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高爾夫球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629581閱讀:40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高爾夫球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爾夫球車,特別是涉及一種承載球袋、球具,并利用電動方 式驅動移動的高爾夫球車。
背景技術
一般用于承載高爾夫球袋或球具的電動式高爾夫球車,通常包含一由前向后并 向上斜伸的車架、一設置在車架底部的前輪、二個左右間隔的后輪、一架設于該些后輪間的 電動驅動裝置,以及一固定設置于車架并提供該電動驅動裝置電力的電池。所述電動驅動 裝置同時連接兩個后輪,以傳動后輪動作而帶動整個車體移動。由于提供高爾夫球車電力的電池占有一定的體積與重量,而且以往電池是固定設 置于車上而不可拆卸,因此當球車不使用而要收藏起來時,或者要搬運移動時,都會因為該 電池的存在而使球車整體的重量重、體積大,如此會造成收藏與搬運上的不方便。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高爾夫球車在結構與使用上,顯然仍存在有不便與缺陷,而 亟待加以進一步改進。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相關廠商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道, 但長久以來一直未見適用的設計被發展完成,而一般產品又沒有適切的結構能夠解決上述 問題,此顯然是相關業者急欲解決的問題。因此如何能創設一種新型結構的高爾夫球車,實 屬當前重要研發課題之一,亦成為當前業界極需改進的目標。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高爾夫球車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新型結 構的高爾夫球車,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其電池單元可拆卸、體積可縮小,而且收藏與搬 運方便,非常適于實用。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實 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高爾夫球車,包含一個車體單元,以及一個組裝在該車體單元上并驅動 該車體單元移動的驅動單元,其中,該驅動單元包括一個具有一支可轉動的輸出軸的動力 源,而該高爾夫球車還包含一個可拆卸地與該車體單元組裝,并電連接該驅動單元以提供 電力的電池單元。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以采用以下的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 現。較佳地,前述的高爾夫球車,其中所述的車體單元包括一個第一組裝部,該電池單 元包括一個可拆離地與第一組裝部結合的第二組裝部。較佳地,前述的高爾夫球車,其中所述的車體單元包括一個由下往上并往后斜伸 的車架,以及一個安裝在車架上并供該驅動單元組裝的安裝座,該安裝座包括一個與該車 架結合的主體部,以及至少一個設置在主體部上的第一組裝部,該電池單元包括一個電池 座體,以及至少一個設置在電池座體上并與第一組裝部可拆離地結合的第二組裝部。較佳地,前述的高爾夫球車,其中所述的第一組裝部及第二組裝部的其中一個為卡槽,另一個為突柱。較佳地,前述的高爾夫球車,其中所述的安裝座包括二個設置在該主體部上的第 一組裝部,該電池單元包括二個設置在該電池座體上的第二組裝部,所述第一組裝部都包 括二個間隔的組裝段,以及一個連接所述組裝段的一側并與組裝段共同界定出一個卡槽的 架靠段,所述第二組裝部都為朝卡槽突入的突柱。較佳地,前述的高爾夫球車,其中所述的安裝座還包括二個彼此間隔并自主體部 突出的導電安裝部,所述導電安裝部都包括一個界定出一個安裝槽的圍繞壁,該電池單元 還包括二個自電池座體突伸出并分別朝所述安裝槽伸入的插設部。較佳地,前述的高爾夫球車,其中所述的車體單元包括一個由下往上并往后斜伸 的車架、一個安裝在車架底部的前輪,以及二個連結該車架并且都可相對該車架樞轉而在 一個展開位置與一個收合位置間移動的后輪裝置。較佳地,前述的高爾夫球車,其中所述的后輪裝置都包括一個可相對車架樞轉的 樞轉桿,以及一個同步移動地安裝在樞轉桿底部的后輪。較佳地,前述的高爾夫球車,其中所述的車體單元還包括一個與該車架結合并與 該樞轉桿的頂端樞接的樞接座,該樞接座包括二個左右間隔的第一基壁、二個間隔地位于 所述第一基壁的外側的第二基壁、一個連接在第一基壁及第二基壁的后側的第一側壁,以 及一個連接在第一基壁及第二基壁的前側的第二側壁,位于同側的第一基壁及第二基壁共 同界定出一個供樞轉桿的頂部伸入的樞轉槽,當后輪裝置位于展開位置時,樞轉桿鄰近第 一側壁,后輪遠離該前輪,當后輪裝置位于收合位置時,樞轉桿鄰近第二側壁,后輪鄰近該 前輪。