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排氣孔的防溢電熱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廚房電器領域,尤其涉及ー種可防止烹飪的食物溢出的帶排氣孔的防溢電熱鍋。
背景技術:
電加熱鍋具如電飯鍋、電磁爐、電壓力鍋等以其干凈、衛生、方便、快捷的優勢已經越來越多地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中來,但是在加熱過程中產生的溢鍋問題卻時常困擾人們。現有的防溢鍋一般是通過在鍋蓋上設置發聲裝置,溢鍋時發聲裝置會發出警報聲提示烹飪者溢鍋;或者通過在鍋具底部設置溫控器檢測鍋內的溫度,當溫度達到某一限值時切斷加熱電路停止加熱以實現防溢功能,但這種測溫方式并不能對鍋具進行測溫。上述兩種防溢方式,設置發聲裝置的方法必須烹飪者在附近能夠及時聽到警報聲的范圍內,才能及時在 警報聲響起時掀起鍋蓋不致溢鍋;溫控器的方式則在溫度達到某一限值時切斷電路停止加熱以防止食物溢出,但此種方式會導致鍋內食物不宣煮熟或者液體不能達到沸騰燒開的狀態。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種烹飪效果佳、安全性高、真正實現防溢功能的帶排氣孔的防溢電熱鍋,以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排氣孔的防溢電熱鍋,包括鍋蓋、鍋體和外殼,鍋蓋上設置有與防溢控制裝置檢測端電連接的防溢電極,所述防溢電極與外殼上的防溢控制裝置檢測端之間耦合連接,所述鍋蓋上分別設置有供氣體流通的排氣孔以及供防溢電極伸入的通孔,所述防溢電極設置在所述通孔中,所述通孔和防溢電極之間設置有絕緣介質層。所述鍋體與外殼之間通過鍋體底部中心的上、下耦合器耦合連接。所述鍋蓋上設置有第一耦合器接頭,鍋體上設置有第二耦合器接頭和上耦合器,外殼上設置有下耦合器;所述防溢電極通過連接線與第一耦合器接頭相連接,第一耦合器接頭與第二耦合器接頭相適配連接,同時第二耦合器接頭與上耦合器之間通過連接線相連接,上耦合器與下耦合器適配連接。所述鍋蓋上設置有第一耦合器接頭,鍋體上設置有把手、第二耦合器接頭和上耦合器,在把手的下方還設置有第三耦合器接頭;在外殼上設置有下耦合器以及第四耦合器接頭;第一耦合器接頭與第二耦合器接頭相適配連接,第三耦合器接頭與第四耦合器接頭相適配連接,所述防溢電極與第一耦合器接頭之間、第二耦合器接頭與第三耦合器接頭之間以及第四耦合器與下耦合器之間均通過連接線相連接,上耦合器與下耦合器適配連接。所述第二耦合器接頭與下耦合器之間連接的連接線安裝于所述外殼中。所述第二耦合器接頭與下耦合器之間連接的連接線安裝于把手靠近鍋體的側壁內。[0010]所述第二耦合器接頭與下耦合器之間連接的連接線安裝于把手使用者手握的側壁內。所述通孔和防溢電極之間的絕緣介質層為絕緣硅膠。所述鍋蓋上還設置有提手,所述防溢電極安裝于提手內,裝有防溢電極的提手穿過通孔,所述通孔和防溢電極之間的絕緣介質層為塑料。所述防溢電極數量至少為ー個,所述排氣孔數量至少為ー個。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帶排氣孔的防溢電熱鍋通過在鍋蓋上設置防溢電極與電熱鍋底部耦合傳導信號,采用防溢電極伸入于鍋體內進入相對密閉的鍋體內部,可以有效地防止假溢鍋。并且本實用新型的防溢電熱鍋通過另設排氣孔的方法,當鍋體內的 食物沸騰時,溢起的泡沫還未觸發防溢電極時,泡沫會先從排氣孔排出一部分,從而可以更好地解決溢鍋檢測不準的問題。
以下結合附圖
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帶排氣孔的防溢電熱鍋的結構及其有益技術效果進行詳細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防溢電熱鍋鍋體與鍋蓋配合的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防溢電熱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防溢電熱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防溢電熱鍋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防溢電熱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鍋蓋;11、排氣孔;12、通孔;13、絕緣硅膠;14、提手;15、第一耦合器接頭;16、防溢電極;2、鍋體;21、鍋耳;22、發熱管;23、把手;24、托盤;25、第二耦合器接頭;26、上耦合器;27、第三耦合器接頭;3、外殼;36、下耦合器;37、第四耦合器接頭;4、連接線;
