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保溫杯的制造方法及金屬保溫杯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金屬保溫杯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提供金屬料片;提供抽型模具,將所述金屬料片置于抽型模具中進行抽型工藝加工,所述金屬料片形成直體形狀的胚體,所述胚體的一端密封另一端開口,將所述胚體置于所述漲型模具中進行漲型工藝加工,所述胚體形成異體形狀。本發明金屬保溫杯的制造方法可以加工出不需要焊接且具有異體形狀的胚體,從而降低不良率及人力的需求,同時由于本發明的金屬保溫杯的內膽結構為一體式且無焊墊,又由于該內膽的下杯部大于上杯部,從而利于保溫,又增大了金屬保溫杯的容積。
【專利說明】金屬保溫杯的制造方法及金屬保溫杯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金屬材料制造保溫杯領域,尤其涉及金屬保溫杯的制造方法及金屬保溫杯。
【背景技術】
[0002]現有金屬保溫杯的制造工藝主要包括兩種,一種是抽型工藝,抽型工藝只能形成直體形狀的胚體,而無法達到異形外觀的胚體,優點在于胚體可以直接形成密封的底部,而不需要焊接形成封閉的底部。
[0003]另一種是水漲工藝,水漲可以達到異形外觀的胚體,但無法形成封閉的底部,因此需要在胚體底部進行焊接而形成封閉的底部。
[0004]現有的金屬保溫杯的制造工藝均為抽型工藝和水漲工藝單獨分開,從而在制造產品時,難以同時制造出具有異形外觀且不需要焊接形成封閉的底部的胚體,且不良率高,需要人力較多。
[0005]同時,由于現有的金屬保溫杯中一般采用焊接方式連接內膽管身和內膽管底,但是,此種方式存在如下缺點:工序較多,焊接不良率較高,生產成本高,生產效率低,成品的保溫效果較差。
[0006]有鑒于此,有必要對現有的金屬保溫杯的制造方法及金屬保溫杯予以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金屬保溫杯的制造方法,該方法可以制造出具有異形外觀且不需要焊接形成封閉的底部的胚體。
[0008]為實現以上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金屬保溫杯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I,提供金屬料片;
步驟2,提供抽型模具,將所述金屬料片置于抽型模具中進行抽型工藝加工,所述金屬料片形成直體形狀的胚體,所述胚體的一端密封另一端開口 ;
步驟3,提供漲型模具,將所述胚體置于所述漲型模具中進行漲型工藝加工,所述胚體形成異體形狀。
[0009]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步驟2與步驟3之間還包括步驟2.1,提供另一抽型模具,將所述胚體置于另一抽型模具中進行第二抽型工藝加工,以改變第一次成型后形成的胚體的尺寸。
[0010]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步驟2中的抽型工藝的噸位大于步驟2.1中的抽型工藝的噸位。
[0011]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步驟2中的抽型工藝是采用120噸四柱油壓機溫鋼抽型。[0012]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步驟2.1中的抽型工藝是采用60噸四柱油壓機抽型。
[0013]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步驟2及步驟2.1中的胚體的橫截面形狀均為圓形。
[0014]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步驟3中形成的異體形狀是,胚體形成具有第一直徑的第一部分及大于第一直徑的第二直徑的第二部分。
[0015]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步驟3中的漲型工藝是采用水漲機實現。
[0016]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金屬料片為不銹鋼材料。
[0017]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金屬料片為圓形。
[0018]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金屬保溫杯,包括內膽,所述內膽包括具有開口端的下杯部、自所述下杯部的開口端向上彎折延伸形成的連接部、自所述連接部向上延伸形成的上杯部,所述下杯部的直徑大于下底杯的直徑。
[0019]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上杯部與下杯部的橫截面形狀均為圓形。
[0020]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上杯部與下杯部均為直體形狀。
