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清潔機除塵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清潔機,尤其是一種除塵效率高的自動清潔機除塵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人的家居環境清潔衛生工作已越來越多的被自動清潔機所取代。然而目前市場上自動清潔機只設置卷掃刷將垃圾和粗塵卷掃清除,一次清掃過后地面依然留有少量垃圾,即使經過多次清掃也無法完全清除微塵,清掃效率低而且對地毯縫隙中的微塵清掃不徹底。因此,如何提高自動清潔機的工作效率,增加其在各種不同環境中的清掃工作能力己成為必然要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國專利公告第CN201996467U號提供了一種包括兩個卷掃刷的清潔機器人,兩個卷掃刷一前一后地設于中掃模塊上,其中靠前的卷掃刷用來將較大的垃圾清掃入垃圾盒的大垃圾室,靠后的卷掃刷用來將細小垃圾和微塵掃入垃圾盒的微塵室,為了保證更好的清潔效果,垃圾盒上還設有用于吸除地面上微塵的吸塵風機。但是,由于垃圾盒的吸塵入口直接面向地面而與卷掃刷相互獨立,因此存在以下兩個問題一方面,垃圾盒的吸塵入口對地面上微塵的清除效果并不理想,清掃過后的地面依然會留有少量垃圾和微塵,尤其是地毯縫隙中的微塵根本無法徹底清除;另一方面,卷掃刷工作時揚起的微塵很難被吸入垃圾盒內,反而會在空氣中飄散,造成二次污染。有鑒于此,確有必要提供一種除塵效率高并能徹底清除微塵的自動清潔機除塵機構。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一種除塵效率高的自動清潔機除塵機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動清潔機除塵機構,包括中掃組件、垃圾盒和吸塵風機,垃圾盒位于中掃組件的后方,所述中掃組件包括開設于其底面前端的大垃圾入口、開設于其底面后端的微塵入口、開設于其后壁上端的大垃圾出口、開設于其后壁下端的微塵出口、連通大垃圾入口和大垃圾出口的大垃圾通道、連通微塵入口和微塵出口的微塵通道、裝設于大垃圾入口中的卷掃刷以及裝設于微塵入口中的揚塵刷,垃圾盒包括大垃圾室和微塵室,大垃圾室的入口與中掃組件的大垃圾出口對接,微塵室的入口與中掃組件的微塵出口對接,吸塵風機的吸風口朝向垃圾盒的微塵室。作為本實用新型自動清潔機除塵機構的一種改進,所述微塵出口在中掃組件寬度方向上的長度,僅為中掃組件的一半或更小。作為本實用新型自動清潔機除塵機構的一種改進,所述垃圾盒的微塵室入口大小與中掃組件的微塵出口基本相同或略大于微塵出口。作為本實用新型自動清潔機除塵機構的一種改進,所述大垃圾入口、微塵入口和大垃圾出口都為長度稍小于中掃組件寬度的長條形開口,大垃圾室的入口也為長條形,其大小和形狀都與中掃組件的大垃圾出口基本相同。作為本實用新型自動清潔機除塵機構的一種改進,所述中掃組件在卷掃刷和揚塵刷的后側分別設置有一個長條形鏟狀軟質刮片,刮片分別向前下方傾斜而在使用時與地面充分接觸。作為本實用新型自動清潔機除塵機構的一種改進,所述刮片的材質都為軟膠片。作為本實用新型自動清潔機除塵機構的一種改進,所述揚塵刷使用的是刷毛或軟膠片。作為本實用新型自動清潔機除塵機構的一種改進,所述大垃圾通道的下側壁為弧形導板。作為本實用新型自動清潔機除塵機構的一種改進,所述垃圾盒的微塵室內設有濾網,吸塵風機設于垃圾盒的尾部,其出風口朝向垃圾盒外的大氣中。作為本實用新型自動清潔機除塵機構的一種改進,所述中掃組件的微塵出口設有用以實現與微塵室入口密封對接的密封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首先利用卷掃刷將稍大的垃圾經大垃圾通道掃入灰塵盒的大垃圾室中,再利用揚塵刷將地面或地毯縫隙內的微塵拍打起來,并借助揚塵刷帶起的氣流將微塵送入微塵通道內,從而有效防止微塵在空氣中的飄散,微塵室的入口與中掃組件的微塵出口對接則使吸塵風機對微塵的吸除更加高效和徹底。
以下結合附圖
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自動清潔機除塵機構及其有益技術效果進行詳細說明。圖I為使用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清潔機的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自動清潔機除塵機構的另一方向分解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自動清潔機除塵機構的使用狀態剖視圖。