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膠合疊層木板的制造方法和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膠合疊層木板的一種制造方法,所述的木板是用多塊木板材,比如膠合板材制造的,而膠合板材是借助旋轉剝離或其它方法制備、適當地干燥、修剪為預定的長度和借助用熱固性粘接劑熱壓而疊層到一起來提供,使用這種方式制造膠合的疊層木板的連續長度的多層板。最終的膠合疊層木板的每一層內的木板材是設置為在板的長度方向上與相鄰層內的木板材成一種階梯關系。本發明還涉及用于制造這種膠合疊層木板的一種設備。
背景技術:
為了更好地了解本發明的下層背景,首先參見圖1,示出一個現有技術設備,用于制造疊層膠合木板(LVL),它是典型的膠合疊層木板,其中多塊膠合板材是疊層到一起,成一種階梯形式,并且使每個膠合板材的木紋理主要沿著最終的產品或LVL板的長度前進。
設備包括三組熱壓機X、Y和Z,排列在三個不同的階梯上,沿著LVL板在加工中傳送的方向有一個間距,如圖中右邊箭頭所示。每個熱壓機X、Y和Z具有一對可移動的上和下加熱板X1、Y1和Z1,分別設置一個在另一個上面。為了說明設備,三組壓力機X、Y和Z分別稱為第一、第二和第三熱壓機。雖然圖中沒有專門地示出,設置三組膠合板供給器分別配合相應的熱壓機X、Y和Z,以及每組包括上和下可移動的膠合板材供給器,如箭頭所示,它說明供給方向。在圖中,標號A、B和C表示木膠合板材,每個具有基本上相同的長度、寬度和厚度,以及設置在與其木紋理相同的取向上,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延伸,這就是沿著LVL板在加工中的長度方向延伸。應該指出,為了說明方便起見,每個膠合板材繪制為帶有一個厚度,它示出為相對于長度被夸大,以及在加工中移動膠合板用的一個傳送帶在圖中省略。
在使用圖1的設備制造LVL板時,首先,一對用陰影表示的膠合板材A進行準備,用任何一個這樣的膠合板材A的一個表面涂覆熱固性粘接劑。這些膠合板材A由第一供給器供給至第一熱壓機X,以及與插入在兩個膠合板材A的匹配表面之間的粘接劑涂覆表面組合,以及使它的末端成一種倘置或階梯關系,如圖中所示,在這樣的取向上,使其木紋理基本上沿著準備生產的LVL板的長度延伸。這兩個膠合板材因此一個鋪放在另一個上面,被傳送至第一壓制站的第一加熱板X1之間,在此處膠合板材A在熱壓機X的熱加壓力作用下膠合到一起。在第一熱壓之后工序結束,以及加熱板X1縮回,疊層的膠合板材A傳送至第二壓制站的第二熱壓機Y。
在至第二壓制站的途中,這就是在第一和第二壓制站之間的一個適當的位置,另一對膠合板材B,如陰影所示,每個具有鄰接疊層的膠合板材A的一個表面用熱固性粘接劑涂覆,由第二膠合板材供給器供給,以及鋪放在先前疊層的膠合板材A的相對的外表面上,相對于膠合板材A成階梯關系,如圖中所示。膠合板材B因此鋪放在膠合板材A上,與它一起傳送至第二壓制站,在此處膠合板材B被第二熱壓機Y壓制,準備接合至疊層的膠合板材A。
在用第二熱壓機Y壓制結束后,疊層的膠合板材A和B傳送至第三站的第三熱壓機Z。在第二和第三壓制站之間的一個適當的位置,又另一對膠合板材C,如陰影所示,具有它的內表面涂覆粘接劑,由第三膠合板材供給器供給,以及放置在膠合板材B的相對的外表面上,成一個階梯的排列。膠合板材C因此鋪放在疊層的膠合板材A和B上面,傳送至第三壓制站,在此處它們用第三熱壓機Z類似地壓制。因此,形成一個疊層的膠合板材A,B和C的組合件。
操作步驟包括上述的膠合板材供給、鋪放、熱壓和傳送,是在相應的位置和工作站順序地實現,從而形成帶有通過其厚度計算為六個鋪層的一個LVL板。如圖1所示,每層內的兩個相鄰的膠合板材A、B或C是設置為以其兩端彼此緊密鄰接,以形成末端接縫,以及膠合板材A、B和C鋪放為這樣,使末端接縫分布為一個規則的階梯排列在最終的LVL板內。
為了膠合板材成功的膠合并帶有希望的接合強度,熱和壓力應盡可能均勻地施加至準備接合的每個膠合板材的整個表面上。在按照圖1說明的方法進行一對膠合板材A、B或C的熱壓時,然而此成對的膠合板材的表面的一部分不能夠接收熱壓機的加熱板的直接的壓制作用,這就是,膠合板材A、B和C鄰接它們上游末端部分區域,當在傳送方向上觀察時,它用字母R表示,不能用熱壓機的加熱板直接地壓制,雖然同樣的熱將傳導至膠合板材的這個區域。作為其結果,膠合板材的上游末端部分將不能夠以希望的強度接合,因此影響最終的LVL產品的質量。
如果膠合板材是鋪放為一個階梯行列,其區域R變狹窄或減少,以避免上述的缺點,LVL板的任何兩個相鄰層內的末端接縫將設置為彼此較接近,從而使板抗彎曲強度較弱。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制造膠合疊層木材比如LVL板的制造方法和設備,它能夠解決上述的問題。
按照本發明,提供一個輔助加熱板鄰接一個熱壓機的一個加熱板的一個末端。使用本發明的輔助加熱板使有可能壓制在制造的膠合疊層木板內一個木板材的整個表面區域,比如疊層膠合板(LVL)它使用一系列的木板材,比如膠合板材。
對于本專業技術人員,本發明的特點和優點將通過按照本發明的一個優選的實施例的下列說明參見附圖明確地表示出來,附圖中
圖1是一個現有技術設備的示意圖,該設備用于制造作為膠合疊層木板的一個實例的LVL板;圖2是一個示意頂視圖,示出按照本發明的LVL板的制造設備的一個優選的實施例的全貌圖;圖3是從圖2的直線A-A’觀察的側視圖;圖4是從圖3的直線B-B觀察的一個抽吸頭的部分剖面圖;圖5是從圖2的直線D-D觀察的設備的端視圖;
圖6是從圖2的直線A-A”觀察的設備的部分側視圖;圖7是從圖2的直線E-E觀察的設備的端視圖;圖8是從圖2的直線F-F觀察的設備的側視圖;圖9是從圖8的直線G-G觀察的示意圖;圖10是從圖2的直線H-H觀察的設備的部分側視圖;圖11是一個部分示意圖,示出由膠合板材制造的一個開始底板材料,由它的一端制造出一個連續長度的LVL板;圖12至37示出制造連續的LVL板段用的設備的相應的操作步驟;圖38(a)和38(b)是示意圖,示出制造LVL板方法的一個改變的實施例的操作步驟;圖39(a)和39(b)是示意圖,分別地示出一個改變的開始底板材料和由改變的底板材料制造LVL板用的膠合板材的一個壓制過程。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將參見圖2至11說明按照本發明作為膠合疊層木板的疊層膠合板(LVL)制造設備的優選的實施例。
應該指出,本實施例中使用的全部膠合板材已適當地干燥和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尺寸,即厚度約4mm,長度約1.000mm,是沿著膠合板材的一般木紋理取向測量的,以及寬度約1.000mm,是垂直于板材長度測量的。
首先參見圖2,設備具有多個工作站,包括膠合板材供給站3,膠合劑散布站15,第一膠合板材供給站27,第二膠合板材供給站71,膠合板材裝載站101,底板材料定位站127(圖10)和熱壓站141。如將在下面部分詳細說明,膠合板材(如圖2所示)由膠合板材供給站3起,沿著傳送滾子29、73向右移動或傳送,如圖的頂部的箭頭所示。設備還具有一個控制組件C,它接收來自各種傳感器和轉動的編碼器的探測信號和產生指令信號用于控制相應的致動器、(如壓力缸)驅動器(如電動機)和設備的其它器件工作,詳見下述。
在膠合板材供給站3提供一疊膠合板材5,其中每個設置為在疊內使其木紋理通常在橫向上延伸,如在圖2和3內所觀察,可以由圖2所示疊內最上面膠合板材的木紋理清晰地看出。雖然在圖中未示出,膠合板材5疊是被任何適當的升降器支承,它可操作放置膠合板疊成這樣的方式,使最上面的膠合板材經常保持基本上在相同高度。為此目的,設置一個適當的傳感器(未示出)用于探測膠合板材疊的高度。
緊靠膠合板材5疊的上面設置一個抽吸頭6,用于由板疊每次拾取一個膠合板材5。如圖4所示,抽吸頭6包括一個延長的空心盒9,設置為延伸跨過膠合板材5的寬度以及一組抽吸杯7,排列為沿著空心盒9的延伸部,以及每個借助一個保持器8固定至盒子9。如圖4所示,一個孔制成為通過每個抽吸杯7、和該抽吸杯附屬的保持器8和盒子9,從而使大氣和盒內部通過此孔連通。抽吸杯7是用柔性材料制造的,比如合成橡膠或海綿,具有與木膠合板材表面良好的接觸。吸氣盒9的內部通過一個盒口9a借助一個可控制操作的閘門(未示出)與任何適當的真空源,比如鼓風機(未示出)連接,當閘門開啟時,空氣流動,如圖4內箭頭所示,以及吸力隨之產生。如圖3內兩個雙頭箭頭所示,抽吸頭6被任何適當的器件,比如壓力缸(未示出)在垂直的和水平的方向上往復地移動。
如圖3內所示,緊接膠合板材疊的下游,如在膠合板材的傳送方向上所觀察,設有一對滾子11,滾子可沿箭頭方向轉動以供給被抽吸頭6拾取的一個膠合板5至后續的膠液散布站15。
