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配合杯子使用的具有攪拌及隔層作用的隔網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隔網技術,尤其是涉及了一種配合杯子使用的具有攪拌及隔層作用的隔網裝置結構技術。
背景技術:
目前,家用的杯子(尤其是無蓋的杯子),在泡制散裝食品(例如散裝的茶葉)的過程中,由于沒有隔網將散裝物隔開,使用者在食用過程中很容易將散裝食品吞入口中,給使用者帶來不便;此外,即使是帶隔網的杯子,由于隔網位置是固定的,因此隔網在起到隔層作用的同時往往還需要借助其它工具完成對散裝食品的攪拌,以便使散裝食品與溶液充分混合,這樣便給使用帶來了不便。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之目的提出一種配合杯子使用的具有攪拌及隔層作用的隔網裝置——隔網裝置完成隔層作用的同時還具有攪拌的作用。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擬采用以下的技術本實用新型包括隔網和X型鉸鏈連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網是由網線和一端開放的邊框組成的,并且隔網是通過開放端與設置在該隔網上方的X型鉸鏈連桿裝置的兩連桿下端部固接的;所述的X型鉸鏈連桿裝置是由通過鉸鏈鉸接的兩連桿組成的。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邊框取材于彈性塑料。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比較的特點由于本實用新型的隔網是通過開放端與設置在該隔網上方的X型鉸鏈連桿裝置的兩連桿下端部固接的,因此通過作用連桿的上端部來改變隔網的大小,使得起到隔層作用的隔網能夠相對杯壁上下運動,為起到攪拌作用創造了條件。
圖示意了本實用新型的結構。1.開放端;2.邊框;3.網線;4.隔網;5.杯子;6.鉸鏈;7.連桿;8. X型鉸鏈連桿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一個詳細的說明本實用新型包括隔網4和X型鉸鏈連桿裝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網4是由網線3和一端開放的邊框2組成的,并且隔網4是通過開放端1與設置在該隔網4上方的 X型鉸鏈連桿裝置8的兩連桿7下端部固接的;所述的X型鉸鏈連桿裝置8是由通過鉸鏈6 鉸接的兩連桿7組成的;所述的邊框2取材于彈性塑料。[0014] 使用時,先將待泡的食品(例如散裝的茶葉)放入杯子5中,單手拿起本實用新型,將拇指和食指分別放在兩連桿7的上端部,向內輕輕壓緊兩連桿7,使兩連桿7相互靠攏,此時兩連桿7的下端部也相對靠攏,使得開放端1間距縮小,邊框2變小,從而使得隔網 4變小,將本實用新型放入杯子5合適位置,松開兩連桿7的上端部,則在邊框2的彈力作用下,邊框2向外擴張,直至受杯壁限制,被杯壁卡死為之,這樣本實用新型便固定在杯子5 中;然后,向杯子5中加入溶液至合適位置(至少不低于本實用新型所在位置),將拇指和食指再次作用在兩連桿7的上端部,使本實用新型與杯子5脫離,通過本實用新型的上下運動,使溶液帶動杯子5中食品運動,從而達到對杯子5中食品攪拌的目的,完成攪拌后,將本實用新型放到杯子5中合適位置(該位置以不影響使用者食用食品為宜),松開兩連桿7的上端部,讓本實用新型卡死在杯子5的該位置上,這樣便實現了本實用新型起到隔層作用的同時還具有攪拌作用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配合杯子使用的具有攪拌及隔層作用的隔網裝置,包括隔網(4)和X型鉸鏈連桿裝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網(4)是由網線(3)和一端開放的邊框(2)組成的,并且隔網(4)是通過開放端(1)與設置在該隔網(4)上方的X型鉸鏈連桿裝置(8)的兩連桿(7)下端部固接的;所述的X型鉸鏈連桿裝置(8 )是由通過鉸鏈(6 )鉸接的兩連桿(7 )組成的。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配合杯子使用的具有攪拌及隔層作用的隔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邊框(2)取材于彈性塑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配合杯子使用的具有攪拌及隔層作用的隔網裝置,包括隔網和X型鉸鏈連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網是由網線和一端開放的邊框組成的,并且隔網是通過開放端與設置在該隔網上方的X型鉸鏈連桿裝置的兩連桿下端部固接的;所述的X型鉸鏈連桿裝置是由通過鉸鏈鉸接的兩連桿組成的;所述的邊框取材于彈性塑料;該項目尤其適合于配合一次性杯子的使用。
文檔編號A47J31/06GK202086293SQ201120186918
公開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5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5日
發明者喻文武 申請人:喻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