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拖把棉頭夾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拖把棉頭夾緊裝置。
背景技術:
拖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已必不可少,其關鍵的一個部件是棉頭,現有的拖把棉頭夾緊裝置是采用金屬材料沖壓后再噴漆,現有的拖把棉頭夾緊裝置存在如下缺陷1、現有的拖把棉頭夾緊裝置由金屬材料沖壓后噴漆,加工工藝復雜,生產成本高, 加工過程不環保,在使用過程中易生銹;2、現有棉頭夾緊裝置由金屬材料制成,在多次使用后,棉頭夾緊裝置會發生變形而張開,并使棉頭脫落,夾緊不可靠;3、現有棉頭夾緊裝置的前側設有金屬的卡齒,該卡齒為夾緊棉頭的主要部件,也是主要的受力部位,在夾緊棉頭時會形成刀口而將棉頭夾斷,影響拖把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拖把棉頭夾緊裝置,本發明的加工工藝簡單、環保,生產成本低,夾緊可靠,使用壽命長。其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拖把棉頭夾緊裝置,包括由塑料制成的第一夾條及第二夾條,第一夾條包括第一條體及多個卡孔,多個卡孔設于第一條體上且沿第一條體縱向分布,第二夾條包括第二條體及多個卡柱,多個卡柱設于第二條體上且沿第二條體縱向分布,卡柱卡入卡孔后使第一條體與第二條體連接并相對。下面對本發明進一步技術方案進行說明。所述第一夾條包括有第一連接邊,第一連接邊與所述第一條體連接并位于第一條體的上側邊,所述第二夾條包括有第二連接邊,第二連接邊與所述第二條體連接并位于第二條體的上側邊,第一連接邊與第二連接邊相對,在第一連接邊與第二連接邊上設有相對應的連接孔。所述卡孔包括喇叭口及限位臺,喇叭口向所述卡柱張開,限位臺位于喇叭口的后側;所述卡柱包括柱體及限位頭,限位頭設于柱體的前端部,柱體的前端直徑逐漸縮小形成錐形面,該錐形面與前述喇叭口相適應。多個所述卡孔的連線形成至少三條相互交叉的直線,與此相對應,多個所述卡柱的連線形成至少三條相互交叉的直線。多個所述卡孔排成兩排,多個所述卡柱也排成兩排,兩排卡孔與兩排卡柱相對應。所述第一夾條包括有第一夾緊邊,第一夾緊邊與所述第一條體連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條體的下側邊,所述第二夾條包括第二夾緊邊,第二夾緊邊與所述第二條體連接并位于所述第二條體的下側邊,第一夾緊邊與第二夾緊邊相對。下面對本發明的優點或原理進行說明
1、本發明所述棉頭夾緊裝置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在加工時,可以采用注塑等工藝進行加工,工藝更簡單、環保,生產成本低;2、在使用時,卡柱穿過棉頭后卡于卡孔內,從而將第一夾條及第二夾條連接,棉頭的上部穿過卡柱拉緊并由第一夾條及第二夾條夾緊,棉頭不易脫落,夾緊更可靠;3、在使用時,卡柱穿過棉頭的上部,相對于傳統的刀口結構而言,棉頭上部與夾緊裝置連接處的應力集中得以緩解,棉頭不易斷裂,提高了拖把的使用壽命;4、設置第一連接邊、第二連接邊后,通過第一連接邊、第二連接邊可以將棉頭與拖把的拉桿等進行連接;5、卡孔的前端形成喇叭口,方便卡柱的卡入,對位方便,在卡入后,限位臺對卡柱進行限位,卡柱的錐形面與卡孔的喇叭口相配合,使卡柱與卡孔的配合更緊密;6、多個卡孔及卡柱的排列不在一條直線上,也就是說,多個卡孔形成一個面,當卡孔與卡柱配合后,第一夾條及第二夾條的相對位置完全固定,第一夾條及第二夾條的下側邊不會張開,減少了棉頭脫落的可能;7、在第一夾條及第二夾條的下側邊設置第一夾緊邊及第二夾緊邊后,第一夾緊邊與第二夾緊邊將棉頭夾緊,由于第一夾緊邊與第二夾緊邊不會張開,此時,棉頭主要是通過卡柱拉緊,但棉頭主要通過第一夾緊邊及第二夾緊邊進行夾緊固定,棉頭夾緊可靠,不易斷裂,使用壽命長。
圖1是第一夾條的結構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圖3是圖1的右視圖;圖4是第二夾條的結構圖;圖5是圖4的B-B剖視圖;圖6是圖4的左右視圖;圖7是圖2的局部放大圖;圖8是圖5的局部放大圖;附圖標記說明1、第一條體,2、第二條體,3、卡孔,4、卡柱,5、第一連接邊,6、第二連接邊,7、連接孔,8、喇叭口,9、限位臺,10、限位頭,11、錐形面,12、第一夾緊邊,13、第二夾緊邊。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1至圖8所示,一種拖把棉頭夾緊裝置,包括由塑料制成的第一夾條及第二夾條,第一夾條包括第一條體1及多個卡孔3,多個卡孔3設于第一條體1上且沿第一條體1 縱向分布,第二夾條包括第二條體2及多個卡柱4,多個卡柱4設于第二條體2上且沿第二條體2縱向分布,卡柱4卡入卡孔3后使第一條體1與第二條體2連接并相對。其中,所述第一夾條包括有第一連接邊5,第一連接邊5與第一條體1連接并位于第一條體1的上側邊,所述第二夾條包括有第二連接邊6,第二連接邊6與第二條體2連接并位于第二條體2的上側邊,第一連接邊5與第二連接邊6相對,在第一連接邊5與第二連接邊6上設有相對應的連接孔7。所述卡孔3包括喇叭口 8及限位臺9,喇叭口 8向卡柱4 張開,限位臺9位于喇叭口 8的后側;所述卡柱4包括柱體及限位頭10,限位頭10設于柱體的前端部,柱體的前端直徑逐漸縮小形成錐形面11,該錐形面11與前述喇叭口 8相適應。 