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 實用新型高爾夫球車至少具有下列優點及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借由電池單元可拆離地安 裝于車體單元上,當要使用時再將電池單元裝上,而平常可以將電池單元卸下,以減輕本實 用新型的體積與重量,使本實用新型易于搬運與收藏。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一種高爾夫球車,包含一車體單元、一個組裝在 該車體單元上并驅動該車體單元移動的驅動單元,以及一可拆卸地與該車體單元組裝的電 池單元。該驅動單元包括一具有一可轉動的輸出軸的動力源。該電池單元電連接該驅動單 元以提供驅動單元電力。借由電池單元可拆離地安裝于車體單元上,當要使用時再將電池 單元裝上,而平常可以將電池單元卸下,以減輕本實用新型的體積與重量,使本實用新型易 于搬運與收藏。本實用新型在技術上有顯著的進步,并具有明顯的積極效果,誠為一新穎、 進步、實用的新設計。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 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 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本實用新型高爾夫球車的一較佳實施例同時顯示二個后輪裝置位于一展 開位置的立體圖。圖2是該較佳實施例同時顯示所述后輪裝置位于一收合位置的側視圖。[0021]圖3是該較佳實施例的部分元件的分解立體圖。圖4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安裝座與一電池單元的分解立體圖。圖5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樞接座的仰視圖。圖6是該高爾夫球車的局部組合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 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高爾夫球車其具體實施方式
、結構、特征 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有關本實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的較 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的說明,當可對本實用新型為 達成預定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獲得一更加深入且具體的了解,然而所附圖式僅是 提供參考與說明之用,并非用來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請參閱圖1、圖2、圖3所示,圖1是本實用新型高爾夫球車的一較佳實施例同時顯 示二個后輪裝置位于一展開位置的立體圖。圖2是該較佳實施例同時顯示所述后輪裝置位 于一收合位置的側視圖。圖3是該較佳實施例的部分元件的分解立體圖。本實用新型高爾 夫球車的較佳實施例包含一車體單元1、一安裝在該車體單元1內部的驅動單元2,以及一 可拆離地與車體單元1組裝的電池單元3。該車體單元1包括一個由下往上并往后斜伸的車架11、一設置在車架11底部以承 載高爾夫球袋的承載座12、二個上下間隔地設置于車架11上并用于夾固球袋的固定機構 13、一個安裝在車架11前緣底部的安裝座14、一個組裝于安裝座14下方的前輪組裝座15、 一個組裝在車架11上并位于安裝座14后側上方的樞接座16、一個可轉動地與前輪組裝座 15組裝的前輪17,以及二個可相對該車架11展開與收合的后輪裝置18。每一個固定機構 13都具有二個可相互遠離或靠近以形成開合作用的夾固段131。由于固定機構13非本實 用新型的改良重點,所以在此不再說明。請參閱圖1、圖3、圖4所示,圖4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安裝座與一電池單元的分解 立體圖。該安裝座14是由二個左右間隔的殼體140對接形成,該些殼體140對接后,該安 裝座14包括一個利用螺絲來與該車架11螺接結合的主體部141、二個彼此左右間隔地設置 在主體部141后緣的第一組裝部142,以及二個自主體部141朝后突出的導電安裝部143。 其中,該些第一組裝部142都包括二個前后間隔的組裝段144,以及一連接在組裝段144底 緣而與組裝段144共同界定出一開口朝上的卡槽146的架靠段145。