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菌塑料薄膜手套及穿戴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無菌塑料薄膜手套,包括分別與人體左手、右手相配合的左手套體和右手套體,所述左手套體、右手套體由分別與手背面、手心面相配合的外側面和內側面組成,內側面的長度長于外側面的長度,內側面長出外側面的部位設置有兩個固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側面的上邊緣為波浪形開口。本實用新型的無菌塑料薄膜手套,通過將手套體外側面的上邊緣設計為波浪形開口,可方便地將手伸入手套體空腔中,避免了以往在手套開口處搓捻對手套造成的污染。整個穿戴過程十分便捷,不會對手套體的外表面形成任何污染,滿足無菌作業要求,便于多人連續、快速的穿戴手套。
【專利說明】無菌塑料薄膜手套及穿戴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無菌塑料薄膜手套及穿戴裝置,更具體的說,尤其涉及一種不會對手套體的外表面造成污染的無菌塑料薄膜手套及穿戴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一次性塑料薄膜手套廣泛應用于各種場合,如醫院醫療過程中,可有效防止病菌的接觸式傳染。由于塑料薄膜手套在穿戴的過程中需要將開口打開,難免會造成對手套外表面的污染。
[0003]例如專利號為03114295.8、實用新型名稱為“方便插入式一次性塑模手套的制造方法”的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塑料薄膜手套,如圖7所示,給出了其結構示意圖,其結構是手套套口 2的后膜壁3長于前膜壁4,后膜壁3的長出部位為手套I的裝訂端5 ;后膜壁3上設置有方便手套I扯離裝訂端5的扯斷痕6 ;套口 2處上方設置有一可伸入套口 2的弓起狀分割片10。
[0004]這種結構的手套,沒有左右手之分,使用起來極為不便。在使用的過程中,使用者不易打開套口 2,勢必還會用手搓捻套口 2出,這樣就對手套外表面形成了污染。而且弓起狀分割片10會與手套I的外表面接觸,造成對手套表面的污染。由于疊摞的手套暴露于外界空氣之中,會造成對手套表面的污染。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上述技術問題的缺點,提供了一種不會對手套體的外表面造成污染的無菌塑料薄膜手套及穿戴裝置。
[0006]本實用新型的無菌塑料薄膜手套,包括分別與人體左手、右手相配合的左手套體和右手套體,所述左手套體、右手套體由分別與手背面、手心面相配合的外側面和內側面組成,內側面的長度長于外側面的長度,內側面長出外側面的部位設置有兩個固定孔;其特別之處在于:所述外側面的上邊緣為波浪形開口。
[0007]本實用新型的無菌塑料薄膜手套的左手套體、右手套體分別穿戴在左手和右手上,通過在與手心面相接觸的外側面上開設固定孔,在使用者用手拿捏內側面長出外側面的部位時,不會對左手套體、右手套體的外表面造成污染。通過將外側面的上邊緣設置為波浪形開口,更有利于將手插入;穿戴手套時,將雙手中指合攏于波浪形開口的上方、固定孔的下方,將中指及食指相對用力沿手套內面向手套內滑動雙手,即可將手套穿戴于雙手上,避免了以往用手拿出手套污染手套外面以及搓捻易造成污染的弊端。
[0008]本實用新型的無菌塑料薄膜手套,相同數量的左手套體和右手套體疊摞形成可供多人使用的手套組,手套組中左手套體、右手套體的波浪形開口均朝向外側;手套組中左手套體處于左半部分,右手套體處于右半部分。
[0009]本實用新型的無菌塑料薄膜手套的穿戴裝置,包括設置有U形開口的固定夾、與固定夾相固定的支撐桿以及用于夾持左手套體和右手套體的手套夾子;固定夾上設置有可旋轉的固定螺釘,固定螺釘的一端設置有位于U形開口中的固定板,另一端設置有旋轉手柄;手套夾子的內側面上設置有與兩個固定孔相配合的兩突起。
[0010]固定架上的U形開口用于卡在相應物體上,通過旋轉固定螺釘可進行緊固。支撐桿實現對手套夾子、左手套體和右手套體的固定,通過將手套夾子上的突起卡入固定孔之中,可實現對左手套體、右手套體的固定。
[0011]本實用新型的無菌塑料薄膜手套的穿戴裝置,所述固定夾上開設有與支撐桿的端部相配合的空腔體,空腔體內設置有固定軸,支撐桿的端部轉動地設置于固定桿上;固定夾上開設有便于支撐桿旋轉的導向槽以及對支撐桿進行定位的限位孔。
[0012]本實用新型的無菌塑料薄膜手套的穿戴裝置,所述手套夾子的下方設置有對手套進行遮擋的防塵罩,防塵罩的上部開設有便于手臂插入的進手縫隙,防塵罩上開有便于手臂移出的出手縫隙。
