73定尺寸為當其處于外腔室部分20內時周向鄰接外腔室部分20的腔室壁24,以基本上防止流體在其間向外流動。外盤73徑向向外偏置,然而,外盤73可選擇地適于徑向向內偏轉,以允許流體向內流過外盤73。優選地,外盤73接合外腔室20的腔室壁M以防止流體在此處向內和向外流過。活塞桿70具有中空的中心出口通路74,所述通路74沿活塞的軸線從位于桿內在內盤71和外盤73之間的封閉的內端75延伸到處于活塞的外端80處的出口 76。通道81 從入口 78徑向延伸,所述通道81在內盤71和外盤73之間位于桿的側上,且徑向通過桿到內部以與中心通路74連通。通道81和中心通路74允許了經過入口 78和出口 76之間的外盤73的通過活塞14的流體連通。夕卜圓形接合凸緣77從外盤73向外設置在桿的最外端部分上,所述,所述接合凸緣 77從外腔室部分20的外端沈徑向向外延伸。凸緣77可以通過例如為圖1中的柄188的致動裝置接合,以將活塞14移出和移入本體12。軸向延伸的輻片或肋片79和徑向延伸的圓形凸緣179可設置為從桿70徑向延伸,以輔助當活塞14滑入和滑出腔室18時將活塞14 維持為軸向定心且對齊的布置。活塞14可滑動地接納在本體12的腔室18內,用于當在圖3中示出的完全伸出位置和圖5中示出的完全收回位置之間的移動行程中在所述腔室18內軸向向內和向外地往復移動。在圖3的伸出位置和圖5的收回位置之間的移動中,外盤73總是維持在外腔室部分20內。在活塞14在伸出位置和收回位置之間的移動中,活塞處于圖4中示出的中間位置,其中內盤71布置在外腔室部分20的內端處的外腔室部分20內,且進一步向內移動時將進入內腔室部分19且開始被肋構件30向內偏轉。每個行程的最內部分應考慮活塞14在圖4的中間位置和圖5的收回位置之間的移動。類似地,每個行程的最外部分應考慮在圖4的中間位置和圖3的伸出位置之間的移動。現在描述運行循環,其中在流體排出行程中活塞14從圖3的伸出位置移動到圖5的收回位置,且然后在流體蓄充行程中活塞14從圖5的收回位置移動到圖3的伸出位置。蓄充行程和排出行程一起構成完整的運行循環。在從圖3的伸出位置移動到圖4的中間位置時,即在排出行程的最外部分中,當活塞14向內移動時,腔室18內的流體在內盤71和單向入口閥16之間被壓縮。單向入口閥 16有效地在壓力下關閉,且當腔室18內建立壓力時,內盤71偏轉以允許流體向外經過內盤71到內盤71和外盤73之間,且因此經由入口 78到出口通路74且離開出口 76。在從圖4的中間位置到圖5的收回位置的向內移動中,在排出行程的最內部分中,內盤71將通過與肋構件30的接合而機械地偏轉,以允許流體向外經過內盤71。因此,在排出行程中,在排出行程的整個過程中,即在排出行程的最外部分和排出行程的最內部分中,內盤71被偏轉,以允許流體向外經過內盤71且因此離開出口 76。在蓄充行程的最內部分中,活塞14從圖5的收回位置向外移動到接近圖4的中間位置。在蓄充行程的最內部分中,內盤71處于內腔室部分19內,且通過內盤71和肋構件 30之間的接合使內盤71徑向向內偏轉,以允許流體向內流過內盤71。然而,外盤73在處于蓄充行程中總是處于外腔室部分20內,從而接合外腔室部分20的腔室壁24,以防止流體經過它而向內流動。作為結果,在腔室18內造成向外盤73內的在外盤73和單向入口閥16 之間的真空,所述真空將流體從出口 76經由通路74和通道81向內收回到腔室18內。此真空將通路74和通道81內的任何流體,包括空氣、液體或其內的泡沫,以及來自大氣的空氣通過出口 76抽向腔室18。腔室18內的此真空也將施加到單向閥16,且將試圖將單向閥 16的彎曲盤41偏轉以將流體從儲存器60抽入到腔室18內。優選地,關于泵內存在的流體的屬性,流過出口 76的流體和空氣的阻力,通路74和通道81和單向閥16的彎曲盤41的尺寸和彈性,腔室18內造成的真空將流體從出口 76抽回到希望的程度。