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堅果剝殼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堅果剝殼器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驟:A、選取鐵木或者蜆木中的任意一種,使用切割設備,將木料切割成長50cm—60cm,寬10cm—15cm,厚度為8cm—10cm的木板;B、在木板上表面使用鑿刨機械,鑿出直徑不等的三個圓弧形凹槽,凹槽之間的直徑比為1:2:3,深度比為1:1:1;C、在木板上表面,三個圓形凹槽兩側靠近兩邊的位置,分別使用鑿刻機械,鑿出倒“T”形滑槽,滑槽深度為5cm—7cm。本發明的優點為,制造方法簡單,制得的產品結構簡單,強度高且能夠適用各種大小不一的堅果,省時省力,提高作業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堅果剝殼器的制造方法
[0001]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堅果剝殼器的制造方法。
[0002]
【背景技術】: 核桃、杏仁、榛子、開心果、花生、瓜子等堅果很難徒手剝開。目前市場上所見的堅果剝 殼器有的結構過于簡單,效果欠佳,有的結構過于復雜,操作不便。尤其是不能同時適用于 大小與形狀不一的堅果,而且費力。我國專利申請201320131645. X,提出了一種剪刀式堅 果剝殼器,此技術沿橫向延展為較大寬度的上刀片下部中心線和下刀片上部中心線分別設 有一把縱向長條狀刀刃和一條縱向長條狀凹槽;上刀片下部和下刀片上部分別設有對稱的 橢圓形凹槽,其上部前端分別設有半圓柱形空腔并與橢圓形凹槽相通;半圓柱形空腔兩側 及橢圓形凹槽后端分別設有鋸齒狀凸紋。此技術解決了適用于不同大小堅果的剝殼問題。 但是,它所使用剝殼方式還需要人力完成,長時間使用,易造成使用者手部肌肉疲勞。為解 決上述技術問題,需要出現一種制造方法簡單,制得的產品結構簡單,強度高且能夠適用各 種大小不一的堅果,省時省力,提高作業效率的一種堅果剝殼器的制造方法。
[0003]
【發明內容】
: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制造方法簡單,制得的產品 結構簡單,強度高且能夠適用各種大小不一的堅果,省時省力,提高作業效率的一種堅果剝 殼器的制造方法。
[0004]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堅果剝殼器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 驟: A、 選取鐵木或者蜆木中的任意一種,使用切割設備,將木料切割成長50cm - 60cm,寬 10cm一15cm,厚度為 8cm -10cm 的木板; B、 在木板上表面使用鑿刨機械,鑿出直徑不等的三個圓弧形凹槽,凹槽之間的直徑比 為1:2:3,深度比為1:1:1 ; C、 在木板上表面,三個圓形凹槽兩側靠近兩邊的位置,分別使用鑿刻機械,鑿出倒"T" 形滑槽,滑槽深度為5cm - 7cm; D、 選取直徑為lcm - 1. 5cm的不銹鋼鋼筋2根,分別使用折彎設備,將其從中部折彎,使 其呈"U"型結構,在"U"型結構的上部兩個端頭位置分別焊接固定"T"形滑軌; E、 將步驟D制得的導向桿倒置并滑入步驟C制得的倒"T"形滑槽內,并使導向桿能夠 在滑槽內左右滑動; F、 將鉛球放置在兩根導向桿之間,使兩根導向桿將鉛球夾持,使鉛球能夠在導向桿之 間上下運動。
[0005] 經此方法制得的一種堅果剝殼器,包括砸殼板、滑槽、大號堅果槽、中號堅果槽、 小號堅果槽、導向桿及鉛球,其中,所述砸殼板上表面中間位置設置有大號堅果槽、中號堅 果槽及小號堅果槽,大號堅果槽、中號堅果槽及小號堅果槽等距排列,大號堅果槽、中號堅 果槽及小號堅果槽呈圓形凹槽形狀,砸殼板上表面靠近兩邊的位置,分別設置有滑槽,滑槽 呈倒置的"T"形結構,兩根滑槽彼此平行,兩根滑槽內分別設置有導向桿,導向桿呈倒置的 "U"型結構,導向桿下端設置有滑軌,滑軌的形狀與滑槽相契合,兩根滑槽內的兩根導向桿 彼此平行,兩根導向桿之間設置有鉛球,鉛球夾持在兩根導向桿之間,能夠在兩根導向桿之 間上下運動。
[0006] 所述鉛球的重量為1kg,鉛球能夠隨導向桿移動而移動。
[0007] 所述導向桿能夠在滑槽內沿滑槽左右移動。
[0008] 本發明的優點為,制造方法簡單,制得的產品結構簡單,強度高且能夠適用各種大 小不一的堅果,省時省力,提高作業效率,具體為: 本發明首先將砸殼板放置在水平桌面或者地板之上,根據需要砸殼的堅果大小,選擇 適合的堅果槽,移動導向桿,使導向桿在滑槽內滑動到適合的堅果槽上,用手將導向槽之間 的鉛球拿起,在堅果槽內放置好需要剝殼的堅果,將鉛球用手提升至導向桿的最高處,松開 拿捏鉛球的手指,使鉛球沿導向桿自由下落,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沖擊置于堅果槽內的 堅果,使堅果殼破碎。進而達到制造方法簡單,制得的產品結構簡單,強度高且能夠適用各 種大小不一的堅果,省時省力,提高作業效率的目的。