[0021]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金屬保溫杯的制造方法先用抽型工藝加工出具有封閉的一端的胚體,再將該胚體用漲型工藝加工出異體形狀,從而可以加工出不需要焊接且具有異體形狀的胚體,降低了不良率及人力的需求,同時由于本發明的金屬保溫杯的內膽結構為一體式且無焊墊,又由于內膽的下杯部大于上杯部,從而利于保溫,又增大了金屬保溫杯的容積。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是本發明金屬保溫杯的金屬料片的示意圖。
[0023]圖2是本發明金屬保溫杯的制造方法中步驟2采用的抽型模具示意圖。
[0024]圖3是將圖1中的金屬料片經圖2的抽型模具進行第一次抽型工藝加工后形成的胚體的示意圖。
[0025]圖4是本發明金屬保溫杯的制造方法中步驟2.1采用的抽型模具示意圖。
[0026]圖5是將圖3中的胚體經圖4的抽型模具進行第二次抽型工藝加工后形成的胚體的示意圖。
[0027]圖6是本發明金屬保溫杯的制造方法中步驟3采用的漲型模具示意圖。
[0028]圖7是將圖5中的胚體經圖6的漲型模具進行漲型工藝加工后形成的胚體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9]如圖1-7所示,本發明金屬保溫杯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提供金屬料片100 ;步驟2,提供抽型模具200,將所述金屬料片100置于所述抽型模具200中進行抽型工藝加工,所述金屬料片100形成直體形狀的胚體110,所述胚體110的一端111密封,另一端112開口 ;步驟3,提供漲型模具300,將所述胚體110置于所述漲型模具300中進行漲型工藝加工,以使得所述胚體110形成異體形狀。所述步驟3中的漲型工藝是采用水漲機實現。[0030]所述步驟2與步驟3之間還包括步驟2.1,提供另一抽型模具400,將所述胚體110置于另一抽型模具400中進行第二抽型工藝加工,以改變第一次成型后形成的胚體110的尺寸。因為每次抽型工藝加工是根據不同的抽型比來確定尺寸,因此采用抽型工藝的次數取決于金屬保溫杯的外觀及尺寸。
[0031 ] 所述步驟3之前還包括用壓切機壓切的步驟,在該步驟中,按照要求將胚體110壓切成指定長度。
[0032]如圖1所示,所述金屬料片100是用適合的金屬材料制造而成,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金屬料片100的材質為不銹鋼材料,采用規定的鋼料下需要的金屬料片100,且要求金屬料片100的邊料無毛刺。所述金屬料片100為圓形。
[0033]如圖2-5所示,所述步驟2中的抽型工藝的噸位大于步驟2.1中的抽型工藝的噸位。具體地,所述步驟2中的抽型工藝是采用120噸四柱油壓機溫鋼抽型。所述步驟2.1中的抽型工藝是采用60噸四柱油壓機抽型。所述步驟2中采用的抽型模具200包括凹模210、與凹模210對應的凸模220。加工時,將金屬料片放置到該抽型模具200上,所述凸模220向凹模210運動將金屬料片加工成前述胚體110,此時,所述胚體110的一端111密封另一端112開口,胚體110的橫截面形狀為圓形,胚體110的橫截面形狀也可以是其它的形狀,如方形等。該步驟要求將胚體110抽型到指定長度,無點傷、拉線、波浪等。所述步驟
2.1中采用的抽型模具400包括凹模410、與凹模410對應的凸模420。加工時,將第一次抽型工藝加工形成的胚體110放置到該另一個抽型模具400上,所述凸模420向凹模410運動將胚體110進一步加工。此時胚體110仍然是一端111密封另一端112開口,胚體110的橫截面形狀仍然為圓形或者第一次抽型工藝加工后形成的其它形狀。該步驟要求將胚體110進一步抽型到指定長度,保證管身尺寸,無點傷、拉線、波浪等。兩次抽型工藝的差異在于胚體110的直徑或者長度發生了變化。這兩次抽型工藝加工完成后的胚體110均為直體形狀。再用壓切機壓切胚體110,將胚體110壓切成指定長度。
[0034]如圖6-7所示,所述漲型工藝是采用水漲機。所述漲型模具300包括凹模310,用液體作為凸模,將前面胚體110進行漲型工藝加工,使得所述胚體110形成異體形狀。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胚體110被加工成具有第一直徑的第一部分113、大于第一直徑的第二直徑的第二部分114及連接第一部分113和第二部分114的連接部115。第一部分113和第二部分114均為直體形狀。漲型工藝加工要求水漲飽滿,符合產品圖面要求,保證管身尺寸,無點傷、拉線等。當然采用漲型工藝加工還可以將胚體加工成其它的形狀。在本步驟中所制成的胚體110即為金屬保溫杯的內膽。
[0035]如圖7所示,本發明的金屬保溫杯(未圖示)的內膽110為不銹鋼材質,采用上述制造工藝制作而成。該金屬保溫杯的內膽110包括第一部分113、第二部分114以及連接第一部分113和第二部分114的連接部115。所述第一部分113命名為上杯部,第二部分114命名為下杯部。上杯部113位于下杯部114的上方。所述上杯部113和下杯部114均為直體形狀,且所述下杯部114的直徑大于上底杯113的直徑,所述上杯部113與下杯部114的橫截面形狀均為圓形。所述上杯部113具有相對設置的密封端111和開口端(未標號)。所述連接部115自上杯部113的開口端向上彎折延伸形成。所述下杯部114自連接部115向上延伸形成。該連接部115為上杯部113和下杯部114之間的肩部。由于該連接部115自上杯部113的開口端延伸,下杯部114自連接部115延伸,所以使得該金屬保溫杯的內膽110呈無焊縫的一體式,從而提高保溫效果。又由于下杯部114大于上杯部113,從而增大了金屬保溫杯的容積,同時,也有利于保溫。
