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全自動異形封邊修邊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木工機械領域,尤其是一種對木板進行涂膠封邊及修邊的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木工對刨花板、纖維板等木板初步成型后進行側面的封邊、修邊工作分兩步來完成,先在封邊機上對木板進行涂膠和封邊,待封邊完成后再在修邊機上進行修邊工作。兩步工序需要在兩個機器上完成,需要搬動木板工件,工作效率低。而且現有的木工機械中的封邊機和修邊機都只能進行直線操作,不能很好地實現對帶有曲線等異形木板進行封邊和修邊工作;在工作過程中,還要人工輔助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大。
發明內容為克服現有技術中的技術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全自動異形封邊修邊機,同時具備封邊機部件和修邊機部件,它不僅實現只要一次裝夾木板工件就可以完成封邊、修邊兩步工序,而且它還可以很好地對帶有內、外曲線的木板工件進行封邊、修邊操作,整個加工過程由機器自動完成。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種全自動異形封邊修邊機,設有機座、氣缸一、轉臂一、轉臂二、氣缸二、封邊機部件、修邊機部件、步進電機和控制箱。封邊機部件設有封邊支架,修邊機部件設有修邊支架。轉臂一的一端與機座鉸連接,轉臂一的自由端與封邊機部件的封邊支架連接,機座與轉臂一之間設有氣缸一,氣缸一的缸體一端與機座鉸連接,氣缸一的活塞端與轉臂一中間一點鉸連接。轉臂二的一端與機座鉸連接,轉臂二的自由端與修邊支架連接,機座與轉臂二之間設有氣缸二,氣缸二的一端與機座鉸連接,氣缸二的另一端與轉臂二中間一點鉸連接。氣缸一和氣缸二伸縮可實現轉臂一和轉臂二轉動,分別帶動封邊支架、封邊機部件和修邊支架、修邊機部件轉動。在封邊支架和轉臂一自由端的下方連接步進電機,步進電機外殼與轉臂一固定連接,步進電機轉軸與封邊支架固定連接。在修邊支架和轉臂二自由端的下方也連接步進電機,該步進電機外殼與轉臂二固定連接,步進電機轉軸與修邊支架固定連接,步進電機外殼與轉臂一自由端固定連接。控制箱與步進電機電連接。控制箱設有控制面板、按鈕和控制閥,控制面板安裝在機座、封邊機部件或修邊機部件上,控制閥與氣缸連接,控制面板安裝按鈕,按鈕用于對氣缸的動作、各動作零部件的動作及電源的控制。[0006] 所述的封邊機部件,還設有涂膠組件、滾軸、上壓滾輪、下壓滾輪、上壓傳動組件、檢測裝置;檢測裝置設有檢測齒輪和編碼器。封邊支架有立軸,滾軸套在立軸上,滾軸與立軸之間有軸承固定連接,滾軸可繞立軸自由轉動。滾軸中心線下方穿過轉臂一的自由端。涂膠組件一側設有套筒,套筒和檢測齒輪中心位于滾軸的中心軸線上,套筒和檢測齒輪之間固定連接,套筒和檢測齒輪位于滾軸下方并套在立軸上,涂膠組件通過套筒與封邊支架連接,套筒與封邊支架的立軸之間連接,涂膠組件可沿滾軸中心軸線與封邊支架實現擺動。涂膠組件設有涂膠支架、涂膠滾輪和涂膠驅動電機,涂膠支架與套筒固定連接成一體,涂膠滾輪和滾軸的中心線平行,涂膠滾輪與其下方的涂膠驅動電機連接,涂膠滾輪通過軸承與涂 膠支架固定連接,涂膠滾輪通過涂膠驅動電機驅動,涂膠驅動電機外殼與涂膠支架固定連 接。編碼器與檢測齒輪嚙合連接、與步進電機電連接,編碼器與封邊支架固定連接。