膠液散布站15具有一個可移動的滾子組件,包括一對膠液滾子17和涂膠量控制輥19,可在圖3內箭頭方向上轉動,用于涂覆預定量的熱固性粘接劑16到膠合板材5的上表面。在說明的實施例中,涂膠量控制輥19調節為有約210g粘接劑涂覆到膠合板材表面的一個約1m2的區域。在成對的膠液滾子17和涂膠量控制輥19下面設置一個靜止滾子23,該滾子可沿箭頭方向轉動。標號21表示一個壓力缸,用于移動滾子組件17、19接近和離開靜止滾子23。特殊地,壓力缸21可以工作以便在降低的或膠液分布位置和升起的或備用位置之間移動滾子組件17、19,在前一位置時膠液滾子17和靜止滾子23的周邊表面比膠合板材的厚度稍小,而在后一位置時滾子組件17、19縮回,從而使膠液滾子17的周邊表面離開靜止滾子23間隔足夠遠。
在膠液散布站15的下游設置一系列可轉動的傳送滾子,包括第一組滾子29和第二組滾子73排列為彼此并列關系,用于傳送膠合板材5順序地沿著被滾子29、73限定的一個傳送通道。
雖然詳細的說明將在后面提供,膠合板材具有其涂覆粘接劑的上表面被第一組滾子29在箭頭方向上移動,在沿傳送通道的一個預定位置停止,在此處相對于傳送通道定中心,以及隨后橫向地移動跨過在第一膠合板材供給站27內的傳送通道。為此目的,第一膠合板供給站27具有下列排列。
一個傳感器31(圖3)設置在膠合板材傳送通道內,用于探測被滾子29移動的膠合板材的前端到達被傳感器31限定的位置。在傳感器31的上游約500mm的距離處定位一對定中心板33、35,被空氣壓力缸(未示出)在圖2雙頭箭頭所示的方向上往復地移動。更具體地說,這些定中心板33、35被空氣壓力缸在一個縮回位置和一個定中心位置之間移動,在縮回位置時板33、35彼此分離一個距離大于1,000mm,即膠合板材的寬度,從而使膠合板材被滾子29傳送離開板33、35,以及在定中心位置時板33、35移動彼此接近,其間距約1,000mm,從而使一個膠合板材隨后放置在板33、35之間,相對于膠合板材傳送通道處于校直的和定中心位置。
如圖3內所示,一個傳感器37定位在傳感器31的下游,用于探測膠合板材到達被傳感器31限定的位置。緊接傳感器37的下游設置一個第一停止板39,它被一個壓力缸41在一個工作位置和一個非工作位置之間移動,在工作位置時停止板39延伸以借助與被滾子29傳送的膠合板材的前端接觸以停止膠合板材的移動,以及在非工作位置時止動板39縮回,如圖3所示。一個類似的第二停止板47定位在第一停止板39的下游距離約120mm處,以及被一個壓力缸49在延伸的工作位置和縮回的非工作位置之間移動。
一個抽吸頭43,它與以上所述的抽吸頭6類似,設置在第一停止板39的一個上游位置,以及在膠合板材傳送通道的上面。抽吸頭43被一個壓力缸45垂直地移動,如圖2內雙頭箭頭所示。
在停止板39、47的上游設置一個第一器件用于橫向移動一個膠合板材或跨過傳送通道至膠合板材裝載站101。如圖2、3和5所示,第一膠合板材橫移器件包括一個升降桿51,具有兩個長桿部分延伸跨過膠合板材傳送通道,以及一個短桿部分,連接兩個長桿的一個末端,因此存在一個通道形狀,如圖2內由頂上觀察所示。如圖5所示,升降桿51具有固定在其通道形狀封閉末端上的一個支座51a,它具有一個垂直制造的貫通螺紋孔。一個電動機55固定地安裝在支承塊53上,具有一個被電動機55驅動的螺紋軸56,以及螺紋軸56與支座51a的螺紋孔接合,從而使軸56被電動機55轉動,導致升降桿51相對于支承塊53向上和向下移動。標號57、58表示反射型傳感器,借助探測可以與升降桿51一起移動的支座51a,分別地用于探測升降桿51的最低和最高位置。如圖5內所示,支承塊53的頂部固定至在一對滑輪63之間運動的一個皮帶61上,滑輪中的一個被一個電動機65正向地驅動,從而使支承塊53與其附屬部分包括升降桿51按雙頭箭頭所示往復地移動。標號67、68表示反射型傳感器,用于探測支承塊53(也探測了升降桿51)的移動范圍的相應的末端。
在第一膠合板材橫移器件的上游距離約1,000mm處設置第二膠合板材橫移器件,它基本上與以上所述第一膠合板材橫移器件的結構和排列相同。第二膠合板材橫移器件的類似的部件或元件用類似的標號表示,但增加一撇號,例如抽吸頭43’、升降桿51’、第一和第二停止板39’和47’,支承塊53’,電動機65’等。
一個其上表面涂覆粘接劑的膠合板材被第二傳送滾子73移動向前,在沿著傳送通道的一個預定位置停止,定中心和隨后橫向地移動跨過第二膠合板材供給站71內的傳送通道。為此目的,第二膠合板材供給站71具有下列排列。
參見圖,2、6和7,第二膠合板材供給站71包括一個傳感器75(圖6),用于探測被第二滾子73傳送的膠合板材的前端到達被傳感器75限定的位置。在傳感器75的上游約500mm距離處設置一對第二定中心板77、79。這些定中心板77、79與參見第一膠合板材供給站所述的第一定中心板33、35的結構和操作相同。另一個傳感器81設置在傳感器75的稍下游,如圖6所示,用于探測一個膠合板材的前端到達被傳感器81限定的位置。緊接傳感器81的下游設置一個停止板83,它被一個壓力缸85移動,移動方式與上述的停止板39、47的方式相同。
在停止板83的約500mm上游設置一個第一抽吸頭87,與圖4的抽吸頭6結構相似,以及具有一組抽吸杯7。如圖6中所示,抽吸頭87定位在膠合板材傳送通道的下面,并且使它的抽吸杯7面向上。如圖7中所示,抽吸頭87具有固定在其上的一個支座90a,它具有一個制成的貫通螺紋孔。一個伺服電動機93安裝在一個支承塊91上,具有一個螺紋軸90被電動機93驅動,以及與支座90a的螺紋孔接合,從而使軸90被電動機93轉動,導致抽吸頭87相對于支承塊91向上和向下移動。在圖7內,標號92表示一個軸,在其上電動機支承塊91樞動地支承,從而使電動機支承塊91和因此抽吸頭87被一個電動機(未示出),在圖中實線所示的備用位置和虛線所示的反向位置之間。擺動約180°。此外,一個轉動編碼器95連接至伺服電動機93,它計算電動機93的轉動角,從而確定抽吸頭87相對于一個基準位置的現在位置,詳見后述,因此使有可能控制抽吸頭87的位置。
在第一抽吸頭87的約1,000mm上游設置一個第二抽吸頭87’和它的附屬器件,它與抽吸頭87的相應的對應件的結構和操作相同,該抽吸頭的說明參見圖7。第二抽吸頭87’的這些器件和部件將以帶一撇號的標號表示,例如螺紋軸90’,伺服電動機93’,轉動編碼器95’等。
現在參見圖2、5、8和9說明膠合板材裝載站101。裝載站101的器件包括一個膠合板材攜帶板103,它上面攜帶兩個膠合板材,設置為如圖2內虛線所示,以及可在箭頭所示方向上往復地移動,用于傳送這些膠合板材至熱壓站141。一對引導元件105設置在膠合板攜帶板103的相對的側面上,間距約1,300mm,用于引導膠合板材攜帶板103的移動。
膠合板材攜帶板103被一對皮帶111驅動,而皮帶111在一對滑輪113之間運動,其中一個滑輪被一個伺服電動機115反向驅動,如圖8中所示。伺服電動機115連接至一個轉動編碼器116,它計算伺服電動機115的轉動角,從而確定攜帶板103相對于設備的一個預定基準位置的現在位置,以及有可能控制攜帶板103的定位。如圖9中所示,每個皮帶111制有向上漸擴的孔111a,它與制成在膠合板材攜帶板103上的互補的錐形凸塊103a接合。使用膠合板材攜帶板103的凸塊103a接收在皮帶111的孔111a內,使攜帶板103與皮帶111接合和被皮帶保持,從而使攜帶板103沿著引導元件105被皮帶111移動。膠合板材攜帶板103能夠與皮帶111脫開,這時借助向上移動插入的板103。攜帶板103希望由高熱傳導材料制造,比如鋁或銅。圖8內標號117表示一個傳感器,用于探測膠合板材攜帶板103的到達開始位置,在此處膠合板材被膠合板材橫移器件傳送后放置到攜帶板103上。
如圖2和5所示,膠合板材攜帶板103具有制成為通過其厚度的一組孔103b。特殊地,攜帶板103具有多達12個孔103b,它們以這樣方式排列,使6個孔被放置在攜帶板上的兩個膠合板材之一覆蓋,如圖2中清晰所見。當膠合板材攜帶板103處于上述的開始位置時(圖2),緊接攜帶板103的下面設置直立桿121,定位與攜帶板103的相應的孔103b對準,從而使被壓力缸123移動的桿121通過孔103b插入。
參見圖10,將說明定位站127內的底板材料定位器件。底板材料(圖10),它準備被器件定位,將參見圖11在后面部分詳細說明。定位器件包括一個鏈條傳送帶129,在滑輪之間運動(僅示出一個滑輪131)以及具有基本上平坦的上傳送腳。滑輪131連接至一個伺服電動機133,用于驅動鏈條傳送帶129反向,如雙頭箭頭所示。一個轉動編碼器135連接至伺服電動機133,用于計算伺服電動機133的轉動角,從而確定鏈條傳送帶129的現在位置,鏈條傳送帶攜帶一個底板材料1,由它的一個末端準備制造一個連續長度的LVL板。因此,它使有可能控制底板材料相對于熱壓機的一個加熱板的位置,詳見下述。
熱壓站141將參見圖8說明。一個熱壓機設置在工作站141,它包括一個下加熱板143,該加熱板的長度約2,120mm,是在圖8內橫向測量的,以及一個寬度約1,100mm。下加熱板143恒定地用蒸汽加熱至溫度170至190℃以及被液壓缸145在它的縮回的非工作位置和升起的工作位置之間垂直地移動,如圖8所示。
