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靜電灰塵清理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活小家電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靜電灰塵清理器。
背景技術:
在日常用掃把或者雞毛撣子清理倉庫或房間時,經常會造成大量的灰塵揚起,人們必須要佩戴帽子口罩等防護品以防將這些灰塵吸入體內,而且這些揚起的灰塵還會造成二次污染,令打掃工作事倍功半。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利用靜電的吸附作用使灰塵粘附在其上的靜電灰塵清理器。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靜電灰塵清理器,包括電磁式吸塵頭、灰塵清理器桿身、灰塵清理器長短調節閥、電源開關、電池倉、電磁發生器及清理器本體,灰塵清理器桿身一端與電磁式吸塵頭連接,灰塵清理器桿身的另一端與清理器本體連接,灰塵清理器長短調節閥設置于灰塵清理器桿身上用于調節灰塵清理器桿身的長度,電源開關及電池倉設置于清理器本體上,電磁發生器設置于電磁式吸塵頭中,電磁式吸塵頭與灰塵清理器桿身之間為可拆卸連接。優選的,電磁式吸塵頭為板型結構。優選的,電磁式吸塵頭為圓型結構。優選的,電磁式吸塵頭為尖狀結構。采用本實用新型的靜電灰塵清理器有以下優點:1、能夠將灰塵通過靜電作用吸附其上,避免灰塵飛揚被吸入人體,也避免了因灰塵飛揚而產生的二次污染;2、僅通過電池就可以工作,節能環保;3、電磁式吸塵頭為可拆卸連接,可以根據打掃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外形的電磁式吸塵頭。
圖1是本實用新型靜電灰塵清理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靜電灰塵清理器的電磁式吸塵頭為圓型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靜電灰塵清理器的電磁式吸塵頭為尖狀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靜電灰塵清理器的的電磁發生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靜電灰塵清理器的結構示意圖,I為電磁式吸塵頭,2為灰塵清理器桿身,3為灰塵清理器長短調節閥,4為電源開關,5為電池倉,9為清理器本體。灰塵清理器桿身2 —端與電磁式吸塵頭I連接,灰塵清理器桿身2的另一端與清理器本體9連接。灰塵清理器長短調節閥3設置于灰塵清理器桿身2上用于調節灰塵清理器桿身2的長度。電源開關4及電池倉5設置于清理器本體9上,電磁式吸塵頭I與灰塵清理器桿身2之間為可拆卸連接。如圖4所示,8為電磁發生器,電磁發生器8設置于電磁式吸塵頭I中。如圖1所示,電磁式吸塵頭I為板型結構。在使用前可以用塑料袋套在電磁式吸塵頭I上,然后打開電源開關4,此時通過電磁發生器8的作用會將灰塵吸附起來,這樣在使用結束后僅需慢慢剝下塑料袋連同灰塵一起處理掉就可以。圖1僅介紹了電磁式吸塵頭I的一種實施方式,電磁式吸塵頭I也可以為如圖2所示的圓型結構6 ;也可以為如圖3所示的尖狀結構7,由于電磁式吸塵頭I與灰塵清理器桿身2之間為可拆卸連接,因此可以根據實際靈活選擇,在此不再贅述。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靜電灰塵清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電磁式吸塵頭(I)、灰塵清理器桿身(2)、灰塵清理器長短調節閥(3)、電源開關(4)、電池倉(5)、電磁發生器(8)及清理器本體(9),所述灰塵清理器桿身(2) —端與所述電磁式吸塵頭(I)連接,所述灰塵清理器桿身(2)的另一端與所述清理器本體(9)連接,所述灰塵清理器長短調節閥(3)設置于所述灰塵清理器桿身(2)上用于調節所述灰塵清理器桿身(2)的長度,所述電源開關(4)及電池倉(5)設置于所述清理器本體(9)上,所述電磁發生器(8)設置于所述電磁式吸塵頭(I)中,所述電磁式吸塵頭(I)與所述灰塵清理器桿身(2)之間為可拆卸連接。
2.根據所述權利要求1所述的靜電灰塵清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式吸塵頭(I)為板型結構。
3.根據所述權利要求1所述的靜電灰塵清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式吸塵頭(I)為圓型結構。
4.根據所述權利要求1所述的靜電灰塵清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式吸塵頭(I)為尖狀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靜電灰塵清理器,包括電磁式吸塵頭、灰塵清理器桿身、灰塵清理器長短調節閥、電源開關、電池倉、電磁發生器及清理器本體,灰塵清理器桿身一端與電磁式吸塵頭連接,灰塵清理器桿身的另一端與清理器本體連接,灰塵清理器長短調節閥設置于灰塵清理器桿身上用于調節灰塵清理器桿身的長度,電源開關及電池倉設置于清理器本體上,電磁發生器設置于電磁式吸塵頭中,電磁式吸塵頭與灰塵清理器桿身之間為可拆卸連接。采用本實用新型的靜電灰塵清理器能夠將灰塵通過靜電作用吸附其上,避免灰塵飛揚被吸入人體,也避免了因灰塵飛揚而產生的二次污染;電磁式吸塵頭為可拆卸連接,可以根據打掃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外形的電磁式吸塵頭。
文檔編號A47L13/40GK203029169SQ20122072902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7日
發明者梁瀚文 申請人:梁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