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圓骨取食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餐具,具體涉及食用圓骨時使用的圓骨夾持器具。
背景技術:
目前,對煮好的動物圓骨尤其是大腿骨食用時,主要采用直接手抓的方式,這樣的食用方式會使雙手沾滿油,不好清洗,不方便再去品嘗其它菜肴,這一缺點在酒店里顯得尤其突出,不利于圓骨菜品的推廣。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圓骨取食器,可以夾住圓骨,避免雙手沾上油。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圓骨取食器,它包括把手和固定在把手前端的圓骨束緊裝置。所述的把手為長條式板,其手握部位有上把套和下把套,上、下把套通過螺釘固定在把手上。所述的圓骨束緊裝置包括蝸桿和管束,管束上制作蝸輪槽,蝸桿與蝸輪槽相嚙合;所述的蝸桿一端有滾花搬手。所述的把手的端部分割成上卡板和下卡板,蝸桿和管束卡裝在上、下卡板之間。滾花搬手上制作螺絲刀口。滾花搬手還可以為蝶形搬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將圓骨用束緊裝置夾緊,然后手握把手,即可品嘗圓骨。避免了雙手直接接觸圓骨而沾上油,省去了擦洗的麻煩;衛生、方便,更有利于圓骨菜品在酒店的推廣。2、結構簡單、合理,便于實施。
下面根據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剖面圖。圖中1、把手,1-1、上卡板,1-2、下卡板,2、圓骨束緊裝置,2-1、蝸桿,2-2、滾花搬手,2-3、管束,2-4、蝸輪槽,2-5、螺絲刀口,4、上把套,5、下把套,6、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一種圓骨取食器,它包括把手1和固定在把手1前端的圓骨束緊裝置2。所述的把手1為長條式板,其手握部位有上把套4和下把套5,上、下把套4、5通過螺釘6固定在把手1上。上、下把套4、5 —般采用塑料壓鑄成型,外表面圓滑過渡,手握舒適、牢固,手感好。所述的圓骨束緊裝置2包括蝸桿21和管束2-3 ;管束2_3上制作蝸輪槽2_4,蝸桿2-1與蝸輪槽2-4相嚙合;所述的蝸桿2-1 —端有滾花搬手2-2。把手1與圓骨束緊裝置2的連接方式有多種,本實施例將把手1的端部分割成上卡板1-1和下卡板1-2,蝸桿2-1和管束2-3卡裝在上、下卡板1-1、1-2之間。也可以采用焊接方式。滾花搬手2-2上制作螺絲刀口 2-5,使用螺絲刀擰動蝸桿2-1,不僅省力,管束2_3 將圓骨夾持更牢固。滾花搬手2-2還可以為蝶形搬手,使用更方便、快鍵。
權利要求1.一種圓骨取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把手(1)和固定在把手(1)前端的圓骨束緊裝置O);所述的把手(1)為長條式板,其手握部位有上把套(4)和下把套(5),上、下把套 (4,5)通過螺釘(6)固定在把手(1)上;所述的圓骨束緊裝置( 包括蝸桿和管束 (2-3);管束(2- 上制作蝸輪槽0-4),蝸桿與蝸輪槽(2-4)相嚙合;所述的蝸桿 (2-1) —端有滾花搬手0-2);所述的把手(1)的端部分割成上卡板(1-1)和下卡板(1-2), 蝸桿0-1)和管束(2-3)卡裝在上、下卡板(1-1、1_2)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骨取食器,其特征在于滾花搬手(2-2)上制作螺絲刀口 (2-5)。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圓骨取食器,其特征在于滾花搬手(2- 還可以為蝶形搬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圓骨取食器,屬于餐具技術領域。它包括把手和固定在把手前端的圓骨束緊裝置。所述的把手為長條式板,其手握部位有上把套和下把套。上、下把套采用塑料壓鑄成型,外表面圓滑過波,手握舒適、牢固,手感好。圓骨束緊裝置包括蝸桿和管束,管束上制作蝸輪槽,蝸桿與蝸輪槽相嚙合,蝸桿一端有滾花搬手。把手與圓骨束緊裝置的連接方式有多種,本實施例將把手的端部分割成上卡板和下卡板,蝸桿和管束卡裝在上、下卡板之間。也可以采用焊接方式。
文檔編號A47G21/10GK201958507SQ20112005133
公開日2011年9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23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31日
發明者張炳華 申請人:張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