上壓傳 動組件位于封邊支架前上部,上壓滾輪與上壓傳動組件的一端連接,另有一上壓滾輪驅動 電機與上壓傳動組件連接;該上壓滾輪驅動電機通過驅動上壓傳動組件來驅動上壓滾輪轉 動。上壓傳動組件與封邊支架之間設置有上壓氣缸,上壓傳動組件通過一個轉動支點與封 邊支架之間固定連接,上壓傳動組件無上壓滾輪的一端與上壓氣缸的活塞端連接,上壓氣 缸的缸體與封邊支架連接。下壓滾輪位于封邊支架前下部、上壓滾輪的正下方,下壓滾輪中 心與封邊支架固定連接,下壓滾輪和上壓滾輪之間間隙與滾軸中部的高度一致。 所述的修邊機部件還設有刀組件、上壓傳動組件二、上壓滾輪二、下壓滾輪二、檢 測裝置二和電機。上壓傳動組件二和電機位于修邊支架前上部,上壓滾輪二與上壓傳動組 件二的一端連接,電機與上壓傳動組件二連接,該電機通過傳動組件二來驅動上壓滾輪二 轉動。上壓傳動組件二與修邊支架之間設置有上壓氣缸二,上壓傳動組件二通過一個轉動 支點與修邊支架之間固定連接,上壓傳動組件二無上壓滾輪二的一端與上壓氣缸二的活塞 端連接,上壓氣缸二的缸體與修邊支架連接。下壓滾輪二位于修邊支架前下部、上壓滾輪 二的正下方,下壓滾輪二的中心與修邊支架固定連接。刀組件位于上壓滾輪二和下壓滾輪 二的后面并與修邊支架連接;所述的刀組件設有底座、帶鍵槽的驅動軸、上銑刀座、上銑刀、 下銑刀座、下銑刀、銑刀調節裝置、小滾軸、小導柱和高速電機,上銑刀座和下銑刀座同時穿 過帶鍵槽的驅動軸并通過花鍵與驅動軸配合連接,上銑刀座和下銑刀座同時與底座滑動連 接,上銑刀、下銑刀分別與上銑刀座、下銑刀座連接并固定,小滾軸位于上銑刀、下銑刀之 間,小滾軸中心與修邊支架連接。底座固定連接兩個銑刀調節裝置,兩個銑刀調節裝置設有 頂桿分別與上銑刀座和下銑刀座連接,帶鍵槽的驅動軸與高速電機的輸出軸聯結。上銑刀、 下銑刀通過銑刀調節裝置上的可伸縮頂桿來調節上、下位置。小導柱與帶鍵槽的驅動軸平 行,小導柱兩端與底座固定連接,上銑刀座和下銑刀座同時穿過小導柱并與之滑動配合。上 銑刀座和下銑刀座與小導柱之間有滾珠,上銑刀座和下銑刀座通過在小導柱上滑動實現與 底座滑動連接。檢測裝置二設有檢測杠桿、檢測輪和編碼器,檢測杠桿的一端與檢測輪的中 心固定連接,檢測杠桿的另一端有齒與編碼器嚙合連接,編碼器與步進電機電連接,編碼器 與修邊支架固定連接。這樣,檢測裝置二通過編碼器與步進電機電連接。 所述的涂膠組件還設有送帶組件;送帶組件位于套筒中心與涂膠組件之間的后 部,送帶組件與涂膠支架連接;送帶組件還設有送帶輪、切帶裝置、壓帶輪,壓帶輪靠近送 帶輪,送帶輪的中心與封邊支架固定連接,送帶輪與涂膠滾輪的中心軸之間有鏈條連接,這 樣,送帶組件與涂膠滾輪可由一個電機來驅動。切帶裝置位于送帶輪和滾軸之間并與封邊 支架連接。封邊帶穿過送帶輪與壓帶輪之間,再穿過切帶裝置后由滾軸靠壓在已經封膠的 工件側壁上。 所述的涂膠組件還設有膠容器、加熱裝置,加熱裝置位于膠容器的底部或兩側壁, 涂膠滾輪與膠容器連通。 所述的銑刀調節裝置設有氣缸和活塞,頂桿與活塞連接,氣缸的缸體與底座固定 連接。 所述的底座還設有封邊帶轉盤和工作臺。
5[0012]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一臺機器上設置有用于涂膠、封邊的封邊機部件和用于修邊機的修邊機部件,封邊、修邊兩步工序不需要搬動木板工件,封邊、修邊兩步工序在一臺機器上完成,提高了加工效率。封邊機部件和修邊機部件通過氣缸和步進電機控制沿木板工件周邊工作,可以對直線、內外曲線等異形木板加工,適宜性強。由于設置有檢測裝置和控制裝置,整個加工全部由機器自動完成,極大地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0013]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實施例中沒有放置木板工件時的俯視圖。