在圖8所見的下加熱板143的右側面,或在膠合板材裝載站101的相鄰側面設置一對第一和第二輔助下加熱板147、151,每個具有長度約120mm,以及與下加熱板143相同的寬度,或約1,1000mm。兩個輔助加熱板147、151是使用蒸汽加熱至與加熱板143相同的溫度,以及被液壓缸149、153分別地在它們的縮回的非工作位置和升起的工作位置之間垂直地移動,如圖8所示。應該注意,每個輔助加熱板是被設置為跨過加熱板的寬度的兩個液壓缸移動,因此在圖8中僅示出用于每個加熱板的一個壓力缸。處于其縮回位置的輔助加熱板147(圖8)的頂面定位在一個比下加熱板143的頂面高一個距離的位置,該距離相當于膠合板材攜帶板103的厚度。壓力缸149升起第一輔助加熱板147一個距離約4mm,即相當于膠合板材的厚度。在另一方面,處于其縮回位置的第二輔助下加熱板151的頂面定位在與第一輔助加熱板147相同的位置,但它被壓力缸153升起一個距離約8mm,即相當于膠合板材的兩倍厚度。
熱壓機還包括一個上加熱板155,定位在下加熱板143的上面和/或面對的關系。上加熱板155具有與下加熱板143相同的尺寸以及加熱至相同的溫度。應該注意,上和下加熱板143、155設置為彼此成一種偏移的關系。特殊地,上加熱板155定位相對于下加熱板143向左或朝著加載站101約70mm。加載站如圖20(b)和20(c)中清晰所見,它示出加熱板143、155處于它們的封閉狀態。
上加熱板155在它的頂面上制成一對螺紋孔(未示出),它們分別地接收螺桿157、159。螺桿157可操作連接至安裝在一個支承塊160上的一個伺服電動機161,支承塊160依次地固定至設備的一個框架,而另一個螺桿159是自由可轉動地安裝至支承塊160。螺桿157、159具有鏈輪(未示出),鏈輪被環形鏈條163連接,從而使被伺服電動機161驅動的螺桿157的轉動傳輸至螺桿159,以及兩個螺桿157、159以同步的方式轉動。伺服電動機161具有一個轉動編碼器165,它計算伺服電動機161的轉動角,從而確定上加熱板155相對于上面所提到相對抽吸頭87的基準位置的現在位置,以及使有可能控制上加熱板的位置。
上加熱板155具有一對液壓壓力缸169,液壓缸的桿連接至加熱板155,用于保持加熱板155在希望的位置,詳見后述。每個液壓壓力缸169具有一個流體口169a,它通過一個電磁活門171連接至一個油貯存罐172。活門171是正常開啟的,以允許上加熱板155向上和向下移動,但當加熱板155保持在希望的位置時,它保持關閉。
第一和第二輔助上加熱板173、177設置在上加熱板155的左側面,如圖8所示,或者鄰接加載站101的側面。這些輔助加熱板173、177與下加熱板143用的輔助加熱板147、151在形狀、尺寸和加熱方式上相同。上輔助加熱板173、177分別地被壓力缸175、179(僅示出每個輔助加熱板用的一個壓力缸)在縮回的非工作位置和下降的工作位置之間垂直地移動,如圖8所示。第一和第二輔助上加熱板173、177在它們的縮回位置具有它們的底面定位為基本上與上加熱板155的底面齊平。第一輔助加熱板173被壓力缸175下降一個距離約4mm,即相當于膠合板材厚度的距離,而壓力缸179降低第二輔助加熱板177一個距離約8mm,即相當于膠合板材兩倍厚度的距離。
如圖2所示,上和下加熱板155、143以及它們附屬的輔助加熱板173、177和147、151全部設置在成對的引導元件105之間的范圍內。
在上述的設備內,傳感器和轉動編碼器可以工作以產生探測信號或轉動角計算信號至控制組件C,控制組件響應這種信號,產生各種指令信號用于控制各種器件和致動器的工作,比如電動機、壓力缸和設備的其它器件(包括在任何圖中未示出的那些電動機和壓力缸)。
如前面所述,連接至電動機93、93’和161的轉動編碼器95、95’和165可以工作以分別地確定抽吸頭87、87’和上加熱板155相對于一個預定基準位置的現在位置。在本說明的實施例中,此基準位置建立在放置在鏈條傳送帶129上的底板材料1的任何適當的位置,例如,按跨過厚度測量在底板材料1的中點位置,即底板材料的第四和第五層膠合板材之間的一個位置,以及這種基準位置的數據存儲在控制組件C的一個適當的存儲器內。
在使用上面所述的設備制造疊層膠合板(LVL)時,事先準備一個如圖11所示的疊層膠合板材組件形狀的一個底板材料1由它的一個末端準備制造連續的LVL板段。開始的底板材料1是由一組膠合板材制造的,每個具有厚度約4mm,它們鋪放和用粘接劑16膠合到一起。全部膠合板材設置在底板材料1內,并且帶有其木紋理基本上沿圖內橫向延伸。
由圖11可以清楚看出,開始的底板材料1是八層結構,具有八層膠合板材,包括第一膠合板材至第八膠合板材,是從最下面的膠合板材開始計算。在底板材料1內的膠合板材是這樣鋪放為一個規則的階梯排列,使任何兩個相鄰的膠合板材層相距一個長度約120mm,但在第五和第六膠合板材的末端之間相距為170mm,還有底板材料1的末端部分成形為階梯的梯段,這就是由第五至第八膠合板材組成的面朝上一個階梯梯段,以及由第一至第五膠合板材組成的另一個面朝下階梯梯段。
特殊地,開始的底板材料1具有第一端面1a,第二端面1c,第三端面1e,第四端面1g,第五端面1i,第六端面1k,第七端面1n和第八端面1t,每個具有尺寸約4mm,是垂直測量的,如在圖中所見相當于膠合板材的厚度,以及還具有第一表面1b,第二表面1d,第三表面1f,第四表面1h,第六表面1m和第七表面1s,每個具有尺寸約120mm,是沿著膠合板材的一般木紋理取向測量的,以及第五表面1j具有尺寸約170mm,是在相同方向測量的。
參見圖12至37,下面將說明使用上面所述的設備作為膠合疊層木板的疊層膠合板(LVL)的一種制造方法。
開始的底板材料1是事先放置在鏈條傳送帶129上。成對的供給滾子11,成對的膠液滾子17和涂膠量控制輥19和靜止滾子23被起動和保持在相應的箭頭方向上轉動。在設備內使用底板材料1制造一個LVL板由供給一個膠合板材開始,它不需要涂覆粘接劑,以及準備排列在第五層制造一個LVL板。為此目的,膠液滾子17隨后放置在它的縮回的非工作位置,離開靜止滾子23,如圖12(a)所示。
當控制組件C接收一個開始信號,它產生一個信號以起動第一傳動帶滾子29,沿箭頭方向轉動,以及同時起動壓力缸41’,從而移動停止板39’至它的延伸位置,如圖12(a)所示。與此同時,抽吸頭6工作以拾取疊內最上面的膠合板材A5’,如圖12(a)內雙頭箭頭所示,以及隨后在箭頭方向上移動,或者在圖上所見的右側面,以允許膠合板材A5’的前端被捕獲,以及隨后被供給滾子11和第一傳送帶滾子29傳送向前,如圖12(b)所示。當膠合板材A5’的前端被滾子11捕獲時,抽吸頭6去激勵。當膠合板材A5’移動通過靜止滾子23來到一個位置,在此處前端被傳感器31探測,一個探測信號由傳感器31產生至控制組件C,控制組件隨后發送一個信號以停止第一傳送帶滾子29,如圖12(c)所示,相同的信號導致抽吸頭6在箭頭方向上移動返回至它的原始的備用位置,如圖12(c)所示。由第一傳送帶滾子29停止起經一預定時間長度后,響應控制組件C產生的另一個信號,定中心板33、35激勵,而彼此相對移動,直到進入與膠合板材A5’的橫向相對的邊緣接觸,并且帶有結果是膠合板材5’平直和相對于膠合板材傳送通道定中心,如圖12(d)所示。由定中心板33、35激勵起經一預定的時間長度后,此時間足夠長,以便使膠合板材正確地定中心,定中心板33、35彼此移動分離至它們的縮回位置,同時地,傳送帶滾子29再次轉動以移動膠合板材A5’向前。
當膠合板材A5’進入一個位置,在此處它的前端被傳感器37’探測,如圖13(a)所示,控制組件C提供一個信號,該信號導致傳送帶滾子29停止,時間是在由傳感器37’探測起經一預定的時間長度后,此時間足夠長,以便使前端進入與停止板39’的接觸,如圖13(a)所示。壓力缸41’工作從而使停止板39’移動至它的縮回位置。隨后,控制組件C提供一個信號,它操作壓力缸45’,從而降低抽吸頭43’,以便拾取膠合板材A5’和隨后升起帶有膠合板材A5’的抽吸頭43’至備用位置,如圖13(b)所示。同時地,隨著抽吸頭43’的升起,壓力缸41工作,從而移動停止板39至延伸的工作位置,以及抽吸頭6在膠合板材供給站3內工作以拾取膠合板材疊內最上面的膠合板材A5,如同一圖內所示。
第一傳送帶滾子29隨后再次激勵,以及抽吸頭6在供給滾子11之間移動膠合板材A5,如圖13(c)所示,從而使第二膠合板材A5以與膠合板材A5’相同的方式移動向前。當膠合板材A5的前端被傳感器31探測時,控制組件C響應來自傳感器31的探測信號,產生一個信號,該信號導致傳送帶滾子29停止以及抽吸頭6移動返回至它的縮回位置,如圖13(d)所示。定中心板33、35工作,從而使膠合板材A5平直和定中心,其方式與膠合板材A5’相同。在經一預定的時間長度后,定中心板33、35彼此移動分離至它們的縮回位置,同時地,傳送帶滾子29再次轉動,以移動膠合板材A5向前。