在一個優選的構造中,彎曲盤41被偏置到內管35的壁42內,使得在蓄充行程的最內部分中,腔室18內的真空的大小不足以打開單向閥16以允許流體經過其處而向外流入到腔室18內。在蓄充行程中,一旦活塞14達到圖4的中間位置,則內盤71密封地接合外腔室部分20的腔室壁M,且隨后在蓄充行程的最外部分中,即在從圖4的中間位置到圖3的伸出位置的移動中,在腔室18內造成了內盤71內的真空,所述真空作用在單向閥16上以打開單向閥16且將流體從瓶60抽入腔室18內。內腔室部分19和外腔室部分20的相對軸向長度可選擇為將在蓄充行程的最內部分中經由出口 76被抽回到腔室18內的流體的體積與在蓄充行程的最外部分中從瓶60 抽入到腔室18內的流體的體積相對比地進行選擇。在優選的第一實施例中,內腔室部分19 和外腔室部分20的相對軸向長度的變化可簡單地通過改變肋構件30的長度而變化,即優選地通過改變每個肋構件30的外端33距內腔室部分19的內端22的距離而變化。在圖2至圖5中圖示的優選的實施例中,優選的是當處于靜止時,如在使用前存儲時或操作循環之間的等待時,將內盤71布置在外腔室部分20內,且因此不布置在內腔室部分19內。在長時間的靜止期間使內盤71處于內腔室部分19內可能導致內盤71由于與肋構件30的接合而永久變形為當內盤71可移動到外腔室部分20內時不提供內盤71和外腔室部分20的腔室壁M之間的良好密封的構造。因此,如在圖1中圖示,激活柄188優選地被偏置,以促使活塞14在彈簧102的偏置下處于伸出位置,如在圖1中通過虛線示出。如僅在圖5中示出,活塞14向完全伸出位置的偏置可通過布置在本體12和活塞14之間的螺旋彈簧50容許,所述螺旋彈簧50同軸地圍繞軸線23且將活塞14從本體12向外偏置。如在圖5中可見,本體12包括外管51,該外管51在其外端具有止動凸緣52。環形空腔53限定在外管51與內管17之間。活塞14包括導向管M,該導向管M在內端53敞開并且使得環形凸緣56和57接合本體12的外管51的內表面58,從而有助于同軸地定位本體12內的活塞14。最外側凸緣57用作止動凸緣,以將止動凸緣52接合在本體12的外管51上,以防止活塞14從本體12向外移動超過完全延伸的位置。如在圖5中可見,螺旋彈簧50布置在環形空腔53內并處于活塞14的導向管M與本體12的內管17之間。本體12優選地是優選地通過注塑而由塑料整體地形成的單體元件。活塞14圖示為由兩個元件制成,即中心元件140和裙部元件142,所述兩個元件每個優選地通過發泡塑料注塑制成且然后固定在一起。 在圖2至圖6的優選實施例中,如最好地在圖6中可見,內管17具有三個軸向延伸的強化凸緣144,所述凸緣144徑向地從內管17與肋構件30成直線地向外延伸,然而,所述三個凸緣144不是必需的。 在圖2至圖6的優選的實施例中,當內盤處于內腔室19內時,腔室壁21和內盤71 的至少部分徑向隔開,以允許流體在腔室18內在向內和向外的方向上流過內盤,然而,為正確運行根據本發明的泵,僅需要的是當內盤處于內腔室內時,內盤71和腔室壁21的這些部分徑向隔開以允許流體在腔室內向內流過它們。在圖2至圖6的優選的實施例中,當內盤71處于內腔室部分19內時,流體在內盤 71和腔室壁21之間流過,其原因是腔室壁21和內盤71的至少部分徑向隔開。內盤71和腔室壁21之間的此徑向隔開能夠以多個其它布置來提供。例如,與設置軸向和徑向向內延伸的肋構件30作為內腔室部分19的壁21的部分不同,可在腔室壁21內設置軸向延伸的孔管或通道,它們至少在壁21的一定的周向延伸部分上為壁21提供了增加的直徑,而所述的增加的直徑上內盤71不能提供密封。