[0013]將手套組和外包裝進行滅菌處理,即形成無菌手套組。在醫學領域無菌包裝打開但未取出包裝內無菌物品,開啟后的24小時內無菌包裝內的物品仍視為無菌用品,仍然可以用于無菌用途。依上理論,本實用新型的防塵罩暴露在空氣中24小時內,防塵罩內的手套仍然是無菌狀態,可以用于無菌操作,防塵罩暴漏在空氣中24小時后可用于清潔操作,亦可直接將無菌手套用于清潔操作。依上理論,無論用途如何,本實用新型中涉及的手套都可稱為無菌塑料薄膜手套。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無菌塑料薄膜手套,通過將手套體外側面的上邊緣設計為波浪形開口,可方便地將手伸入手套體的內部空腔中,避免了以往在手套開口處搓捻對手套造成的污染。本實用新型的無菌塑料薄膜手套的穿戴裝置,通過固定架可將其固定在治療車、桌面邊緣等位置處,通過支撐桿對左、右手套體的支撐,十分便于使用者進行穿戴。本實用 新型的手套的方法,整個穿戴過程十分便捷,不會對手套體的外表面形成任何污染,滿足無菌作業要求。本實用新型的無菌塑料薄膜手套及穿戴裝置,便于多人連續的、快速的穿戴手套,具有結構簡單、操作便捷、有益效果顯著和便于應用推廣的優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5]圖[0016]圖[0017]圖[0018]圖[0019]圖[0020]圖[0021]圖[0022]圖[002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無菌塑料薄膜手套的結構示意圖;
2為本實用新型的穿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3為本實用新型中手套夾子的結構示意圖;
4為本實用新型中固定夾上空腔體部位的結構示意圖;
5為本實用新型中固定夾上導向槽和限位孔部位的結構示意圖;
6為本實用新型中穿戴方法的示意圖;
7為現有塑料薄膜手套的結構示意圖;
8為穿戴單幅塑料薄膜手套的結構示意圖。
中:1左手套體,2右手套體,3外側面,4內側面,5波浪形開口,6固定孔,7固定夾,8固定螺釘,9支撐桿,10手套夾子,11固定板,12旋轉手柄,13空腔體,14突起,15固定軸,16導向槽,17限位孔,18左手,19右手,20防塵罩,21 U形開口,22進手縫隙,23出手縫隙。【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5]如圖1所示,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無菌塑料薄膜手套的結構示意圖,其包括左手套體I和右手套體2,左手套體I和右手套體2均由與手背面、手心面相配合的外側面3和內側面4組成。內側面4的長度大于外側面3的長度,內側面4上比外側面3長出的部位上開有兩個固定孔6,以便將手套體懸掛起來。外側面3的邊緣為波浪形開口 5,在手插入左手套體I和右手套體2的過程中,通過用手指尖撥動波浪形開口 5,即可形成較大的開口,便于將手插入,避免了搓捻開口處對手套造成污染。
[0026]如圖2所示,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無菌塑料薄膜手套用穿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其包括固定夾7、支撐桿9和手套夾子10,所示的固定夾7上設置有U形開口 21,U形開口21用于卡在待固定的物體上,如治療車、桌面邊沿等其他方便使用的地方。固定夾7上設置有固定螺釘8,固定螺釘8的上端為位于U形開口 21中的固定板11,下端為旋轉手柄12,通過轉動旋轉手柄12,可將固定夾7進行牢固的固定。
[0027]支撐桿9與固定夾7相固定,手套夾子10固定在支撐桿9上,用于實現對左手套體I和右手套體2的夾持。如圖3所示,給出了手套夾子10的結構示意圖,由圖看出手套夾子10的內表面上設置有兩個突起14,兩個突起14用于伸入到固定孔6中。如圖4、圖5所示,分別給出了固定夾7上空腔體13部位、導向槽16和限位孔17部位的結構示意圖,所示的支撐桿9的端部通過固定軸15轉動地固定于固定夾7上,當支撐桿9轉動至限位孔17中后,限位孔17可實現對支撐桿9的限位作用,同時,支撐桿9可在導向槽16內轉動,以便將其折疊起來,減少所占空間。
[0028]如圖6所示,給出了本實用新型中穿戴方法的示意圖,本實用新型的穿戴裝置的穿戴手套方法,可以通過以下步驟來實現:
[0029]a).固定穿戴裝置,將固定架7的U形開口 21卡入待固定的物體上,通過轉動旋轉手柄12,將固定架緊固;
