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果樹環剝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果樹修割工具;具體涉及修割果樹樹皮的環剝刀。
為使果樹坐果率高,通常在果樹開花授粉后期,對果樹樹干表皮進行環剝處理(一般環剝樹皮的寬度按樹干直徑的十分之一進行圓周環剝)。現有技術中的果樹環剝刀,是由套環上夾持兩只刀片構成,存在不足一是環剝樹干表皮寬度調整困難;二是刀片環剝定位不準確,圓周切割難以形成同一軌跡;三是環剝樹皮切割力小,沿樹干切割環剝一周難以將樹皮剝下,通常需要環剝切割幾周,工作效率低。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環剝樹干表皮寬度調整方便;刀片環剝定位準確;環剝切割力大,工作效率高的果樹環剝刀。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包括刀片;其改進之處在于在呈鐮刀狀的切割臂和轉動臂上端部,分別轉動連有連接臂;在切割臂兩側表面上,分別設有至少2組轉動輪;在至少2組轉動輪之間的切割臂兩側,還分別連有刀片切割裝置;在轉動臂兩側表面上,至少設有1組轉動輪。
實施上述技術方案時,通常選擇刀片切割裝置的結構是固連于切割臂上的螺栓兩端,分別通過調整螺帽連有帶刀片的刀座。
本實用新型采取上述結構,通過調整刀片切割裝置,環剝樹干表皮寬度調整方便;刀片環剝定位準確;環剝樹皮切割力大,只需沿樹干轉動切割一周,即可剝下樹皮,比原有技術提高工效3-4倍。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為
圖1中的A-A向旋轉展開剖視圖;圖3為
圖1中的B-B向旋轉展開剖視圖。
圖1-圖3所示。在呈鐮刀狀的切割臂3和轉動臂7上端部,通過轉軸8分別轉動連有兩片連接臂1。在切割臂3的兩側表面上,分別通過轉軸9轉動支承2組轉動輪6。在2組轉動輪6之間的切割臂3兩側,連有刀片切割裝置的結構是固連于切割臂3上的兩只螺栓13兩端,分別通過調整螺帽12和彈性擋圈15連有帶刀片4的刀座14。在轉動臂7兩側表面上,設有4組通過轉軸9轉動支承的轉動輪6,轉軸9兩端連有彈簧擋圈10。根據切割臂3和轉動臂7的開口張度大小,便于夾持不同直徑的樹干進行環剝,連接臂1上設有2組備用的連接孔2,可以分別通過轉軸8對切割臂3或轉動臂7及連接臂1的連接。轉動臂7下端連有便于將果樹環剝刀定位于樹干上的張緊套環5。
工作過程分別調整切割臂3兩側的調整螺帽12,帶動連有刀片4的刀座14對向或反向移動,待確定不同直徑的果樹樹干表皮需要環剝寬度后,張開切割臂3和轉動臂7夾持于樹干直徑待加工處,通過張緊套環5連于切割臂3下端,此時轉動臂7上的轉動輪6接觸于樹干上,人們手握緊轉動臂7和切割臂3的下端手把,使刀片4插入樹皮內,并使切割臂3上的轉動輪6貼于樹干表面,按刀片4切割方向沿樹干稍用力轉動一周,即可將待環剝的樹皮剝下。
權利要求1.一種果樹環剝刀,包括刀片(4);其特征在于在呈鐮刀狀的切割臂(3)和轉動臂(7)的上端部,分別轉動連有連接臂(1);在切割臂(3)兩側表面上,分別設有至少2組轉動輪(6);在至少2組轉動輪(6)之間的切割臂(3)兩側,還分別連有刀片切割裝置;在轉動臂(7)兩側表面上,至少設有1組轉動輪(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果樹環剝刀;其特征在于刀片切割裝置的結構是固連于切割臂(3)上的螺栓(13)兩端,分別通過調整螺帽(12)連有帶刀片(4)的刀座(1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果樹環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動臂(7)兩側表面上,設有4組轉動輪(6)。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果樹環剝刀;其特征在于在連接臂(1)表面上,設有連接孔(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果樹環剝刀。其特點:在呈鐮刀狀的切割臂3和轉動臂7上端部,分別轉動連有連接臂1;在切割臂3兩側表面上,分別設有至少2組轉動輪6;在至少2組轉動輪6之間的切割臂兩側,還分別連有刀片切割裝置;在轉動臂7兩側表面上,至少設有1組轉動輪6。通過調整刀片切割裝置,環剝樹干表皮寬度調整方便;刀片環剝定位準確;環剝切割力大,只需沿樹干轉動切割一周,即可剝下樹皮,比原有技術提高工效3—4倍。
文檔編號B27L1/00GK2437470SQ0024753
公開日2001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00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00年9月5日
發明者張啟智 申請人:張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