參考圖7,圖7示出了與圖6中所示相同的視圖,然而,圖7示出了另一個實施例, 其中作為每個肋構件30的替代,設置了軸向延伸的孔管或通道114,所述孔管或通道114徑向向外切入到內腔室部分19的壁21內且提供了軸向延伸的通路,所述通路用于當內盤71 處于內腔室部分19內時使得流體流過內盤71。圖8圖示了類似于圖6的另一個橫截面視圖,然而,圖8示出了另一個實施例,其中未設置肋構件,而是內腔室部分19并非圍繞軸線23的圓筒形而是橢圓形且設置在橢圓形通路116的主軸的相對端處,此處內盤71的外邊緣115與腔室壁21徑向隔開,從而允許流體在其間軸向通過。在圖8中,內腔室部分19可在其對應于外腔室部分20的內端的的外端處是圓筒形的,且內腔室部分19當從圓形橫截面向內延伸為圖8中可見的橢圓形橫截面時可逐漸地過渡。當然,內腔室部分19可向內逐漸地或突然地過渡為不同于橢圓形的其它形狀,這允許一個或多個這樣的通路116優選地具有此形狀和側壁21的過渡,即使得內盤73將平滑地滑動通過過渡。圖9圖示了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所述實施例與圖3中示出的實施例相同,然而其中肋構件30被移除且腔室18帶有臺階,使得內腔室部分19與外腔室部分20的直徑D2相比具有減小的直徑D1。內腔室部分19具有充分地放大的直徑,即當內盤71處于內活塞部分19內時內盤71將從腔室壁21徑向隔開,使得在活塞14在蓄充行程的最內部分內向外移動時內盤71不形成與內腔室部分19的壁21的密封。一般地,在通過由單件塑料注塑來制造本體12的情況中,將內腔室部分19形成為與外腔室部分20相比具有放大的直徑在注塑中是困難的,特別地與在圖2至圖6的優選實施例中提供徑向向內延伸的肋構件30相比,所述肋構件30可容易地通過注塑模制。參考圖10,所述圖10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泵組件10的第二實施例,其中活塞14 處于伸出位置。圖10的實施例與圖2至圖6中示出的泵相同,然而,圖2至圖6中的單向閥16已通過在活塞14上設置彈性盤41且設置內管35以提供腔室118來接納彈性盤41 而替代。使用入口管35內的其直徑小于腔室18的直徑的腔室118設置了臺階狀布置,所述布置優選地提供了單向閥機構。如將認識到,當內盤71處于外腔室部分20內時,活塞14 的向外移動將流體向外抽過彈性盤41,且活塞14的向內移動將在彈性盤41和內盤71之間造成壓力,這部分是由于在腔室18和腔室118之間在盤41和內盤71之間的空間的減小。參考圖11和圖12,圖中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泵組件,所述泵組件與圖2至圖6中圖示的實施例相同,但帶有兩個例外。首先,肋構件30已從腔室18移除。 其次,內盤71承載在活塞14的隔開的最內滑動部分120上,所述滑動部分120可相對于活塞14的剩余部分122在圖11中示出的收回狀態和圖12中示出的延伸狀態之間軸向滑動。 作為結果,在蓄充行程中,當活塞14向內移動時,內活塞部分120將處于收回狀態,且在蓄充行程中,當活塞14向外移動時,內活塞部分120將處于延伸狀態。在蓄充行程結束時,當活塞14處于圖11中可見的完全伸出位置時,內活塞部分120處于收回狀態。在蓄充行程初始時,當活塞14的剩余部分122向外移動時,剩余部分122將最初向外移動而內活塞部分120不移動。作為結果,僅在活塞的剩余部分120的此初始移動期間,內盤71和外盤73 之間的空間將增加,從而將流體經由入口 76抽入到腔室18內。剩余部分122的桿70的最內端承載了環形止動凸緣124,所述止動凸緣124適于與設置在內活塞部分120的桿的管狀部分1 上的環形止動凸緣1 接合。