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易于收合及開啟的跑步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健身器材,尤其涉及一種以設置連桿的技術手段來達到省力收折的易于收合及開啟的跑步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跑步機為了收折方便,主要在穩固置放于地面的基礎座上樞接一跑步平臺的前端,使用者使用時是踩踏跑步平臺來健身跑步。
當現有跑步機在使用者使用健身時,其跑步平臺是平放的狀態,而當使用者使用完畢后,為使跑步機整體不占空間,會借由外力將跑步平臺相對基礎座樞轉,使跑步平臺樞轉至呈垂直狀態,使所占的空間減小進而達到收納的功效。
然而,目前一般的跑步機將跑步平臺樞轉的外力有手動及電動兩種,電動的方式是使用許多機構及電子零件,因此零件繁復,成本昂貴,所以此種方式較不受一般消費者青睞,但采用手動方式的跑步機由于將跑步平臺直立與平放之間仍要花費很大的力氣,對于使用者來說仍有改進的空間。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跑步機存在的收折費力的缺點,而提供一種易于收合及開啟的跑步機,以設置連桿的技術手段來達到省力收折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易于收合及開啟的跑步機,包括基礎座和跑步平臺;該基礎座是置放于地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礎座底部的兩側各對稱樞接一限動桿;所述跑步平臺是以兩側分別對稱樞接各限動桿的自由端;一直線掣動裝置,是設于該跑步平臺的前端;一連桿件,包括兩樞擺桿、一樞軸桿、一底桿及一受力桿,其中該樞軸桿與該底桿是相互間隔并各以相同端分別結合各樞擺桿,各樞擺桿在連接底桿的一端由外側面分別設有一滑輪,該受力桿是由樞軸桿中央向外伸設,該連桿件以兩樞擺桿連接該樞軸桿的一端,樞接于兩限動桿連接該跑步平臺的內側同軸處,以該受力桿的自由端樞接該直線掣動裝置。
前述的易于收合及開啟的跑步機,其中在所述基礎座與所述跑步平臺的間設有一兩端分別樞接于該基礎座及該跑步平臺的緩沖桿,該緩沖桿是一氣壓桿。
前述的易于收合及開啟的跑步機,其中跑步平臺包括一框架、一跑步輪帶組及一馬達,其中該框架是平放的矩形框體,于兩外側的前端相對處分別凸伸有一卡掣件,所述兩限動桿以頂緣受各卡掣件卡掣而以自由端對稱樞接于跑步平臺外側較各卡掣件后側處,該跑步輪帶組是繞設于該框架的內部而可原地樞轉,該馬達是裝設于該框架上,并通過一皮帶與跑步輪帶組相連接而驅動其轉動。
前述的易于收合及開啟的跑步機,其中直線掣動裝置具有一可進退伸長縮短的伸縮桿,該直線掣動裝置以該伸縮桿自由端樞接于所述連桿件。
前述的易于收合及開啟的跑步機,其中兩樞擺桿與受力桿夾有小于180度的夾角,所述跑步平臺的底端是壓于該底桿上。
使用本實用新型運用時,是以直線掣動裝置縮短而連動連桿件樞轉直立,借由兩限動桿樞擺同時提高跑步平臺前側的高度,借此調整跑步平臺傾斜度,并且當使用者將跑步平臺后端抬起收折時,由于可借由連桿件的底端滑輪抵撐地面,而可達到由后端省力向上將跑步平臺抬起而向前樞轉收折的功效。
本實用新型以設置連桿的技術手段來達到省力收折的目的。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抬高跑步平臺前端的側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收折跑步平臺的側視圖。
圖中標號說明10基礎座 11底架12立桿 13限動桿20跑步平臺 21框架211卡掣件 22跑步輪帶組23馬達 231皮帶30直線掣動裝置 31伸縮桿40連桿件 41樞擺桿42樞軸桿 43底桿44受力桿 45滑輪50緩沖桿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
圖1、圖2,本實用新型包括一基礎座10、一跑步平臺20、一直線掣動裝置30、一連桿件40及一緩沖桿50。
該基礎座10包括一底架11及兩立桿12,其中底架11是矩形框體,并以底部置放于地面上,兩立桿12是成直立狀而對稱由底架11兩側朝上斜向伸設,兩立桿12上端并結合一用以供使用者攙扶的扶手架由于扶手架并非本實用新型的重點,故圖中未示,在底架11前端的兩側分別各對稱樞接有一限動桿13。
該跑步平臺20包括一框架21、一跑步輪帶組22及一馬達23,其中框架21是平放的矩形框體,在兩外側的前端相對處分別凸伸有一卡掣件211,兩限動桿13以頂緣受卡掣件211卡掣而以自由端對稱樞接于跑步平臺20框架21兩外側較卡掣件211后側處,跑步輪帶22是繞設于框架21的內部而可原地樞轉,供使用者踩踏以進行原地跑步的動作。馬達23是裝設于框架21上,并通過一皮帶231與跑步輪帶組22相連接而驅動其轉動。
該直線掣動裝置30是樞接于跑步平臺20的框架21的前端,直線掣動裝置30自由端設有一進退伸長或縮短的伸縮桿31,而跑步平臺20平放時伸縮桿31是伸至最長的狀態。