該些導電安裝部143 都包括一截面約呈U字形的圍繞壁147,該圍繞壁147界定出一開口朝上的安裝槽148。該前輪組裝座15約呈L形,并具有一個水平裝設在該安裝座14的主體部141底 部的水平壁151,以及一個自水平壁151的一側朝下延伸的輪接壁152。請參閱圖1、圖2、圖5所示,圖5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樞接座的仰視圖。該樞接座 16包括一個套接該車架11且約呈環形的套接圍壁161、二個設置在套接圍壁161的兩側的 第一基壁162、二個間隔地位于該些第一基壁162的外側的第二基壁163、一連接在第一、二 基壁162、163的后側的第一側壁164,以及一連接在第一、二基壁162、163的前側的第二側 壁165,所述位于同側的第一、二基壁162、163共同界定出一前后延伸的樞轉槽166。
5[0032]該些后輪裝置18都包括一個頂段伸入樞接座16的樞轉槽166并且可樞轉地與 該樞接座16組裝的樞轉桿181、一將樞轉桿181與樞接座16樞接結合的接軸182,以及一 同步移動地安裝在樞轉桿181底部的后輪183。所述后輪裝置18可相對樞接座16前后樞 轉,進而在一個圖1的展開位置以及一個圖2的收合位置間轉換,當后輪裝置18位于展開 位置時,樞轉桿181抵靠第一側壁164,后輪183遠離該前輪17,當后輪裝置18位于收合位 置時,樞轉桿181向前抵靠第二側壁165,后輪183靠近前輪17。請參閱圖1、圖3、圖6所示,圖6是該高爾夫球車的局部組合側視圖。該驅動單元 2控制前輪17往前或轉向移動等動作,以帶動車體單元1移動,所述驅動單元2包括一動 力源21、一受動力源21帶動而轉動的傳動軸22,以及一受傳動軸22帶動而轉動的齒輪組 23。本實施例的動力源21為一馬達,并且包括一個可繞自身軸線轉動并水平往前突伸以供 傳動軸22連動地套接的輸出軸211。該齒輪組23包括一個受傳動軸22帶動而繞一鉛直軸 線轉動的第一齒輪231,以及一個與第一齒輪231嚙合的第二齒輪232。其中,該第一齒輪 231包括一向下突伸的帶動部233,該第二齒輪232受該帶動部233帶動而轉動,而且第二 齒輪232轉動后,經由圖未示出的軸桿等驅動元件的連接而驅動前輪17動作,進而帶動車 體單元1往前移動或轉向移動。請參閱圖1、圖3、圖4所示,該電池單元3包括一電池座體31、二個設置在電池座 體31的左右兩側的第二組裝部32、一設置在電池座體31頂緣的把手33,以及二個位于電 池座體31前緣并向下突出的插設部34。所述第二組裝部32都為向外突出的突柱321結 構,該些第二組裝部32可以伸入同側的卡槽146,進而使電池單元3架設在安裝座14上。 所述插設部34是分別插伸于安裝座14的安裝槽148中,該些插設部34都具有外露的金屬 片體,而前述安裝槽148中也設有電連接該驅動單元2的金屬片體,借由插設部34插設于 安裝槽148,使該電池單元3電連接該驅動單元2以提供驅動單元2電力。本實用新型使用前,先將電池單元3安裝于安裝座14上,安裝時只要將電池單元 3的第二組裝部32對準卡槽146并由上往下擺放于安裝座14上就可以。而本實用新型移 動時,主要借由該驅動單元2以電控方式控制該前輪17動作,使后輪183從動,進而帶動車 體單元1移動。本實用新型收藏或搬運時,可以將電池單元3取下以減輕重量并縮小車體 體積,電池單元3卸下的方式,只要相對該安裝座14往上拿起就可以。而該些后輪裝置18 可以向前扳動到圖2的收合位置,車架11的頂段也可以向前且向下扳動收折,以縮小本實 用新型體積。需要說明的是,第一、二組裝部142、32的作用在于使電池單元3與安裝座14可拆 離地結合,因此,第一、二組裝部142、32的結構設計可以交換,也就是該第一組裝部142設 計為突柱,而第二組裝部32設計成具有向下的開口而可與突柱卡合的卡槽。由以上說明可知,借由第一、二組裝部142、32的結構設計,使該電池單元3可拆離 地安裝于車體單元1上,平常未使用時可以將電池單元3卸下,以減輕本實用新型的體積與 重量,使本實用新型易于搬運與收藏,當要使用時再將電池單元3安裝于車體單元上。而且 本實用新型為前輪驅動式,驅動單元2設置在安裝座14內以控制前輪17動作,取代以往安 裝于二個后輪之間的設計方式,因此本實用新型的后輪裝置18不需與任何驅動機構連結, 后輪裝置18可以作樞擺收合設計,如此也有助于縮小收藏體積。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 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 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 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 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一種高爾夫球車,包含一個車體單元,以及一個組裝在該車體單元上并驅動該車體單元移動的驅動單元,其特征在于該驅動單元包括一個具有一支可轉動的輸出軸的動力源,而該高爾夫球車還包含一個可拆卸地與該車體單元組裝,并電連接該驅動單元以提供電力的電池單元。