圖4為圖3中A部分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技術效果更加清晰,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本說明書中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僅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是為了限定本實用新型。請參閱圖I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自動清潔機除塵機構裝設于底座10的底部后偵牝除塵機構包括中掃組件20、垃圾盒40和吸塵風機50。中掃組件20包括開設于底面前端的大垃圾入口 22、開設于底面后端的微塵入口24、開設于后壁上端的大垃圾出口 26、開設于后壁下端的微塵出口 28、連通大垃圾入口 22和大垃圾出口 26的大垃圾通道30和連通微塵入口 24和微塵出口 28的微塵通道32。大垃圾入口 22、微塵入口 24和大垃圾出口 26都為長度稍小于中掃組件20寬度的長條形開口,微塵出口 28的長度則僅為中掃組件20寬度的一半或更小,微塵出口 28的邊緣處設有一圈密封裝置280。大垃圾入口 22中裝設有卷掃刷220,微塵入口 24中裝設有揚塵刷240,中掃組件20在卷掃刷220和揚塵刷240的后側分別設置有一個長條形鏟狀刮片222、242,刮片222,242分別向前下方傾斜,且材質都為軟膠片,因而在使用時能與地面充分接觸。大垃圾通道30的下側壁為弧形導板300。垃圾盒40包括位于上方的大垃圾室42和位于下方的微塵室44,微塵室44中設有對進入其中的灰塵進行過濾的濾網440。大垃圾室42的入口 420為長條形,其大小和形狀都與中掃組件20的大垃圾出口 26基本相同。微塵室44的入口 442位置與中掃組件20的微塵出口 28相對應,大小與微塵出口 28基本相同或是略大于微塵出口 28。吸塵風機50設于垃圾盒40的尾部,其吸風口 52朝向微塵室44,出風口 54朝向垃圾盒40外的大氣中。組裝時,中掃組件20通過轉軸或其它方式裝設于底座10,垃圾盒40通過卡扣或其他方式裝設于底座10上中掃組件20的后部,吸塵風機50通過卡扣或其他方式裝設于垃圾盒40的尾部。組裝好的垃圾盒40的大垃圾室42的入口 420與中掃組件20的大垃圾出口 26對接,垃圾盒40的微塵室44的入口 442與中掃組件20的微塵出口 28對接,密封裝置280使微塵室44的入口 442與微塵出口 28之間的對接為密封對接。自動清潔機置于地面時,刮片222、242的前端都緊貼在地面上。使用時,卷掃刷220和揚塵刷240都向后旋轉,卷掃刷220卷起垃圾和粗塵并借卷繞力將之拋過大垃圾通道30送入垃圾盒40的大垃圾室42,刮片222則擋住垃圾向后的通道以保證其只能向上進入大垃圾通道30,揚塵刷240則將硬質地面或地毯縫隙內的微塵拍打起來,刮片242阻擋微塵向后飄散,使得微塵只能集中在一個特定空間內,再由吸塵風機50吸入垃圾盒40的微塵室44,最后經濾網440過濾后,干凈空氣則由吸塵風機50的出風口 54排出。由于中掃組件20的微塵出口 28和垃圾盒40的微塵室44的入口 442都比較小,也就是說微塵通道32與微塵室44的連通面積很小,加之二者之間通過密封裝置280實現了密封對接,因此吸塵風機50能在微塵室44內形成較大的負壓,從而對已進入及尚未進入微塵通道32內的攜帶微塵的氣體形成較大的吸力,使微塵的吸入更加高效和徹底,有效保證了自動清潔機的清潔效果。可見,本實用新型自動清潔機針對同類產品清掃效率低以及不能對地毯縫隙內的灰塵進行清掃等缺點,在其中掃組件20上設置兩個清潔刷并對其功能進行重新規劃,將靠前的大毛刷設定為粗垃圾專用的毛刷,即卷掃刷220,其刷毛相對較粗較硬,用于清掃稍大的垃圾,再通過對應的大垃圾通道30將垃圾拋入垃圾盒40的大垃圾室42,大垃圾通道30的弧形導板300使大垃圾的通過變得更加容易;而靠后的小毛刷則設定為揚塵刷240,揚塵刷240的刷毛相對較軟較密或直接就用條狀的軟膠片附設于刷體,其工作原理是通過揚塵刷240高速旋轉來拍打地面或地毯上的灰塵,讓灰塵揚起,再由垃圾盒40內的吸塵風機50通過專用的微塵通道32將微塵吸入垃圾盒40的微塵室44,并通過濾網440對微塵進行過濾。同時,揚塵刷240高速旋轉帶來的氣流由微塵通道32進入垃圾盒15,這會使吸塵風機50更加容易將灰塵吸入垃圾盒40中。與現有技術的直接從地面吸塵相比,本實用新型首先利用設于中掃組件20微塵入口 24的揚塵刷240將地毯縫隙內的微塵拍打起來,再通過吸塵風機50的吸力和揚塵刷240帶起的氣流一起將揚起的微塵經微塵通道32吸入垃圾盒40中,因此對灰塵的吸除更加高效和徹底;而在清潔硬質地板時,由于是兩個清潔毛刷同時工作,所以相當于對地面進行兩次完全不同地清潔,即卷掃刷220刷掃、揚塵刷240揚塵加真空吸塵處理,因此對地面的清潔效果,尤其是微塵的清潔效果有明顯改善。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適當的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實用 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任何限制。