[0036]綜上所述,該金屬保溫杯的制造方法通過先用抽型工藝加工出具有封閉的一端111的胚體110,再將該胚體用漲型工藝加工出異體形狀,從而可以加工出不需要焊接且具有異體形狀的胚體110,降低了不良率及人力的需求,而通過該方法所制備的金屬保溫杯,由于其內膽110連接部115自上杯部113的開口端延伸,下杯部114自連接部115延伸,所以使得該金屬保溫杯的內膽110呈無焊縫的一體式,從而提高保溫效果。又由于下杯部114大于上杯部113,從而增大了金屬保溫杯的容積,同時,也有利于保溫。
[0037]盡管為示例目的,已經公開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將意識到,在不脫離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公開的本發明的范圍和精神的情況下,各種改進、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權利要求】
1.一種金屬保溫杯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I,提供金屬料片; 步驟2,提供抽型模具,將所述金屬料片置于抽型模具中進行抽型工藝加工,所述金屬料片形成直體形狀的胚體,所述胚體的一端密封另一端開口 ; 步驟3,提供漲型模具,將所述胚體置于所述漲型模具中進行漲型工藝加工,所述胚體形成異體形狀。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保溫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與步驟3之間還包括步驟2.1,提供另一抽型模具,將所述胚體置于另一抽型模具中進行第二抽型工藝加工,以改變第一次成型后形成的胚體的尺寸。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金屬保溫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的抽型工藝的噸位大于步驟2.1中的抽型工藝的噸位。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金屬保溫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的抽型工藝是采用120噸四柱油壓機溫鋼抽型。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金屬保溫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1中的抽型工藝是采用60噸四柱油壓機抽型。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金屬保溫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及步驟2.1中的胚體的橫截面形狀均為圓形。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金屬保溫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形成的異體形狀是,胚體形成具有第一直徑的第一部分及大于第一直徑的第二直徑的第二部分。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保溫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的漲型工藝是采用水漲機實現。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保溫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料片為不銹鋼材料。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保溫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料片為圓形。
11.一種金屬保溫杯,包括內膽,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膽包括具有開口端的下杯部、自所述下杯部的開口端向上彎折延伸形成的連接部、自所述連接部向上延伸形成的上杯部,所述下杯部的直徑大于下底杯的直徑。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金屬保溫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杯部與下杯部的橫截面形狀均為圓形。
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金屬保溫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杯部與下杯部均為直體形狀。
【文檔編號】A47G19/22GK103817258SQ201310671205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2日
【發明者】周俊 申請人:膳魔師(江蘇)家庭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