圖3是圖l放大后的右視圖。圖4是圖1的俯視圖。圖5是圖1中封邊機部件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的俯視圖。圖7是圖5的左視圖。圖8是圖1中修邊機部件的結構示意圖。圖9是圖8的左視圖。圖10是圖8放大后的俯視圖。圖中,l.機座,2.氣缸一,3.轉臂一,4.氣缸二,5.封邊機部件,6.轉臂二,7.修
邊機部件,8.涂膠驅動電機,IO.封邊帶轉盤,ll.工件,12.步進電機,13.控制箱,20.封邊支架,21.涂膠組件,22.滾軸,23.下壓滾輪,24.上壓滾輪,25.上壓傳動組件,26.檢測裝置,27.立軸,28.涂膠支架,29.涂膠滾輪,30.套筒,31.上壓滾輪驅動電機,32.上壓氣缸,33.送帶組件,34.膠容器,35.切帶裝置,36.上壓傳動組件二,37.上壓滾輪二,38.下壓滾輪二,39.檢測裝置二,40.刀組件,41.電機,42.上壓氣缸二,43.修邊支架,44.底座,45.帶鍵槽的驅動軸,46.上銑刀座,47,上銑刀,48.下銑刀座,49.下銑刀,50.銑刀調節裝置,51.小滾軸,52.步進電機,53.小導柱,54.高速電機,56.頂桿,57.氣缸。
具體實施方式
[0025] 實施例 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全自動異形封邊修邊機,包括機座(1)、氣缸一、轉臂一 (3)、轉臂二 (6)、氣缸二 (4)、封邊機部件(5)、修邊機部件(7)、步進電機(12、52)和控制箱(13)。封邊機部件(5)設有封邊支架(20),修邊機部件(7)設有修邊支架。轉臂一(3)的一端與機座(1)鉸連接,轉臂一 (3)的自由端與封邊機部件(5)的封邊支架(20)連接,機座(1)與轉臂一 (3)之間設有氣缸一 (2),氣缸一 (2)的缸體一端與機座(1)鉸連接,氣缸一 (2)的活塞端與轉臂一 (3)中間一點鉸連接。這樣,在氣缸一 (2)的作用下,轉臂一(3)可在水平面上轉動。轉臂二 (6)的一端與機座(1)鉸連接,轉臂二 (6)的自由端端與修邊支架(43)連接,機座(1)與轉臂二 (6)之間設有氣缸二 (4),氣缸二 (4)的一端與機座(1)鉸連接,氣缸二 (4)的另一端與轉臂二 (6)中間一點鉸連接。同樣,在氣缸二 (4)的作用下,轉臂二 (6)可在水平面上轉動。氣缸一 (2)和氣缸二 (4)伸縮可實現和轉臂二 (6)轉動,分別帶動封邊支架(20)、封邊機部件(5)和修邊支架(43)、修邊機部件(7)轉動。在封邊支架(20)和轉臂一自由端的下方連接步進電機(52),步進電機(52)外殼與轉臂一固定連接,步進電機(52)轉軸與封邊支架(20)固定連接。步進電機(52)外殼與轉臂一自由端固定連接。在修邊支架(43)和轉臂二 (6)自由端的下方也連接步進電機(12),該步進電機(12)外殼與轉臂二 (6)固定連接,步進電機(12)轉軸與修邊支架(43)固定連接。控制箱(13)與步進電機(52)電連接。控制箱(13)設有控制面板、按鈕和控制閥,控制面板安裝在封邊機部件(5)及修邊機部件(7)上,控制閥與氣缸連接,控制面板安裝按鈕,按鈕用于對氣缸的動作、各動作零部件的動作及電源的控制。 所述的封邊機部件(5),如圖5、圖6和圖7所示,還設有涂膠組件(21)、滾軸(22)、上壓滾輪(24)、下壓滾輪(23)、上壓傳動組件(25)、檢測裝置(26);檢測裝置(26)設有檢測齒輪和編碼器。封邊支架(20)有立軸(27),滾軸(22)套在立軸(27)上,滾軸(22)與立軸(27)之間有軸承固定連接,滾軸(22)可繞立軸(27)自由轉動。