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伸縮排氣鍋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伸縮排氣鍋鈕。
背景技術:
現在市場上普遍的鍋蓋的排氣,靠排氣孔或者簡單的開合鍋蓋來排氣,操作不夠靈活、方便,不夠節能。以往鍋具靠自然排氣或者開排氣孔排氣、防溢,但是有些自動靈活控制不夠理想。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鍋蓋在排氣過程中存在的操作不靈活且不節能等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動伸縮排氣鍋鈕。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自動伸縮排氣鍋鈕,包括鍋鈕座和設在所述鍋鈕座上的內腔中空的鍋鈕本體,所述鍋鈕本體上設有排氣嘴,所述鍋鈕座上設有排氣孔且固定在鍋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鍋鈕本體上方固設有鍋鈕上蓋,所述鍋鈕上蓋上開設有一豎直導軌,所述豎直導軌內設有第一轉輪,所述第一轉輪的上端與一按鈕連接,下端與一第二轉輪上端接觸,所述第一轉輪和第二轉輪均可在所述按鈕的推力作用下沿所述豎直導軌上下移動;所述鍋鈕本體內貫穿有一傳動桿,所述傳動桿上端通過一復位彈簧與所述第二轉輪下端連接,所述傳動桿下端套有可堵住所述排氣孔的硅膠墊,所述硅膠墊正對所述排氣孔,所述硅膠墊通過第一、第二轉輪的上下移動實現所述排氣孔的排氣與否。進一步,所述豎直導軌內設有斜齒槽,所述第一轉輪和第二轉輪上均設有與所述斜齒槽配合使用的斜齒。進一步,所述鍋鈕上蓋上套設有硅膠圈。進一步,所述鍋鈕上蓋與所述鍋鈕本體通過自攻螺釘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各配件齊全后,將第一轉輪放入鍋鈕上蓋上的豎直導軌內;將傳動桿下端套上硅膠墊,上端穿過鍋扭本體,復位彈簧和第二轉輪連接,第二轉輪下端再和傳動桿上端粘合在一起,再將硅膠圈套在鍋鈕上蓋上(起到手感舒適美觀的作用),然后將組裝好的鍋鈕上蓋和組裝好的鍋鈕本體合在一起,通過自攻螺絲連接。將按鈕和第一轉輪上端連接,最后和鍋鈕座一起固定到鍋蓋上即可。本實用新型利用手指做為主推力,彈簧作為復位力,使鍋鈕的第一、第二轉輪外圍的斜齒在軸力的作用下發生相對滑動趨勢,從而產生相對轉動,隨著第一、第二轉輪在推力作用下,沿著鍋鈕上豎直導軌向下位移,直到第一轉輪移出導軌時。第一轉輪相對第二轉輪與導軌發生了實際轉動,使其斜齒缺口嵌于導軌端部,將硅膠墊向下移動了一段距離,從而堵住排氣孔停止排氣。當需要再次排氣時再此推動按鈕,第一轉輪轉動一個角度后,第一轉輪上的斜齒又能重新穿入導軌的斜齒槽中,在復位彈簧作用下硅膠墊上移一段距離,使得氣體從鍋鈕本體的排氣嘴排出。[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體現在結構簡單、實用方便,通過簡單操作伸縮自如達到排氣防溢效果。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剖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局部剖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爆炸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3,自動伸縮排氣鍋鈕,包括鍋鈕座10和設在所述鍋鈕座10上的內腔中空的鍋鈕本體6,所述鍋鈕本體6上設有排氣嘴13,所述鍋鈕座10上設有排氣孔9且固定在鍋蓋上,所述鍋鈕本體6上方固設有鍋鈕上蓋12,所述鍋鈕上蓋12上開設有一豎直導軌1,所述豎直導軌I內設有第一轉輪3,所述第一轉輪3的上端與一按鈕2連接,下端與一第二轉輪4上端接觸,所述第一轉輪3和第二轉輪4均可在所述按鈕2的推力作用下沿所述豎直導軌I上下移動;所述鍋鈕本體6內貫穿有一傳動桿7,所述傳動桿7上端通過一復位彈簧5與所述第二轉輪4下端連接,所述傳動桿7下端套有可堵住所述排氣孔9的硅膠墊8,所述硅膠墊8正對所述排氣孔9,所述硅膠墊8通過第一、第二轉輪3、4的上下移動實現所述排氣孔9的排氣與否。進一步,所述豎直導軌I內設有斜齒槽,所述第一轉輪3和第二轉輪4上均設有與所述斜齒槽配合使用的斜齒。進一步,所述鍋鈕上蓋12上套設有硅膠圈11。