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條材長度測量限位鋸片式下料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有圓鋸片的鋸床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指一種條材長度測量限位鋸片式下料機。
門窗加工行業、鍋爐制造行業、建筑行業以及機械制造行業,經常需要把長尺寸的原材料,例如塑鋼型材、鋁合金型材、鋼質管材、角鋼等事先截成數段成品材備用,由于目前在鋸切過程中,原材的長短搭配是靠人工估算的,因而鋸切后剩余的許多較長的料頭,被白白的扔掉了,因而對原材料造成極大的浪費,降低了原材的利用率。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可對原材長度進行自動測量,進行準確優化計算,成品材長短搭配合理的鋸片式下料機,它可節約原材,提高原材的利用率,且操作方便,使用范圍廣。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條材長度測量限位鋸片式下料機,由鋸臺、定位于鋸臺上的鋸切裝置、推進機構及鋸臺一側與之垂直的喂料臺組成,鋸臺另一側設有與之垂直的長度控制滑臺,滑臺上設有自動限位機構,鋸臺旁側配有微電腦,喂料臺上設有長度測量裝置且其信號輸出端與微電腦信號輸入端相連,微電腦信號輸出端與長度控制滑臺及滑臺上自動限位機構信號輸入端相連。
長度測量裝置由位于槽形喂料臺一側壁上的一排紅外二極管及對稱一側壁上的一排光敏三極管組成。自動限位機構為等間隔均布于滑臺上的鋼質擋塊,擋塊分別活動鑲嵌于長度控制滑臺臺面上開設的通孔內,可伸出縮進滑臺平面內,擋塊由與微電腦相連的驅動裝置驅動。推進機構為定位于鋸臺上的相互對稱的進給導軌及分別與進給導軌滑動配合的進給溜板,進給溜板之間通過一撥桿相連,其中一進給溜板一端與氣缸動力輸出桿相連;所述鋸切裝置包括兩個鋸平面可繞鋸臺上的中心軸同軸轉動的鋸片,兩鋸片公切線為中心軸線,鋸片的軸線在進給方向上有距離,且兩鋸片的軸線呈一夾角,鋸片分別通過鋸臂定位于進給溜板上,帶動鋸片旋轉的電機分別定位于進給溜板上。進給導軌上分別設有可繞中心軸轉動的角度調整裝置。角度調整裝置為進給導軌一側通過支架定位于中心軸上,另一側與驅動裝置動力輸出桿相連,另一進給導軌上設有一套相同的角度調整裝置。角度調整裝置的驅動裝置的信號輸入端與微電腦的信號輸出端相連。
由于本實用新型在現有鋸片式下料機的基礎之上配置了微電腦及帶有自動限位機構的長度控制滑臺,且在喂料臺上放置了長度測量裝置,因而可以通過微電腦內的軟件系統將來自于長度測量裝置的原材長度信號進行優化計算后,再把結果信號發送給長度控制滑臺及其上面的自動限位機構,由滑臺和限位機構對不同長度成品進行限位,然后再鋸切。故鋸切后產生的料頭較短,節約了原材,提高了原材的利用率,并且操作方便,使用范圍廣。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詳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鋸臺結構主視圖。
圖3為鋸臺左視圖。
圖4為鋸臺俯視圖。
由
圖1、圖2、圖3、圖4所示一種長度測量限位鋸片式下料機,包括鋸臺1、定位于鋸臺1上的鋸切裝置、推進機構及鋸臺1一側與之垂直的喂料臺2,鋸臺1另一側設有與之垂直的長度控制滑臺3,滑臺上設有自動限位機構,鋸臺1旁側配有微電腦4,喂料臺2上設有長度測量裝置,且其信號輸出端與微電腦4信號輸入端相連,微電腦4信號輸出端與長度控制滑臺3及滑臺3上的自動限位機構信號輸入端相連,喂料臺2上的長度測量裝置為槽形喂料臺一側壁上的一排發射紅外線的紅外二極管5及對稱一側壁上的一排接受紅外線的光敏三極管6組成,當水平發射的紅外線在槽內橫向穿過,就被對面的光敏三極管接收,當輸送的原材在槽中通過時,會遮擋這些光束,根據遮擋光束的分布情況,就可以計算出原材的長度值。長度控制滑臺3上的自動限位機構為均布于滑臺3上的8個間隔500mm的鋼質擋塊7,8個鋼質擋塊7活動鑲嵌于滑臺臺面上開設的通孔內可伸出縮進滑臺平面,擋塊7由與微電腦4相連的磁鐵驅動,也可以用氣動、液壓驅動,長度控制滑臺3的驅動裝置為步進馬達電機,也可以使用其他類似的伺服系統實現,長度控制滑臺3的移動機構為絲杠絲母驅動,也可以為鏈條驅動或齒輪齒條驅動。長度控制滑臺3及擋塊7可以接收來自于微電腦的控制信號,根據優化計算的結果,伸出適當擋塊,再配合滑臺適量移動達到準確限位。為了便于切割帶有角度的成品材,鋸臺1是在現有V型鋸的基礎上,增加了鋸片的角度調整裝置。在鋸臺1上設有相互對稱的進給導軌8、9及與導軌8、9滑動配合的進給溜板10、11;進給溜板10、11之間通過一撥桿12相連,進給溜板一端與氣缸13動力輸出桿相連;鋸片15、16的鋸平面可繞鋸臺1的中心軸14同軸轉動,鋸平面公切線為中心軸線,鋸片15、16的軸線在進給方向上有距離,鋸片15的鋸平面垂直于進給方向且與鋸片16的鋸平面夾角為45°。鋸片15、16分別通過鋸臂17、18定位于進給溜板10、11上,帶動鋸片15、16旋轉的電機19、20分別定位于其上。為了隨時方便調整兩鋸平面之間的夾角,進給導軌8一側通過支架21定位于中心軸14上,另一側與驅動裝置22動力輸出桿相連,動力驅動裝置22可由微電腦4信號輸出端控制,動力驅動裝置22可以為步進電機或絲杠絲母,或氣動、電動、液壓等其他方式。進給導軌9上也設有相同的角度調整裝置。