在蓄充行程中, 活塞14的剩余部分122將相對于內活塞部分120向外滑動,直至剩余部分122上的止動凸緣1 接合內活塞部分120上的止動凸緣126,然后活塞14的剩余部分122以此將內活塞部分120向外抽,且因此在內盤71和單向入口閥16之間造成真空,以將流體抽過單向閥16 到腔室18內。內活塞部分120可在延伸狀態和收回狀態之間滑動的相對軸向程度的調整可用于調整將流體從出口 76抽回的程度。圖11和圖12也示出了用于圖2中示出的活塞14的前部分的替代實施例。在圖2 至圖5的實施例中,通過活塞14的通路74基本上不受限制,而是在最終出口 76處帶有可用于形成噴嘴的目的的縮窄,然而,這樣的縮窄不是必需的。圖11和圖12中示出的活塞14 的前部分與圖2至圖6中所示相同,但包括泡沫生成器130,所述泡沫生成器130包括一對通過中空的圓筒形管136隔開保持的隔開的盤132和134。盤132和134的每個具有貫通的小縫隙,且例如可通過小的網屏形成。在液體和空氣同時通過盤132和143向外通過時, 在液體和空氣內造成湍流,所述湍流產生了泡沫的排出,所述泡沫從出口 76由液體和空氣形成。根據本發明,在蓄充行程中,在蓄充行程的最內部分中可選擇將流體抽回到腔室內, 以將空氣從大氣中經由入口 76抽入到腔室18內,例如優選地至少部分地抽入內盤71和外盤73之間的空間內。基本上,在排出行程中,同時促使液體和空氣通過泡沫生成器130以生產泡沫。因此,根據本發明的此另外的實施例,設置了簡單的布置以產生泡沫的排出,而非僅排出液體。根據本發明,在蓄充行程的最內部分中通過入口 78抽回的體積可選擇為完成一個或多個抽回目的。例如,抽回可選擇為僅抽回小體積,例如抽回可能從出口 76向外懸垂的小液滴,使得所有流體被抽回噴嘴出口 76內側,且可以被保持在出口 76內側,如通過表面張力保持。作為例子,抽回可以是充分的,使得通路74內的所有液體基本上被抽回到通道81或其入口 78內,例如通過入口 78周圍的表面張力的約束降低液體從通路74和入口 78的滴落。作為另一個例子,抽回可以是充分的,使得通路74內的所有液體基本上抽回到通道81或其入口 78,例如通過入口 78周圍的表面張力的約束降低液體從通路74和入口 78的滴落。作為另一個例子,抽回可以基本上的,以將空氣從入口 76抽回到腔室18內。可由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根據通過抽回待實現的目的且考慮到所配送的液體屬性,特別是粘性和約束的相對尺寸,例如出口 76和入口 78內的約束的相對尺寸來進行多種選擇。根據本發明的泵可與通風的瓶或不通風的瓶一起使用。可設置多種通風設備,以實現在瓶60內可造成的任何真空。替代地,瓶60可例如構造為適于壓縮的袋等。根據本發明的泵優選地適于使用在圖1和圖3中圖示的設備中,其中瓶60布置在腔室18的上方使其打開的端部向下敞開。然而,這不是必需的。圖1中的設備可反轉,且經由汲取管或瓶60提供到入口管35的流體可以是可壓縮流體。雖然本發明已參考優選實施例描述,但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將想到許多變化和修改。對于本發明的限定,參考所附權利要求。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從儲存器配送液體的泵,包括活塞腔室形成構件,所述活塞腔室形成構件具有圍繞軸線設置的腔室,該腔室具有直徑、腔室壁、內端和外端,所述腔室的內端與所述儲存器流體連通,單向閥機構,所述單向閥機構位于所述儲存器與所述腔室之間,從而僅允許流體通過所述腔室的內端從所述儲存器流向所述腔室;活塞形成元件,所述活塞形成元件接納在所述活塞腔室形成構件中,所述活塞形成元件能夠在所述活塞腔室形成構件中軸向地向內滑動和向外滑動,所述活塞形成元件具有軸向延伸的中空的桿,該桿具有中心通路,所述中心通路在內端處封閉且在接近外端處具有出口,位于所述桿上的內盤,該內盤周向地圍繞所述桿從所述桿徑向向外延伸, 