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薰衣草香的洗發水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洗發水,尤其是一種薰衣草香的洗發水。其包括:表面活性劑、珠光劑、除濕清涼劑、遮光劑、烷基聚葡萄糖甘、薰衣草提取物、芍藥苷、淡水珍珠水解液、橄欖油、葡聚糖、蜂花粉、亮氨酸、色氨酸、賴氨酸、黑發亮發劑、增稠劑、pH調節劑、巖蘭草精油以及純凈水。它具有薰衣草香味,可護發、平緩神經緊張、減壓鎮靜,平衡神經及情緒化,可促進頭皮血液循環,抗菌、抑汗、均衡油脂分泌。
【專利說明】一種熏衣草香的洗發水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洗發水,尤其是一種薰衣草香的洗發水。
【背景技術】
[0002]洗發水市場競爭激烈,生產廠商面臨更多的壓力,需要不斷推出新的產品和促銷方式以增加市場競爭能力。因為是發展較快的市場,所以消費者相對具有較成熟的消費習慣,消費需求更趨細分化。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旨在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薰衣草香的洗發水,它具有薰衣草香味,可護發,、平緩神經緊張、減壓鎮靜,平衡神經及情緒化,可促進頭皮血液循環,抗菌、抑汗、均衡油脂分泌,其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4]—種薰衣草香的洗發水,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包括:表面活性劑45-60份、珠光劑1.4-2.0份、除濕清涼劑0.6-2.0份、遮光劑0.02-0.04份、烷基聚葡萄糖甘0.1-0.3份、薰衣草提取物1-2份、芍藥苷0.4-0.6份、淡水珍珠水解液5-8份、橄欖油0.5-1.2份、葡聚糖0.05-0.08份、蜂花粉0.2-1份、亮氨酸0.5-1份、色氨酸0.2-0.5份、賴氨酸0.1-0.5份、黑發亮發劑4-9份、增稠劑0.1-0.8份、pH調節劑0.1-0.5份、巖蘭草精油0.05-0.1份以及純凈水加至100份。
[0005]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薰衣草提取物由以下步驟制成:
[0006]步驟I)、取10kg薰衣草籽,加入水,水的質量是薰衣草籽的18-22倍,然后煎煮I小時,過濾,收集煎煮液;
[0007]步驟2)、向步驟I)過濾后的濾渣中加水,水的用量是濾渣質量的12-16倍,然后煎煮I小時后過濾收集煎煮液,合并兩次煎煮液,再濃縮至200kg-250kg,放冷,得到濃縮提取液;
[0008]步驟3)、將步驟2)獲得的濃縮提取液用鹽酸溶液調pH值至2-3,然后靜置12_24小時,取上清液后將殘渣離心,合并上清液;
[0009]步驟4)、將合并的上清液過聚酰胺樹脂柱,過聚酰胺樹脂柱的上樣流速為每小時
0.5柱體積,再用去離子水以每小時2.5-3柱體積的流速進行洗脫,去離子水的洗脫量為6倍柱體積,水洗液棄去后使用體積濃度為55% -85%的乙醇溶液以每小時2-2.5柱體積的流速洗脫樹脂柱,乙醇溶液的洗脫量為5倍柱體積,收集乙醇洗脫液;
[0010]步驟5)、對乙醇洗脫液進行減壓蒸餾回收乙醇,用氫氧化鈉溶液調pH值6.0-6.5,干燥,即得到薰衣草提取物。
[0011]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該洗發水的PH為5.5-7.5。
[0012]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增稠劑選自氯化鈉、氯化銨、氧化胺、聚乙二醇雙硬脂酸酯、聚乙二醇單硬脂酸酯、丙二醇和丙三醇;所述調理劑選自聚季銨鹽_7,聚季銨鹽-10、陽離子瓜爾膠、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乳化硅油、植物油脂和二甲基硅油。
