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水杯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種水杯套。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在玻璃杯的使用過程中,裸手拿玻璃杯時,會因為水杯太燙或手掌濕滑造成自身傷害或水杯脫落,造成損失,所以需要用水杯套,目前普遍使用的是帶把手的水杯套,但此種水杯套存在如下缺點1、使用不方便,每個杯套上把手的大小是一樣的,但使用者的手的大小是不同的, 手過于大的就會被卡住或勒出血痕,很不舒服;2、把手位置固定,使用者無法自由移動,很不方便;3、有了把手后體積過大,難以收藏,且很脆弱,受擠壓后易破碎。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杯套,其具有結構簡單、方便使用、防滑效果好以及不易破損的特點,以解決現有水杯套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水杯套,其包括盛放水杯的塑料套體,其中,所述塑料套體包括兩端結合為一體的內、外兩層,所述內、外兩層中間形成中空隔熱腔,且所述塑料套體的外層的外表面上設有多個防滑凸棱。特別地,所述防滑凸棱均布于塑料套體外層的外表面上。特別地,所述防滑凸棱的外端面上設有輔助防滑結構。特別地,所述輔助防滑結構為多個防滑凸點。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所述水杯套與現有技術相比使用者可以隨意找地方抓握,手的大小不受限制,舒適方便;省去了突出的把手,不易破碎。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下面根據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為本實用新型水杯套的正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水杯套的俯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水杯套的防滑凸棱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塑料套體;2、防滑凸棱;3、套體外層;4、套體內層;5、中空隔熱腔;6、防滑凸點。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至圖3所示,圖1為本實用新型水杯套的正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水杯套的俯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水杯套的防滑凸棱的結構示意圖。[0020]本實施例中,一種水杯套包括盛放水杯的塑料套體1,塑料套體1的橫切面為正圓,其高度比水杯高度略低,直徑比水杯略寬,以使水杯可放置于塑料套體1內且不會滑落,且所述塑料套體1包括套體外層3和套體內層4,所述套體外層3和套體內層4的兩端均結合為一體,且于兩層中間形成中空隔熱腔5,且所述塑料套體1的外層的外表面上均布有多個防滑凸棱2,所述防滑凸棱2的外端面上設有多個防滑凸點6。上述水杯套的套體由隔熱塑料為制成,且套體的表面布滿防滑凸棱2,起到防滑的作用,可將防滑凸棱2變成各式形狀,更美觀。分內外兩層,中間為中空隔熱層,有很好的隔熱的效果,不僅結構簡單,方便使用;而且防滑效果好、不易破損。
權利要求1.一種水杯套,其包括盛放水杯的塑料套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套體包括兩端均結合為一體的內、外兩層,所述內、外兩層中間形成中空隔熱腔,且所述塑料套體的外層的外表面上設有多個防滑凸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凸棱均布于塑料套體外層的外表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任一項所述的水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凸棱的外端面上設有輔助防滑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防滑結構為多個防滑凸點。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水杯套,其包括盛放水杯的塑料套體,所述塑料套體包括兩端結合為一體的內、外兩層,所述內、外兩層中間形成中空隔熱腔,且所述塑料套體的外層的外表面上設有多個防滑凸棱,所述防滑凸棱的外端面上設有輔助防滑結構。上述水杯套與現有技術相比使用者可以隨意找地方抓握,手的大小不受限制,舒適方便;省去了突出的把手,不易破碎;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A47G23/02GK202234568SQ201120407400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1日
發明者蔣建明, 陳子羽 申請人:江蘇省天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