位于所述桿上的外盤,該外盤與所述內盤軸向向外隔開,并且該外盤周向地圍繞所述桿從所述桿徑向向外延伸,位于所述桿上的入口,該入口位于所述內盤與所述外盤之間且與所述通路連通, 所述活塞形成元件能夠滑動地接納在所述活塞腔室形成構件中,用于在伸出位置與收回位置之間的移動行程中、在所述活塞腔室形成構件中軸向地往復向內和向外移動,所述腔室具有軸向內腔室部分和軸向外腔室部分,所述內部分向外敞開到所述外腔室部分中,在所述伸出位置與所述收回位置之間的移動中,所述外盤保持在所述外腔室部分內, 在所述伸出位置與所述收回位置之間的移動中,在所述行程的最內部分中所述內盤位于所述內腔室部分內,且在所述行程的最外部分中所述內盤位于所述外腔室部分內, 在所述外腔室部分中,所述腔室壁是圓筒形的,當所述外盤處于所述外腔室部分中時,所述外盤基本上防止流體在所述外腔室部分中在向外的方向上流過所述外盤,當所述內盤處于所述外腔室部分中時,所述內盤接合所述腔室壁,以基本上防止流體在所述外腔室部分中在向內的方向上流過所述內盤,但是彎曲的內盤離開所述外腔室部分的腔室壁彈性地變形,以允許流體在所述外腔室部分中在向外的方向上流過所述內盤,當所述內盤處于所述內腔室部分中時,所述腔室壁和所述內盤的至少部分徑向地隔開,以允許流體在所述內腔室部分中在向內的方向和向外的方向上流過所述內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中運行循環包括在收回行程中從所述伸出位置移動到所述收回位置;以及在縮回行程中從所述收回位置移動到所述伸出位置,在所述縮回行程中,在所述內盤處于所述外腔室部分中的同時,在所述內盤與所述單向閥之間的腔室中形成真空,通過該真空將流體從所述儲存器經過所述單向閥抽到所述內盤與所述單向閥之間,在所述縮回行程中,在所述內盤處于所述內腔室部分中的同時,在所述外盤與所述單向閥之間的腔室中形成真空,通過該真空將流體和/或空氣經由所述入口、所述通路和所述出口抽入到所述單向閥與所述外盤之間,在所述收回行程中,在所述內盤處于所述外腔室部分中的同時,在所述內盤與所述單向閥之間的腔室中形成壓力,通過該壓力將流體從所述內盤與所述單向閥之間經過所述內盤排出到所述內盤與所述外盤之間,且經由所述入口和通路排出所述出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中在所述活塞形成元件軸向地在所述活塞腔室形成構件內的向內軸向移動的第一行程和向外軸向移動的相反的第二行程的循環中,在所述第一行程和第二行程中的一個行程中使液體從所述儲存器經過所述單向閥抽到所述單向閥與所述內盤之間,并且在所述第一行程和第二行程中的另一個行程中使液體從單向閥與所述內盤之間通過所述內盤且經由所述入口泵送到所述通路且離開所述出口。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泵,其中在所述外腔室部分中,所述腔室壁是圓筒形的,且圍繞軸線設置,并且具有直徑。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泵,其中在所述內腔室部分中,所述腔室壁包括所述外腔室部分的腔室壁的圓筒形的延伸部,但所述腔室壁具有至少一個軸向延伸的細長的肋構件,該肋構件徑向向內延伸,每個肋構件與所述內盤之間的接合使所述內盤徑向向內偏轉,從而脫離與周向鄰近所述肋構件的所述腔室壁的鄰近部分的密封接觸。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泵,其中所述至少一個軸向延伸的細長的肋構件包括多個周向隔開的肋構件。
