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雙模式航模遙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562432閱讀:35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雙模式航模遙控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遙控器,具體是一種雙模式航模遙控器。
背景技術
目前流行的航空模型的遙控器機械機構和操縱手柄布設大多是相似的。均是包括 一本體,所述本體上設有位于左側的操縱手柄A和位于右側的操縱手柄B,兩個手柄都可以 做前、后、左、右四個方向的操縱。但由于左右方向習慣性的原因,遙控器在操縱模式上分為 左手操縱模式和右手操縱模式兩種,從而滿足不用操作習慣的航模愛好者使用,這樣生產 商就需生產不同模式的遙控器,這對于規模生產和降低成本是不利的。因此,一種兼具兩種 操縱模式的遙控器就應時而生,如利用一個小開關來選擇遙控器操縱模式的轉換,但這種 模式轉換功能僅僅是電氣位置上進行交換,而操縱手柄的機械結構則無法改變的,故操縱 起來很困難,容易造成飛行事故,其設計不符合規格要求;如中國專利局于2009年12月16 日公告的專利號為ZL200820155365. 1的實用新型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航空模型遙控器, 其特點是在遙控器上設置一個轉化操縱模式的開關的同時,再加多一個信號采集單元,當 需要轉換模式時,將遙控器本體轉動180°,并通過模式選擇開關及操縱信號的轉換,實現 左右操縱模式的互換,由于是轉動180°,將原來在左邊的操縱手柄轉到了右邊,因此操縱 手柄的機械結構無需改變也能符合對遙控器的規格要求。但該遙控器在模式轉換時較為麻 煩,需要將本體調轉180°,而且在設計方面也相對復雜,需將遙控器設計成上下對稱的形 狀,還需要設置一個信號采集單元,結構復雜,大大增加了該遙控器的制造成本,而且保證 手持手拿的感覺相對不是很舒服。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設計巧妙、模式 轉換簡單、操作方便的雙模式航模遙控器。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模式航模遙控器,包括 一本體,所述本體上設有位于左側的操縱手柄A、位于右側的操縱手柄B以及起阻尼作用的 阻尼結構,其中操縱手柄A在其操縱通道內操縱電位器轉動以發出信號A,操縱手柄B在其 操縱通道內操縱電位器轉動以發出信號B,所述阻尼結構連接于操縱手柄A處,以上對應為 第一操縱模式,其特點是本體上還設有控制開關,通過所述控制開關可調換所述操縱手柄A 和操縱手柄B的操縱模式以及改變阻尼結構的位置,使所述操縱手柄A在其操縱通道內操 縱電位器轉動以發出信號B,操縱手柄B在其操縱通道內操縱電位器轉動以發出信號A,所 述阻尼結構轉至操縱手柄B處,對應作為第二操縱模式。其中,上述控制開關為雙向開關,所述控制開關打向一側時實現第一操縱模式,打 向另一側時實現第二操縱模式。為了便于設計和操作,上述控制開關左右各設有一個且分別位于操縱手柄的外 側,所述控制開關的內部與電路開關以及阻尼結構相連接,通過扳動兩個控制開關可實現信號的改變以及阻尼結構的轉換。為了實現控制開關能改變操縱手柄A和操縱手柄B的阻尼作用,上述控制開關為 一個扇形體,所述扇形體的上端設有扳動把手,下端設有橫桿,上述本體內對應設有與所述 橫桿聯動的彈性片,通過扳動所述扳動把手可實現橫桿下壓彈性片或松開對彈性片的下 壓。