當膠合板材A5進入一個位置,在此處它的前端被傳感器37探測,在經一預定的時間長度后傳送帶滾子29停止,從而使前端進入與停止板39’的接觸,如圖14(a)所示。壓力缸41激勵,從而移動停止板39至它的縮回位置。隨后,壓力缸工作,從而降低抽吸頭43,以便拾取膠合板材A5和隨后升起帶有膠合板材A5的抽吸頭43,如圖14(b)所示。隨后,壓力缸49’工作,從而移動停止板47’至它的延伸位置,以及同時地,壓力缸21(圖2中所示)工作,從而使降低滾子組件17、19至膠液分布位置,如圖14(b)所示。抽吸頭6工作,從而拾取第三膠合板材A4’以及第一傳送帶滾子29轉動。膠合板材A4’前進通過供給滾子11和隨后進入膠液滾子17和靜止滾子23之間,如圖14(c)所示,從而使膠合板材A4’在其上表面涂覆粘接劑。因此膠合板材在其上表面涂覆粘接劑,在后文中將稱為“涂覆的膠合板材”。在此膠合板材A4’前進通過供給滾子11后,抽吸頭6返回至它的原始的備用位置,如圖14(d)所示。
當涂覆的膠合板材A4’進入一個位置,在處它的前端被傳感器31探測,傳送帶滾子29停止,以及定中心板33、35工作,以便使膠合板材A4’平直和定中心。定中心板33、35在經一預定的時間長度后,彼此移動分離至它們的縮回位置,以及同時地,傳送帶滾子29再次轉動,以移動膠合板材A4繼續向前。
當涂覆的膠合板材A4’的前端被傳感器37’探測時,傳送帶滾子29在經一預定的時間長度后停止,此時間長度用于前端進入與停止板47’接觸,如圖15(a)所示。在圖15(a)的狀態下,涂覆的膠合板材A4’定位在膠合板材A5’下面由其偏移至下游的位置,或者圖中所見的右側面,距離約120mm,它相當于第一和第二停止板39’和47’之間的間隔距離。在涂覆的膠合板材A5’這樣被停止板47’定位之后,停止板47’縮回,如圖15(b)所示。
第二膠合板材橫移器件用的電動機55工作,從而移動升降桿51’向上,直到它的支座51a被傳感器58’探測,如圖15(c)所示。這樣做的結果,涂覆的膠合板材A4’放置在膠合板材A5’下面,成偏移的關系,其中兩個膠合板材A4’、A5’的相鄰的末端成階梯,其距離約120mm,如圖15(b)所示。壓力缸49工作以延伸停止板47至它的工作位置。隨后,抽吸頭43’借助閘門(未示出)的關閉而去激勵,從而使涂覆的膠合板材A5’與膠合板材A4’被升降桿51’支承。
隨后,第一傳送帶滾子29和抽吸頭6的工作使一個第四膠合板材A4被由板疊拾取,涂覆粘接劑和傳送向前,其方式與膠合板材A4’相同,如圖16(a)所示,直到它的前端被傳感器31探測。當膠合板材A4的移動停止,抽吸頭6縮回以及膠合板材A4借助定中心板33、35進行定中心,如圖16(b)所示,隨后是再激勵第一傳送帶滾子29。
當由傳送帶滾子29移動的涂覆的膠合板材A4的前端被傳感器37探測時,在由被傳感器37探測起經一預定的時間長度后,傳送帶滾子29停止,從而使涂覆的膠合板材A4的前端進入與停止板47接觸,如圖17(a)所示。涂覆的膠合板材A4帶著它的前端放置為與停止板47接觸,定位在膠合板材A5的下面,以及由其偏移至下游一個距離約120mm,它相當于第一和第二停止板39和47之間的間隔距離。壓力缸49隨后工作,從而縮回停止板47,如圖17(b)所示。
第一膠合板材橫移用的電動機55工作,從而移動升降桿51向上,其方式與升降桿51’相同。因此,涂覆的膠合板材A4定位在膠合板材A5的下面,成一個偏移的關系,并且使兩個膠合板材A4、A5的相鄰的末端成階梯,距離約120mm,如圖17(b)所示。抽吸頭43借助它附屬的閘門(未示出)的關閉而去激勵,從而使涂覆的膠合板材A5由抽吸頭43釋放,以及與膠合板材A4一起被升降桿51’支承,如圖17(b)所示。
隨后,電動機55、55’同時地工作,從而降低升降桿51、51’,直到傳感器58、58’不再探測支座51a、51a’,如圖17(c)所示,雖然圖中僅示出第一膠合板材橫移器件。因此,膠合板材A5、A5’分別定位在距抽吸頭43、43’一個小的間隙,如圖17(c)所示(在圖中僅示出膠合板材A5)。
隨后,第一和第二膠合板材橫移器件用的電動機65、65’激勵。雖然以下將說明升降桿51的移動和第一膠合板材橫移器件的相關的工作,并參見圖18(a)至18(d),第二膠合板材橫移器件也發生相同的工作。
電動機65驅動皮帶61以移動支承塊53,升降桿51是與支承塊固定的,如圖18(a)右側箭頭所示,直到支承塊53被傳感器67探測,在比處升降桿51攜帶膠合板材A4、A5在其上,定位在緊接膠合板材攜帶板103的上面,如同一圖所示。壓力缸123隨后激勵以升起直立桿121,直到它們插入通過制造在膠合板材攜帶板103內的孔103b,從而使組合的膠合板材A4、A5被桿121推動向上,離開升降桿51,如圖18(b)所示。皮帶61被電動機65驅動,從而移動支承座53返回,直到它被傳感器68探測,如圖18(c)所示。隨后,壓力缸123工作,以縮回它們的桿121,從而使膠合板材A4、A5定位在攜帶板103上,以及升降桿51被電動機55降低至它的原始位置,在此處支座51a被傳感器57探測,如圖18(d)所示。
如圖19(a)所示,如此放置在攜帶板103上的兩個膠合板材A4、A4’或A5、A5’設置為一個鄰接另一個,并且使它們的末端放置為彼此面對的關系。攜帶板103是這樣定尺寸和排列,使膠合板材A4、A5、A4’、A5’在攜帶板103上的放置按以上所述的第一和第二膠合板橫移器件的工作,以這樣一種方式,使涂覆的膠合板材A4’的一端鄰接熱壓機的加熱板143、155離開攜帶板103的相鄰的端面103c一個距離約120mm,如圖19(a)的左側放大圖所示。
伺服電動機133激勵以移動鏈條傳送帶129至一個位置,在此處放置在鏈條傳送帶129上的開始的底板材料1的第六層內的膠合板材的第六端面1k(圖11)基本上與上加熱板155的相鄰的端面155a對準,如圖19(a)的右側放大圖所示。隨后,電動機115激勵以移動皮帶111與膠合板材攜帶板103,直到達到一個位置,在此處攜帶板103的端面103c基本上與開始的底板材料1的第三層內的膠合板材的第三端面1e對準,如圖19(b)的放大圖所示。皮帶111以及因此攜帶板103應該停止的位置由控制組件C確定,控制組件響應來自轉動編碼器116的一個信號控制電動機115的工作,轉動編碼器116借助計算電動機115的轉動角確定攜帶板103相對于設備一個預定的基準位置的現在位置。隨后,通過流體孔169a連接至壓力缸169的電磁活門171開啟,以及伺服電動機161激勵,從而降低上加熱板155,直至加熱板155的下表面進入一個位置,離開上述的底板材料1的基準位置一個距離,相當于膠合板材的厚度,即至一個位置,在此處上加熱板155的下表面進入與開始的底板材料1的第五層內的膠合板材的第五端面1j接觸,如圖20(a)所示。上加熱板155應該停止的位置由控制組件C確定,控制組件C響應來自轉動編碼器165的一個信號控制伺服電動機161的工作,轉動編碼器165借助計算電動機161的轉動角確定上加熱板155相對于底板材料1的一個預定的基準位置的現在位置。在電動機161停止后,電磁活門171關閉。
隨后,液壓壓力缸145、145激勵,以升起下加熱板143。當下加熱板143移動向上時,攜帶膠合板材A4、A5、A4’、A5’在其上面的攜帶板103與皮帶111脫開,并與加熱板143一起繼續移動向上,直至膠合板材被壓制,如圖20(b)所示。四個膠合板材A4、A4’、A5、A5’在加熱板155、143之間壓制,與圖19(a)所示的位置關系相同,也使涂覆的膠合板材A4’、A5’的右末端鄰接開始的底板材料1,放置為分別地與開始的底板材料1的第四層和第五層內的膠合板材的第四和第五端面1g和1i成面對的關系,如圖20(c)所示。此外,涂覆的膠合板材A4、A4’的整個表面接收來自下加熱板143的壓力,以及相同的整個表面區在壓制時背靠或支承上加熱板155。熱壓在壓力約1MPa進行以及繼續約3min。應該指出,當熱壓時,輔助的加熱板147、151、173、177不參與膠合板材的熱壓。
在熱壓中一個適當的時間控制組件產生一個指令信號,以開始一系列的操作步驟,這些操作步驟應在上述的熱壓時的三分鐘內進行,以便準備下一組的膠合板材。這就是,第二傳送帶滾子73以及第一傳送帶滾子29被驅動以轉動,以及壓力缸85’工作從而延伸停止板83’,如圖21(a)所示。同時地,抽吸頭6工作,以拾取和供給一個膠合板材A6’通過膠液分布器17、23,如圖21(b)所示。當涂覆的膠合板材A6’的前端被傳感器75探測時,第二傳送帶滾子73停止,以及第二定中心板77、79(僅示出一個板79)工作,使涂覆的膠合板材A6’平直和定中心,如圖21(c)所示。定中心結束后,第二傳送帶滾子73重新轉動,以移動涂覆的膠合板材A6’向前。當膠合板材A6’進入一個位置,在此處它的前端被傳感器81’探測,在由傳感器81’探測起經一預定的時間長度后,第二傳送帶滾子73停止,此時間長度足夠使前端進入與停止板83’接觸,如圖21(d)所示。