7.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泵,其中在所述內腔室部分中,所述腔室壁包括至少一個軸向延伸的旁通部分,在該旁通部分中,所述腔室壁定位成距所述軸線的距離大于所述內盤的直徑,使得所述內盤不在所述旁通部分上方接合所述腔室壁。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泵,其中在所述內腔室部分中,所述腔室壁是圍繞所述軸線的圓筒形,其具有的直徑大于所述外腔室部分的直徑。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泵,其中在所述內腔室部分中,所述腔室壁是橢圓形,使得所述橢圓形的至少部分的直徑大于所述外腔室部分的直徑。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泵,其中在運行循環中包括當不使用所述泵時的用于所述活塞形成元件的靜止位置,其中在所述靜止位置中,所述內盤和所述外盤都處于所述外腔室部分中。
11.根據權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泵,包括彈簧構件,該彈簧構件將所述活塞形成元件偏壓到所述伸出位置。
12.根據權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泵,其中所述內腔室部分位于所述外腔室部分的下方。
13.根據權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泵,其中所述儲存器位于所述上腔室部分的上方。
14.根據權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項所述的泵,其中 所述活塞形成元件在橫截面中為大致圓筒形,所述內盤和外盤中的每個都是圓形;所述內盤具有可彈性變形的邊緣部分,該可彈性變形的邊緣部分用于與所述腔室壁相接合。
15.根據權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泵,其中所述單向閥機構包括所述活塞腔室形成構件上的與所述腔室同軸的內圓筒,所述內圓筒朝向所述腔室的內部且敞開到所述腔室的內端中,所述內圓筒具有圓筒形壁、直徑、敞開到所述腔室的內端中的外端和與所述儲存器連通的內端,所述內圓筒的直徑與所述腔室的直徑不同, 所述活塞形成元件承載了從所述內盤向內的所述桿上的單向閥盤, 在所述伸出位置與所述收回位置之間的移動中,所述單向閥盤處于所述內圓筒內, 當所述內盤處于所述內圓筒中時,所述單向閥盤接合所述腔室壁,以基本上防止流體在所述圓筒中在向內的方向上通過所述單向閥盤流動,但是所述單向閥盤離開所述圓筒的腔室壁彈性地變形,以允許流體在圓筒部分中在向外的方向上通過所述單向閥流動。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抽回式推動泵。具體地,提供了一種具有往返式活塞泵設備的活塞泵配送器,該活塞泵配送器在配送行程中從出口配送流體,并且在蓄充行程中從儲存器抽取流體且也從出口抽回流體。
文檔編號A47K5/12GK102309277SQ201010228909
公開日2012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14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14日
發明者安德魯·瓊斯, 海納·奧普哈特, 石振春 申請人:哥特赫提.Com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