而上述彈性片的上端面設有凸棱,上述阻尼結構設置在上述操縱手柄下端且可隨操縱 手柄擺動,所述阻尼結構安裝于彈性片的凸棱上方,當所述控制開關的橫桿松開對彈性片 的下壓時所述彈性片向上彈起且其上端面的凸棱與位于其上方的阻尼結構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一個可改變操縱信號及實現阻尼切換的控制開關的結構,故 通過扳動該控制開關即可實現遙控器操縱模式的轉換,而且轉換模式后作為發出信號A的 操作手柄同時具有阻尼效果,保證手松開操縱手柄航模還是能維持在一個穩定飛行狀態, 因此能符合遙控器的設計要求,而且該遙控器在模式轉換時無需將本體調轉180°,轉換方 便快捷,結構設計也相對簡單,可實現兩種模式的遙控器設計和生產上的統一,故有效降低 了生產成本,更好的滿足了使用不同模式遙控器的航模者的要求;又由于控制開關共設有 兩個,分別位于兩個操縱手柄的外側,每個控制開關控制與其相鄰的操縱手柄,因此可實現 一個操縱手柄與一個控制開關組合起來作為一個單元來生產,可實現產量化,生產出來后 安裝到本體上并設定控制信號即可,不僅便于設計生產,而且當其中一個操縱手柄損壞時 可單獨更換,提高了整個遙控器的使用壽命。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雙模式航模遙控器, 其設計巧妙、操作簡單方便,真正實現雙模式一體化,可以獲得更多航模者的喜愛,也方便 生產和銷售,可廣泛應用于航空模型遙控器或其他模型遙控器上。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控制開關與操縱手柄之間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雙模式航模遙控器,包括一本體1,該本體1上設有位于左 側的操縱手柄A2、位于右側的操縱手柄B3以及起阻尼作用的阻尼結構4,其中操縱手柄A2 在其操縱通道內操縱電位器轉動以發出信號A,操縱手柄B3在其操縱通道內操縱電位器轉 動以發出信號B,此時阻尼結構4連接于操縱手柄A2處,以上對應為第一操縱模式,其中本 體1上還設有控制開關5,通過所述控制開關5可調換操縱手柄A2和操縱手柄B3的操縱模 式以及改變阻尼結構4的位置,使操縱手柄A2在其操縱通道內操縱電位器轉動以發出信號 B,操縱手柄B3在其操縱通道內操縱電位器轉動以發出信號A,同時阻尼結構4轉至操縱手 柄B3處,對應作為第二操縱模式。由于采用一個可改變操縱信號及實現阻尼切換的控制開 關5的結構,故通過扳動該控制開關5即可實現遙控器操縱模式的轉換,而且轉換模式后作 為發出信號A的操作手柄同時具有阻尼效果,保證手松開該操縱手柄時航模還是能維持在 一個穩定飛行狀態,因此能符合遙控器的設計要求,而且該遙控器在模式轉換時無需將本 體調轉180°,轉換方便快捷,而且結構設計相對簡單,可實現兩種模式的遙控器設計和生產上的統一,故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更好的滿足了使用不同模式遙控器的航模者的要求。如圖2所示,該實施例的控制開關5為雙向開關,控制開關5打向一側時實現第一 操縱模式,打向另一側時實現第二操縱模式。而且該控制開關5左右各設有一個且分別位 于操縱手柄的外側,該控制開關5的內部與電路開關以及阻尼結構4相連接,通過扳動兩個 控制開關5可實現信號的改變以及阻尼結構4的轉換。如圖3所示,該實施例的控制開關 5為一個扇形體,扇形體的上端設有扳動把手51,下端設有橫桿52,在本體1內對應設有與 該橫桿52聯動的彈性片11,通過扳動該扳動把51手可實現橫桿52下壓彈性片11或松開 對彈性片11的下壓。而在彈性片11的上端面設有凸棱12,阻尼結構4設置在操縱手柄下 端且可隨操縱手柄擺動,阻尼結構4安裝于彈性片11的凸棱12上方,當控制開關5的橫桿 52松開對彈性片11的下壓時彈性片11向上彈起且其上端面的凸棱12與位于其上方的阻 尼結構4相連接。該實施例在操縱手柄下端連接有一個半圓柱形啟動座6,該啟動座6可 隨操縱手柄上下擺動而轉動,而阻尼結構4設置于啟動座6的一側下端,該阻尼結構4為一 個弧形面上設有尖齒牙41的半圓形板狀體,且阻尼結構4與啟動座6的側面是一體成型設 計。