壓力缸85’激勵以移動停止板83’至它的縮回位置,如圖22(a)所示,以及伺服電動機93’工作,以升起第二抽吸頭87’,用于借助吸氣保持以及隨后升起涂覆的膠合板材A6’,直到抽吸頭87’達到膠合板材傳送路徑上面一個預定位置,如圖22(a)和22(b)所示。伺服電動機93’的工作由控制組件C響應來自編碼器95’的一個信號而控制,該編碼器的工作方式例如與電動機161用的編碼器165相同。隨后,壓力缸85激勵,從而延伸停止板83,如圖22(a)所示。同時地,第二傳送帶滾子73再次轉動,以及抽吸頭6工作以拾取一個膠合板材A6和允許它前進通過膠液分布器17、23,如圖22(a)和22(c)所示。當涂覆的膠合板材進入一個位置,在此處它的前端被傳感器75探測,傳送帶滾子73停止,以及涂覆的膠合板材A6用定中心板77、79定中心,如圖22(d)所示。隨后,傳送帶滾子73再次轉動,以移動涂覆的膠合板材A6向前。
當涂覆的膠合板材A6移動至一個位置,在此處它的前端被傳感器81探測,經一預定的時間長度后使膠合板材A6的前端進入與停止板83的接觸,傳送帶滾子73停止,如圖23(a)所示,以及壓力缸85激勵,以移動停止板83至它的縮回位置,如圖23(b)所示。類似于參見圖22(a)和22(b)所述的工作,伺服電動機93工作以升起抽吸頭87至膠合板材傳送路徑上面的預定的位置,如圖23(b)和23(c)所示。當兩個膠合板材A6’和A6因此放置在預定的位置時,如圖23(b)所示,控制組件C產生一個指令信號以激勵電動機(未示出)以轉動樞動軸92、92’,用于使電動機支承座91、91’以及因此抽吸頭87、87’擺動約180°,從而使膠合板材A6、A6’放置為帶有它們的涂覆表面直接在底板材料1的上面,如圖23(d)所示。
隨著第一傳送帶滾子29在箭頭方向上轉動,以及停止板47’被壓力缸49’延伸,如圖24(a)所示,抽吸頭6工作,以拾取和供給膠合板材A3’通過膠液分布器17、23,如圖24(b)所示,以及移動向前,直到涂覆的膠合板材A3’的前端被傳感器31探測,如圖24(c)所示。在圖24(c)的位置,涂覆的膠合板材A3’被定中心板33、35定中心,而這時傳送帶滾子29再次轉動,以及涂覆的膠合板材A3’移動向前,直到進入與停止板47’接觸,其方式與以上所述的相同,例如,參見膠合板材A5’。
電動機55’工作以升起升降桿51’,直到它的支座51a被傳感器58’探測,從而使涂覆的膠合板材A3’保持在膠合板材傳送路徑上面的一個位置,如圖25(a)所示。隨后操作壓力缸49’和49,停止板47’縮回,而停止板47延伸,如圖25(b)所示。使第一傳送帶滾子29轉動,抽吸頭6工作,以拾取和供給一個膠合板材A3通過膠液分布器17、23,如圖25(b)和25(c)所示,以及膠合板材A3移動向前,直到它的前端被傳感器31探測,如圖24(d)所示,在此處涂覆的膠合板材A3用定中心板33、35定中心。
傳送帶滾子29再次轉動,以移動涂覆的膠合板材A3向前。當膠合板材A3進入一個位置,在此處它的前端被傳感器37探測,在由探測起經一預定的時間長度后,使膠合板材A3的前端進入與停止板47的接觸,如圖26(a)所示,傳送帶滾子29停止。電動機55工作,從而升起升降桿51,直到支座51a被傳感器58探測,如圖26(b)所示。壓力缸49激勵,以移動停止板47至它的縮回位置,如圖26(c)所示。隨后,電動機55、55’同時地工作,從而降低升降桿51、51’,直到傳感器58、58’不再探測支座51a、51a’,如圖26(d)所示,雖然圖中僅示出第一膠合板橫移器件。因此,膠合板材A3、A3’分別地定位為與抽吸頭43、43’有小的間隙,如圖26(d)所示。
參見圖21至26所述的工作步驟是在圖20(c)的三分鐘熱壓工作中進行的。在熱壓過程中粘接劑充分固化,以接合兩組膠合板材A4、A4’和A5、A5’彼此到一起,以及至開始的底板材料1,借助這樣做,一個新的底板材料形成,它包括增加的膠合板材A4、A4’、A5、A5’。為了說明的目的,這種底板材料將給以標號1-1。
當三分鐘結束后,控制組件C產生一個信號,它首先引起電磁活門171開啟(圖8),以及隨后伺服電動機161工作,從而移動上加熱板155向上至它的原始的備用位置,以及激勵液壓壓力缸145,從而移動下加熱板143至它的原始的備用位置,如圖27所示。攜帶板103與下加熱板143一起降低,直到與皮帶111接合,并且使攜帶板103的凸塊103a接收在皮帶111的孔111a內。
隨后,電動機115激勵,以驅動皮帶111,從而使攜帶板103與皮帶111接合,在圖28所示的箭頭方向上移動,直到攜帶板103的左端(見圖28)被傳感器117探測。同時地,電動機133也激勵,以驅動鏈條傳送帶129,用以在箭頭方向上移動底板材料1-1至一個位置,在此處底板材料1-1的第六層內的膠合板材的第六端面1k基本上與涂覆的膠合板材A6’的相鄰的端面對準,如圖28的放大圖所示。
隨后,第一和第二膠合板材橫移器件用的電動機65、65’激勵。雖然下面將說明升降桿51的移動和第一膠合板材橫移器件的相關的工作,并參見圖29(a)至29(d),同時第二膠合板材橫移器件同時進行同樣的操作。
電動機65驅動皮帶61,以移動固定升降桿51的支承塊53向右,如圖29(a)內箭頭所示,直到支承塊53被傳感器67探測,在此處升降桿51攜帶膠合板材A3在其上,定位直接在膠合板材攜帶板103的上面,如同一圖所示。壓力缸123隨后激勵,以升起直立桿121,直到它們插入通過膠合板材攜帶板103內的孔103b,從而使膠合板材A3被桿121推動向上,離開升降桿51,如圖29(b)所示。皮帶61被電動機65驅動,從而移動支承塊53返回,直到它被傳感器68探測,如圖29(c)所示。隨后,壓力缸123工作,以縮回它們的桿121,從而使膠合板材A3’放置到攜帶板103上,以及升降桿51被電動機55降低至它的原始位置,在此處支座51a被傳感器57探測,如圖29(a)所示。如以上所述,第二膠合板橫移器件進行一系列的相同的工作步驟,從而使涂覆的膠合板材A3’放置到攜帶板103上。如圖30所示,放置在攜帶板103上的兩個膠合板材A3、A3’設置為一個接一個,并且帶有它們相鄰的末端成彼此面對的關系。
之后,伺服電動機93、93’激勵,從而降低抽吸頭87、87’,如圖30內箭頭所示,直到涂覆的膠合板A6、A6’定位為它們正好進入與先前疊層的膠合板材A5、A5’的表面及底板材料1-1的第五層內的膠合板材的第五端面1j接觸,如圖30的放大圖所示。在電動機93、93’停止后,抽吸頭87、87’借助它們附屬的閘門關閉(未示出)而去激勵,從而使涂覆的膠合板材A6、A6’放置在底板材料1-1上。
驅動軸92、92’轉動,用于擺動電動機支承塊91、91’以及因此抽吸頭87、87’擺動約180°,以及隨后伺服電動機93、93’轉動,從而移動抽吸頭87、87’返回至它們的原始備用位置,如圖31(a)所示。
伺服電動機133激勵以驅動鏈條傳送帶129,以便移動在其上面的底板材料1-1至一個位置,在此處在底板材料1-1的第七層內的膠合板材的第七端面1n基本上與上加熱板155的鄰接端面155a對準,如圖31(b)的放大圖中所示。之后,伺服電動機115驅動皮帶111工作以便在圖31(b)的箭頭方向上移動攜帶板103,直到達到一個位置,在此處在攜帶板103上的涂覆的膠合板材A3’的前端(圖中所見的右側端)基本上與底板材料1-1的第三層內的膠合板材的第三端面1e對準,如圖31(b)的同一放大圖所示。
隨后,壓力缸175激勵以降低第一輔助上加熱板173約4mm,如圖31(b)所示。
電磁活門171開啟,以及伺服電動機161激勵,以降低上加熱板155,直到上加熱板155的下表面進入一個位置,離開底板材料1-1的基準位置相當于膠合板材的兩倍厚度的一個距離,即一個位置,在此處上加熱板155的下表面正好進入與底板材料1-1的第六層的膠合板材的第六端面1m接觸,如圖31(c)右側的放大圖所示。電磁活門171的關閉是在上加熱板155已定位和伺服電動機161停止之后。在上加熱板155的上述位置,膠合板材A5的部分上表面保持與第一輔助上加熱板173接觸,如圖31(c)左側放大圖所示。
隨后,壓力缸149激勵,以升起第一輔助下加熱板147約4mm,如圖31(c)所示,以及液壓壓力缸145、145激勵以升高下加熱板143與輔助下加熱板147。借助這樣做,攜帶板103攜帶在其上面的膠合板材A3、A3’離開皮帶111,以及與加熱板143一起移動向上,直到膠合板材A3、A3’,A6、A6’壓制到底板材料1-1上,如圖32(a)和32(b)所示。
