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腳手片編織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腳手片編織機。
背景技術:
置于建筑用腳手架上的墊層稱為腳手片。現有的腳手片編織機,通常包括電動機, 機架,安裝在機架上的減速箱、傳動機構、進料機構、靠篾機構、編織機構、出料機構,電動機 連接減速箱,減速箱經傳動機構分別傳動進料機構、靠篾機構、編織機構和出料機構。出于 竹片編織的需要,編織機構需要正反向旋轉,而現有的腳手片編織機尚不能做到這一點或 者雖能做到但結構相當復雜。另外,現有的進料機構多采用單面的進料平臺,靠篾時靠篾器 與篾片接觸點過少而造成竹簾編織質量不佳,編織過程中缺乏對篾片的約束,篾片易打橫 側翻。另外現有的靠篾器和織線共用一個跑道接口,因而在編織機構旋轉時與靠篾器接觸 易造成斷線。再者,現有的靠篾機構通常包括靠篾板和擋篾板,靠篾板位于遠離出料機構 的一側,擋篾板位于靠近出料機構的一側,擋篾板可相對于靠篾板向上旋轉(如圖4),該上 啟式靠篾板易造成因操作面遮擋物過多影響接線上線的問題。再者,現有的編織機構通常 包括夾線器、轉臂和第一鏈輪,轉臂和第一鏈輪安裝于同一旋轉軸上,第一鏈輪通過第一鏈 條傳動,夾線器位于穿線軸后方(如圖6),編織時,織線穿過穿線軸進入轉臂兩端的穿線孔 內,該上線接線方式復雜,易引起斷線。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自動實現編織機構正反向旋 轉、結構簡單的腳手片編織機。所述的腳手片編織機,包括電動機,機架,安裝在機架上的減速箱、傳動機構、進料 機構、靠篾機構、編織機構、出料機構,電動機連接減速箱,減速箱經傳動機構分別傳動所述 的進料機構、靠篾機構、編織機構和出料機構;所述的進料機構包括進料器和進料平臺,所述的進料平臺采用百頁窗式進料平 臺,數排上下葉片之間構成竹片跑道,進料平臺與夾持鉗連為一體,夾持鉗的折彎處設有止 回裝置;所述的靠篾機構包括靠篾板和擋篾板,靠篾板位于遠離出料機構的一側,擋篾板 位于靠近出料機構的一側;所述的編織機構包括夾線器、轉臂和第一鏈輪,轉臂和第一鏈輪安裝于同一旋轉 軸上,第一鏈輪通過第一鏈條傳動;所述的第一鏈條為沿機架縱向的整條直線鏈條,所述的機架上安裝有由第二鏈 條、主動鏈輪、從動鏈輪組成的鏈傳動機構,所述的主動鏈輪與減速箱傳動配合,所述第二 鏈條的一側與連桿一端鉸接,所述連桿的另一端與第一鏈條鉸接。為了使第一鏈條的平移更為平滑,進一步,所述的機架上還設有滑軌,滑軌上安裝 有帶有滑輪的滑塊,滑塊與第一鏈條固定連接,所述連桿的另一端與滑塊鉸接。
3[0010]進一步,所述的擋篾板相對于靠篾板可向下旋轉。本領域技術人員完全可以憑公 知常識得出所述擋篾板的傳動方式。擋篾板向下旋轉可以完全避免向上旋轉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止回裝置可以是一凸起或一彈性片。進一步,所述的夾線器安裝在轉臂的前部。進一步,所述的靠篾板和擋篾板設在除與編織機構對應處的進料平臺的每排葉片 之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鏈傳動機構中的鏈條作為動力源,將鏈條的 連續轉動轉化為編織機構的往復轉動,實現了編織機構的正反向旋轉;2、采用百頁窗式進 料平臺,保證了篾片從跑道平順地進入夾持鉗,篾片不會打橫側翻而中斷編織;3、在夾持鉗 的折彎處設有止回裝置保證了彎篾在夾持鉗中屈服不反彈;4、靠篾機構在與編織機構對應 處不設靠篾板和擋篾板,編織機構旋轉時不會與靠篾機構接觸而造成斷線;5、本竹編機采 用下啟式擋篾板,因而不會存在影響上線接線的問題;6、編織機構采用了夾線器前置法,使 上線接線便捷省時,將上線接線速度提高一半以上,且兩線張力均勻,大大減少了由于織線 松馳而引起斷線的麻煩。
圖1為實施例所述腳手片編織機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實施例所述腳手片編織機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靠篾機構的工作示意圖。圖4為現有技術的靠篾機構的工作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編織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現有技術的編織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 此。