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清潔機除塵機構,包括中掃組件、垃圾盒和吸塵風機,垃圾盒位于中掃組件的后方,其特征在干所述中掃組件包括開設于其底面前端的大垃圾入口、開設于其底面后端的微塵入口、開設于其后壁上端的大垃圾出口、開設于其后壁下端的微塵出口、連通大垃圾入口和大垃圾出口的大垃圾通道、連通微塵入口和微塵出口的微塵通道、裝設于大垃圾入ロ中的卷掃刷以及裝設于微塵入ロ中的揚塵刷,垃圾盒包括大垃圾室和微塵室,大垃圾室的入口與中掃組件的大垃圾出口對接,微塵室的入口與中掃組件的微塵出口對接,吸塵風機的吸風ロ朝向垃圾盒的微塵室。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清潔機除塵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塵出ロ在中掃組件寬度方向上的長度,僅為中掃組件的一半或更小。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清潔機除塵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盒的微塵室入ロ大小與中掃組件的微塵出ロ基本相同或略大于微塵出口。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清潔機除塵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垃圾入口、微塵 入口和大垃圾出口都為長度稍小于中掃組件寬度的長條形開ロ,大垃圾室的入口也為長條形,其大小和形狀都與中掃組件的大垃圾出口基本相同。
5.根據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自動清潔機除塵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掃組件在卷掃刷和揚塵刷的后側分別設置有一個長條形鏟狀軟質刮片,刮片分別向前下方傾斜而在使用時與地面充分接觸。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動清潔機除塵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片的材質都為軟膠片。
7.根據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自動清潔機除塵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揚塵刷使用的是刷毛或軟膠片。
8.根據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自動清潔機除塵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垃圾通道的下側壁為弧形導板。
9.根據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自動清潔機除塵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盒的微塵室內設有濾網,吸塵風機設于垃圾盒的尾部,其出風ロ朝向垃圾盒外的大氣中。
10.根據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自動清潔機除塵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掃組件的微塵出ロ設有用以實現與微塵室入ロ密封對接的密封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清潔機除塵機構,其包括中掃組件、垃圾盒和吸塵風機,中掃組件包括開設于底面的大垃圾入口和微塵入口、開設于后壁上的大垃圾出口和微塵出口、連通大垃圾入口和大垃圾出口的大垃圾通道、連通微塵入口和微塵出口的微塵通道、裝設于大垃圾入口的卷掃刷以及裝設于微塵入口的揚塵刷,垃圾盒包括入口與大垃圾出口對接的大垃圾室和入口與微塵出口對接的微塵室,吸塵風機的吸風口朝向垃圾盒的微塵室。本實用新型利用卷掃刷將稍大的垃圾掃入灰塵盒中,利用揚塵刷將地面的微塵拍打起來并送入微塵通道內,從而有效防止微塵在空氣中的飄散,微塵室的入口與中掃組件的微塵出口對接使吸塵風機對微塵的吸除更加高效和徹底。
文檔編號A47L7/00GK202408751SQ201120493879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日
發明者陳振港 申請人:陳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