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提高與空氣摩擦穩定性的球拍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球拍領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羽毛球拍、網球拍、壁球拍等球拍類拍框的改良結構。
背景技術:
以前的球拍表面都是光滑的,當我們揮動球拍時,球拍會與空氣摩擦而產生振動。當振動的頻率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將明顯影響擊球的穩定性。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提高與空氣摩擦穩定性的球拍,該球拍穩定性提高,使擊球更穩定更準確。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種提高與空氣摩擦穩定性的球拍,該球拍的拍框上間隔分布有多個小凹坑。進一步的,所述的小凹坑分布在拍框的左右側上。進一步的,所述的小凹坑在拍框左右側的內側面密集分布,在拍框左右側的外側面松散分布。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在于:本實用新型依據空氣動力學原理,在球拍的拍框添加了一些小凹坑(圓形或六角形等形狀),球拍在揮動時,拍框與空氣摩擦,空氣流經拍框的前緣再流到后方時會與拍框分離,同時,拍框的后方會有一個紊流尾流區,在此區域氣流起伏擾動,使拍框后方的壓力較低,阻力變小。小凹坑可使空氣形成一層緊貼球表面的薄薄的紊流邊界層,使得平滑的氣流順著拍框形狀多往后走一些,從而減小尾流的范圍,因此球拍的穩定性提高,使擊球更穩定更準確。
圖1是本實用新型球拍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拍框側視示意圖一(內側面);圖3是本實用新型拍框側視示意圖二 (外側面)。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和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如圖1所示的一種提高與空氣摩擦穩定性的球拍,依據空氣動力學原理,在球拍的拍框I上間隔分布有多個小凹坑2。球拍在揮動時,拍框與I空氣摩擦,空氣流經拍框I的前緣再流到后方時會與拍框I分離,同時,拍框I的后方會有一個紊流尾流區,在此區域氣流起伏擾動,使拍框I后方的壓力較低,阻力變小。小凹坑2可使空氣形成一層緊貼球表面的薄薄的紊流邊界層,使得平滑的氣流順著拍框形狀多往后走一些,從而減小尾流的范圍,因此球拍的穩定性提高,使擊球更穩定更準確。更佳的,如圖2、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小凹坑2分布在拍框I的左右側上,且所述的小凹坑2在拍框I左右側的內側面密集分布,在拍框I左右側的外側面松散分布。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小凹坑2可為圓形或六角形等形狀。
權利要求1.一種提高與空氣摩擦穩定性的球拍,其特征在于:該球拍的拍框上間隔分布有多個小凹坑。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與空氣摩擦穩定性的球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凹坑分布在拍框的左右側上。
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提高與空氣摩擦穩定性的球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凹坑在拍框左右側的內側面密集分布,在拍框左右側的外側面松散分布。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提高與空氣摩擦穩定性的球拍,該球拍的拍框上間隔分布有多個小凹坑。所述的小凹坑分布在拍框的左右側上。所述的小凹坑在拍框左右側的內側面密集分布,在拍框左右側的外側面松散分布。本實用新型依據空氣動力學原理,在球拍的拍框添加了一些小凹坑,球拍在揮動時,拍框與空氣摩擦,空氣流經拍框的前緣再流到后方時會與拍框分離,同時,拍框的后方會有一個紊流尾流區,在此區域氣流起伏擾動,使拍框后方的壓力較低,阻力變小。小凹坑可使空氣形成一層緊貼球表面的薄薄的紊流邊界層,使得平滑的氣流順著拍框形狀多往后走一些,從而減小尾流的范圍,因此球拍的穩定性提高,使擊球更穩定更準確。
文檔編號A63B49/02GK202920915SQ201220573039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日
發明者張流慶 申請人:石獅市日東升體育用品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