如圖32(b)所示,涂覆的膠合板材A3’排列為以它的右端面與底板材料1-1的第三層內的膠合板材的第三端面1e成面對的關系,和延伸跨過第四層內的膠合板材的第三表面1f,及底板材料1-1的部分先前疊層的膠合板材A4’。類似地,膠合板材A6’排列為以它的右端面與底板材料1-1的第六層內的膠合板材的第六端面1k成面對的關系,以及延伸跨第五層內的膠合板材的第五表面1j,及底板材料1-1的部分先前疊層的膠合板材A5’。此外,在此熱壓時,涂覆的膠合板材A3、A3’的整個表面區被下加熱板143壓制,以及相同的整個表面區被上加熱板155支承。在另一方面,涂覆的膠合板材A6、A6’的整個表面區接收來自上加熱板155的壓力。相同的整個表面區的大部分被下加熱板143支承,而它的其余部分在下加熱板143的左端面之外延伸,被第一輔助下加熱板147支承。如圖32(b)所示的熱壓在相同的壓力約1MPa繼續進行約1min。
在此一分鐘的熱壓中,兩個涂覆的膠合板材A7、A7’用與膠合板材A6、A6’相同的方式準備,放置在底板材料1-1上面,如圖32(c)所示,以及兩個涂覆的膠合板材A2、A2’用與膠合板材A3、A3’相同的方式準備,例如,如圖26(c)所示。
在此一分鐘的熱壓結束后,控制組件C產生一個信號,它引起下和上加熱板143、155移動至它們的縮回位置,如圖32(c)所示。攜帶板103與下加熱板143一起降低直到它與皮帶111接合。在熱壓后,底板材料1-1和膠合板材A3、A3’,A6、A6’被膠合為整體的,盡管粘接劑尚沒有完全地固化。因此,一個新的底板材料形成,它包括增加的膠合板材A3、A3’、A6、A6’,它將用標號1-2表示。
隨后,電動機115激勵以驅動皮帶111,從而在圖33內箭頭所示方向上移動攜帶板103,直到攜帶板103的左端被傳感器117探測。同時地,電動機133激勵以驅動鏈條傳送帶129,以便移動底板材料1-2至一個位置,在此處底板材料1-2的第七層內的膠合板材的第七端面1n基本上與涂覆的膠合板材A7’的右端面對準,如圖33所示。
使底板材料1-2這樣定位,電動機93、93’工作以降低抽吸頭87、87’如箭頭所示,直到涂覆的膠合板材A7、A7’定位為它們正好與先前疊層的膠合板材A6、A6’的表面以及底板材料1-2的第六層內的膠合板材的第六表面1m接觸,如圖34所示。在電動機93、93’停止后,抽吸頭87、87’借助它們附屬的閘門關閉(未示出)而去激勵,從而使涂覆的膠合板材A7、A7’放置在底板材料1-2上,如圖34所示。
隨后借助伺服電動機133移動鏈條傳送帶129,底板材料1-2在箭頭方向上移動至一個位置,在此處在第八層內的膠合板材的第八端面1t基本上與上加熱板155的相鄰的端面155a對準,如圖35(a)所示。隨后,電動機115驅動,從而沿圖35(a)的箭頭方向移動攜帶板103至一個位置,在此處在攜帶板103上的涂覆的膠合板材A2’的前端(在圖中所見的右側端)基本上與底板材料1-2的第二端面1c對準,如圖35(a)所示。
隨后,壓力缸179工作,從而降低第二上輔助加熱板177一個距離約8mm,如圖35(a)所示。
隨后,電磁活門171開啟,以及隨后伺服電動機161激勵,從而降低上加熱板155,直到上加熱板155的下表面進入一個位置,離開底板材料1-2的基準位置一個距離相當于膠合板材的三倍厚度,也就是至一個位置,在此處上加熱器155的下表面正好進入與底板材料1-2的第七層的第七端面1s接觸,如圖35(b)所示。在上加熱板155已定位和伺服電動機161停止后,電磁活門171關閉。使上加熱板155這樣定位,第一和第二上輔助加熱板173、177分別地放置成與涂覆的膠合板材A6和A5的上表面接觸接合,如圖35(b)的放大圖所示。
壓力缸153也工作,從而升起第二下輔助加熱板151一個距離約8mm,如圖35(b)所示。在此之后跟隨的是壓力缸145工作,以升起下加熱板143與攜帶板103,用以熱壓膠合板材A2、A2’,A7、A7’至底板材料1-2,如圖35(c)所示。
如圖36(a)所示,涂覆的膠合板材A2’壓制時以它的右端(在圖中所見的)與底板材料1-2的第二層內的膠合板材的第二端面1c成面對的關系,以及延伸跨過底板材料1-2的第三層內的膠合板材的第二表面1d,以及部分先前疊層的膠合板材A3’。類似地,涂覆的膠合板材A7’壓制時以它的右端與底板材料1-2的第七層的第七端面1n成面對的關系,以及延伸跨過底板材料1-2的第六層內的膠合板材的第六表面1m及部分先前疊層的膠合板材A6’。此外,在此熱壓中,涂覆的膠合板材A2、A2’的整個表面區被下加熱板143壓制,以及相同的整個表面區被上加熱板155支承。在另一方面,涂覆的膠合板材A7、A7’的整個表面區被上加熱板155壓制。相同的整個表面區的大部分被下加熱板143支承,而它的其余部分在下加熱板143的左端面之外延伸,被第一輔助下加熱板147支承。再者,在膠合板材A3、A4之間的接觸區域的一部分,該部分沒有被下加熱板143覆蓋以及在先前的壓制工序中僅熱壓一分鐘,接收來自第一輔助下加熱板147的熱量和壓力,而相同的區域被上加熱板155和第一輔助加熱板173支承。相同的情況對于膠合板材A7、A6之間的接觸區沒有被上加熱板155覆蓋的一部分也是真實的。接觸區的此部分接收來自第一輔助上加熱板173的熱量和壓力,以及被第一和第二輔助下加熱板147、151支承。因此,在這些接觸區內粘接劑的固化被促進至完全的固化。圖36(a)的熱壓在相同壓力約1MPa下繼續進行約一分鐘。
在膠合板材A2、A2’上的粘接劑借助由下加熱板143傳送通過攜帶板103的熱量而開始固化。此外,來自下加熱板143的熱量也傳送至膠合板材A3、A3,熱量通過膠合板材A2、A2’,或者直接用第一下輔助加熱板147傳送,從而使膠合板材A3、A3’上的粘接劑的固化在熱壓工序中繼續進行。類似地,膠合板材A7、A7’上的粘接劑借助從上加熱板155傳送的熱量開始固化,而熱量由相同的加熱板155通過膠合板材A7、A7’傳送至膠合板材A6、A6’或者直接地用第一上輔助加熱板173傳送,該熱量可以幫助促進在膠合板材A6、A6’上的粘接劑的固化。
在壓制之后,底板材料1-2和膠合板材A2、A2’、A7、A7’被膠合為整體的,盡管粘接劑尚沒有完全地固化。一個新的底板材料形成,它包括增加的膠合板材A2、A2’、A7、A7’它將用標號1-3表示。
雖然詳細的說明在此省略,在上述的一分鐘熱壓中,兩對涂覆的膠合板材A8、A8’和A1、A1’分別用與膠合板材A6、A6’和膠合板材A3、A3’相同的方式準備。
上述的熱壓一分鐘結束后,進行一系列的操作步驟以便鋪放和熱壓兩組膠合板材A1、A1’和A8、A8’。由于進行這些工序的方式基本上與膠合板材A2、A2’和A7、A7’的情況相同,其詳細的說明在此省略。然而,應該注意,此熱壓在約1MPa壓力下繼續進行約三分鐘。
在圖36(b)所示的熱壓中,涂覆的膠合板材A1壓制時以它的右端(圖中所見的)與底板材料1-3的第一層內的膠合板材的第一端面1a成面對的關系,以及延伸跨過底板材料1-3的第二層內的膠合板材的第一表面1b及部分先前疊層的膠合板材A2’。類似地,涂覆的膠合板材A8’的右端設置為與底板材料1-3的第八層內的第八端面1t成面對的關系,以及膠合板材A8’延伸跨過底板材料1-3的第七層內膠合板材的第七表面1s以及部分先前疊層的膠合板材A7’。此外,在此熱壓中,涂覆的膠合板材A1、A1’的整個表面區被下加熱板143壓制,以及相同的整個表面區被上加熱板155支承。在另一方面,涂覆的膠合板材A8、A8’被上加熱板155壓制。相同的整個表面區的大部分被下加熱板143支承,而它的其余部分在下加熱板143的左面之外延伸,被第一輔助下加熱板147支承。如將從與圖36(a)的說明對比容易地理解,輔助加熱板在此種情況下工作有效,是借助提供熱量和壓力至膠合板材A2、A3和A6、A7之間接觸區的這些部分,它們沒有分別地被下和上加熱板143、155覆蓋,以及在先前熱壓工序中加熱僅為一分鐘。此外,膠合板材A3、A4和A6、A7之間接觸區的一些部分接收直接來自第二輔助加熱板151、177的熱量。圖36(b)的熱壓在相同的壓力約1MPa下繼續進行約三分鐘。
在上述的熱壓工序的三分鐘結束之后,底板材料1-3和膠合板材A1、A1’、A8、A8’被膠合為整體的,盡管粘接劑尚沒有完全地固化。因此,制出新的底板材料1’,如圖37(a)所示,該板的端部成形為如圖11所示的開始的底板材料1的階梯形的齒形相同的形式。
隨后,控制單元C產生信號使上、下加熱板155、143,第一和第二上輔助加熱板173、177和第一和第二下輔助加熱板147、151分別縮回到它們開始的準備位置,如圖37(a)所示。隨后,操作電動機115驅動皮帶111以便使攜帶板103沿圖37(b)的箭頭方向移動回到其開始的準備位置。同時,操作電動機133使鏈條傳送帶129沿箭頭方向移動直到鏈條傳送帶129帶著的板到在底板材料1’的第六層中的膠合板A6的端面1K’基本與上加熱板155的端面155a對齊,如圖37(b)的放大圖所示。
隨后,參照圖12-37說明的系列操作步驟按要求重復多次以產生要求長度的八層LVL板。
