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攀登電桿的夾持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用于攀登電桿的夾持裝置,包括左夾持件和右夾持件,每個夾持件包括弧形抱箍(1)和腳踏板(2),弧形抱箍(1)插接在腳踏板(2)上設置的插孔內,弧形抱箍(1)與腳踏板(2)的公共連接部分通過加強螺栓進行固定,所述的弧形抱箍(1)外側端面上均勻設置有防滑塊(4);所述的腳踏板(2)頂部設有套環(3),套環(3)兩端通過固定件(6)固定在腳踏板(2)的上表面上。本實用新型通過上述結構,使用靈活、可調性好且安全系數高。
【專利說明】用于攀登電桿的夾持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工具領域,具體涉及用于攀登電桿的夾持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電力領域中,隨著國家電網公司對安全和優質服務的要求不斷的提高,在面對突發事故,我們能夠采用安全快速的方法進行搶修顯得尤為重要。雷雨天氣常會引起線路跳閘、濕地和斷線等故障,這就需要在雨后進行登桿檢查和搶修,而雨后搶修占全年搶修的絕大部分,雨后電桿會形成光滑的表面,使用現在的夾持裝置容易出現打滑現象,上桿過程中除了按規定使用雙控安全帶外,還需加用一條腳踏繩,登桿過程需要緩慢而耐心地進行。現在使用的夾持裝置,設計的腳上的接觸面積較小,降低使用時的舒適度,使用過程中容易產生疲勞,降低勞動效率也增加了工作人員的勞動量和勞動危險性。另外,現在使用的夾持裝置存在重量過重、強度低,韌性差、可調性差、安全系數不高和使用不靈活等缺陷,給搶修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用于攀登電桿的夾持裝置,使用靈活、可調性好且安全系數高。
[0004]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用于攀登電桿的夾持裝置,包括左夾持件和右夾持件,每個夾持件包括弧形抱箍和腳踏板,弧形抱箍插接在腳踏板上設置的插孔內,弧形抱箍與腳踏板的公共連接部分通過加強螺栓進行固定,所述的弧形抱箍外側端面上均勻設置有防滑塊;所述的腳踏板頂部設有套環,套環兩端通過固定件固定在腳踏板的上表面上。弧形抱箍插入腳踏板插孔中的長度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長短的調節,使弧形抱箍所形成的弧度緊箍在電桿上,防止弧形抱箍發生滑動,使用更靈活。在弧形抱箍外側端面上還設置防滑塊,進一步增大電桿與弧形抱箍之間的摩擦力,防止發生滑離,增加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系數。
[0005]進一步地,所述的弧形抱箍遠離腳踏板端設置為扁平狀,靠近腳踏板端設置為圓柱形。弧形抱箍采用高強無縫管制作,經過熱處理,具有重量輕、強度高和韌性好等優點。弧形抱箍遠離腳踏板端設置為扁平狀的結構,增大弧形抱箍與電桿之間的接觸面積,防滑效果更好。
[0006]進一步地,所述的弧形抱箍遠離腳踏板端穿有金屬環,大小與弧形抱箍大小匹配。保持弧形抱箍遠離腳踏板端的形狀不變。
[0007]進一步地,所述的腳踏板的上表面為弧形結構,在腳踏板的上表面上還均勻設置有多個條形凹槽。使腳踏板表面能夠更好的與腳底貼合,增加使用時的舒適度。另外,表面上的多個條形凹槽,讓腳踏板表面變得不光滑,增加摩擦力,站在上面更穩定,不易滑動。
[0008]進一步地,所述的套環能夠調節大小。以適應不同人員。
[0009]進一步地,所述的套環的前端設置有方形擋板,擋板底部固定在腳踏板上。使用套環更加安全。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實用新型中弧形抱箍連接在腳踏板上的部分,長度可進行調節,使弧形抱箍隨時貼合在電桿上,避免發生滑離,可調性好,使用靈活,另外,弧形抱箍與腳踏板的公共連接部分通過加強螺栓進行固定,增加其使用的安全系數。
[0012]2、本實用新型弧形抱箍遠離腳踏板端設置為扁平狀,增大弧形抱箍與電桿之間的接觸面積,防滑效果更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中附圖標記分別表示為:1、弧形抱箍;2、腳踏板;3、套環;4、防滑塊;5、條形凹槽;6、固定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不限于此。
[0016]實施例1:
[0017]如I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左夾持件和右夾持件,每個夾持件包括弧形抱箍I和腳踏板2,弧形抱箍I插接在腳踏板2上設置的插孔內,弧形抱箍I與腳踏板2的公共連接部分通過加強螺栓進行固定。其中的弧形抱箍I外側端面上均勻設置有防滑塊4。其中的腳踏板2頂部設有套環3,套環3兩端通過固定件6固定在腳踏板2的上表面上。利用杠桿作用,借助人體自身重量,使另一側緊扣在電線桿上,產生較大的摩擦力,從而使人易于攀登;而抬腳時因腳上承受重力減小,扣自動松開。
[0018]弧形抱箍插入腳踏板插孔中的長度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長短的調節,使弧形抱箍所形成的弧度緊箍在電桿上,防止弧形抱箍發生滑動,使用更靈活。在弧形抱箍外側端面上還設置防滑塊,進一步增大電桿與弧形抱箍之間的摩擦力,防止發生滑離,增加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系數。
[0019]實施例2:
[0020]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優選具體結構如下:弧形抱箍I遠離腳踏板2端設置為扁平狀,靠近腳踏板2端設置為圓柱形。同時,弧形抱箍I遠離腳踏板2端穿有金屬環,大小與弧形抱箍I大小匹配。弧形抱箍遠離腳踏板端設置為扁平狀的結構,增大弧形抱箍與電桿之間的接觸面積,防滑效果更好。而金屬環則是持弧形抱箍遠離腳踏板端的形狀不變。
[0021]實施例3:
[0022]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優選具體結構如下:腳踏板2的上表面為弧形結構,在腳踏板2的上表面上還均勻設置有多個條形凹槽5。使腳踏板表面能夠更好的與腳底貼合,增加使用時的舒適度。另外,表面上的多個條形凹槽,讓腳踏板表面變得不光滑,增加摩擦力,站在上面更穩定,不易滑動。
[0023]實施例4:
[0024]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優選具體結構如下:套環3能夠調節大小。套環3的前端設置有方形擋板,擋板底部固定在腳踏板2上。使用套環更加安全和靈活。
[0025]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用于攀登電桿的夾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夾持件和右夾持件,每個夾持件包括弧形抱箍(I)和腳踏板(2 ),弧形抱箍(I)插接在腳踏板(2 )上設置的插孔內,弧形抱箍(I)與腳踏板(2)的公共連接部分通過加強螺栓進行固定,所述的弧形抱箍(I)外側端面上均勻設置有防滑塊(4);所述的腳踏板(2)頂部設有套環(3),套環(3)兩端通過固定件(6)固定在腳踏板(2)的上表面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攀登電桿的夾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抱箍(I)遠離腳踏板(2)端設置為扁平狀,靠近腳踏板(2)端設置為圓柱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攀登電桿的夾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抱箍(I)遠離腳踏板(2)端穿有金屬環,大小與弧形抱箍(I)大小匹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攀登電桿的夾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腳踏板(2)的上表面為弧形結構,在腳踏板(2)的上表面上還均勻設置有多個條形凹槽(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攀登電桿的夾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環(3)能夠調節大小。
6.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用于攀登電桿的夾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環(3)的前端設置有方形擋板,擋板底部固定在腳踏板(2)上。
【文檔編號】A63B27/00GK203803059SQ201320747748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5日
【發明者】李紹宏 申請人:國家電網公司,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資陽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