為了穩固工件及工件鋸切后產生的三角形料塊,鋸臺1上設置了定位于進給導軌8一端面的固定鉗口23,連接于氣缸24動力輸出桿的活動鉗口25及活動鉗口25兩側的卡緊氣缸26、27卡緊工件,氣缸24和氣缸26、27同步動作,卡緊和松開工件。工作時,把需要加工的成品的角度、長度、根數等數據輸入到微電腦內,微電腦每收到一根原材長度的測量數據,就自動優化計算,然后把優化計算的成品、長度結果發送到控制滑臺,滑臺移動到合適的位置,同時伸出一個適當的擋塊,同時把信號發送給角度驅動裝置,進行鋸片角度調整。而后人工控制夾緊機構將原材夾緊,然后再進行鋸切,鋸切完畢,鋸臺上的行程開關就給微電腦發送下一個信號,收到這個信號后,微電腦開始發送下一根成品的控制數據,工作依次繼續運行。為了盡可能多的利用剩余料頭,減少浪費,在微電腦內設置了最大和最小回避尺寸計算流程的軟件,禁止料頭落入這兩個尺寸之間,即當剩余料頭短于最小數即可扔掉,長于最大尺寸的,微電腦軟件會自動記錄此數據,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合理利用機會,微電腦就會發出提示。
權利要求1.一種條材長度測量限位鋸片式下料機,由鋸臺(1)、定位于鋸臺(1)上的鋸切裝置、推進機構及鋸臺一側與之垂直的喂料臺(2)組成,其特征在于鋸臺(1)另一側設有與之垂直的長度控制滑臺(3),滑臺上設有自動限位機構,鋸臺(1)旁側配有微電腦(4),喂料臺(2)上設有長度測量裝置且其信號輸出端與微電腦(4)信號輸入端相連,微電腦(4)信號輸出端與長度控制滑臺(3)及滑臺(3)上自動限位機構信號輸入端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條材長度測量限位鋸片式下料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長度測量裝置由位于槽形喂料臺一側壁上的一排紅外二極管(5)及對稱一側壁上的一排光敏三極管(6)組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條材長度測量限位鋸片式下料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動限位機構為等間隔均布于滑臺(3)上的鋼質擋塊(7),擋塊(7)分別活動鑲嵌于長度控制滑臺臺面上開設的通孔內,可伸出縮進滑臺平面內,擋塊(7)由與微電腦(4)相連的驅動裝置驅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條材長度測量限位鋸片或下料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進機構為定位于鋸臺(1)上的相互對稱的進給導軌(8)、(9)及分別與進給導軌(8)、(9)滑動配合的進給溜板(10)、(11),進給溜板(10)、(11)之間通過一撥桿(12)相連,其中一進給溜板(10)一端與氣缸(13)動力輸出桿相連;所述鋸切裝置包括兩個鋸平面可繞鋸臺(1)上的中心軸(14)同軸轉動的鋸片(15)、(16),兩鋸片公切線為中心軸線,鋸片(15)、(16)的軸線在進給方向上有距離,且兩鋸片的軸線呈一夾角,鋸片(15)、(16)分別通過鋸臂(17)、(18)定位于進給溜板(10)、(11)上,帶動鋸片(15)、(16)旋轉的電機(19)、(20)分別定位于進給溜板(10)、(11)上。
5.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條材長度測量限位鋸片式下料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給導軌(8)、(9)上分別設有可繞中心軸(14)轉動的角度調整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條材長度測量限位鋸片式下料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度調整裝置為進給導軌(8)一側通過支架(21)定位于中心軸(14)上,另一側與驅動裝置(22)動力輸出桿相連,進給導軌(9)上設有一套與進給導軌(8)上相同的角度調整裝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條材長度測量限位鋸片式下料機,其特征在于驅動裝置(22)的信號輸入端與微電腦(4)的信號輸出端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有圓鋸片的鋸床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指一種條材長度測量限位鋸片式下料機,它由鋸臺、定位于鋸上的鋸切裝置、推進機構及鋸臺一側與之垂直的帶有長度測量裝置的喂料臺和鋸臺另一側與之垂直的帶有自動限位機構的控制滑臺、鋸臺旁側的微電腦組成,長度測量裝置的信號輸出端與微電腦信號輸入端相連,微電腦信號輸出端與長度控制滑臺及滑臺上的自動限位機構信號輸入端相連。該實用新型能優化計算原材,合理搭配鋸切,因此能節約原材,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操作方便,適用范圍廣。
文檔編號B27B5/00GK2458134SQ0026797
公開日2001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00年12月29日 優先權日2000年12月29日
發明者梁助興 申請人:梁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