5、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技術效果更加清晰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歩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本說明書中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僅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是為了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請參閱圖I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帶排氣孔的防溢電熱鍋包括鍋蓋I、鍋體2、外殼3和底座5。鍋蓋I上設置有與防溢控制裝置檢測端電連接的防溢電極16,防溢電極16的數量至少為ー個,鍋蓋I上還分別設置有至少ー個供氣體流通的排氣孔11以及供防溢電極16伸入的通孔12,防溢電極16設置在通孔12中,且在通孔12與防溢電極16之間設置有絕緣介質層。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絕緣介質層為絕緣硅膠13。鍋蓋I上還設置有提手14,防溢電極16還可以設置在提手14內,裝有防溢電極16的提手14穿過通孔12,所述通孔12和防溢電極16之間的絕緣介質層為提手14的塑料。防溢電極16通過連接線4與第一耦合器接頭15相連接。鍋體2與鍋蓋I配合,與鍋蓋I相適配的鍋體2上設有與鍋蓋I上的第一耦合器接頭15相適配的第二耦合器接頭25。鍋體2上還設置有鍋耳21和把手23,以便于用戶將鍋體2從外殼3中端起來,使用安全方便不易被燙傷。在鍋體2底部設有加熱的發熱管22、托盤24以及上耦合器26,發熱管22與上耦合器26電連接。鍋體2上的第二耦合器接頭25和上耦合器26之間通過連接線4電連接。鍋體2底部設置有外殼3,在外殼3上設置有防溢控制裝置檢測端以及下耦合器36,所述下稱合器36與鍋體上的上稱合器26相適配。在外殼3下方還設置有底座5。鍋蓋I上的防溢電極16與第一耦合器接頭16之間通過連接線4連接,并經第一耦合器接頭15和第二耦合器接頭25仍然由連接線14與上耦合器26相連接。鍋蓋I上的連接線4安裝于提手14中,鍋體2上的連接線4安裝于把手23靠近鍋體2的側壁內。 實施例ニ請參閱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防溢電熱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鍋體2和外殼3之間上耦合器26與發熱管22電連接,在把手23的下方還設置有第三耦合器接頭27和與之相適配的第四耦合器接頭37,第四耦合器接頭37與下耦合器36之間通過連接線4實現連接。實施例三請參閱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防溢電熱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鍋體2上的連接線4安裝于把手23遠離鍋體2的側壁內,即安裝于把手23用于手握的側壁內。實施例四請參閱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防溢電熱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鍋體2上沒有設置鍋耳21和把手23,將鍋耳直接設置在外殼3上,連接線4設置在外殼3中。本實用新型的防溢電熱鍋通過在鍋蓋I上設置防溢電極16與電熱鍋底部耦合傳導信號,采用防溢電極16伸入于鍋體2內進入相對密閉的鍋體內部,可以有效地防止假溢鍋;并且本實用新型的防溢電熱鍋通過在鍋蓋I上另設排氣孔11的方法,當鍋體2內烹飪的食物沸騰產生氣泡上溢時,溢起的泡沫還未觸發防溢電極16時,泡沫會先從排氣孔11排出一部分,從而可以更好地解決溢鍋檢測不準的問題。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掲示和教導,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適當的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掲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的ー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ー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任何限制。