滾軸(22)中心線下方穿過轉臂一的自由端。涂膠組件(21) —側設有套筒(30),套筒(30)和檢測齒輪中心位于滾軸(22)的中心軸線上,套筒(30)和檢測齒輪之間固定連接,套筒(30)和檢測齒輪位于滾軸(22)下方并套在立軸(27)上,涂膠組件(21)通過套筒(30)與封邊支架(20)連接,套筒(30)與封邊支架(20)的立軸(27)之間連接,涂膠組件(21)可沿滾軸(22)中心軸線與封邊支架(20)實現擺動。涂膠組件(21)設有涂膠支架(28)、涂膠滾輪(29)和涂膠驅動電機(8),涂膠支架(28)與套筒(30)固定連接成一體,涂膠滾輪(29)和滾軸(22)的中心線平行,涂膠滾輪(29)與其下方的涂膠驅動電機(8)連接,涂膠滾輪(29)通過軸承與涂膠支架(28)固定連接,涂膠滾輪(29)通過涂膠驅動電機(8)驅動,涂膠驅動電機(8)外殼與涂膠支架(28)固定連接。編碼器與檢測齒輪嚙合連接、與步進電機(52)電連接,編碼器與封邊支架(20)固定連接。上壓傳動組件(25)位于封邊支架(20)前上部,上壓滾輪(24)與上壓傳動組件(25)的一端連接,另有一上壓滾輪驅動電機(31)與上壓傳動組件(25)連接;該上壓滾輪驅動電機(31)通過驅動上壓傳動組件(25)來驅動上壓滾輪(24)轉動。上壓傳動組件(25)與封邊支架(20)之間設置有上壓氣缸(32),上壓傳動組件(25)通過一個轉動支點與封邊支架(20)之間固定連接,上壓傳動組件(25)無上壓滾輪(24)的一端與上壓氣缸(32)的活塞端連接,上壓氣缸(32)的缸體與封邊支架(20)連接;下壓滾輪(23)位于封邊支架(20)前下部、上壓滾輪(24)的正下方,下壓滾輪(23)中心與封邊支架(20)固定連接,下壓滾輪(23)和上壓滾輪(24)之間間隙與滾軸(22)中部的高度一致。[0028] 所述的涂膠組件(21)還設有送帶組件(33);送帶組件(33)位于套筒(30)中心與涂膠組件(21)之間的后部,送帶組件(33)與涂膠支架(28)連接;送帶組件(33)的結構與現有的封邊機上的送帶組件(33)相似。送帶組件(33)還設有送帶輪、切帶裝置(35)、壓帶輪,壓帶輪靠近送帶輪,送帶輪的中心與封邊支架(20)固定連接,送帶輪與涂膠滾輪(29)的中心軸之間有鏈條連接。切帶裝置(35)位于送帶輪和滾軸(22)之間并與封邊支架(20)連接,切帶裝置(35)用于封邊完成后及時切斷封邊帶。封邊帶穿過送帶輪與壓帶輪之間,再穿過切帶裝置(35)后由滾軸(22)靠壓在已經封膠的工件側壁上。所述的涂膠組件(21)還設有膠容器(34)、加熱裝置,加熱裝置位于膠容器(34)的底部,涂膠滾輪(29)與膠容器(34)連通。所述的涂膠滾輪(29)中心軸下方設有鏈條與送帶組件(33)的送帶輪連接,這樣,送帶組件(33)與涂膠滾輪(29)由一個電機來驅動。[0029] 所述的修邊機部件(7),如圖8、圖9和圖10所示,它還設有刀組件(40)、上壓傳動組件二 (36)、上壓滾輪二 (37)、下壓滾輪二 (38)、檢測裝置二 (39)和電機(41)。上壓傳動組件二 (36)和電機(41)位于修邊支架(43)前上部,上壓滾輪二 (37)與上壓傳動組件二 (36)的一端連接,電機(41)與上壓傳動組件二 (36)連接,該電機(41)通過傳動組件二來驅動上壓滾輪二 (37)轉動。上壓傳動組件二 (36)與修邊支架(43)之間設置有上壓氣缸二 (42),上壓傳動組件二 (36)通過一個轉動支點與修邊支架(43)之間固定連接,上壓傳動組件二 (36)無上壓滾輪二 (37)的一端與上壓氣缸二 (42)的活塞端連接,上壓氣缸二(42)的缸體與修邊支架(43)連接。