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球車,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車體單元包括一個第一組 裝部,該電池單元包括一個可拆離地與第一組裝部結合的第二組裝部。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球車,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車體單元包括一個由下往 上并往后斜伸的車架,以及一個安裝在車架上并供該驅動單元組裝的安裝座,該安裝座包 括一個與該車架結合的主體部,以及至少一個設置在主體部上的第一組裝部,該電池單元 包括一個電池座體,以及至少一個設置在電池座體上并與第一組裝部可拆離地結合的第二 組裝部。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爾夫球車,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組裝部及第二組裝部 的其中一個為卡槽,另一個為突柱。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爾夫球車,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安裝座包括二個設置在該 主體部上的第一組裝部,該電池單元包括二個設置在該電池座體上的第二組裝部,所述第 一組裝部都包括二個間隔的組裝段,以及一個連接所述組裝段的一側并與組裝段共同界定 出一個卡槽的架靠段,所述第二組裝部都為朝卡槽突入的突柱。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爾夫球車,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安裝座還包括二個彼此 間隔并自主體部突出的導電安裝部,所述導電安裝部都包括一個界定出一個安裝槽的圍繞 壁,該電池單元還包括二個自電池座體突伸出并分別朝所述安裝槽伸入的插設部。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球車,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車體單元包括一個由下往 上并往后斜伸的車架、一個安裝在車架底部的前輪,以及二個連結該車架并且都相對該車 架樞轉而在一個展開位置與一個收合位置間移動的后輪裝置。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高爾夫球車,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后輪裝置都包括一個相對 車架樞轉的樞轉桿,以及一個同步移動地安裝在樞轉桿底部的后輪。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高爾夫球車,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車體單元還包括一個與該 車架結合并與該樞轉桿的頂端樞接的樞接座,該樞接座包括二個左右間隔的第一基壁、二 個間隔地位于所述第一基壁的外側的第二基壁、一個連接在第一基壁及第二基壁的后側的 第一側壁,以及一個連接在第一基壁及第二基壁的前側的第二側壁,位于同側的第一基壁 及第二基壁共同界定出一個供樞轉桿的頂部伸入的樞轉槽,當后輪裝置位于展開位置時, 樞轉桿鄰近第一側壁,后輪遠離該前輪,當后輪裝置位于收合位置時,樞轉桿鄰近第二側 壁,后輪鄰近該前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一種高爾夫球車,包含一車體單元、一個組裝在該車體單元上并驅動該車體單元移動的驅動單元,以及一可拆卸地與該車體單元組裝的電池單元。該驅動單元包括一個具有一可轉動的輸出軸的動力源。該電池單元電連接該驅動單元以提供驅動單元電力。借由電池單元可拆離地安裝于車體單元上,當要使用時再將電池單元裝上,而平常可以將電池單元卸下,以減輕本實用新型的體積與重量,使本實用新型易于搬運與收藏。
文檔編號A63B55/08GK201578813SQ200920269469
公開日2010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4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4日
發明者林永清 申請人:皇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