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改良的腳踏車訓練器的固持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576892閱讀:17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改良的腳踏車訓練器的固持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改良的腳踏車訓練器的固持裝置,特別關于一種通過改良的固持裝置結構,達到實施時可作快速卡合固定與脫離腳踏車后輪的輪軸。
背景技術
請參閱圖I所示,現有自行車后輪軸的固持裝置,系由U形前架1、U形后架2、可拆固持部3及架軸固持部4組成;U形前架I的左、右側桿頂端分別組設以可拆固持部3及架軸固持部4,其可拆固持部3及架軸固持部4可固持自彳丁車后輪5的后輪軸51兩2而。請參閱圖2所不,現有固持裝置的可拆固持部3,由外筒31、內筒32及固持作用桿33組成;其內筒32嵌固于外筒31內部,且內筒32中心的螺紋孔321可供固持作用桿33的·螺紋段331螺合,并固持作用桿33的內端及外端分別設以輪軸套環332及轉動環333,另固持作用桿33的螺紋段331外端尚螺設一鎖桿環334。現有自行車后輪軸的固持裝置,通過可拆固持部3及架軸固持部4的內端,左右固持自行車后輪5的后輪軸51兩端,且作用可拆固持部3的作用桿33外端轉動環333順時針轉及逆時針轉,可產生可拆固持部3固持后輪軸51或者可拆固持部3卸離后輪軸51的作用。現有自行車后輪軸的固持裝置,無論固持后輪軸51定位或者卸離后輪軸51,皆得操作可拆固持部3的轉動環333轉動數圈才可達成,其現有自行車后輪軸的固持裝置,因為固持操作費時而不符合產業利用性。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解決現有固持裝置無法快速固定、分離腳踏車后輪的輪軸,而造成操作上費時而不符合產業利用性的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改良的腳踏車訓練器的固持裝置,由前架、后架、阻力裝置及固持裝置組成,其前架桿頂分別組設固持裝置,該固持裝置可架設固定腳踏車后輪的輪軸兩端,并通過固持裝置達到快速卡合固定、脫離腳踏車后輪的輪軸,其中,固持裝置包括有手柄、連動件、橫桿、定位套筒、外筒及內筒,該外筒為橫設于前架桿頂的中空管體,于外筒內設有內筒,并于內筒后段下方開設一矩形孔段,該內筒后段適當位置處樞設有手柄,使該手柄可延伸出開設的矩形孔段,并于樞設手柄另一端樞設連動件,而該連動件另一端樞設于橫桿后端,使該樞設手柄另一端與連動件呈V形狀態,該橫桿前端則連設定位套筒。通過手柄按壓帶動連動件向前,可使連動件推動橫桿向前,并使連設于橫桿前端的定位套筒卡合固定于腳踏車后輪的輪軸,反之將手柄推回即脫離腳踏車后輪的輪軸。

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
以下結合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0009]圖I為現有自行車后輪軸的固持裝置的整體裝置結構外觀示意圖。圖2為現有自行車后輪軸的固持裝置的局部裝置結構剖視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整體裝置結構外觀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整體裝置結構剖視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局部裝置結構剖視未作動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局部裝置結構剖視作動示意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I)前架(2)后架(3)快拆固持部 (31)外筒(32)內筒(321)螺紋孔(33 )固持作用桿 (331)螺紋段(332)輪軸套環 (333)轉動環(334)鎖桿環(4)架軸固持部(5)自行車后輪 (51)后輪軸(6)前架(7)后架(8)阻力裝置(9)固持裝置 (91)手柄(92)連動件(93)橫桿(94)定位套筒 (95)外筒(96)內筒(961)矩形孔段(10)腳踏車后輪 (101)輪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請參閱圖3和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改良的腳踏車訓練器的固持裝置,由前架6、后架7、阻力裝置8及固持裝置9組成,其前架6左、右桿頂分別組設固持裝置9,該固持裝置9可架設固定腳踏車后輪10的輪軸101兩端;其中,該固持裝置9包括有手柄91、連動件92、橫桿93、定位套筒94、外筒95及內筒96組成。請參閱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局部裝置結構剖視未作動示意圖,該固持裝置9的外筒95是橫設于前架桿頂的中空管體,于外筒95內設有內筒96,并于內筒96后段下方開設一矩形孔段961,該內筒96后段適當位置處樞設有手柄91,使該手柄91可延伸出開設的矩形孔段961,并于樞設手柄91另一端樞設連動件92,而該連動件92另一端樞設于橫桿93后端,使該樞設手柄91另一端與連動件92呈V形狀態,該橫桿93前端則連設定位套筒94。請參閱圖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局部裝置結構剖視作動示意圖,實施時,通過手柄91按壓帶動連動件92向前,使呈V形狀態的樞設手柄91另一端與連動件92呈一型狀態,則連動件92推動橫桿93向前,并使連設于橫桿93前端的定位套筒94固定于腳踏車后輪10的輪軸101 ;如欲分離時,則將手柄91復歸原始位置,樞設手柄91另一端與連動件92復呈V形狀態,橫桿93帶動定位套筒94分離腳踏車后輪10的輪軸101,以此達成固持裝置9快速卡合固定、脫離腳踏車后輪10的輪軸101。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 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改良的腳踏車訓練器的固持裝置,由前架、后架、阻力裝置及固持裝置組成,其前架桿頂分別組設固持裝置,該固持裝置可架設固定腳踏車后輪的輪軸兩端,其特征在于該固持裝置包括手柄、連動件、橫桿、定位套筒、外筒及內筒,該外筒為橫設于前架桿頂的中空管體,于外 筒內設有內筒,并于內筒后段下方開設一矩形孔段,該內筒后段樞設有手柄,使該手柄可延伸出開設的矩形孔段,并于樞設手柄另一端樞設連動件,而該連動件另一端樞設于橫桿后端,使該樞設手柄另一端與連動件呈V形狀態,該橫桿前端則連設定位套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改良的腳踏車訓練器的固持裝置,分別由前架、后架、阻力裝置及固持裝置所共同組成,其前架的桿頂組設有固持裝置,而固持裝置可架設固定于腳踏車后輪的輪軸兩端;上述該固持裝置則包含有手柄、連動件、橫桿、定位套筒及外筒,通過手柄按壓帶動連動件向前,可使連動件推動橫桿向前,并使連設于橫桿前端的定位套筒固定于腳踏車后輪的輪軸,反之將手柄推回即脫離腳踏車后輪的輪軸,達到快速卡合固定與脫離的目的。
文檔編號A63B69/16GK202777699SQ20122024157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5日
發明者黃萬福 申請人:翰陽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