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競技體操低單杠長振屈伸訓練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體操訓練裝置。
背景技術:
競技體操長振屈伸動作是長振屈伸上動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的長振屈伸動作不但可以給長振屈伸上動作的完成提供充分的動力,也可以讓該動作流暢、美觀。在現實的訓練和教學中,初學者往往由于身體的控制力差,對空間的感覺不好,在送腿的過程中肌肉過度緊張,而造成肩關節不能充分打開,送腿距離過短,動作幅度過小,未能到達指定的動作要求位置。造成后續動作動力不足,動作的銜接出現脫節現象,嚴重的影響了動作的美觀程度。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提供一種競技體操低單杠長振屈伸訓練裝置,以解決該動作初學者訓練時,往往出現的肩關節不能充分打開,送腿距離過短,動作幅度過小問題。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所述裝置包括底座、彈簧和球體,底座的上端面與彈簧的一端固接且二者垂直設置,彈簧的另一端上固裝有球體,球體的直徑是彈簧外徑的I. 5倍。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訓練裝置能夠增強練習者的目標性,能夠讓練習中的學生了解本次動作完成的目標所在,并積極努力嘗試在完成動作的過程中去接近既定目標乃至完成既定目標。目標的設定可以根據練習者的水平和現狀,采用逐步增加距離提高難度的方式,使練習者在練習的過程中體會動作的要領和身體拉伸的感覺,并通過完成既定定目標培養信心,最終完成動作。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使用過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
一結合圖I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裝置包括底座I、彈簧2和球體3,底座I的上端面與彈簧2的一端固接且二者垂直設置,彈簧2的另一端上固裝有球體3,球體3的直徑是彈簧2外徑的I. 5倍。
具體實施方式
二 結合圖I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裝置還包括吸盤4,底座I的下端面上裝有吸盤4,此結構方便將本裝置安放在練習者正確完成屈伸動作最遠端位置處,便于安裝拆卸及位置調整,極大地方便了訓練者的使用。其它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工作過程底座I通過吸盤4固定在體操墊上,且位于正確完成屈伸動作最遠端位置處。使用過程如圖2所示,訓練者雙手握住單杠,屈膝用力后蹬體操墊,雙腿離開體操墊并用力向前探出,盡可能使身體拉直,手臂、軀干、雙腿呈一條直線。初學者在訓練該動作時,往往出現肩關節不能充分打開,送腿距離過短,動作幅度過小等問題。并且在這個過程中,練習者由于空間感覺不好,并不能充分的認識到這個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根據訓練者的具體情況并借助該裝置,為訓練者設定適合訓練者現階段練習的目標距離,使訓練者明確腳尖與目標的距離并在練習動作時,腳尖觸碰到球體3,使球體3發生震動,即為合格。通過該練習方式可以培養練習者的空間感覺和自信并循序漸進的增加該裝置與練習者的距離,最終使練習者正確掌握長振屈伸動作的要領。
權利要求1.一種競技體操低單杠長振屈伸訓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底座(I)、彈簧(2)和球體(3),底座(I)的上端面與彈簧(2)的一端固接且二者垂直設置,彈簧(2)的另一端上固裝有球體(3),球體(3)的直徑是彈簧(2)外徑的I. 5倍。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競技體操低單杠長振屈伸訓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吸盤(4),底座(I)的下端面上裝有吸盤(4)。
專利摘要競技體操低單杠長振屈伸訓練裝置,它涉及一種體操低單杠訓練裝置。本實用新型為解決該動作初學者訓練時,往往出現的肩關節不能充分打開,送腿距離過短,動作幅度過小問題。所述裝置包括底座、彈簧和球體,底座的上端面與彈簧的一端固接且二者垂直設置,彈簧的另一端上固裝有球體,球體的直徑是彈簧外徑的1.5倍。本實用新型用于競技體操低單杠訓練。
文檔編號A63B69/00GK202802694SQ20122050993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9日
發明者劉迪, 黃愛慶, 許寧 申請人:哈爾濱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