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象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組合象棋。近幾年象棋、圍棋等傳統棋類的變體大量涌現,但沒有一種棋可以將中國象棋、國際象棋、多人中國象棋和多人國際統一在一副象棋中,這就意味著有多種愛好的棋手需要購買多種棋,不僅對棋手產生經濟浪費,而且多副棋還會占用更多空間。一種組合象棋,包括棋盤,其特征在于:棋盤由4種可拼接棋盤板塊組成,分別為正方形棋盤板塊和三組矩形棋盤板塊,每個棋盤板塊的邊緣設置轉軸環。本實用新型的組合象棋可以拼接成中國象棋、國際象棋、多人中國象棋和多人國際象棋,多人象棋和多人國際象棋及多種棋盤同時組合出可供多人博弈,多人象棋和多人國際象棋可供三四人同時博弈,不會占用過多空間,也節省資源。
【專利說明】組合象祺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象棋,尤其是一種組合象棋。
【背景技術】
[0002]常見的棋組有象棋、圍棋等,近幾年象棋、圍棋等傳統棋類的變體大量涌現,但沒有一種棋可以將中國象棋、國際象棋、多人中國象棋和多人國際統一在一副象棋中,這就意味著有多種愛好的棋手需要購買多種棋,不僅對棋手產生經濟浪費,而且多副棋還會占用更多空間。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同時進行多人博弈的組合象棋。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組合象棋,包括棋盤,其特別之處在于:棋盤由4種可拼接棋盤板塊組成,分別為正方形棋盤板塊和三組矩形棋盤板塊,每個棋盤板塊的邊緣設置轉軸環;
[0005]所述三組矩形棋盤板塊分別為第一矩形棋盤板塊、第二矩形棋盤板塊和第三棋盤板塊;所述正方形棋盤板塊具有8排平行設置的棋盤格,第一矩形棋盤板塊具有2排平行設置的棋盤格,第三矩形棋盤板塊具有4排平行設置的棋盤格;正方形棋盤板塊、第一矩形棋盤板塊和第二矩形棋盤板塊中的棋盤格大小相同;所述第三矩形棋盤板塊的長度與第二矩形棋盤板塊的長度一致。
[0006]所述轉軸環內設置有絲杠,絲杠插入轉軸環內通過螺母固定。
[0007]所述正方形中心棋盤板塊的數量為I個,第一矩形棋盤板塊和第二矩形棋盤板塊的數量分別為4個,第三矩形棋盤板塊的數量為2個。
[0008]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組合象棋可以拼接成中國象棋、國際象棋、多人中國象棋和多人國際象棋,多人象棋和多人國際象棋及多種棋盤同時組合出可供多人博弈,多人象棋和多人國際象棋可供三四人同時博弈,不會占用過多空間,也節省資源,提高玩家在合作中競爭的能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方形棋盤板塊示意圖;
[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矩形棋盤板塊示意圖;
[0011]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矩形棋盤板塊示意圖;
[0012]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矩形棋盤板塊示意圖;
[0013]圖5為第一、第二矩形棋盤板塊和正方形棋盤板塊組合成多人中國象棋棋盤的示意圖;
[0014]圖6為正方形棋盤板塊和第一矩形棋盤板塊組合成多人國際象棋棋盤的示意圖;
[0015]圖7為第二矩形棋盤板塊和第三矩形棋盤板塊組合成中國象棋棋盤的示意圖;[0016]圖8為兩個第二矩形棋盤板塊組合的國際象棋的示意圖。
[0017]其中:1.正方形棋盤板塊;2.第一矩形棋盤板塊;3.第二矩形棋盤板塊;4.第三矩形棋盤板塊;5.轉軸環。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
[0019]參見圖1-4,一種組合象棋,包括棋盤,棋盤由4種可拼接棋盤板塊組成,分別為正方形棋盤板塊I和三組矩形棋盤板塊,每個棋盤板塊的邊緣設置作為連接件的轉軸環;
[0020]三組矩形棋盤板塊分別為第一矩形棋盤板塊2、第二矩形棋盤板塊3和第三矩形棋盤板塊4 ;所述正方形棋盤板塊I具有8排平行設置的棋盤格,第一矩形棋盤板塊2具有2排平行設置的棋盤格,第三矩形棋盤板塊3具有4排平行設置的棋盤格;正方形棋盤板塊
1、第一矩形棋盤板塊2和第二矩形棋盤板塊3中的棋盤格大小相同;所述第三矩形棋盤板塊4的長度與第二矩形棋盤板塊3的長度一致。
[0021]轉軸環5內設置有絲杠,絲杠插入轉軸環5內通過螺母固定。
[0022]正方形棋盤板塊I的數量為I個,第一矩形棋盤板塊2和第二矩形棋盤板塊3的數量分別為4個,第三矩形棋盤板塊4的數量為2個。