在最佳實施例的說明中,有八層各為約4mm的膠合板的層壓膠合板組件(如圖11所示)用作開始底板材料1,一個連續長度的LVL板要在該底板材料的一端制出。如果膠合板厚度或層數改變,將改變基準位置,抽吸頭87、87’和上加熱板155相對該基準位置放置。在這種情形下,可以與上述最佳實施例相同的方式建立基準位置。也就是,基準位置可定在如跨過底板材料厚度測量在鏈條傳送帶129上攜帶的新的開始的底板材料的中間位置上。當層數改變時,設定新的基準位置也成為必須的。在這種情形下,與最佳實施例包括參照圖12-37說明的步驟的各完整操作周期中其它類似的步驟相比,對于第一和最后熱壓步驟最佳實施例中20(c)和圖36(b)要設定更長的熱壓時間長度。
雖然本發明已參照最佳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是本發明可以有其它的改變、改型而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范圍,如下說明。
在最佳實施例中,準備兩塊膠合板作出用于層壓的一組,該兩板放置成一個與另一個相鄰,它們的相鄰的端部設成相互面對,如例如圖2所示。但是,要準備的一組中膠合板的數目可以多于兩塊。或者,可提供一個單一的膠合板作為一組膠合板。
圖38(a)和圖38(b)所示的改型實施例與優選的實施例不同,在優選的實施例中,上加熱板155’是固定的,而鏈條傳輸帶129可垂直移動(如圖38(a)中雙頭箭頭所示),因此在傳輸帶上帶著的底板材料可垂直移動及水平移動。為此,設置一個伺服電動機129’和螺紋軸用來可控制地垂直移動鏈條傳送帶129,其中螺紋軸中的一個與電動機129’相連及被其轉動,鏈條傳送帶129通常放在較低的位置(如圖38(a)所示),并可如優選實施例的同樣方式沿水平方向可控制地移動,以便把底板材料相對例如上加熱板155’的右端面155’a定位。在熱壓操作中,其上有底板材料的鏈條傳送帶129被電動機129’向上移動相應于在優選實施例中上加熱板降下的距離的距離。如此,層壓膠合板組件定位如圖38(b)所示。隨后在施加約1MPa的壓力下,下加熱板143升起。
圖39(a)示出了一個開始層壓的膠合板組件1的替換形式,其中在第一到第五層中的膠合板的一端嵌接切口或帶有面向下的斜切表面以一個預定的角度斜切,而在第三到第八層的膠合板的一端以同樣的角度沿相對方向斜切,使得斜切面面向下。如圖39(b)所示,層壓到底板材料的膠合板的相對端沿同樣的方向以同樣的角度斜切使各各膠合板的相對的斜切面相互平行地延伸。膠合板以如此方式層壓使得在同一層的兩個相鄰的膠合板之間形成一搭接頭。如圖39(b)清楚所示。雖然以標記Q表示的膠合板端部部分在熱壓時只接受減小的壓力,因為這部分面積較小,因而不會影響最終LVL板的強度。
在最佳實施例和如圖39(a)所示的改型實施例中,八層的開始的底板成形為兩種階梯齒形,一種是由第六至第八層膠合板形成的面向上的階梯齒形,和另一種是由第一至第五層膠合板形成的面向下的階梯齒形。本發明不限制開始的底板材料為這一種形式,但是可提供一種底板材料,例如通過僅在圖11的底板材料的第一到第五層使用膠合板使得最終底板材料的端部有單一面向下的階梯齒形。在使用這種開始底板材料的情形下,膠合板A4,A4’、A5、A5’以圖20(c)步驟的同樣方式層壓。在相應圖36(a)和36(b)的步驟中,僅僅膠合板A2,A2’和A1,A1’分別粘結到底板材料上。
雖然在最佳實施例中,兩個輔助加熱板設成與上下加熱板中每一個的端部鄰近,本發明不限制使用的輔助加熱板的數目,也可以用單單一個輔助加熱板或用多于兩個類似的加熱板。
另外,上下加熱板的安排可以反轉。也就是,有液壓缸,例如169、被伺服電動機,例如161移動和具有轉動編碼器,例如165的加熱板用作下加熱板,而被液壓缸,例如145移動的加熱板可用作上加熱板。
權利要求
1.一種膠合疊層木板的制造方法,疊層木板是由多塊木膠合板材制造的,具有預定的長度、寬度和厚度,以及借助使用一種熱固性粘接劑熱壓疊層到一起,以這樣一種方式制造上述膠合疊層木板的連續的多層板段,在其中多層板的每層內的木板材是排列為在多層板的長度方向上相對于相鄰層內的木板材成一種階梯關系,上述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驟(a)提供多塊上述的木板材;(b)提供一個開始的底板材料,底板材料具有一個預定的厚度和延伸出一個端部,從該端部開始將形成上述的連續的膠合疊層木板段,開始的底板材料的上述的端部制造成階梯的梯段的形狀,具有一系列交替的第一表面在上述的開始的底板材料的長度方向上延伸,以及一個第二表面,以相對于上述的第一表面成一個角度延伸,跨過上述的開始的底板材料的厚度的、在任何兩個相鄰的第一表面之間的間隔距離是基本上與每個木板材的厚度相同,定位在開始的底板材料的上述的端部的邊緣的一個上述的第二表面是它的最外面的第二表面;(c)提供一個熱壓機,包括一對加熱板設置為基本上彼此面對的關系,以及可以相互相對地接近和分離,每個上述的加熱板具有一個壓制區,該壓制區足夠大以覆蓋至少一個木板材的整個表面區,上述的熱壓機還包括至少一對輔助加熱板,每個設置在每個上述的加熱板的一端,以及可以相互相對地接近和分離,以及具有一個長度相當于開始的底板材料的上述的第一表面的長度尺寸;(d)在至少兩組第一和第二木板材上用加熱板壓制經一預定的時間長度,每組包括至少一個木板材,用于疊層至開始的底板材料,以這樣一種排列分別地使上述的至少兩組的第一木板材的一端與開始的底板材料的上述的最外面的第二表面成面對的關系,以及第二木板材的一端與開始的底板材料的第二表面成面對的關系,該第二表面位于最接近上述的最外面的第二表面,以及還有上述的第二木板材的整個表面區接收來自一個加熱板的壓力,以及至少上述的整個表面區被另一個加熱板支承;(e)在另外至少兩組第三和第四木板材上用加熱板壓制經一預定的時間長度,每組包括至少一個木板材,用于疊層至開始的底板材料,以及還疊層至先前疊層的第一和第二木板材,以這樣一種排列,分別地使上述的另外至少兩組的第三木板材的一端與開始的底板材料的第二表面成面對的關系,該第二表面位于上述的最外面的第二表面的第二最鄰近處,以及第四木板材的一端與開始的底板材料的第二表面成面對的關系,該第二表面位于上述的最外面的第二表面的第三最鄰近處,以及還有上述的第四木板材的整個表面區接收來自上述的一個加熱板的壓力,以及至少上述的整個表面區被上述的另一個加熱板支承,以及同時地用上述的至少兩個輔助加熱板中至少一個壓制上述的第二木板材的一部分,該部分延伸超出第四木板材的另一端;(f)在另外至少兩組第五和第六木板材上用加熱板加壓經一預定的時間長度,每組包括至少一個木板材,用于疊層至開始的底板材料,以及還疊層至先前疊層的第三和第四木板,以這樣一種排列分別地使上述的另外至少兩組的第五木板材的一端與開始的底板材料的第二表面成面對的關系,該第二表面位于上述的最外面的第二表面的第四最鄰近處,以及第六木板材的一端與開始的底板材料的第二表面成面對的關系,它定位在上述的最外面的第二表面的第五最鄰近處,以及還有上述的第六木板材的整個表面區接收來自上述的一個加熱板的壓力,以及上述的整個表面區被上述的另一個加熱板支承,以及同時地用上述的至少兩個輔助加熱板壓制上述的第三和第四木板材的一部分,該部分分別地延伸超出第五和第六木板材的另一端,(g)重復壓制另外至少兩組木板材和先前疊層的木板材,基本上與上述的步驟(f)的方式相同,直到疊層的木板材的總厚度達到上述的開始的底板材料的厚度,借此形成一個加工中的膠合疊層木板,具有一個新的端部,該端部制造為階梯的梯段,與開始的底板材料的端部相同;以及重復步驟(d)至(g),用于順序制造加工中的膠合疊層木板的相應的新端部,經所需多的時間,直到希望長度的膠合疊層木板制成。
2.一種膠合疊層木板的制造方法,疊層木板是由多塊木膠合板材制造的,具有預定的長度、寬度和厚度,以及借助使用一種熱固性粘接劑熱壓疊層到一起,以這樣一種方式制造上述膠合疊層木板的連續長度的多層板,在其中多層板的每層內的木板材是排列為在多層板的長度方向上相對于相鄰層的木板材成一個階梯關系,上述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驟(a)提供多塊上述的木板材;(b)提供一個開始的底板材料,該底板材料具有一個預定的厚度和延伸出一個端部,從該端部開始上述的連續的膠合疊層木板段將形成,開始的底板材料的上述的端部制造成階梯的梯段的形狀,具有一系列交替的第一表面在上述的開始的底板材料的長度方向上延伸,以及一個第二表面,以相對于上述的第一表面成一個角度延伸,跨過上述的開始的底板材料的厚度的、在任何兩個相鄰的第一表面之間的間隔距離基本上與每個木板材的厚度相同,定位在開始的底板材料的上述的端部的邊緣的一個上述的第二表面是它的最外面的第二表面;(c)提供一個熱壓機,包括一對加熱板設置為基本上彼此面對的關系,以及可以相互相對地接近和分離,每個上述的加熱板具有一個控制區,該壓制區足夠大以覆蓋至少一個木板材的整個表面區,上述的熱壓機還包括至少一對輔助的加熱板,設置在上述的至少一個加熱板的一端,以及可以相互相對地接近和分離,以及具有一個長度相當于開始的底板材料的上述的第一表面的長度尺寸;(d)在至少兩組第一和第二木板材上用加熱板壓制經一預定的時間長度,每組包括至少一個木板材,用于疊層至開始的底板材