因此,當位于操縱手柄A2側邊的控制開關往上打的時候,控制開關5下端的橫桿52轉 到彈性片11的上端,下壓彈性片11,使彈性片11的凸棱12遠離阻尼結構4的尖齒牙41, 此時撥動控制開關5且當松開手時,控制開關5會在本身的彈性恢復力作用下自動復位回 中,該狀態下的控制開關5可以用于方向操控,當撥動該操縱手柄A2時,發出信號A,即前 飛、后飛、左轉、右轉的信號;操縱手柄A2側邊的控制開關5向上打時,操縱手柄B3側邊的 控制開關5則向另一個方向撥動,使該控制開關5下端的橫桿52轉到了彈性片11的外邊, 彈性片11消除了被下壓的力道且在彈性力作用下向上抬起,此時彈性片11的凸棱12頂在 了阻尼結構4的尖齒牙41與尖齒牙41之間的凹位中,故當撥動控制開關5時,控制開關5 帶動阻尼結構4轉動,阻尼結構4轉動時帶動尖齒牙41擠壓凸棱12并使彈性片11略向下 壓至尖齒牙41越過該凸棱12,該狀態下的操縱手柄B3用于油門控制,當撥動該操縱手柄 B3時,發出信號B,即提速或減速的信號,而撥到某個位置松開手時,由于凸棱12頂在兩尖 齒牙41之間而保證控制開關5停止于該位置,從而可保證松手后油門不會降下來,實現航 模維持在一個穩定的飛行狀態,而且設置阻尼結構4還可防止航模突然加速或減速而造成 損傷。操縱手柄A2與操縱手柄B3處于上述狀態時對應稱為第一操縱模式;而要轉為第二操 縱模式時,只需將操縱手柄A2處的控制開關5打向下,而操縱手柄B3處的控制開關5打向 與原先相反的方向,使得操縱手柄A2在撥動時具有阻尼效果,用于油門控制,發出信號B, 即提速或減速的信號;而操縱手柄B3在波動時具有回中效果,用于方向控制,發出信號A, 即前飛、后飛、左轉、右轉的信號。通過簡單的扳動該控制開關5即可實現遙控器操縱模式 的轉換,無需將本體調轉180°或者如何設置,因此轉換方便快捷,而且每個控制開關5跟 一個操縱手柄相關聯,左右相對獨立,故當其中一邊的控制開關5損壞時,只需更換該處的 控制開關5即可,有效提高了整個遙控器的使用壽命,能獲得更多航模者的青睞。如圖2所示,該實施例的操縱手柄的內側及下方均設有微調開關7,該微調開關7 用于調節操縱手柄的操縱信號,其中位于下方的微調開關7用于調節操縱手柄橫向撥動的 操縱信號,位于內側的微調開關7用于調節操縱手柄縱向撥動的操縱信號。該實施例的本 體1的上表面設有顯示屏8,該顯示屏8與控制開關5電性連接,通過控制開關5改變操縱 模式的同時能顯示于顯示屏8上,其他的開關或信號也可以與該顯示屏8電連接而通過顯示屏8顯示出來。該實施例在本體1上端設有方便手提攜帶的把手9,另外還設有天線桿 10等配件。 盡管本實用新型是參照具體實施例來描述,但這種描述并不意味著對本實用新型 構成限制。參照本實用新型的描述,所公開的實施例的其他變化,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都是 可以預料的,這種的變化應屬于所屬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雙模式航模遙控器,包括一本體(1),所述本體(1)上設有位于左側的操縱手柄 A (2)、位于右側的操縱手柄B (3)以及起阻尼作用的阻尼結構(4),其中操縱手柄A (2)在 其操縱通道內操縱電位器轉動以發出信號A,操縱手柄B (3)在其操縱通道內操縱電位器 轉動以發出信號B,所述阻尼結構(4)連接于操縱手柄A (2)處,以上對應為第一操縱模式, 其特征在于本體(1)上還設有控制開關(5),通過所述控制開關(5)可調換所述操縱手柄 A (2)和操縱手柄B (3)的操縱模式以及改變阻尼結構(4)的連接位置,使所述操縱手柄A (2)在其操縱通道內操縱電位器轉動以發出信號B,操縱手柄B (3)在其操縱通道內操縱電 位器轉動以發出信號A,所述阻尼結構(4)轉至操縱手柄B (3)處,對應作為第二操縱模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模式航模遙控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開關(5)為雙向開 關,所述控制開關(5)打向一側時實現第一操縱模式,打向另一側時實現第二操縱模式。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模式航模遙控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開關(5)左右 各設有一個且分別位于操縱手柄的外側,所述控制開關(5)的內部與電路開關以及阻尼結 構(4)相連接,通過扳動兩個控制開關(5)可實現信號的改變以及阻尼結構(4)的轉換。