多個卡孔3的連線形成至少三條相互交叉的直線,與此相對應,多個卡柱4的連線形成至少三條相互交叉的直線。多個卡孔3排成兩排,多個卡柱4也排成兩排,兩排卡孔3與兩排卡柱4相對應。所述第一夾條還包括有第一夾緊邊12,第一夾緊邊12與第一條體1連接并位于第一條體1的下側邊,所述第二夾條還包括第二夾緊邊13,第二夾緊邊13與第二條體2連接并位于第二條體2的下側邊,第一夾緊邊12與第二夾緊邊13相對。本實施例具有如下優點1、本發明所述棉頭夾緊裝置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在加工時,可以采用注塑等工藝進行加工,工藝更簡單、環保,生產成本低;2、在使用時,卡柱4穿過棉頭后卡于卡孔3內,從而將第一夾條及第二夾條連接, 棉頭的上部穿過卡柱4拉緊并由第一夾條及第二夾條夾緊,棉頭不易脫落,夾緊更可靠;3、在使用時,卡柱4穿過棉頭的上部,相對于傳統的刀口結構而言,棉頭上部與夾緊裝置連接處的應力集中得以緩解,棉頭不易斷裂,提高了拖把的使用壽命;4、設置第一連接邊5、第二連接邊6后,通過第一連接邊5、第二連接邊6可以將棉頭與拖把的拉桿等進行連接;5、卡孔3的前端形成喇叭口 8,方便卡柱4的卡入,對位方便,在卡入后,限位臺9 對卡柱4進行限位,卡柱4的錐形面11與卡孔3的喇叭口 8相配合,使卡柱4與卡孔3的配合更緊密;6、多個卡孔3及卡柱4的排列不在一條直線上,也就是說,多個卡孔3形成一個面,當卡孔3與卡柱4配合后,第一夾條及第二夾條的相對位置完全固定,第一夾條及第二夾條的下側邊不會張開,減少了棉頭脫落的可能;7、在第一夾條及第二夾條的下側邊設置第一夾緊邊12及第二夾緊邊13后,第一夾緊邊12與第二夾緊邊13將棉頭夾緊,由于第一夾緊邊12與第二夾緊邊13不會張開,此時,棉頭主要是通過卡柱4拉緊,但棉頭主要通過第一夾緊邊12及第二夾緊邊13進行夾緊固定,棉頭夾緊可靠,不易斷裂,使用壽命長。以上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在不違反本發明構思的基礎上所作的任何替換與改進,均屬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拖把棉頭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塑料制成的第一夾條及第二夾條,第一夾條包括第一條體及多個卡孔,多個卡孔設于第一條體上且沿第一條體縱向分布,第二夾條包括第二條體及多個卡柱,多個卡柱設于第二條體上且沿第二條體縱向分布,卡柱卡入卡孔后使第一條體與第二條體連接并相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拖把棉頭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條包括有第一連接邊,第一連接邊與所述第一條體連接并位于第一條體的上側邊,所述第二夾條包括有第二連接邊,第二連接邊與所述第二條體連接并位于第二條體的上側邊,第一連接邊與第二連接邊相對,在第一連接邊與第二連接邊上設有相對應的連接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拖把棉頭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孔包括喇叭口及限位臺, 喇叭口向所述卡柱張開,限位臺位于喇叭口的后側;所述卡柱包括柱體及限位頭,限位頭設于柱體的前端部,柱體的前端直徑逐漸縮小形成錐形面,該錐形面與前述喇叭口相適應。
4.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拖把棉頭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卡孔的連線形成至少三條相互交叉的直線,與此相對應,多個所述卡柱的連線形成至少三條相互交叉的直線。
5.如權利要求4所述拖把棉頭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卡孔排成兩排,多個所述卡柱也排成兩排,兩排卡孔與兩排卡柱相對應。
6.如權利要求4所述拖把棉頭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條包括有第一夾緊邊,第一夾緊邊與所述第一條體連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條體的下側邊,所述第二夾條包括第二夾緊邊,第二夾緊邊與所述第二條體連接并位于所述第二條體的下側邊,第一夾緊邊與第二夾緊邊相對。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拖把棉頭夾緊裝置,包括由塑料制成的第一夾條及第二夾條,第一夾條包括第一條體及多個卡孔,多個卡孔設于第一條體上且沿第一條體縱向分布,第二夾條包括第二條體及多個卡柱,多個卡柱設于第二條體上且沿第二條體縱向分布,卡柱卡入卡孔后使第一條體與第二條體連接并相對。本發明的加工工藝簡單、環保,生產成本低,夾緊可靠,使用壽命長。
文檔編號A47L13/24GK102327104SQ201110226109
公開日2012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8日
發明者王仁安 申請人:王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