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荷葉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碗,尤 其涉及一種荷葉碗。
背景技術:
碗在生活中經常用到,尤其在餐飲行業,成為必需品。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形狀比較單一,因為考慮到碗要長期保持重心,因此很難設計新型碗。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能較佳保持重心、方便使用的荷葉碗。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荷葉碗包括碗身以及固定在該碗身底部的圓形碗托,該碗身包括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第三弧形部以及圓形碗底,第一、第二、第三弧形部首尾依次相接形成碗壁,該碗壁固定于該碗底的周邊形成該碗身,第二弧形部與第三弧形部的形狀相同,該第一弧形部的最大弧長小于第二、第三弧形部的最大弧長,該碗托與該碗底偏心,且該碗托的圓心與該荷葉碗的重心位于同一直線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荷葉碗的優點在于雖然由第一、第二、第三弧形部首尾依次相接形成的碗壁左右不對稱,碗壁的重心與碗底的圓心不在不同一直線上,但是碗托的圓心與荷葉碗的重心位于同一直線上,因而,在碗身設計成荷葉形狀的同時,能較佳保持重心,防止在使用時打翻,從而既美觀又方便使用。
圖I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方式提供的荷葉碗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的俯視圖。主要符號說明弧形部I、第一半圓部2、第二半圓部5、圓形碗底3、碗身6、碗托4。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請一并參閱圖I及圖2,其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方式提供的荷葉碗的結構示意圖。荷葉碗包括碗身6以及固定在該碗身6底部的圓形碗托4,碗身6包括第一弧形部I、第二弧形部2、第三弧形部5以及圓形碗底3,第一、第二、第三弧形部1、2、5首尾依次相接形成碗壁,該碗壁固定于碗底3的周邊形成碗身6。第二弧形部2與第三弧形部5的形狀相同,該第一弧形部I的最大弧長小于第二、第三弧形部2、5的最大弧長,碗托4與碗底3偏心,且碗托4的圓心與該荷葉碗的重心位于同一直線上。因此,雖然由第一、第二、第三弧形部1、2、5首尾依次相接形成的碗壁左右不對稱,其重心與碗底3的圓心不在不同一直線上,但是碗托4的圓心與該荷葉碗的重心位于同一直線上,因而,在碗身6設計成荷葉形狀的同時,能較佳保持重心,防止在使用時打翻,從而既美觀又方便使用。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 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荷葉碗,其包括碗身以及固定在該碗身底部的圓形碗托,其特征在于,該碗身包括第一弧形部、第 二弧形部、第三弧形部以及圓形碗底,三個第一、第二、第三弧形部首尾依次相接形成碗壁,該碗壁固定于該碗底的周邊形成該碗身,第二弧形部與第三弧形部的形狀相同,該第一弧形部的最大弧長小于第二、第三弧形部的最大弧長,該碗托與該碗底偏心,且該碗托的圓心與該荷葉碗的重心位于同一直線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荷葉碗,其包括碗身以及固定在碗身底部的圓形碗托,碗身包括圓形碗底以及三個第一、第二、第三弧形部,第一、第二、第三弧形部首尾依次相接形成碗壁,碗壁固定于碗底的周邊形成該碗身,第二、第三弧形部的形狀相同,第一弧形部的最大弧長小于第二、第三弧形部的最大弧長,碗托與碗底偏心且碗托的圓心與荷葉碗的重心位于同一直線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荷葉碗的優點在于雖然由第一、第二、第三弧形部首尾依次相接形成的碗壁左右不對稱,碗壁的重心與碗底的圓心不在不同一直線上,但是碗托的圓心與荷葉碗的重心位于同一直線上,因而,在碗身設計成荷葉形狀的同時,能較佳保持重心,防止在使用時打翻,從而既美觀又方便使用。
文檔編號A47G19/02GK202751123SQ20122032742
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6日
發明者束小龍, 束從軒, 汪慶凱, 李新林, 解平, 汪鎏陽, 束文, 張瓊, 王永新, 解景春, 王道存, 王元容, 周顏, 陳健, 李健 申請人:肥西老母雞農牧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