進一步,所述鍋鈕上蓋12與所述鍋鈕本體6通過自攻螺釘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各配件齊全后,將第一轉輪3放入鍋鈕上蓋12上的豎直導軌I內;將傳動桿7下端套上硅膠墊8,上端穿過鍋扭本體6,復位彈簧5和第二轉輪4連接,第二轉輪4下端再和傳動桿7上端粘合在一起,再將硅膠圈11套在鍋鈕上蓋12上(起到手感舒適美觀的作用),然后將組裝好的鍋鈕上蓋12和組裝好的鍋鈕本體6合在一起,通過自攻螺絲連接。將按鈕2和第一轉輪3上端連接,最后和鍋鈕座10—起固定到鍋蓋上即可。本實用新型利用手指做為主推力,彈簧作為復位力,使鍋鈕的第一、第二轉輪3、4外圍的斜齒在軸力的作用下發生相對滑動趨勢,從而產生相對轉動,隨著第一、第二轉輪3、4在推力作用下,沿著鍋鈕上豎直導軌I向下位移,直到第一轉輪3移出導軌時。第一轉輪3相對第二轉輪4與導軌I發生了實際轉動,使其斜齒缺口嵌于導軌I端部,將硅膠墊8向下移動了一段距離,從而堵住排氣孔9停止排氣。當需要再次排氣時再此推動按鈕2,第一轉輪3轉動一個角度后,第一轉輪3上的斜齒又能重新穿入導軌I的斜齒槽中,在復位彈簧5作用下硅膠墊8上移一段距離,使得氣體從鍋鈕本體的排氣嘴13排出。本說明書實施例所述的內容僅僅是對發明構思的實現形式的列舉,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的不應當被視為僅限于實施例所陳述的具體形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也及于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構思所能夠想到的等同技術手段。
權利要求1.自動伸縮排氣鍋鈕,包括鍋鈕座和設在所述鍋鈕座上的內腔中空的鍋鈕本體,所述鍋鈕本體上設有排氣嘴,所述鍋鈕座上設有排氣孔且固定在鍋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鍋鈕本體上方固設有鍋鈕上蓋,所述鍋鈕上蓋上開設有一豎直導軌,所述豎直導軌內設有第一轉輪,所述第一轉輪的上端與一按鈕連接,下端與一第二轉輪上端接觸,所述第一轉輪和第二轉輪均可在所述按鈕的推力作用下沿所述豎直導軌上下移動;所述鍋鈕本體內貫穿有一傳動桿,所述傳動桿上端通過一復位彈簧與所述第二轉輪下端連接,所述傳動桿下端套有可堵住所述排氣孔的硅膠墊,所述硅膠墊正對所述排氣孔,所述硅膠墊通過第一、第二轉輪的上下移動實現所述排氣孔的排氣與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伸縮排氣鍋鈕,其特征在于所述豎直導軌內設有斜齒槽,所述第一轉輪和第二轉輪上均設有與所述斜齒槽配合使用的斜齒。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伸縮排氣鍋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鍋鈕上蓋上套設有硅膠圈。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伸縮排氣鍋鈕,其特征在于所述鍋鈕上蓋與所述鍋鈕本體 通過自攻螺釘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伸縮排氣鍋鈕,包括鍋鈕座和設在所述鍋鈕座上的內腔中空的鍋鈕本體,所述鍋鈕本體上設有排氣嘴,所述鍋鈕座上設有排氣孔且固定在鍋蓋上,所述鍋鈕本體上方固設有鍋鈕上蓋,所述鍋鈕上蓋上開設有一豎直導軌,所述豎直導軌內設有第一轉輪,所述第一轉輪的上端與一按鈕連接,下端與一第二轉輪上端接觸,所述第一轉輪和第二轉輪均可在所述按鈕的推力作用下沿所述豎直導軌上下移動;所述鍋鈕本體內貫穿有一傳動桿,所述傳動桿上端通過一復位彈簧與所述第二轉輪下端連接,所述傳動桿下端套有硅膠墊,所述硅膠墊通過第一、第二轉輪的上下移動實現所述排氣孔的排氣與否。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方便,通過簡單操作伸縮自如達到排氣防溢效果。
文檔編號A47J36/06GK202891645SQ20122056333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30日
發明者陳合林 申請人:浙江愛仕達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