參照圖1、圖2、圖3、圖5,一種腳手片編織機,包括電動機1,機架2,安裝在機架2 上的減速箱3、傳動機構、進料機構、靠篾機構、編織機構、出料機構4,電動機1連接減速箱 3,減速箱3經傳動機構分別傳動所述的進料機構、靠篾機構、編織機構和出料機構4 ;所述的進料機構包括進料器5和進料平臺6 ;所述的靠篾機構包括靠篾板7和擋篾板8,靠篾板7位于遠離出料機構4的一側, 擋篾板8位于靠近出料機構4的一側;所述的編織機構包括夾線器9、轉臂10和第一鏈輪11,轉臂10和第一鏈輪11安 裝于同一旋轉軸12上,第一鏈輪11通過第一鏈條13傳動;所述的第一鏈條13為沿機架縱向的整條直線鏈條,所述的機架2上安裝有由第二 鏈條14、主動鏈輪15、從動鏈輪16組成的鏈傳動機構,所述的主動鏈輪15與減速箱3傳動 配合,所述第二鏈條14的一側與連桿17 —端鉸接,所述連桿17的另一端與第一鏈條13鉸接。所述的機架2上還設有滑軌18,滑軌上安裝有帶有滑輪19的滑塊20,滑塊20與第一鏈條13固定連接,所述連桿17的另一端與滑塊20鉸接。所述的擋篾板8相對于靠篾板7可向下旋轉。所述的進料平臺6采用百頁窗式進料平臺,數排上下葉片21之間構成蔑片跑道, 進料平臺6與夾持鉗22連為一體,夾持鉗22的折彎處設有止回裝置23。所述的夾線器9安裝在轉臂10的前部。所述的靠篾板7和擋篾板8設在除與編織機構對應處的進料平臺6的每排葉片21 之間。本腳手片編織機工作時,起動電動機1,減速箱3帶動主動鏈輪15,第二鏈條14作 連續轉動,進而通過連桿17帶動滑塊20和第一鏈條13作往復運動。通過調整主動鏈輪 15、從動鏈輪16之間的距離可以得到編織機構不同的換向時間。當進料機構進料后,蔑片在豎直方向上處于進料平臺6的上、下葉片21之間,在水 平方向上處于靠篾板7與擋篾板8之間,從而避免了蔑片進料不整齊。參照圖3,靠篾時,靠 篾板7推動蔑片向B方向移動,擋篾板8相對于靠篾板7向靠篾的C方向旋轉,從而蔑片被 靠入夾持鉗22中,止回裝置23阻止了篾片反彈。當靠篾板7向B的反方向復位時,擋篾板 8向C的反方向旋轉復位。進料、靠篾、編織、出料、復位,周而復始,構成腳手片編織機的整 個工作流程。
權利要求一種腳手片編織機,包括電動機,機架,安裝在機架上的減速箱、傳動機構、進料機構、靠篾機構、編織機構、出料機構,電動機連接減速箱,減速箱經傳動機構分別傳動所述的進料機構、靠篾機構、編織機構和出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料機構包括進料器和進料平臺,所述的進料平臺采用百頁窗式進料平臺,上下葉片之間構成竹片跑道,進片裝置與夾持鉗連為一體,夾持鉗的折彎處設有止回裝置;所述的靠篾機構包括靠篾板和擋篾板,靠篾板位于遠離出料機構的一側,擋篾板位于靠近出料機構的一側;所述的編織機構包括夾線器、轉臂和第一鏈輪,轉臂和第一鏈輪安裝于同一旋轉軸上,第一鏈輪通過第一鏈條傳動;所述的第一鏈條為沿機架縱向的整條直線鏈條,所述的機架上安裝有由第二鏈條、主動鏈輪、從動鏈輪組成的鏈傳動機構,所述的主動鏈輪與減速箱傳動配合,所述第二鏈條的一側與連桿一端鉸接,所述連桿的另一端與第一鏈條鉸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腳手片編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架上還設有滑軌,滑軌上 安裝有帶有滑輪的滑塊,滑塊與第一鏈條固定連接,所述連桿的另一端與滑塊鉸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腳手片編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擋篾板相對于靠篾板可向下 旋轉。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腳手片編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夾線器安裝在轉臂的前部。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腳手片編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篾板和擋篾板設在除與編 織機構對應處的進料平臺的每排葉片之間。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腳手片編織機,包括電動機,機架,安裝在機架上的減速箱、傳動機構、進料機構、靠篾機構、編織機構、出料滾筒機構;所述的編織機構包括夾線器、轉臂和第一鏈輪,轉臂和第一鏈輪安裝于同一旋轉軸上,第一鏈輪通過第一鏈條傳動;所述的第一鏈條為沿機架縱向的整條直線鏈條,所述的機架上安裝有由第二鏈條、主動鏈輪、從動鏈輪組成的鏈傳動機構,所述的主動鏈輪與減速箱傳動配合,所述第二鏈條的一側與連桿一端鉸接,所述連桿的另一端與第一鏈條鉸接。本實用新型采用鏈傳動機構中的鏈條作為動力源,將鏈條的連續轉動轉化為編織機構的往復轉動,實現了編織機構的正反向旋轉。
文檔編號B27J1/02GK201745071SQ20102026497
公開日2011年2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20日
發明者朱有土 申請人:朱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