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串味的燉缽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串味的燉缽。為克服現有燉缽烹飪時間長,置于壓力鍋內、電蒸鍋內使用時會串味的缺陷,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包括缽體和蓋在缽體上的缽蓋,所述的缽蓋上形成一圈套在缽體口部上的環形槽;所述的缽蓋上開有排氣孔。其優點是:缽蓋蓋在缽體上后,缽體口部置于環形槽內,增強了缽蓋與缽體配合處的封閉效果,兩者之間的縫隙小,使用時,燉缽內的蒸汽只能通過缽蓋上的排氣孔排出,故燉缽內部的壓力會比外部的壓力大,能提高燉缽內的溫度,縮短內部食材的烹飪時間;同時,因燉缽內、外存在壓力差,燉缽外的蒸汽不易進入到燉缽內,有效防止了食物的串味。
【專利說明】一種防串味的燉缽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廚房用具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防串味的燉缽。
【背景技術】
[0002]燉缽是一種用于蒸、燉食物的廚房烹飪用具,由缽體和蓋在缽體上的缽蓋組成。使用時,待烹飪的食材放置到缽體內,蓋上缽蓋后,將燉缽整體置于壓力鍋或電蒸鍋內進行均勻受熱,實現燉缽內食物的快速煮熟。目前的燉缽中,缽體與缽蓋之間的密封效果差,形成了一圈縫隙,蒸汽通過該縫隙在燉缽內、外之間流動,導致燉缽內的熱量散失,減慢了食物的煮熟速度;而且,壓力鍋、電蒸鍋在長期使用后會在位于鍋內的零部件上沾留多種食物的味道,雜味會隨著蒸汽的流動從縫隙進入到燉缽內,造成食物的串味。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內部食材烹飪時間短,且能夠有效防止串味的燉缽。
[0004]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防串味的燉缽,包括缽體和蓋在缽體上的缽蓋,其技術特征是,所述的缽蓋上形成一圈套在缽體口部上的環形槽;所述的缽蓋上開有排氣孔。這一設置,使得缽蓋蓋在缽體上后,缽體口部置于環形槽內,增強了缽蓋與缽體配合處的封閉效果,兩者之間的縫隙小,使用時,燉缽內的蒸汽只能通過缽蓋上的排氣孔排出,故燉缽內部的壓力會比外部的壓力大,能提高燉缽內的溫度,縮短內部食材的烹飪時間;同時,因燉缽內、外存在壓力差,燉缽外的蒸汽不易進入到燉缽內,有效防止了食物的串味。
[0005]作為改進,所述缽蓋的內壁上形成凸起的第一擋圈和第二擋圈,第一擋圈位于內偵牝第二擋圈位于外側,兩者之間形成上述的環形槽。這一設置,使得缽蓋的結構簡單、牢固。
[0006]作為改進,所述缽體口部的外側壁與第二擋圈的內壁相抵觸,所述缽體的頂壁與環形槽的頂壁相抵觸;所述的缽體口部套有第一密封圈,缽體與缽蓋的配合處通過該第一密封圈密封。這一設置,使得缽體與缽蓋配合處通過第一密封圈密封,且密封效果好。
[0007]作為改進,所述的燭缽還包括一置于缽體內的濾芯;所述濾芯的上邊緣向外延伸形成外沿,濾芯通過該外沿架置在缽體口部上,外沿與環形槽匹配,當缽蓋蓋合時,外沿置于環形槽內,所述濾芯的下部開有多個用于漏汁液的濾孔,濾芯的外底壁與缽體的內底壁之間留有用于盛汁液的空間。這一設置,使得燉缽可通過濾芯進行食物、湯汁的分離;濾芯與缽體之間的裝配簡單、方便,與缽蓋的配合處的密封性好。
[0008]作為改進,所述的外沿上套有第二密封圈,缽體與外沿的配合處通過第二密封圈密封,缽蓋與外沿的配合處通過第二密封圈密封。這一設置,使得燉缽的缽蓋、濾芯、缽體配合處的密封效果好。
[0009]作為改進,所述缽體上部的外側壁上對稱設有兩個便于手拿取的提手。這一設置,使得缽體便于使用者放置、拿取。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體現在:有效縮短了燉缽內食材的烹飪時間,且能夠有效防止串味。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剖視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爆炸圖。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剖視圖。
[0014]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爆炸圖。
[0015]圖中所示:1、缽體,11、提手,2、缽蓋,21、環形槽,22、排氣孔,23、第一擋圈,24、第二擋圈,3、第一密封圈,4、濾芯,41、外沿,42、濾孔,5、第二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7]實施例一
[0018]如圖1、圖2所示的防串味燉缽,由缽體1、蓋在缽體I上的缽蓋2、套在缽體I 口部的第一密封圈3組成。所述缽蓋2的內壁上形成凸起的第一擋圈23和第二擋圈24,第一擋圈23位于內側,第二擋圈24位于外側,兩者之間形成一圈套在缽體I 口部上的環形槽21。所述缽體I 口部的外側壁與第二擋圈24的內壁相抵觸,所述缽體I的頂壁與環形槽21的頂壁相抵觸,缽體I與缽蓋2的配合處通過該第一密封圈3密封。所述的缽蓋2上開有排氣孔22。所述缽體I上部的外側壁上對稱設有兩個便于手拿取的提手11。