該連桿件40包括兩樞擺桿41、一樞軸桿42、一底桿43及一受力桿44,其中樞軸桿42與底桿43是相互平行且間隔的桿件,并各以相同端分別結合各樞擺桿41,各樞擺桿41在連接底桿43的一端由外側面分別設有一滑輪45,受力桿44是由樞軸桿42中央斜向向外伸設,受力桿與兩樞擺桿41夾設有小于180度的夾角,使得連桿件40整體側面的形狀為倒ㄑ形;連桿件40以兩樞擺桿41連接樞軸桿42的一端,樞接于兩限動桿13樞接框架21的內側同軸處,以受力桿44的自由端樞接直線掣動裝置30伸縮桿31的自由端,并且跑步平臺20框架21的底端是壓于底桿43上,使得框架21能穩固的置放。
一緩沖桿50,本實用新型的緩沖桿50為一氣壓桿,并以兩端分別樞接于基礎座10的底架11后端上及跑步平臺20其框架21后端。
當本實用新型收折實施時,請參閱
圖1、圖3,當使用者欲將跑步平臺20的前端略提高一定角度,以達到如上坡般的使用狀態時,是將直線掣動裝置30的伸縮桿31向回縮,在伸縮桿31向回縮的過程中拉動受力桿44,使連桿件40以樞軸桿42為軸心作樞擺動作,使樞擺桿41下端的滑輪45抵靠地面而向后方樞擺移動,同時樞擺桿41逐漸立起,借此將跑步平臺20的一端撐高一定的高度,使跑步平臺20呈傾斜狀態。
而當本實用新型欲將跑步平臺20收折為直立狀態,以節省整體所占空間而利于收納時,請參閱
圖1、圖4,是由使用者將跑步平臺20遠離基礎座10的一端抬起,當持續抬起時,跑步平臺20會與連桿件40一同樞擺,借由連桿件40底端的滑輪45抵撐于地面上滑移,讓使用者可以節省施力,并且緩沖桿50是設于基礎座10底架11及跑步平臺20之間,可借由緩沖桿50支撐的推力作用減少使用者上抬的施力,借此,使用者可以較為省力的方式將跑步平臺20樞擺至直立的狀態。
權利要求1.一種易于收合及開啟的跑步機,包括基礎座和跑步平臺;該基礎座是置放于地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礎座底部的兩側各對稱樞接一限動桿;所述跑步平臺是以兩側分別對稱樞接各限動桿的自由端;一直線掣動裝置,是設于該跑步平臺的前端;一連桿件,包括兩樞擺桿、一樞軸桿、一底桿及一受力桿,其中該樞軸桿與該底桿是相互間隔并各以相同端分別結合各樞擺桿,各樞擺桿在連接底桿的一端由外側面分別設有一滑輪,該受力桿是由樞軸桿中央向外伸設,該連桿件以兩樞擺桿連接該樞軸桿的一端,樞接于兩限動桿連接該跑步平臺的內側同軸處,以該受力桿的自由端樞接該直線掣動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收合及開啟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礎座與所述跑步平臺的間設有一兩端分別樞接于該基礎座及該跑步平臺的緩沖桿,該緩沖桿是一氣壓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收合及開啟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跑步平臺包括一框架、一跑步輪帶組及一馬達,其中該框架是平放的矩形框體,于兩外側的前端相對處分別凸伸有一卡掣件,所述兩限動桿以頂緣受各卡掣件卡掣而以自由端對稱樞接于跑步平臺外側較各卡掣件后側處,該跑步輪帶組是繞設于該框架的內部而可原地樞轉,該馬達是裝設于該框架上,并通過一皮帶與跑步輪帶組相連接而驅動其轉動。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易于收合及開啟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線掣動裝置具有一可進退伸長縮短的伸縮桿,該直線掣動裝置以該伸縮桿自由端樞接于所述連桿件。
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易于收合及開啟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兩樞擺桿與受力桿夾有小于180度的夾角,所述跑步平臺的底端是壓于該底桿上。
專利摘要一種易于收合及開啟的跑步機,包括基礎座和跑步平臺;該基礎座是置放于地面上;基礎座底部的兩側各對稱樞接一限動桿;跑步平臺是以兩側分別對稱樞接各限動桿的自由端;一直線掣動裝置,是設于該跑步平臺的前端;一連桿件,包括兩樞擺桿、一樞軸桿、一底桿及一受力桿,其中樞軸桿與該底桿是相互間隔并各以相同端分別結合各樞擺桿,各樞擺桿在連接底桿的一端由外側面分別設有一滑輪,該受力桿是由樞軸桿中央向外伸設,該連桿件以兩樞擺桿連接該樞軸桿的一端,樞接于兩限動桿連接該跑步平臺的內側同軸處,以該受力桿的自由端樞接該直線掣動裝置。本實用新型以設置連桿的技術手段來達到省力收折的目的。
文檔編號A63B22/02GK2843541SQ20052012804
公開日2006年12月6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13日 優先權日2005年10月13日
發明者陳錫霖 申請人:來福嘉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