權利要求1.帶排氣孔的防溢電熱鍋,包括鍋蓋(I)、鍋體⑵和外殼(3),鍋蓋⑴上設置有與防溢控制裝置檢測端電連接的防溢電極(16),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電極(16)與外殼(3)上的防溢控制裝置檢測端之間耦合連接,所述鍋蓋(I)上分別設置有供氣體流通的排氣孔(11)以及供防溢電極(16)伸入的通孔(12),所述防溢電極(16)設置在所述通孔(12)中,所述通孔(12)和防溢電極(16)之間設置有絕緣介質層。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排氣孔的防溢電熱鍋,其特征在干所述鍋體(2)與外殼(3)之間通過鍋體(2)底部中心的上、下耦合器(26、36)耦合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排氣孔的防溢電熱鍋,其特征在于所述鍋蓋(I)上設置有第一耦合器接頭(15),鍋體(2)上設置有第二耦合器接頭(25)和上耦合器(26),外殼(3)上設置有下耦合器(36);所述防溢電極(16)通過連接線(4)與第一耦合器接頭(15)相連接,第一耦合器接頭(15)與第二耦合器接頭(25)相適配連接,同時第二耦合器接頭(25)與上耦合器(26)之間通過連接線(4)相連接,上耦合器(26)與下耦合器(36)適配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排氣孔的防溢電熱鍋,其特征在于所述鍋蓋(I)上設置有第一耦合器接頭(15),鍋體(2)上設置有把手(23)、第二耦合器接頭(25)和上耦合器(26),在把手(23)的下方還設置有第三耦合器接頭(27);在外売(3)上設置有下耦合器(36)以及第四耦合器接頭(37);第一耦合器接頭(15)與第二耦合器接頭(25)相適配連接,第三耦合器接頭(27)與第四耦合器接頭(37)相適配連接,所述防溢電極(16)與第一耦合器接頭(15)之間、第二耦合器接頭(25)與第三耦合器接頭(27)之間以及第四耦合器接頭(37)與下耦合器(36)之間均通過連接線(4)相連接,上耦合器(26)與下耦合器(36)適配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排氣孔的防溢電熱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耦合器接頭(25)與下耦合器(36)之間連接的連接線(4)安裝于所述外殼(3)中。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帶排氣孔的防溢電熱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耦合器接頭(25)與下耦合器(36)之間連接的連接線(4)安裝于把手(23)靠近鍋體(2)的側壁內。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帶排氣孔的防溢電熱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耦合器接頭(25)與下耦合器(36)之間連接的連接線(4)安裝于把手(23)使用者手握的側壁內。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排氣孔的防溢電熱鍋,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2)和防溢電極(16)之間的絕緣介質層為絕緣硅膠(13)。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排氣孔的防溢電熱鍋,其特征在于所述鍋蓋(I)上還設置有提手(14),所述防溢電極(16)安裝于提手(14)內,裝有防溢電極(16)的提手(14)穿過通孔(12),所述通孔(12)和防溢電極(16)之間的絕緣介質層為塑料。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排氣孔的防溢電熱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電極(16)數量至少為ー個,所述排氣孔(11)數量至少為ー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排氣孔的防溢電熱鍋,包括鍋蓋、鍋體和外殼,鍋蓋上設置有與防溢控制裝置檢測端電連接的防溢電極,防溢電極與外殼上的防溢控制裝置檢測端之間耦合連接,鍋蓋上分別設置有供氣體流通的排氣孔以及供防溢電極伸入的通孔,防溢電極設置在通孔中,通孔和防溢電極之間設置有絕緣介質層。本實用新型的帶排氣孔的防溢電熱鍋通過在鍋蓋上設置防溢電極與電熱鍋底部耦合傳導信號,采用防溢電極伸入于鍋體內進入鍋體內部,可以有效地防止假溢鍋;并且通過另設排氣孔的方法,當鍋體內的食物沸騰時,溢起的泡沫還未觸發防溢電極時,泡沫會先從排氣孔排出一部分,可以更好地解決溢鍋檢測不準的問題。
文檔編號A47J27/56GK202436855SQ20122008361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日
發明者王建平 申請人:浙江康江電器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