[0009]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0] 附圖標識: 1、砸殼板 2、滑槽 3、大號堅果槽4、中號堅果槽 5、小號堅果槽6、導向桿 7、鉛球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說明。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1] 本發明一種堅果剝殼器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驟:A、選取鐵木或者蜆木 中的任意一種,使用切割設備,將木料切割成長50cm -60cm,寬10cm -15cm,厚度為8cm- 10cm的木板;B、在木板上表面使用鑿刨機械,鑿出直徑不等的三個圓弧形凹槽,凹槽之間 的直徑比為1:2:3,深度比為1:1:1 ;C、在木板上表面,三個圓形凹槽兩側靠近兩邊的位置, 分別使用鑿刻機械,鑿出倒"T"形滑槽,滑槽深度為5cm - 7cm;D、選取直徑為lcm - 1. 5cm 的不銹鋼鋼筋2根,分別使用折彎設備,將其從中部折彎,使其呈"U"型結構,在"U"型結構 的上部兩個端頭位置分別焊接固定"T"形滑軌;E、將步驟D制得的導向桿倒置并滑入步驟 C制得的倒"T"形滑槽內,并使導向桿能夠在滑槽內左右滑動;F、將鉛球放置在兩根導向桿 之間,使兩根導向桿將鉛球夾持,使鉛球能夠在導向桿之間上下運動。
[0012] 經此方法制得的一種堅果剝殼器,包括砸殼板1、滑槽2、大號堅果槽3、中號堅果 槽4、小號堅果槽5、導向桿6及鉛球7,其中,砸殼板1上表面中間位置設置有大號堅果槽 3、中號堅果槽4及小號堅果槽5,大號堅果槽3、中號堅果槽4及小號堅果槽4等距排列,大 號堅果槽3、中號堅果槽4及小號堅果槽5呈圓形凹槽形狀,砸殼板1上表面靠近兩邊的位 置,分別設置有滑槽2,滑槽2呈倒置的"T"形結構,兩根滑槽2彼此平行,兩根滑槽2內分 別設置有導向桿6,導向桿6呈倒置的"U"型結構,導向桿6下端設置有滑軌,滑軌的形狀與 滑槽相契合,兩根滑槽2內的兩根導向桿6彼此平行,兩根導向桿6之間設置有鉛球7,鉛球 7夾持在兩根導向桿6之間,能夠在兩根導向桿6之間上下運動。鉛球7的重量為lkg,鉛 球7能夠隨導向桿6移動而移動。導向桿6能夠在滑槽2內沿滑槽2左右移動。
[0013] 本發明的優點為,制造方法簡單,制得的產品結構簡單,強度高且能夠適用各種大 小不一的堅果,省時省力,提高作業效率,具體為: 本發明首先將砸殼板放置在水平桌面或者地板之上,根據需要砸殼的堅果大小,選擇 適合的堅果槽,移動導向桿,使導向桿在滑槽內滑動到適合的堅果槽上,用手將導向槽之間 的鉛球拿起,在堅果槽內放置好需要剝殼的堅果,將鉛球用手提升至導向桿的最高處,松開 拿捏鉛球的手指,使鉛球沿導向桿自由下落,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沖擊置于堅果槽內的 堅果,使堅果殼破碎。進而達到制造方法簡單,制得的產品結構簡單,強度高且能夠適用各 種大小不一的堅果,省時省力,提高作業效率的目的。
【權利要求】
1. 一種堅果剝殼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 選取鐵木或者蜆木中的任意一種,使用切割設備,將木料切割成長50cm - 60cm,寬 10cm一15cm,厚度為 8cm -10cm 的木板; B、 在木板上表面使用鑿刨機械,鑿出直徑不等的三個圓弧形凹槽,凹槽之間的直徑比 為1:2:3,深度比為1:1:1 ; C、 在木板上表面,三個圓形凹槽兩側靠近兩邊的位置,分別使用鑿刻機械,鑿出倒"T" 形滑槽,滑槽深度為5cm - 7cm; D、 選取直徑為lcm - 1. 5cm的不銹鋼鋼筋2根,分別使用折彎設備,將其從中部折彎,使 其呈"U"型結構,在"U"型結構的上部兩個端頭位置分別焊接固定"T"形滑軌; E、 將步驟D制得的導向桿倒置并滑入步驟C制得的倒"T"形滑槽內,并使導向桿能夠 在滑槽內左右滑動; F、 將鉛球放置在兩根導向桿之間,使兩根導向桿將鉛球夾持,使鉛球能夠在導向桿之 間上下運動。
【文檔編號】A47J43/26GK104188561SQ201410368748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30日
【發明者】路亞相 申請人:路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