[0019]使用時,缽蓋2蓋于缽體I上后,缽體I 口部及第一密封圈3均置于環形槽21內,燉缽內的蒸汽只能通過缽蓋2上的排氣孔22排出,故燉缽內部的壓力會比外部的壓力大,能提高燉缽內的溫度,縮短內部食材的烹飪時間;同時,因燉缽內、外存在壓力差,燉缽外的蒸汽不易進入到燉缽內,有效防止了食物的串味。
[0020]實施例二
[0021]如圖3、圖4所示的防串味燉缽,由缽體1、蓋在缽體I上的缽蓋2、置于缽體I內的濾芯4、第二密封圈5組成。
[0022]所述的缽蓋2上開有排氣孔22。所述濾芯4的上邊緣向外延伸形成外沿41,濾芯4通過該外沿41架置在缽體I 口部上,外沿41上套有第二密封圈5,缽體I與外沿41的配合處通過第二密封圈5密封。所述缽蓋2的內壁上形成凸起的第一擋圈23和第二擋圈24,第一擋圈23位于內側,第二擋圈24位于外側,兩者之間形成一圈套在外沿41及第二密封圈5上的環形槽21,外沿41與環形槽21匹配,當缽蓋2蓋合時,外沿41置于環形槽21內,缽蓋2與外沿41的配合處通過第二密封圈5密封。所述濾芯4的下部開有多個用于漏汁液的濾孔42,濾芯4的外底壁與缽體I的內底壁之間留有用于盛汁液的空間。所述缽體I上部的外側壁上對稱設有兩個便于手拿取的提手11。
[0023]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相比,還能對燉缽內的食材進行食物、湯汁的分離,例如在燉雞時,濾芯4內放雞,烹飪過程中,食材中蒸出的雞湯通過濾孔42進入到到缽體I內。
[0024]以上僅就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作了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權利要求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不僅局限于以上實施例,其具體結構允許有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獨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所作的各種變化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防串味的燉缽,包括缽體(I)和蓋在缽體(I)上的缽蓋(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缽蓋(2)上形成一圈套在缽體(I) 口部上的環形槽(21);所述的缽蓋(2)上開有排氣孔(2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串味的燉缽,其特征在于:所述缽蓋(2)的內壁上形成凸起的第一擋圈(23)和第二擋圈(24),第一擋圈(23)位于內側,第二擋圈(24)位于外側,兩者之間形成上述的環形槽(2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防串味的燉缽,其特征在于:所述缽體(I)口部的外側壁與第二擋圈(24)的內壁相抵觸,所述缽體(I)的頂壁與環形槽(21)的頂壁相抵觸;所述的缽體(I) 口部套有第一密封圈(3),缽體(I)與缽蓋(2)的配合處通過該第一密封圈(3)密封。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防串味的燉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燉缽還包括一置于缽體(I)內的濾芯(4);所述濾芯(4)的上邊緣向外延伸形成外沿(41),濾芯(4)通過該外沿(41)架置在缽體(I) 口部上,外沿(41)與環形槽(21)匹配,當缽蓋(2)蓋合時,夕卜沿(41)置于環形槽(21)內,所述濾芯(4)的下部開有多個用于漏汁液的濾孔(42),濾芯(4)的外底壁與缽體(I)的內底壁之間留有用于盛汁液的空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防串味的燉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沿(41)上套有第二密封圈(5),缽體(I)與外沿(41)的配合處通過第二密封圈(5)密封,缽蓋(2)與外沿(41)的配合處通過第二密封圈(5)密封。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串味的燉缽,其特征在于:所述缽體(I)上部的外側壁上對稱設有兩個便于手拿取的提手(11)。
【文檔編號】A47J36/20GK203662533SQ201420060000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10日
【發明者】陳合林 申請人:浙江愛仕達生活電器有限公司, 浙江愛仕達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