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羽毛球球拍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體育器材領域,具體為羽毛球球拍。
背景技術:
羽毛球拍一般由拍頭、拍桿、拍柄及拍框與拍桿的接頭構成。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球拍的發展向著重量越來越輕、拍框越來越硬、拍桿彈性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如規則
1.1至1.7所述。1.1球拍由拍柄、排弦面(甜區)、拍頭、拍桿、連接喉組成整個框架。1.2拍柄是擊球者握住球拍的部分,以U表示拍柄的粗細,分為1-5U,數字越高,拍柄越細。1.3拍弦面(甜區)是擊球者用于擊球的部分。1.4拍頭界定了拍弦面(甜區)的范圍。1.5拍桿(中干)通過規則1.6所述的部件連接拍柄與拍頭。1.6連接喉(如果是這樣的結構)連接拍桿與拍頭。1.7拍頭、連接喉、拍桿和拍柄總稱拍框。拍框總長度,長不超過680暈米,寬不超過230毫米。拍弦面,拍弦面應是平的,用拍弦串過拍頭十字交叉或其他形式編織而成。編織的式樣應保持一致,尤其是拍面中央的編織密度不得小于其他部分。拍弦面長不超過280毫米,寬不超過220毫米。不論拍弦用什么方式拉緊,規定拍弦伸進連接喉的區域不超過35毫米,連同這個區域在內的整個拍弦面長不超過330毫米。球拍,球拍不允許有附加物和突出部,除非是為了防止磨損、斷裂、振動,或調整重心的附加物,或預防球拍脫手而將拍柄系在手上的繩索(現通常沒有,隨著手膠的發展,沒有防滑繩索),但尺寸和位置應合理。不允許改變球拍的 規定式樣(在yonex推出isometric系列后有所改變)。羽拍性能參數,框面的寬窄與穿線承受的磅數有關,像widebody,也就是寬框可以承受比較高磅數的線,至於線的問題容以後再述,窄框在處理小球方面比較靈活,所以適合專擅打技巧球的人使用。中桿的軟硬度與揮拍力道有絕對的關,中桿軟比較能卸去力道,太硬又對力道強的人來說,容易因太脆而容易斷掉,所以要選球拍前要盡量揮動,看軟硬是否適合自己。總體原則是力量小的選手選拍桿軟也就是分數低的和輕一點的,進攻型的選拍桿硬的重一點的。控制性能得分則是越高越好。在列表中分數越大表示拍桿越硬、控球性能越好、越易于打出大力量的擊球。椎柄字母含義,前面的xU表示羽拍的空拍重量:U — 95至100克、2U—90至94克、3U — 85至89克、4U — 80至84克,一般yonex羽拍的常見重量為2U、3U、4U。Gx表不拍柄的粗細:G1最粗G5最細。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羽毛球球拍,球拍線3拉緊后拴綁在拉簧I上,通過對旋鈕2上的螺母旋轉,使旋鈕2與絲桿發生相對的移動,改變拍面球拍線的張力,從而達到隨時控制羽毛球球拍的彈性。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羽毛球球拍,其特征是 旋鈕2的絲桿在球拍框架的穿線孔內部,旋鈕2是由螺母和絲桿構成,絲桿與拉簧I連接處有一個穿透孔,拉簧I兩端都有環形鉤,球拍線3拉緊后拴綁在拉簧I 一端的環形鉤上,拉簧I另一端環形鉤鉤在旋鈕2的絲桿穿透孔上,羽毛球球拍上制作有23對拉簧,連接喉4和拍桿5是由高碳鋼制作而成,拍柄6是由木質結構制作而成,拍柄的握柄面沿縱軸線方向制作為規則的正六邊形。所述的羽毛球球拍,旋鈕2在球拍框架的穿線孔上,旋鈕2是由螺母和絲桿構成,絲桿上有一個穿透孔,拉簧I另一端環形鉤鉤在旋鈕2的絲桿穿透孔上,順時針旋轉旋鈕2上的螺母,旋鈕2上的絲桿沿著球拍框架的穿線孔向外移動,拉簧I彈性形變的距離變大,與拉簧連接的球拍線3被拉緊,球拍線3的張力變大,逆時針旋轉旋鈕2上的螺母,旋鈕2上的絲桿沿著球拍框架的穿線孔向內移動,拉簧I彈性形變的距離縮短,與拉簧連接的球拍線3上的張力減小,通過對旋鈕2上的螺母旋轉,使旋鈕2與絲桿發生相對的移動,從而達到隨時控制羽毛球球拍的彈性,提高訓練和比賽的效果。拉簧I是承受軸向拉力的螺旋彈簧,其鉤的形式有側鉤拉簧、長鉤拉簧、英式鉤拉簧、德式鉤拉簧、半圓鉤拉簧、鴨嘴鉤拉簧等等、“鉤”是用來保證拉伸彈簧的拉力來源,一般用圓截面材料彈簧鋼制成,在不承受負荷時,拉簧的圈與圈之間一般都是并緊沒有間隙,利用拉伸后的回彈力(拉力)工作,用以控制機件的運動、貯蓄能量、測量力的大小等,拉伸彈簧盤繞的緊密程度,其材料有不銹鋼、琴鋼、高碳鋼、磷銅、油回火合金彈簧鋼等,拉簧I兩端都有環形鉤,球拍線3拉緊后拴綁在拉簧I 一端的環形鉤上,拉簧I另一端環形鉤鉤在旋鈕2的絲桿穿透孔上。