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模式航模遙控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開關(5)為一個扇 形體,所述扇形體的上端設有扳動把手(51),下端設有橫桿(52),上述本體(1)內對應設有 與所述橫桿(52)聯動的彈性片(11),通過扳動所述扳動把手(51)可實現橫桿(52)下壓彈 性片(11)或松開對彈性片(11)的下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模式航模遙控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彈性片(11)的上端面設 有凸棱(12),上述阻尼結構(4)設置在上述操縱手柄下端且可隨操縱手柄擺動,所述阻尼 結構(4)安裝于彈性片(11)的凸棱(12)上方,當所述控制開關(5)的橫桿(52)松開對彈 性片(11)的下壓時所述彈性片(11)向上彈起且其上端面的凸棱(12)與位于其上方的阻尼 結構(4)相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模式航模遙控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操縱手柄下端連接有一 個半圓柱形啟動座(6),所述啟動座(6)可隨操縱手柄縱向擺動而轉動,上述阻尼結構(4) 設置于所述啟動座(6)的一側下端。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雙模式航模遙控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阻尼結構(4)為一個弧 形面上設有尖齒牙(41)的半圓形板狀體,所述阻尼結構(4)與上述啟動座(6)的側面一體 成型設計。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模式航模遙控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操縱手柄的內側及下方 均設有微調開關(7)。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模式航模遙控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本體(1)的上表面設有 顯示屏(8 ),所述顯示屏(8 )與上述控制開關(5 )電性連接,通過上述控制開關(5 )改變操縱 模式的同時能顯示于所述顯示屏(8)上。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模式航模遙控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本體(1)上端設有方便 手提攜帶的把手(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模式航模遙控器,包括一本體,本體上設有操縱手柄A、操縱手柄B以及阻尼結構,其特點是本體上還設有控制開關,通過控制開關可調換操縱手柄A和操縱手柄B的操縱模式以及改變阻尼結構的位置,使操縱手柄A發出原先操縱手柄B發出的信號B,操縱手柄B發出原先操縱手柄A發出的信號A,阻尼結構轉到操縱手柄B處。采用一個可改變操縱信號及實現阻尼切換的控制開關的結構,通過扳動該控制開關即可實現遙控器操縱模式的轉換,而且轉換后作為發出信號A的操作手柄同時具有阻尼效果,因此能符合遙控器的設計要求,而且轉換方便快捷,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真正實現雙模式一體化,能獲得更多航模者的青睞,可廣泛應用于航空模型遙控器或其他模型遙控器上。
文檔編號A63H30/04GK201912778SQ20102068696
公開日2011年8月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9日
發明者蔡兆翰 申請人:蔡兆翰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