下壓滾輪二 (38)位于修邊支架(43)前下部、上壓滾輪二 (37)的正下方,下壓滾輪二 (38)的中心與修邊支架(43)固定連接。刀組件(40)位于上壓滾輪二 (37)和下壓滾輪二 (38)的后面并與修邊支架(43)連接;所述的刀組件(40)設有底座(44)、帶鍵槽的驅動軸(45)、上銑刀座(46)、上銑刀(47)、下銑刀座(48)、下銑刀(49)、銑刀調節裝置(50)、小滾軸(51)、小導柱(53)和高速電機(54),上銑刀座(46)和下銑刀座(48)同時穿過帶鍵槽的驅動軸(45)并通過花鍵與驅動軸配合連接,上銑刀座(46)和下銑刀座(48)同時與底座(44)滑動連接,上銑刀(47)、下銑刀(49)分別與上銑刀座(46)、下銑刀座(48)連接并固定,小滾軸(51)位于上銑刀(47)、下銑刀之間,小滾軸(51)中心與修邊支架(43)連接。底座(44)固定連接兩個銑刀調節裝置(50),兩個銑刀調節裝置(50)設有頂桿(56)分別與上銑刀座(46)和下銑刀座(48)連接,帶鍵槽的驅動軸(45)與高速電機(54)的輸出軸聯結。上銑刀(47)、下銑刀(49)通過銑刀調節裝置(50)上的可伸縮頂桿(56)來調節上、下位置。所述的銑刀調節裝置(50)采用氣缸結構,它設有氣缸(57)和活塞,頂桿(56)與活塞連接,氣缸(57)的缸體與底座(44)固定連接。[0030] 刀組件(40)上的小導柱(53)與帶鍵槽的驅動軸(45)平行,分別分布在帶鍵槽的驅動軸(45)的兩邊,小導柱(53)兩端與底座(44)固定連接,上銑刀座(46)和下銑刀座(48)同時穿過小導柱(53)并與之滑動配合。上銑刀座(46)和下銑刀座(48)與小導柱(53)之間有滾珠,上銑刀座(46)和下銑刀座(48)通過在小導柱(53)上滑動實現與底座(44)滑動連接。 檢測裝置二 (39)設有檢測杠桿、檢測輪和編碼器,檢測杠桿的一端與檢測輪的中心固定連接,檢測杠桿的另一端有齒與編碼器嚙合連接,編碼器與步進電機(52)電連接,編碼器與修邊支架(43)固定連接。工作時,檢測輪與工件(11)接觸,當工件(11)的形狀發生變化時,檢測輪會給編碼器一個信號,編碼器再給步進電機(52) —個信號,從而,檢測裝置二 (39)實現檢測工件(11)周邊形狀變化、進一步控制步進電機(52)的動作。[0032] 為便于理解,該實施例全自動異形封邊修邊機的工作過程如下[0033] 在機器工作臺放置好木板工件(11),按動汽缸一的啟動按鈕,汽缸一動作,推動轉臂一轉動再帶動封邊機部件(5),使封邊機部件(5)靠近工件(ll),直到封邊機部件(5)上的滾軸(22)和涂膠滾輪(29)接觸工件(11)。啟動工作按鈕,上壓氣缸(32)動作,使上壓滾輪(24)向下移動直到工件(11)同時由上壓滾輪(24)和下壓滾輪(23)夾緊。涂膠驅動電機(8)也驅動涂膠滾輪(29)轉動,涂膠滾輪(29)帶動其下面膠容器(34)里的膠水向上滾動,膠水順利涂在工件(11)側面。上壓滾輪驅動電機(31)啟動可帶動上壓滾輪(24)轉動,實現拉動工件(11)轉動。同時,送帶組件(33)開始送帶,并由滾軸(22)把封邊帶壓緊到涂膠后的木板側面,實現封邊。當木板形狀發生變化時,檢測裝置(26)會自動檢測木板
8形狀的變化量,再給出合適的信號給步進電機(52),步進電機(52)準確動作使封邊機部件 (5)相對擺動木板邊沿擺動,使封邊機部件(5)上的滾軸(22)和涂膠滾輪(29)始終接觸工 件(ll),順利完成封邊工作。 完成封邊工作后,開始修邊工作。按動汽缸二的啟動按鈕,汽缸二動作,推動轉臂 二 (6)轉動再帶動修邊機部件(7),使修邊機部件(7)靠緊工件(ll),直到修邊機部件(7) 上的小滾軸(51)接觸工件(11)。啟動工作按鈕,上壓氣缸二 (42)動作,使上壓滾輪二 (37) 向下移動直到工件(11)同時由上壓滾輪二 (37)和下壓滾輪二 (38)夾緊。銑刀調節裝置
