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管式花盆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花卉栽培容器,尤其是一種可以實現立體化栽培的花盆。
豎管式栽培是一種新興的植物栽培方式。基本方法是將表面鉆有栽培孔的空心塑料管灌滿栽培基質豎立固定后,把植物種植在栽培孔內。從上部管口澆入肥水,植物通過吸收管內基質的水份養料生長發育。近幾年來,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運用上述方法,栽培多種蔬菜、花卉獲得成功。但是目前豎管式栽培方法的應用局限于提高空間利用率,增加作物產量。栽培花卉也限于石竹、玫瑰等切花品種。將該方法引入盆栽花卉裝飾領域,栽培觀賞植物,綠化美化空間環境的實例未見公開報道。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提供一種能夠栽培觀賞植物,實現植物造型、搬動方便,操作容易,適合無土栽培,也適合有土栽培的管式花盆。
為了完成上述發明任務,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選擇一根或幾根空心管,管的底端設置濾網,以防基質滲出,管壁鉆有花卉栽培孔。選擇一個不滲水的容器,容器底側壁安裝一個排水閥。將上述一根或幾根空心管垂直或傾斜固定在容器中,使空心管與容器形成一個可以自由搬動的整體。這樣一個管式花盆的制作便完成。該花盆的使用方法是將土壤或無土栽培基質填滿空心栽培管,把花卉定植于栽培孔中或上部管口中,從管口澆入肥水或營養液,一部分液體被基質和花卉吸收,另一部分流入下部容器。流入下部容器的液體可從排水閥放出,收集后倒入上部管口中循環使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實現了發明目的。栽培孔加強了管內基質的透氣性,使花卉根系發達,生長旺盛。不滲漏容器使肥水、營養液循環使用,省水省肥。運用栽培空心管的多根組合,如幾根長短參差的空心管的組合,單管上部連接幾限支管的組合,結合栽培孔的巧妙設計和花卉品種的合理搭配,能夠種植出層次豐富,形狀優美,新穎奇特,充滿藝術魅力的花卉盆景,從而實現綠化美化空間環境的目的。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選擇三根栽培空心管(1,2,3)是口徑為8cm,長度分別為160cm,120cm,80cm的空心塑料管。把管的下端用窗紗扎緊,上端距管口6cm處分別鉆一對口徑為2cm、孔口相對的栽培孔(4,5,6)。選擇一個不滲漏的容器(7)是上口徑為35cm,下口徑為30cm、高35cm的塑料桶。桶底側裝一個排水閥(8)。將三根栽培管緊靠在一起,豎立在塑料桶中央,然后,用泡沫塊將其固定。泡沫塊上面壓一層小石子。將珍珠巖灌滿三根栽培立柱。選擇6株高15cm的荷蘭鐵小苗分別定植于栽培孔中。從管口澆入營養液2升。打開水閥(8),收集營養液,澆入管口,每天如此循環一次,一周后,植株成活,一盆三枝樁,荷蘭鐵栽培成功。
權利要求1.一種管式花盆,由空心栽培管(1)與可移動底部容器(7)組成。其特征在于空心栽培管的一端固定在底部容器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花盆,其特征在于空心栽培管(1)表面鉆有栽培孔(4);底部容器(7)底側壁裝有一排水閥(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花盆。該花盆由空心栽培管和不滲漏容器組成。空心栽培管內填充基質,管表面鉆有栽培孔,花卉定植于栽培孔內或上部管口內。肥水從上部管口澆入。不滲漏容器底側裝有排水閥,從排水閥可以收集肥水,循環使用。該花盆適合無土栽培,有土栽培,可對花卉進行藝術造型,制作簡便,操作容易,成本低廉,是實現花卉空間立體綠化美化的理想盆具。
文檔編號A47G7/00GK2347499SQ98231439
公開日1999年11月10日 申請日期1998年10月8日 優先權日1998年10月8日
發明者陳澤偉 申請人:陳澤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