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茶壺嘴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茶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茶壺嘴蓋。
背景技術:
目前使用的茶壺,其茶壺嘴的開口朝向空氣,容易落入灰塵和雜物,致使茶水污染;同時茶壺嘴的開口也易于散熱,使得茶水的保溫時間減少。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茶壺嘴蓋,用于遮蓋茶壺的壺嘴。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茶壺嘴蓋,其特征在于包括蓋板、蓋把手和連接段;所述蓋板和蓋把手為骨瓷、陶瓷或紫砂制作,蓋板外緣上固定蓋把手,蓋板底面固定連接段,連接段與茶壺嘴插接,連接段形狀與茶壺嘴形狀相適應。所述蓋把手為呈植物狀、動物狀、自然物狀、人物狀或幾何圖形狀的薄片,厚度為0. 5~2. 5 暈米。所述蓋板上表面的圖紋與茶壺的壺體的圖紋設計構思一致;所述蓋把手的形狀與茶壺的壺體的圖紋設計構思一致。所述蓋板厚度為0. 5-2. 5毫米。所述蓋板和蓋把手的制作材料相同。所述蓋板呈幾何形狀;尤其呈圓形或橢圓形。所述蓋板的面積為I. 0-3. 5cm2。所述蓋板、蓋把手和連接段一體燒制而成。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本發明結構簡單,制作工藝成熟,茶壺嘴蓋外形簡潔美觀,與茶壺的外觀相適應,簡單實用,能有效地保證茶水的干凈和減少茶水散熱。
圖I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2為本發明的蓋把手另一種結構示意圖如圖所不,I-蓋板,2-蓋把手,3-連接段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2所示,一種茶壺嘴蓋,其特征在于包括蓋板I、蓋把手2和連接段3 ;所述蓋板I和蓋把手2為骨瓷、陶瓷或紫砂制作,蓋板I外緣上固定蓋把手2,蓋板I底面固定連接段3,連接段3與茶壺嘴插接,連接段3形狀與茶壺嘴形狀相適應;所述蓋板I、蓋把手2和連接段3 —體燒制而成。應用現有的燒制工藝,制作簡單、方便。所述蓋把手2為呈植物狀、動物狀、自然物狀、人物狀或幾何圖形狀的薄片,厚度為0. 5-2. 5暈米。所述蓋板I上表面的圖紋與茶壺的壺體的圖紋設計構思一致;所述蓋把手2的形狀與茶壺的壺體的圖紋設計構思一致;如此設計使得茶壺嘴蓋和茶壺和諧統一,富有美感。所述蓋板I厚度為0. 5-2. 5毫米。所述蓋板I和蓋把手2的制作材料相同。所述蓋板I呈幾何形狀;尤其呈圓形或橢圓形。所述蓋板I的面積為I. 0-3. 5cm2。 通過對蓋把手2和蓋板I的形狀、材質的設置,得到了簡潔美觀,與茶壺的外觀相適應,且簡單實用的茶壺嘴蓋,且能有效地保證茶水的干凈和減少茶水散熱。
權利要求
1.一種茶壺嘴蓋,其特征在于包括蓋板、蓋把手和連接段;所述蓋板和蓋把手為骨瓷、陶瓷或紫砂制作,蓋板外緣上固定蓋把手,蓋板底面固定連接段,連接段與茶壺嘴插接,連接段形狀與茶壺嘴形狀相適應。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茶壺嘴蓋,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把手為呈植物狀、動物狀、自然物狀、人物狀或幾何圖形狀的薄片,厚度為0. 5-2. 5毫米。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茶壺嘴蓋,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上表面的圖紋與茶壺的壺體的圖紋設計構思一致。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茶壺嘴蓋,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把手的形狀與茶壺的壺體的圖紋設計構思一致。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茶壺嘴蓋,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厚度為0.5-2. 5毫米。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茶壺嘴蓋,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和蓋把手的制作材料相同。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茶壺嘴蓋,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呈幾何形狀。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茶壺嘴蓋,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呈圓形或橢圓形。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茶壺嘴蓋,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的面積為I.0-3. 5cm2。
10.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茶壺嘴蓋,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蓋把手和連接段一體燒制rfo ) 。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茶壺嘴蓋,其特征在于包括蓋板、蓋把手和連接段;所述蓋板和蓋把手為骨瓷、陶瓷或紫砂制作,蓋板外緣上固定蓋把手,蓋板底面固定連接段,連接段與茶壺嘴插接,連接段形狀與茶壺嘴形狀相適應。所述蓋把手為呈植物狀、動物狀、自然物狀、人物狀或幾何圖形狀的薄片,厚度為0.5-2.5毫米。所述蓋板上表面的圖紋與茶壺的壺體的圖紋設計構思一致。所述蓋把手的形狀與茶壺的壺體的圖紋設計構思一致。所述蓋板厚度為0.5-2.5毫米。所述蓋板呈圓形或橢圓形。所述蓋板的面積為1.0-3.5cm2。所述蓋板、蓋把手和連接段一體燒制而成。本發明結構簡單,制作工藝成熟,茶壺嘴蓋外形簡潔美觀,與茶壺的外觀相適應,簡單實用,能有效地保證茶水的干凈和減少茶水散熱。
文檔編號A47G23/00GK102727050SQ201210180470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4日
發明者閆妍 申請人:閆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