[0013]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具有薰衣草香味,可護發,、平緩神經緊張、減壓鎮靜,平衡神經及情緒化,可促進頭皮血液循環,抗菌、抑汗、均衡油脂分泌。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實施例1
[0015]一種薰衣草香的洗發水,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包括:表面活性劑60份、珠光劑2.0份、除濕清涼劑2.0份、遮光劑0.04份、烷基聚葡萄糖甘0.3份、薰衣草提取物2份、芍藥苷0.6份、淡水珍珠水解液8份、橄欖油1.2份、葡聚糖0.08份、蜂花粉I份、亮氨酸I份、色氨酸0.5份、賴氨酸0.5份、黑發亮發劑9份、增稠劑0.8份、pH調節劑0.5份、巖蘭草精油0.1份以及純凈水加至100份。
[0016]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薰衣草提取物由以下步驟制成:
[0017]步驟I)、取10kg薰衣草籽,加入水,水的質量是薰衣草籽的18-22倍,然后煎煮I小時,過濾,收集煎煮液;
[0018]步驟2)、向步驟I)過濾后的濾渣中加水,水的用量是濾渣質量的12-16倍,然后煎煮I小時后過濾收集煎煮液,合并兩次煎煮液,再濃縮至200kg-250kg,放冷,得到濃縮提取液;
[0019]步驟3)、將步驟2)獲得的濃縮提取液用鹽酸溶液調pH值至2-3,然后靜置12_24小時,取上清液后將殘渣離心,合并上清液;
[0020]步驟4)、將合并的上清液過聚酰胺樹脂柱,過聚酰胺樹脂柱的上樣流速為每小時
0.5柱體積,再用去離子水以每小時2.5-3柱體積的流速進行洗脫,去離子水的洗脫量為6倍柱體積,水洗液棄去后使用體積濃度為55% -85%的乙醇溶液以每小時2-2.5柱體積的流速洗脫樹脂柱,乙醇溶液的洗脫量為5倍柱體積,收集乙醇洗脫液;
[0021]步驟5)、對乙醇洗脫液進行減壓蒸餾回收乙醇,用氫氧化鈉溶液調pH值6.0-6.5,干燥,即得到薰衣草提取物。
[0022]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該洗發水的PH為5.5-7.5。
[0023]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增稠劑選自氯化鈉、氯化銨、氧化胺、聚乙二醇雙硬脂酸酯、聚乙二醇單硬脂酸酯、丙二醇和丙三醇;所述調理劑選自聚季銨鹽_7,聚季銨鹽-10、陽離子瓜爾膠、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乳化硅油、植物油脂和二甲基硅油。
[0024]實施例2
[0025]一種薰衣草香的洗發水,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包括:表面活性劑45份、珠光劑
1.4份、除濕清涼劑0.6份、遮光劑0.02份、烷基聚葡萄糖甘0.1份、薰衣草提取物I份、芍藥苷0.4份、淡水珍珠水解液5份、橄欖油0.5份、葡聚糖0.05份、蜂花粉0.2份、亮氨酸0.5份、色氨酸0.2份、賴氨酸0.1份、黑發亮發劑4份、增稠劑0.1份、pH調節劑0.1份、巖蘭草精油0.05份以及純凈水加至100份。
[0026]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薰衣草提取物由以下步驟制成:
[0027]步驟I)、取10kg薰衣草籽,加入水,水的質量是薰衣草籽的18-22倍,然后煎煮I小時,過濾,收集煎煮液;
[0028]步驟2)、向步驟I)過濾后的濾渣中加水,水的用量是濾渣質量的12-16倍,然后煎煮I小時后過濾收集煎煮液,合并兩次煎煮液,再濃縮至200kg-250kg,放冷,得到濃縮提取液;
[0029]步驟3)、將步驟2)獲得的濃縮提取液用鹽酸溶液調pH值至2-3,然后靜置12_24小時,取上清液后將殘渣離心,合并上清液;
[0030]步驟4)、將合并的上清液過聚酰胺樹脂柱,過聚酰胺樹脂柱的上樣流速為每小時0.5柱體積,再用去離子水以每小時2.5-3柱體積的流速進行洗脫,去離子水的洗脫量為6倍柱體積,水洗液棄去后使用體積濃度為55% -85%的乙醇溶液以每小時2-2.5柱體積的流速洗脫樹脂柱,乙醇溶液的洗脫量為5倍柱體積,收集乙醇洗脫液;
