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橫編織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一種橫編織機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編織機,尤其涉及一種橫編織機。
[0003]
【背景技術】
[0004]目前普通的橫編織機設有前后兩個針床,兩針床上分別平行并列設置若干針槽,每一針槽內置有一織針,該種結構的橫編織機不能對前后織針編織的雙面組織如四平、羅紋和提花等組織進行明收針,更不能做絞花組織,網眼組織和線圈橫移等組織的編織。
[0005]公開號為CN108714 2A的有移圈裝置的橫機是日本島精機制作所為解決上述收針問題而設計的,見圖19、20,該橫機在普通橫編織機的前、后針床4A、4B上方各增加一個移圈裝置,該移圈裝置主要由移圈針板27A、27B,移圈針29A、29B和對應的選針機構30組成。移圈針板27 A、27B分別通過支承部件26分別固定在前針床4A和后針床4B的上方,移圈針板27A、27B上設有與針床4A、4B上織針3A、3B數量對應的移圈針29A、29B,因此移圈針板27A、27B的長度與針床4A、4B相當。在進行收針編織時,選針機構30將選中的移圈針29A或29B推出,使其與針床4B或4A上對應向上伸出的織針3B或3A配合作用,將織針3B或3A上的線圈轉移到移圈針29A或29B上,此時移圈針板27A或27B橫向移動一個針距,使選中的移圈針29A或29B與原先織針相鄰的織針對應,然后再通過相同的移圈針與織針配合原理將移圈針上的線圈轉移到所述織針上,完成移圈動作,從而實現收針編織。
[0006]上述有移圈裝置的橫機存在著這樣的不足:首先由于移圈針板與針床長度相當并且置于針床的上方,這就使移圈針板完全遮蓋在針床上,不方便操作者對針床上織針運動狀態的觀察及對針織的安裝維護;同時由于增加了兩個與針床長度幾乎相同的針板及數量與織針相同的移圈針,使得橫機的制造成本大大增加;另外移圈針板需要獨立的移床機構,從而導致控制系統復雜,成本增加。
[0007]
【發明內容】
[0008]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雙面編織收針功能的橫編織機,并且這種橫編織機只需在現有普通橫編織機機頭上稍加改進就可實現,成本低。
[0009]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橫編織機,包括前針床、后針床、移圈織針和設有三角編織機構的機頭,移圈織針置于針床上的針槽內,機頭置于針床上方并在針床上做左右橫向往復運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至少一側三角編織機構上的移圈單元;每一所述移圈單元包括:至少一枚移圈針;用于驅動所述移圈針做前后移動的第一驅動機構;用于驅動與所述移圈針進行移圈動作的移圈織針在針床上的針槽內移動的第二驅動機構。
[0010]所述移圈針包括第一移圈針和第二移圈針。
[0011]進一步的,所述移圈針設置在前針床或后針床上方的一側三角編織機構上,或設置在前針床和后針床上方的兩側三角編織機構上;前針床上方三角編織機構上的移圈針與后針床上對應的移圈織針相互作用完成移圈動作,后針床上方三角編織機構上的移圈針與前針床上對應的移圈織針相互作用完成移圈動作。
[0012]所述移圈針通過移圈針安裝板設置在三角編織機構上,所述移圈針安裝板固定或滑動地設置在三角編織機構上,則移圈針滑動或固定地設置在所述移圈針安裝板上,所述第一驅動機構驅動移圈針或移圈針安裝板做前后移動,移圈針前后移動與對應的移圈織針相互作用,完成移圈動作。
[0013]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安裝在移圈針安裝板上,驅動移圈針前后做直線運動,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安裝在三角編織機構對應于所述針槽位置,驅動移圈織針沿所述針槽做直線運動,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和第二驅動機構均為輸出端為直線運動的傳動機構,用以驅動移圈針和移圈織針做直線移動。
[0014]進一步的,所述輸出端為直線運動的傳動機構包括齒輪齒條傳動機構或偏心輪傳動機構。
