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菠蘿刀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菠蘿刀,包括手柄、刀柄和刀體,刀體通過刀柄與手柄連接;所述刀柄為S形結構,所述刀體為不對稱的U型刀槽結構,且較高的一側為開刃刀;刀體的刀槽與刀柄的交界處為圓滑曲面的L形結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刀體采用不對稱的U型設計,有利于“去皮”操作,操作方便,效率高。
【專利說明】一種菠蘿刀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刀具,具體是一種用于菠蘿去皮的菠蘿刀。
【背景技術】
[0002]菠蘿原名鳳梨,嶺南四大名果之一,其味甘性溫,具有解暑止渴、消食止瀉之功,為夏令醫食兼優的時令佳果。菠蘿中含用大量的果糖、葡萄糖、維生素A、B、C、磷、檸檬酸和蛋白酶等物。菠蘿食用部分大部為增厚、肉質的果序軸,是由中心肥厚而肉質的中軸、中軸上生長的肉質苞片和螺旋形排列的不發育的子房三者合起來組成的球狀體。食用菠蘿時需去皮和去“蜂孔”(螺旋形排列的不發育的子房),由于菠蘿肉質苞片厚以及“蜂孔”數量眾多,使得人們食用前的“去皮”工作費工又費力,給人們在食用菠蘿時帶來不便。
[0003]目前,菠蘿的“去皮”工具主要是廚用刀具,先用刀具去除外皮,在沿著紋路去除“蜂孔”(子房),過程復雜,費工費時,效率低。現在雖然有些菠蘿去皮、去“蜂孔”的工具,但只能去皮或去“蜂孔”,功能單一,去“蜂孔”不干凈,操作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菠蘿刀,刀體采用不對稱的U型設計,有利于“去皮”操作,提高操作效率。
[0005]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
[0006]一種菠蘿刀,包括手柄、刀柄和刀體,刀體通過刀柄與手柄連接;所述刀柄為彎折狀結構,使手柄與刀體不在同一個橫向平面上,形成縱向高低落差,可增加操作空間,避免操作時與菠蘿果的碰撞摩擦,提高操作舒適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所述刀體為不對稱的U型刀槽結構,且較高一側為開刃刀,先用側面開刃刀對菠蘿進行去皮操作,再用刀槽沿螺旋形排列“蜂孔”操作,除去“蜂孔”,從而可快速高效地進行菠蘿的“去皮”操作;刀體的刀槽與刀柄的交界處為圓滑曲面的L形結構,形成一個側開口,有利于果屑從刀體側面滑落,有效防止割除的果肉、果屑落在操作者手上,提高操作效率。
[0007]為了有利于刀體插入“蜂孔”以螺旋形式挖出“蜂孔”,以及去除殘留的“蜂孔”或一些蟲點,所述刀體的前端的兩側向內傾斜,刀槽底部前突,形成刀尖。刀體前端的較高一側面的傾斜度為45°,較低一側面的傾斜度為25°。
[0008]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刀體采用不對稱的U型設計,有利于“去皮”操作,操作方便,效率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是圖1沿A-A線剖面結構放大圖。
[0011]圖3是圖1沿B-B線剖面結構放大圖。
[0012]圖中:1、手柄;2、刀柄;3、刀體;4、開刃刀。【具體實施方式】
[0013]在圖1所示的結構中,本實用新型包括手柄1、刀柄2和刀體3,刀體3通過刀柄2與手柄I連接;所述刀柄為彎折狀結構,使手柄與刀體不在同一個橫向平面上,形成縱向高低落差;所述刀體為不對稱的U型刀槽結構,且較高一側為開刃刀4,前端兩側向內傾斜45°,刀槽底部前突,形成刀尖,刀體前端的較高一側面的傾斜度為45°,較低一側面的傾斜度為25。;刀體的刀槽與刀柄的交界處為圓滑曲面的L形結構,形成一個側開口,有利于果屑從刀體側面滑落,有效防止割除的果肉、果屑落在操作者手上,提高操作效率。
[0014]對菠蘿進行“去皮”操作時,手握手柄1,用刀體3的側面開刃刀4對菠蘿進行去皮操作,再用刀體的刀槽沿螺旋形排列“蜂孔”操作,除去“蜂孔”,然后用刀尖去除殘留的“蜂孔”或一些蟲點,從而快速高效完成菠蘿的“去皮”操作。
【權利要求】
1.一種菠蘿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刀柄和刀體,刀體通過刀柄與手柄連接;所述刀柄為彎折狀結構,所述刀體為不對稱的U型刀槽結構,且較高的一側為開刃刀;刀體的刀槽與刀柄的交界處為圓滑曲面的L形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菠蘿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體的前端兩側向內傾斜,刀槽底部前突。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菠蘿刀,其特征在于:刀體前端的較高一側面的傾斜度為45°,較低一側面的傾斜度為25°。
【文檔編號】A47J17/02GK203493359SQ201220686575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4日
【發明者】金志強, 王甲水, 徐碧玉, 許奕 申請人: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海口實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