[0023]組合象棋的棋子包括通過四種顏色進行區分的國際象棋子192枚、中國象棋子100枚;國際象棋棋子包含有八兵、二車、二馬、二象、一后和一王,四種顏色的棋子各16枚,共計64枚棋子,根據國際象棋兵的升變規則,各色棋子再配八車、八馬、八象和八后,這樣就共計128枚棋子;
[0024]中國象棋子中的兩組象棋,其中一組用紅色和藍色區分,皆包含十四卒、二炮、二馬、二車、二象、二土和一將,另外一組象棋為黃色和綠色,皆包含十四兵、二炮、二馬、二車、二象、二士和一帥,各色25枚,共計100枚棋子。每組棋子比中國象棋棋子多出9枚卒和兵只在多人中國象棋棋盤上應用。
[0025]參見圖5,將第一矩形棋盤板塊2、第二矩形棋盤板塊3和正方形棋盤板塊I組合進行組裝得到多人中國象棋棋盤,多人中國象棋中每方的卒或兵為14枚,比中國象棋每方多出9枚,多出的9枚相應擺在各自一方標注出的中國象棋卒或兵位置的前一行,他們存在的價值是為了保證多人奕棋時的公平性,如果缺少它們,相對的雙方形成同盟時,在開局時利用四個炮相互配合,先行棋的一方同盟就可以輕易吃掉另外一方同盟的車、馬、象中至少一枚大子;在存在這種缺陷下,即便各自為戰,第一行棋人與第三行棋人也會自然形成合作關系,從而使得多人博弈失去了公平性,這也意味著多人博弈失去了存在價值,因此各方多出的9枚卒或兵必不可少。
[0026]上述組合出的多人中國象棋可以進行二人、三人或四人式的博弈,但不建議用該棋盤進行二人博弈,因為本實用新型可以組合出正規的二人博弈用棋盤。
[0027]上述三、四人的博弈可以各自為戰,也可以結成同盟進行陣營戰,如果棋手一將軍并吃掉棋手二的將或帥,則棋手二的所有棋子盡歸棋手一;博弈中最后一將即死將時,可連續走兩步棋即吃掉被將一方的將或帥,此舉是為了防止兩方或者三方合力將軍時有人為了不讓被將死一方的棋子落入他人之手而撤將,即假定第一、二行棋人合力將第三行棋人,第一行棋人在第二行棋人將軍基礎上對第三行棋人實現了死將,而第二行棋人撤走了自己先前的將軍,以此使第三行棋人的將或帥又有步可行。
[0028]參照圖6,將正方形棋盤板塊I和第一矩形棋盤板塊2組合成多人國際象棋棋盤,將第二矩形棋盤板塊3和第三矩形棋盤板塊4組合成中國象棋棋盤;此種組合可供二人、三人或四人博弈,在博弈時,可以各自為戰也可結成同盟進行陣營戰,博弈中實現最后一將的一方可行兩步棋連接吃掉被將一方的王,并對其隊伍進行收編;在三人、四人博弈時兵的升變規則不同,三人博弈時某方的兵必須行至其對面一方底線才可升變,四人博弈時一方的兵行至任意其他三方中一方的底線即可升變,此舉意在保證三人博弈時的公平性和四人博弈時的趣味性。
[0029]圖7中為第二矩形棋盤板塊3和第三矩形棋盤板塊4組合成中國象棋棋盤,相應需要的共計64枚即可滿足中國象棋玩家的需要;圖8是兩個第二矩形棋盤板塊3組合的國際象棋的示意圖。
[003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以上述實施方式為限,但凡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所揭示內容所作的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納入權利要求書中記載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組合象棋,包括棋盤,其特征在于:棋盤由4種可拼接棋盤板塊組成,分別為正方形棋盤板塊(I)和三組矩形棋盤板塊(2,3,4),每個棋盤板塊的邊緣設置作為連接件的轉軸環(5); 所述三組矩形棋盤板塊分別為第一矩形棋盤板塊(2)、第二矩形棋盤板塊(3)和第三矩形棋盤板塊(4);所述正方形棋盤板塊(I)具有8排平行設置的棋盤格,第一矩形棋盤板塊(2)具有2排平行設置的棋盤格,第三矩形棋盤板塊(4)具有4排平行設置的棋盤格;正方形棋盤板塊(I)、第一矩形棋盤板塊(2)和第二矩形棋盤板塊(3)中的棋盤格大小相同;所述第三矩形棋盤板塊(4)的長度與第二矩形棋盤板塊(3)的長度一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象棋,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環(5)內設置有絲杠,絲杠插入轉軸環(5)內通過螺母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組合象棋,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方形棋盤板塊(I)的數量為I個,第一矩形棋盤板塊(2)和第二矩形棋盤板塊(3)的數量分別為4個,第三矩形棋盤板塊(4)的數量為2個。
【文檔編號】A63F3/02GK203816190SQ201320734734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0日
【發明者】樊玉嶺 申請人:樊玉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