(50) 氣缸(57)動作,可伸縮頂桿(56)來調節上銑刀(47)、下銑刀(49)的位置直到需要加 工的位置,上銑刀(47)、下銑刀(49)在高速電機(54)的驅動下實現修邊加工。電機(41) 啟動可帶動上壓滾輪二 (37)轉動,實現拉動工件(11)轉動。當木板形狀發生變化時,檢 測裝置二 (39)會自動檢測木板形狀的變化量,再給出合適的信號給步進電機(12),步進電 機(12)準確動作使修邊機部件(7)相對擺動木板邊沿擺動,使修邊機部件(7)上的小滾軸
(51) 和上下銑刀(47、49)始終接觸工件(ll),順利完成修邊工作。
權利要求一種全自動異形封邊修邊機,設有機座、氣缸一、轉臂一、轉臂二、氣缸二、封邊機部件、修邊機部件、步進電機和控制箱;其特征是封邊機部件設有封邊支架,修邊機部件設有修邊支架;轉臂一的一端與機座鉸連接,轉臂一的自由端與封邊機部件的封邊支架連接;機座與轉臂一之間設有氣缸一,氣缸一的缸體一端與機座鉸連接,氣缸一的活塞端與轉臂一中間一點鉸連接;轉臂二的一端與機座鉸連接,轉臂二的自由端與修邊支架連接,機座與轉臂二之間設有氣缸二,氣缸二的一端與機座鉸連接,氣缸二的另一端與轉臂二中間一點鉸連接;在封邊支架和轉臂一自由端的下方連接步進電機,步進電機外殼與轉臂一固定連接,步進電機轉軸與封邊支架固定連接;在修邊支架和轉臂二自由端的下方也連接步進電機,該步進電機外殼與轉臂二固定連接,步進電機轉軸與修邊支架固定連接,步進電機外殼與轉臂一自由端固定連接;控制箱與步進電機電連接。
2. 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異形封邊修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邊機部件,還設有涂膠組件、滾軸、上壓滾輪、下壓滾輪、上壓傳動組件、檢測裝置;檢測裝置設有檢測齒輪和編碼器;封邊支架有立軸,滾軸套在立軸上,滾軸與立軸之間有軸承固定連接,滾軸中心線下方穿過轉臂一的自由端;涂膠組件一側設有套筒,套筒和檢測齒輪中心位于滾軸的中心軸線上,套筒和檢測齒輪之間固定連接,套筒和檢測齒輪位于滾軸下方并套在立軸上,涂膠組件通過套筒與封邊支架連接;涂膠組件設有涂膠支架、涂膠滾輪和涂膠驅動電機,涂膠支架與套筒固定連接成一體,涂膠滾輪和滾軸的中心線平行,涂膠滾輪與其下方的涂膠驅動電機連接,涂膠滾輪通過軸承與涂膠支架固定連接,涂膠驅動電機外殼與涂膠支架固定連接;編碼器與檢測齒輪嚙合連接、與步進電機電連接,編碼器與封邊支架固定連接;上壓傳動組件位于于封邊支架前上部,上壓滾輪與上壓傳動組件的一端連接,另有一上壓滾輪驅動電機與上壓傳動組件連接;上壓傳動組件與封邊支架之間設置有上壓氣缸,上壓傳動組件通過一個轉動支點與封邊支架之間固定連接,上壓傳動組件無上壓滾輪的一端與上壓氣缸的活塞端連接,上壓氣缸的缸體與封邊支架連接;下壓滾輪位于封邊支架前下部、上壓滾輪的正下方,下壓滾輪中心與封邊支架固定連接。
3. 