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對旋鈕2上的螺母旋轉,使旋鈕2與絲桿發生相對的移動,從而達到隨時控制羽毛球球拍的彈性,提高訓練和比賽的效果。因此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本體育器材結構簡單制作方便,容易推廣和普及使用。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發明的局部剖面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的平面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中:1、拉簧,2、旋鈕,3、球拍線,4、連接喉,5、拍桿、6、拍柄。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是本發明所述的最佳實例,并不因此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實施例:參照圖1所示,羽毛球球拍,所述的羽毛球球拍,旋鈕2的絲桿在球拍框架的穿線孔內部,旋鈕2是由螺母和絲桿構成,絲桿上有一個穿透孔,拉簧I另一端環形鉤鉤在旋鈕2的絲桿穿透孔上,順時針旋轉旋鈕2上的螺母,旋鈕2上的絲桿沿著球拍框架的穿線孔向外移動,拉簧I彈性形變的距離變大,與拉簧連接的球拍線3被拉緊,球拍線3的張力變大,逆時針旋轉旋鈕2上的螺母,旋鈕2上的絲桿沿著球拍框架的穿線孔向內移動,拉簧I彈性形變的距離縮短,與拉簧連接的球拍線3上的張力減小,通過對旋鈕2上的螺母旋轉,使旋鈕2絲桿發生相對的移動,從而達到隨時控制羽毛球球拍的彈性,提高訓練和比賽的效果。拉簧I是承受軸向拉力的螺旋彈簧,其鉤的形式有側鉤拉簧、長鉤拉簧、英式鉤拉簧、德式鉤拉簧、半圓鉤拉簧、鴨嘴鉤拉簧等等、“鉤”是用來保證拉伸彈簧的拉力來源,一般用圓截面材料彈簧鋼制成,在不承受負荷時,拉簧的圈與圈之間一般都是并緊沒有間隙,利用拉伸后的回彈力(拉力)工作,用以控制機件的運動、貯蓄能量、測量力的大小等,拉伸彈簧盤繞的緊密程度,其材料有不銹鋼、琴鋼、高碳鋼、磷銅、油回火合金彈簧鋼等,拉簧I兩端都有環形鉤,球拍線3拉緊后拴綁在拉簧I 一端的環形鉤上,拉簧I另一端環形鉤鉤在旋鈕2的絲桿穿透孔上。上述實施例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本發明未詳盡描述的部分均為公知技術。
權利要求
1.一種羽毛球球拍,由拉簧(I)、旋鈕(2)、球拍線(3)、連接喉(4)、拍桿(5)和拍柄(6)構成,其特征是:所述的羽毛球球拍,旋鈕(2)的絲桿在球拍框架的穿線孔內部,旋鈕(2)是由螺母和絲桿構成,絲桿與拉簧(I)連接處有一個穿透孔,拉簧(I)兩端都有環形鉤,球拍線(3)拉緊后拴綁在拉簧(I) 一端的環形鉤上,拉簧(I)另一端環形鉤鉤在旋鈕(2)的絲桿穿透孔上,羽毛球球拍上制作有23對拉簧,連接喉(4)和拍桿(5)是由高碳鋼制作而成,拍柄(6 )是由木質結構制作而成,拍柄的握柄面沿縱軸線方向制作為規則的正六邊形。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體育器材,具體為羽毛球球拍,其特征是所述的羽毛球球拍,旋鈕(2)的絲桿在球拍框架的穿線孔內部,旋鈕(2)是由螺母和絲桿構成,絲桿上有一個穿透孔,拉簧(1)兩端都有環形鉤,球拍線(3)拉緊后拴綁在拉簧(1)一端的環形鉤上,拉簧(1)另一端環形鉤鉤在旋鈕(2)的絲桿穿透孔上,羽毛球球拍上制作有23對拉簧,連接喉(4)和拍桿(5)是由高碳鋼制作而成,拍柄(6)是由木質結構制作而成,拍柄握柄面沿縱軸線方向制作為規則的正六邊形。通過對旋鈕(2)上的螺母旋轉,使旋鈕(2)絲桿發生相對的移動,從而達到隨時控制羽毛球球拍的彈性,提高訓練和比賽的效果。
文檔編號A63B49/00GK103191551SQ201310050388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10日
發明者茍小平, 茍江樂, 茍江寶 申請人:隴東學院, 茍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