[0030]b).擺正支撐桿,將支撐桿9旋轉至限位孔17處,實現對支撐桿的定位;
[0031]c).固定左手套體和右手套體,首先將手套夾子10固定在支撐桿上,然后將手套夾子上的兩個突起14穿入固定孔6之中,即可實現對左手套體I和右手套體2的固定;
[0032]d).放置防塵罩,在需要設置防塵罩20進行隔離的情況下,將防塵罩置于左左手套體和右手套體的外圍;
[0033]e).手套穿戴,將左手18和右手19分別置于左手套體和右手套體的上部,通過用手指撥動波浪形開口 5,即可將左手、右手分別插入左手套體和右手套體之中;
[0034]f).脫離支撐桿,雙手向下用力將固定孔6破壞,使左手套體和右手套體脫離手套夾子;移出后的雙手,即可開始相應作業;
[0035]g).使用完畢后,可以通過轉動支撐桿9,使支撐桿沿導向槽16進行轉動,以便將支撐桿、左手套體和右手套體收起,移動到不影響其他作業的位置處。
[0036]在步驟f)中,如果待穿戴的為手套組,將固定孔6破壞后,將左手、右手分別穿過防塵罩上的進手縫隙22,再通過兩側的出手縫隙23即可將穿戴好手套的雙手移出。
[0037]步驟e)中,穿戴手套時,將雙手中指合攏于波浪形開口 5的上方、固定孔6的下方,將中指及食指相對用力沿手套內面向手套內滑動雙手,即可將手套穿戴于雙手上,避免了以往用手拿出手套污染手套外面以及搓捻易造成污染的弊端。
[0038]本實用新型設計的無菌薄膜塑料手套,適用于吸痰包(既醫院臨床經常使用的,吸痰管及塑料薄膜手套一起包裝在一個無菌袋內,一次吸痰用一個吸痰包)內的一次性塑料薄膜手套,打開吸痰包后將本實用新型掛在與之相適配的支撐桿上,雙手合攏個插入左右開口的手套中,一次性完成手套的穿戴,手只接觸手套內表面允許污染的區域,手套的掌心手指不會污染。同理還適用于口腔護理包、會陰護理包等無菌包的應用。
【權利要求】
1.一種無菌塑料薄膜手套,包括分別與人體左手(18)、右手(19)相配合的左手套體(I)和右手套體(2),所述左手套體、右手套體由分別與手背面、手心面相配合的外側面(3)和內側面(4)組成,內側面的長度長于外側面的長度,內側面長出外側面的部位設置有兩個固定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側面的上邊緣為波浪形開口(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菌塑料薄膜手套,其特征在于:相同數量的左手套體(I)和右手套體(2)疊摞形成可供多人使用的手套組,手套組中左手套體、右手套體的波浪形開口均朝向外側;手套組中左手套體處于左半部分,右手套體處于右半部分。
3.—種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無菌塑料薄膜手套所使用的穿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有U形開口(21)的固定夾(7)、與固定夾相固定的支撐桿(9)以及用于夾持左手套體(I)和右手套體(2)的手套夾子(10);固定夾上設置有可旋轉的固定螺釘(8),固定螺釘的一端設置有位于U形開口中的固定板(11),另一端設置有旋轉手柄(12);手套夾子(10)的內側面上設置有與兩個固定孔(6)相配合的兩突起(14)。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無菌塑料薄膜手套所使用的穿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夾(7 )上開設有與支撐桿(9 )的端部相配合的空腔體(13 ),空腔體內設置有固定軸(15 ),支撐桿的端部轉動地設置于固定桿(15)上;固定夾上開設有便于支撐桿(9)旋轉的導向槽(16)以及對支撐桿進行定位的限位孔(17)。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無菌塑料薄膜手套所使用的穿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夾子(10)的下方設置有對手套進行遮擋的防塵罩(20),防塵罩的上部開設有便于手臂插入的進手縫隙(22),防塵罩上開有便于手臂移出的出手縫隙(23)。
【文檔編號】A47G25/90GK203424363SQ201320552267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6日
【發明者】孫勇, 孫玉凱, 馬馳騁, 姜玫, 喬瑩, 于大洲, 徐靜靜 申請人:山東大學齊魯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