[0015]由偏心輪傳動機構形成的第一、第二驅動機構包括偏心輪、滑動座,所述滑動座上設有矩形槽,槽寬與偏心輪直徑相適配,槽長至少為偏心輪直徑與偏心距之和,滑動座按槽寬沿前后運動方向放置,偏心輪偏心且固定設置在電機轉軸上,偏心輪轉動,使滑動座前后滑動。對于設置在第一驅動機構中的偏心輪傳動機構的滑動座連接所述移圈針或移圈針安裝板,滑動座帶動移圈針或移圈針安裝板做前后移動,使移圈針和對應的移圈織針相互作用,完成移圈動作;對于設置在第二驅動機構中的偏心輪傳動機構的滑動座連接所述第二移圈三角,滑動座帶動第二移圈三角前后移動,使移圈織針沿所述針槽運動,配合對應的移圈針完成移圈動作。
[0016]上述的橫編織機還包括使針床上移圈織針橫向移動的第一橫向移動機構,或還包括使移圈針橫向移動的第二橫向移動機構,所述第一或第二橫向移動機構通過調整移圈織針或移圈針的橫向位置,使移圈織針或移圈針與對應的移圈針或移圈織針能相互作用,完成移圈動作。
[0017]進一步的,所述絲杠螺母傳動機構包括滑動板、絲杠、螺母、支承座和電機,兩所述支撐座固定設置在所述三角編織機構中的三角底板上,所述螺母固定設置在所述滑動板上,所述絲杠支承在兩所述支承座上并旋接螺母,置有所述移圈針的所述移圈針安裝板固定設置在滑動板上,所述電機連接絲杠,絲杠轉動使螺母沿絲杠橫向移動,帶動滑動板橫向移動,移圈針通過移圈針安裝板隨滑動板橫向移動。
[0018]對于往復運動機構的不同設置情況,如若所述兩側針床上方的三角編織機構由一連接支架連接,則兩側三角編織機通過設于前針床或后針床一側的往復運動機構帶動,在針床上做左右橫向往復運動;若兩側三角編織機構無連接支架連接,所述兩側針床上方的三角編織機構分別由設于前針床和后針床一側的往復運動機構分別帶動,在針床上做左右橫向往復運動。
[0019]本發明將移圈針設置在機頭上,通過移圈針隨機頭的運動完成與針床對應位置上織針的移圈動作,從而可省掉與針床幾乎等長的移圈針板,使結構更簡潔,便于橫機的維護,方便織針的更換;并且只需很少的移圈針,省掉幾乎與織針相同數量的移圈針,而且這些移圈針是同時動作,不需要選針機構;移圈針的前后動作由電機控制,使得移圈針動作更可靠,同時移圈是模仿手工的動作,在機頭不動的情況下實現,參與移圈的針床上的一枚或多枚移圈織針與對應的移圈針同時動作,不受機頭速度的影響,移圈動作更可靠;本發明與現有技術中同類橫編織機相比,例如與【背景技術】所披露有移圈裝置的橫編織機相比,由于沒有兩幾乎與針床等長的移圈針板、沒有對應于移圈針的選針機構和對應的控制三角,僅需很少的移圈針,從而使生產成本大大降低。
[0020]
【附圖說明】
[0021]圖1是本發明橫編織機一實施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其中a圖所示是兩側三角編織機構由連接支架連接,b圖所示是兩側三角編織機構無連接支架連接。
[0022]圖2是圖1所示橫編織機的A向視圖(拆去連接支架)。
[0023]圖3是前、后針床上的針槽及針槽內的織針組合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4是移圈針的結構示意圖,a、b圖分別是第一、第二移圈針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5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移圈針滑動設置在移圈針安裝板上,并由齒輪齒條傳動機構驅動移圈針在對應針槽中運動而處于不同位置的示意圖,a、b圖分別表示移圈針縮于針槽內和伸出針槽外兩不同位置的示意圖。
[0026]圖6是前、后針床上針槽內移圈織針與由齒輪齒條傳動機構形成的第二驅動機構的連接關系意圖。
[0027]圖7是本發明橫編織機中的一種三角編織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a、b圖分別表示驅動移圈織針的第二移圈三角43處于初始位置和運動到最上端的狀態示意圖。
[0028]圖8是本發明橫編織機在進行移圈第一個過程中移圈針與移圈織針橫向相對位置關系意圖。
[0029]圖9是移圈第一個過程中的移圈針與移圈織針動作分解示意圖。
[0030]圖10是本發明橫編織機在進行移圈第二個過程中移圈織針與移圈針橫向相對位置關系意圖。
[0031]圖11是移圈第二個過程中移圈織針與移圈針動作分解示意圖。
[0032]圖12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移圈針固定設置在所述移圈針安裝板上,并由偏心輪傳動機構驅動移圈針安裝板在滑槽中運動而處于不同位置的示意圖,a、b圖分別表示移圈針安裝板處于滑槽相對后側和前側兩不同位置的示意圖。
[0033]圖13是偏心輪傳動機構的示意圖。
[0034]圖14是前、后針床上針槽內移圈織針與由偏心輪傳動機構形成的第二驅動機構的連接關系意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