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異形封邊修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修邊機部件還設有刀組件、上壓傳動組件二、上壓滾輪二、下壓滾輪二、檢測裝置二和電機上壓傳動組件二和電機位于修邊支架前上部,上壓滾輪二與上壓傳動組件二的一端連接,電機與上壓傳動組件二連接;上壓傳動組件二與修邊支架之間設置有上壓氣缸二,上壓傳動組件二通過一個轉動支點與修邊支架之間固定連接,上壓傳動組件二無上壓滾輪的一端與上壓氣缸二的活塞端連接,上壓氣缸二的缸體與修邊支架連接;下壓滾輪二位于修邊支架前下部、上壓滾輪二的下方,下壓滾輪二的中心與修邊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的刀組件位于上壓滾輪二、下壓滾輪二的后面并與修邊支架連接;所述的刀組件設有底座、帶鍵槽的驅動軸、上銑刀座、上銑刀、下銑刀座、下銑刀、銑刀調節裝置、小導柱和高速電機,上銑刀座和下銑刀座同時穿過帶鍵槽的驅動軸并通過花鍵與驅動軸配合連接,上銑刀座和下銑刀座同時與底座滑動連接,上銑刀、下銑刀分別與上銑刀座、下銑刀座連接;底座固定連接兩個銑刀調節裝置,兩個銑刀調節裝置設有頂桿分別與上銑刀座和下銑刀座連接,帶鍵槽的驅動軸與高速電機的輸出軸聯結;小導柱與帶鍵槽的驅動軸平行,小導柱兩端與底座固定連接,上銑刀座和下銑刀座同時穿過小導柱并與之滑動配合;檢測裝置二與步進電機電連接。
4. 權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動異形封邊修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涂膠組件還設有送帶組件;送帶組件位于套筒中心與涂膠組件之間的后部,送帶組件與涂膠支架連接;送帶組件還設有送帶輪、切帶裝置,送帶輪的中心與封邊支架固定連接,送帶輪與涂膠滾輪的中心軸之間有鏈條連接,切帶裝置位于送帶輪和滾軸之間并與封邊支架連接。
5. 權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動異形封邊修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涂膠組件還設有膠容器、加熱裝置,加熱裝置位于膠容器的底部或兩側壁,涂膠滾輪與膠容器連通。
6. 權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動異形封邊修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銑刀調節裝置設有氣缸和活塞,頂桿與活塞連接,氣缸的缸體與底座固定連接。
7. 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異形封邊修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還設有封邊帶轉盤。
專利摘要一種全自動異形封邊修邊機,涉及木工機械領域中對木板進行涂膠封邊及修邊的裝置。它包括機座、氣缸、轉臂一、轉臂二、封邊機部件、修邊機部件、步進電機和控制箱。封邊機部件設有封邊支架,修邊機部件設有修邊支架。封邊支架、修邊支架分別與轉臂一、轉臂二連接,機座與轉臂一、轉臂二之間均設有氣缸。在封邊支架、修邊支架和轉臂一、轉臂二自由端的下方均連接步進電機。封邊機部件設有涂膠組件、滾軸、上壓滾輪、下壓滾輪、檢測裝置等,修邊機部件設有刀組件、上壓滾輪二、下壓滾輪二、檢測裝置二等。在一臺機器上完成封邊、修邊兩步工序,效率高。能對包括直線、內外曲線等異形木板加工,適宜性強。整個加工全部自動完成,自動化程度高。
文檔編號B27N7/00GK201483618SQ200920050898
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2月2日 優先權日2009年2月2日
發明者陳彥東 申請人:陳彥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