料,以這樣一種排列分別地使上述的至少兩組的第一木板材的一端與開始的底板材料的上述的最外面的第二表面成面對的關系,該第二表面位于上述的最外面的第二表面的最鄰近處,以及還有上述的第二木板材的整個表面區接收來自上述的至少一個加熱板的壓力,以及至少上述的整個表面區被另一加熱板支承;(e)另外一組第三木板材用加熱板壓制經一預定的時間長度,該組包括至少一個木板材,用于疊層至開始的底板材料,以及還疊層至先前疊層的第一和第二木板材,以這樣一種排列使第三木板材的一端與開始的底板材料的第二表面成面對的關系,該第二表面位于上述的最外面的第二表面的第二最鄰近處,以及還有上述的第三木板材的整個表面區接收來自上述的至少一個加熱板的壓力,以及至少上述的整個表面區被另一個加熱板支承;(f)在另外一組第四木板材上用加熱板壓制經一預定的時間長度,該組包括至少一個木板材,用于疊層至開始的底板材料,以及還疊層至先前疊層的第三木板,以這樣一種排列使第四木板材的一端與開始的底板材料的第二表面成面對的關系,該第二表面位于上述的最外面的第二表面的第三最鄰近處,以及還有上述的第四木板材的整個表面區接收來自上述的至少一個加熱板的壓力,以及上述的整個表面被另一個加熱板支承,以及同時地用上述的至少一個輔助加熱板壓制上述的第三木板材的一部分,該部分延伸超出第四木板材的另外一端,(g)重復壓制另外至少一組木板材和先前疊層的木板材的一部分,基本上與步驟(f)所述的方式相同,直到疊層的木板材的總厚度達到上述的開始的底板材料的厚度,借此形成一個加工中的膠合疊層木板,該疊層木板具有一個新的端部,它制成為階梯的梯段,與開始的底板材料的端部相同;以及(h)重復步驟(d)至(g)用于順序地制造加工中的膠合疊層木板,按需要那樣多的時間,直到希望的長度的膠合疊層木板制成。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開始的底板材料的第二表面相對于第一表面延伸的上述角度是直角,以及每個木板材的相對的末端與其相對的表面成直角相交。
4.按照權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開始的底板材料的上述的第二表面相對于上述的第一表面是傾斜成上述的角度,每個上述的木板材的相對末端在相同的方向上成上述的角度,從而使傾斜的端面彼此平行地延伸,以及在每層內任何兩個相鄰的木板材設置為以它們的傾斜的末端成一種搭接方式的面對的關系。
5.按照權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每組木板材包括兩塊木板材,它們設置為在一個平面內一個鄰接另一個,并使它們相鄰的末端彼此成面對的關系。
6.按照權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木板材包括一個膠合板材。
7.按照權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膠合板材的上述壓制步驟是疊層到一起,并且使其木紋理主要沿著膠合疊層木板的長度延伸,借此疊層的膠合板作為上述的膠合疊層木板制成。
8.一種膠合疊層木板的制造設備,疊層木板是由多塊木板材制造的,具有預定的長度、寬度和厚度,以及借助使用一種熱固性粘接劑熱壓疊層到一起,以這樣一種方式制造連續長度的多層板,以及在其中多層板的每層內的木板材是排列為在多層板的長度方向上相對于相鄰層內的木板材成一種階梯關系,要形成的膠合疊層木板的上述的多層板由先前準備的開始的底板材料的一個端部延伸,該底板材料具有一個預定的厚度,由它開始上述的連續長度的膠合疊層木板將形成的、開始的底板材料的上述的端部制造成階梯的梯段的形狀,具有一系列交替的第一表面在上述的開始的底板材料的長度方向上延伸,以及一個第二表面相對于上述的第一表面成一個角度延伸,跨過開始的底板材料的厚度的在任何兩個相鄰的第一表面之間的間隔距離基本上與每個木板材的厚度相同,以及定位在開始的底板材料的上述的端部的邊緣的一個上述的第二表面是它的最外面的第二表面;上述的設備包括(a)用于選擇地用上述的熱固性粘接劑涂覆木板材的一個表面的裝置;(b)一對主板,設置為基本上彼此面對的關系,并且使它們的長度在上述板的長度方向上延伸,可以彼此相對地移動接近至封閉以進行壓制,以及其中至少一個是加熱的,每個上述的主板具有一個壓制區,該壓制區足夠大以覆蓋至少一個木板材的整個表面區;(c)設置為鄰接上述的主板的一端,用于相對于上述的主板定位上述的開始的底板材料的裝置,借助在上述的主板的長度方向上可控制地移動開始的底板材料來定位;(d)至少一對輔助板,它們設置為鄰接至上述的主板的另一端,基本上處于可以彼此相對地移動接近至封閉關系以進行壓制,以及其中至少一個是加熱的,每個上述的輔助板具有一個長度相當于開始的底板材料的上述的第一表面的長度尺寸;(e)木板材供給器件,用于供給第一和第二木板材,用于這樣的第一排列,分別使第一木板材的一端與開始的底板材料的上述的最外面的第二表面成面對的關系,以及第二木板材的一端與開始的底板材料的第二表面成面對的關系,該第二表面位于上述的最外的第二表面的最鄰近處,這時上述的主板封閉以便壓制第一和第二木板材,隨后供給一個第三木板材,用于這樣的第二排列,使第三木板材的一端與開始的底板材料的第二表面成面對的關系,該第二表面定位在上述的最外面的第二表面的第二最鄰近處,這時上述的主板封閉以便壓制第三木板材,隨后供給一個第四木板材,用于這樣的第三排列,使第四木板材的一端與開始的底板材料的第二表面成面對的關系,該第二表面位于上述的最外面的第二表面的第三最鄰近處,這時上述的主板封閉以便壓制第四木板材,以及繼續順序地供給至少一個木板材,其時間按這樣一個順序,使上述至少一個木板材供給這樣排列使其一端與開始的底板材料的第二表面成面對的關系,該第二表面順序地遠離上述的最外面的第二表面,這時上述的主板封閉以便壓制上述的至少一個木板材,直到這樣供給和壓制的木板材的總厚度變成開始的底板材料的厚度;以及(f)一個控制器,能夠工作以控制上述的粘接劑涂覆器件、主板、定位器件、輔助板和供給器件,從而使(1)上述的第二木板材借助上述的粘接劑涂覆器件在它的一個表面上涂覆粘接劑,上述的第一和第二木板材借助上述的供給器件供給至一個位置,用于上述的第一排列,開始的底板材料借助上述的定位器件移動至一個位置,在此處第二木板材的整個表面被一個主板壓制以及被另一個主板支承,這時主板封閉以便壓制第一和第二木板材,而主板封閉壓制經一預定的時間長度,(2)在壓制的上述預定的時間長度結束后,帶有疊層的第一和第二木板材的開始的底板材料借助定位器件移動至一個預定的位置,上述的第三木板材帶有它的涂覆粘接劑的一個表面借助上述的供給器件供給至一個位置,用于上述的第二排列,開始的底板材料借助上述的定位器件移動至一個位置,在此處第三木板材的整個表面被一個主板壓制以及被另一個主板支承,以及還有第二板材的一部分,該部分延伸超出第三木板材的另一端被上述的輔助板壓制,這時主板和輔助板封閉,以便壓制第三木板材,以及第二木板材的上述的部分,這時主板和輔助板封閉,以便壓制經一預定的時間長度,(3)在壓制第N個木板材用于疊層時,“N”表示一個整數和一個“第N”順序號,不同于第一、第二和第三,其上第一至第(N-1)木板材已經疊層的、開始的底板材料借助上述的定位器件移動至一個預定的位置,上述的第N木板材用粘接劑涂覆在其一個表面上,借助上述的供給器件供給,用于這樣一個排列,使第N木板材的一端與開始的底板材料的第二表面成面對的關系,該第二表面位于上述的最外面的第二表面的第(N-1)最鄰接處,這時上述的主板封閉以便壓制第N木板材,以及開始的底板材料借助上述的定位器件移動至一個位置,在此處第N木板材的整個表面被一個主板壓制,以及被另外一個主板支承,以及還有第(N-1)木板材的一部分,該部分延伸超出第N木板材的另一端,被上述的輔助板壓制,這時主板和輔助板封閉,以便壓制第(N-1)木板材,因而主板和輔助板封閉以便壓制經一預定的時間長度,以及(4)控制上述第(3)項重復進行直到疊層的木板材的總厚度變成開始的底板材料的厚度。
全文摘要
公開一種膠合疊層木板的制造方法,比如疊層膠合板(LVL)。膠合疊層木板是由多塊木板材制造的,比如膠合板材,借助使用一種熱固性粘接劑熱壓疊層到一起,形成膠合疊層木板的一個連續的多層板段,在其中多層板的每層內的木板材是排列為在多層板的長度方向上相對于相鄰層內的木板材成一種階梯關系。熱壓機具有一對加熱板,設置為基本上彼此成面對的關系,以及一個輔助加熱板,設置為鄰接至每個加熱板的一端。輔助加熱板使用于壓制木板材的一部分,該部分延伸超出加熱板的上述的一端。
文檔編號B27D1/04GK1745992SQ20041007683
公開日2006年3月15日 申請日期2004年9月8日 優先權日2004年9月8日
發明者阿部由起夫, 磯部誠, 岡村一作, 小田博茂, 浜口明仁, 本田憲行 申請人:株式會社名南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