[0031]步驟5)、對乙醇洗脫液進行減壓蒸餾回收乙醇,用氫氧化鈉溶液調pH值6.0-6.5,干燥,即得到薰衣草提取物。
[0032]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該洗發水的PH為5.5-7.5。
[0033]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增稠劑選自氯化鈉、氯化銨、氧化胺、聚乙二醇雙硬脂酸酯、聚乙二醇單硬脂酸酯、丙二醇和丙三醇;所述調理劑選自聚季銨鹽_7,聚季銨鹽-10、陽離子瓜爾膠、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乳化硅油、植物油脂和二甲基硅油。
[0034]上面以舉例方式對本發明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不限于上述具體實施例,凡基于本發明所做的任何改動或變型均屬于本發明要求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薰衣草香的洗發水,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包括:表面活性劑45-60份、珠光劑1.4-2.0份、除濕清涼劑0.6-2.0份、遮光劑0.02-0.04份、烷基聚葡萄糖甘0.1-0.3份、薰衣草提取物1-2份、芍藥苷0.4-0.6份、淡水珍珠水解液5-8份、橄欖油0.5-1.2份、葡聚糖0.05-0.08份、蜂花粉0.2-1份、亮氨酸0.5-1份、色氨酸0.2-0.5份、賴氨酸0.1-0.5份、黑發亮發劑4-9份、增稠劑0.1-0.8份、邱調節劑0.1-0.5份、巖蘭草精油0.05-0.1份以及純凈水加至10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薰衣草香的洗發水,其特征在于:所述薰衣草提取物由以下步驟制成: 步驟1〉、取1001?薰衣草籽,加入水,水的質量是薰衣草籽的18-22倍,然后煎煮1小時,過濾,收集煎煮液; 步驟過濾后的濾渣中加水,水的用量是濾渣質量的12-16倍,然后煎煮1小時后過濾收集煎煮液,合并兩次煎煮液,再濃縮至200匕-250匕,放冷,得到濃縮提取液;步驟3)、將步驟2)獲得的濃縮提取液用鹽酸溶液調邱值至2-3,然后靜置12-24小時,取上清液后將殘潘離心,合并上清液; 步驟4)、將合并的上清液過聚酰胺樹脂柱,過聚酰胺樹脂柱的上樣流速為每小時0.5柱體積,再用去離子水以每小時2.5-3柱體積的流速進行洗脫,去離子水的洗脫量為6倍柱體積,水洗液棄去后使用體積濃度為55% -85%的乙醇溶液以每小時2-2.5柱體積的流速洗脫樹脂柱,乙醇溶液的洗脫量為5倍柱體積,收集乙醇洗脫液; 步驟5)、對乙醇洗脫液進行減壓蒸餾回收乙醇,用氫氧化鈉溶液調邱值6.0-6.5,干燥,即得到薰衣草提取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薰衣草香的洗發水,其特征在于:該洗發水的為5.5-7.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薰衣草香的洗發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劑選自氯化鈉、氯化銨、氧化胺、聚乙二醇雙硬脂酸酯、聚乙二醇單硬脂酸酯、丙二醇和丙三醇;所述調理劑選自聚季銨鹽-7,聚季銨鹽-10、陽離子瓜爾膠、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乳化硅油、植物油脂和二甲基硅油。
【文檔編號】A61Q5/12GK104382828SQ201410707838
【公開日】2015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7日
【發明者】章嫣然, 隋欣 申請人:青島市市南區隆德中醫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