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加熱水壺的自動出水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電加熱水壺自動出水結構,包括:筒身、上蓋、肩組件、內膽、氣囊、單向閥、聯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內設有肩組件,上蓋中心位置設有撳蓋,撳蓋下設有氣囊,氣囊頂部設有氣囊蓋板,撳蓋與氣囊蓋板相抵,氣囊內設有錐形壓簧,氣囊頂部中心位置設有進氣孔,氣囊下部中心位置設有出氣孔,筒身內裝有聯接管,聯接管的底端與內膽底部連接,聯接管的頂端設有單向閥,單向閥與筒身上的出水口連接。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出水方式為機械結構,不易損壞,結構簡單,成本低,使用壽命長,維修方便。
【專利說明】電加熱水壺的自動出水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加熱保溫容器,特別涉及一種電加熱水壺的自動出水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自動出水的電加熱水壺的出水方式均在是在內膽底部裝有馬達,利用馬達將開水抽到出水口,實現自動出水。此結構雖然簡單,但馬達容易壞,而且當開水不停的進入馬達,馬達的溫度會不停的升高,當電機內的磁鐵到100度以上后,磁鐵的磁性會減弱,從而馬達轉數下降,這樣就會出現當要取水比較多時,取到后面出水會很小,有時還會出不出水的情況。所以此結構相比之下,使用壽命低,一旦馬達損壞維修成本高。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已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電加熱水壺的自動出水結構。本實用新型通過按撳上蓋頂部的撳蓋,使氣囊上部的進氣孔密封,并將氣囊中的空氣通過下部的出氣孔壓入全密封的內膽中,內膽中受壓后,將內膽中的開水通過內膽底部的聯接管及單向閥輸送到出水口。當撳蓋的力消失后,內膽中的壓力也被消除,單向閥中的閥珠利用自重將聯接管密封,氣囊通過自身的張力和錐形壓簧的作用下復位,從而儲存下一次出水所需要的空氣。
[0004]本實用新型包括:筒身、上蓋、內膽、氣囊、單向閥、聯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內設有肩組件,上蓋中心位置設有撳蓋,撳蓋下設有氣囊,氣囊頂部設有氣囊蓋板,撳蓋與氣囊蓋板相抵,氣囊內設有錐形壓簧,氣囊頂部中心位置設有進氣孔,氣囊下部中心位置設有出氣孔,筒身內裝有聯接管,聯接管的底端與內膽底部連接,聯接管的頂端設有單向閥,單向閥與筒身上的出水口連接。
[0005]所述上蓋內設有一內蓋,內蓋下部設有一蓋板,蓋板周邊設有外蓋密封圈,內膽的口部設有一內膽密封圈。
[0006]所述氣囊頂部進氣孔上設有一氣囊活動頂,氣囊活動頂內設有一圈氣囊上密封圈,氣囊下部的出氣孔與內蓋之間設有一圈氣囊下密封圈。
[0007]所述單向閥閥體內設有一閥珠,閥珠依靠自重壓裝在閥體的錐形進水口上,單向閥的頂部設有一單向閥蓋。
[0008]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出水結構不易損壞,結構簡單,成本低,使用壽命長,維修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上蓋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中:1筒身,2內膽,3肩組件,4內膽密封圈,5外蓋密封圈,6蓋板,7氣囊下密封圈,8上蓋,9內蓋,10氣囊蓋板,11氣囊,12撳蓋,13氣囊上密封圈,14氣囊活動頂,15錐形壓簧,16出水口彎頭,17單向閥蓋,18單向閥,19閥珠,20聯接管,21水位玻璃管,23底部聯接彎頭,A轉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0013]參見圖1,上蓋8內設有肩組件3,上蓋8中心位置設有撳蓋12,撳蓋12下設有氣囊11,氣囊11頂部設有氣囊蓋板10,撳蓋12與氣囊蓋板10相抵,氣囊11內設有錐形壓簧15,氣囊11頂部中心位置設有進氣孔,氣囊11下部中心位置設有出氣孔。氣囊11頂部進氣孔上設有一氣囊活動頂14,氣囊活動頂14內設有一圈氣囊上密封圈13,氣囊11下部的出氣孔與內蓋9之間設有一圈氣囊下密封圈7。上蓋8內設有一內蓋9,內蓋9下部設有一蓋板6,蓋板6周邊設有外蓋密封圈5,內膽2的口部設有一內膽密封圈4。筒身I內裝有聯接管20,聯接管20的底端與內膽2底部連接,聯接管20的頂端設有單向閥18,單向閥18與筒身I上的出水口連接。單向閥18閥體內設有一閥珠19,閥珠19依靠自重壓裝在閥體的錐形進水口上,單向閥18的頂部設有一單向閥蓋17。
[0014]當按撳電加熱水壺的撳蓋12,撳蓋12下行,氣囊蓋板10下行,帶動氣囊11上密封圈13也一起下行,下行到一定位置時,氣囊11上口開始密封,繼續下行將氣囊11中的空氣通過下部的出氣孔壓入全密封的內膽2中,內膽2中受壓后,將內膽2中的水通過內膽底部的聯接頭25,經過水位玻璃管21、聯接管20至頂端的單向閥18,當內膽2受時水壓會將閥珠19抬起來,單向閥蓋17打開,從而水通過單向閥18引到筒身I上部的出水口彎頭16。
[0015]當撳蓋12的壓力取消后,內膽2中的壓力消除后單向閥18中的閥珠19利用自重壓在閥體的錐形進水口上,同時單向閥蓋17落下,將聯接管20密封。氣囊11通過自身的張力和錐形壓簧15的作用下也開始復位,從而儲存下一次出水所需要的空氣。撳蓋12在氣囊11的作用下回到原位,就這樣完成一次取水的動作。
[0016]參見圖2,圖2是本實施例的上蓋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蓋板6的尾部與肩組件3通過轉軸A聯接,當將冷水倒入內膽2中時,可將上蓋打開。當要加熱水時,上蓋關閉,內蓋9上的內膽密封圈4達到密封保溫的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加熱水壺的自動出水結構,包括:筒身、上蓋、肩組件、內膽、氣囊、單向閥、聯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內設有肩組件,上蓋中心位置設有撳蓋,撳蓋下設有氣囊,氣囊頂部設有氣囊蓋板,撳蓋與氣囊蓋板相抵,氣囊內設有錐形壓簧,氣囊頂部中心位置設有進氣孔,氣囊下部中心位置設有出氣孔,筒身內裝有聯接管,聯接管的底端與內膽底部連接,聯接管的頂端設有單向閥,單向閥與筒身上的出水口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加熱水壺的自動出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內設有一內蓋,內蓋下部設有一蓋板,蓋板周邊設有外蓋密封圈,內膽的口部設有一內膽密封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加熱水壺的自動出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囊頂部進氣孔上設有一氣囊活動頂,氣囊活動頂內設有一圈氣囊上密封圈,氣囊下部的出氣孔與內蓋之間設有一圈氣囊下密封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加熱水壺的自動出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向閥閥體內設有一閥珠,閥珠依靠自重壓裝在閥體的錐形進水口上,單向閥的頂部設有一單向閥蓋。
【文檔編號】A47J36/14GK203647091SQ201320759439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6日
【發明者】程明 申請人:上海萬盛保溫容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