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木材表面缺陷處理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 一種木材缺陷處理方法,具體是一種木材表面缺陷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木材中的死節、裂紋、蟲眼和樹脂漏等缺陷嚴重影響木制品外觀質量和使用性能,若把這些有缺陷的部分截掉,會造成了木材資源的浪費。木制品生產企業為了提高木材資源綜合利用率,往往采用修補的方法,修補后的木材可繼續投入到生產中。目前,對于比較大的死節、蟲洞和樹脂漏等,企業往往使用挖補的方法處理,中國專利CN200810162383. 7 “木材方料與板料的缺陷挖補方法”、CN201020694986. 4 “一種快速木材挖槽機”和CN00210501. 2 “挖槽機”等技術就是針對挖補設計的,可以滿足基本需求,但需要專用機械。對于小型的死節、蟲孔和裂紋(微裂),目前有兩種方法,一是采用“補灰”的辦法把空洞部分補平;二是先填充木粉,然后加入瞬間固化粘合劑(如502膠水)使其固緊。這兩種方法形成修補塊非常硬,有時候還會發生脫落,其的表面往往凹凸不平并易形成黑斑,瞬間固化粘合劑處理時產生發泡還會在修補塊上形成針孔,這些不足給后續的加工造成不便且影響產品外觀。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簡單有效且不需要專業機械的木材表面缺陷處理方法。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木材表面缺陷處理方法,其特點是包括以下步驟
(1)、對木材表面缺陷部分進行清理;
(2)、使用水性漆或異氰酸酯膠涂對缺陷部分的四周進行噴涂潤濕;
(3)、對缺陷部分用直接水性漆/異氰酸酯膠涂布或先填上修補膩子后再用水性漆/異氰酸酯膠涂布;
(4)、室內自然表干3小時以上或在30°C 80°C溫度下烘干處理2(Γ120分鐘使其完全固化后,對表面進行輕砂處理即可上油漆。其中,上述步驟(I)中的缺陷部分清理包括以下方法對于腐朽節或環裂死節的缺陷是利用工具把節子挖掉,并用壓縮空氣清除節子內部;對于裂縫或蟲眼的缺陷是利用壓縮空氣清除缺陷內部的粉塵;對于樹脂漏或其它有油污的缺陷是使用酒精等溶劑噴涂清理。本發明的步驟(3)中涂布時使用3(T50g/m2的異氰酸酯膠液或2(T35g/ m2的水性漆涂布,為了進一步達到更好的效果,上述使用異氰酸酯膠液涂布后再用清水或乙醇涂布,所述乙醇濃度為10% 100%。根據需要修補的缺陷大小,上述步驟(3)中的修補膩子使用不同的組分調配而成,如組分配比為水性漆木粉異氰酸酯膠=(8^15):(3. 5飛.5) (O. 5^1. 5)的修補膩子,進一步優選組分配比為水性漆木粉異氰酸酯膠=(9^12) (4飛):(O. 8^1. 2)的修補膩子,該修補膩子用于缺陷較小的修補,該組分中木粉要求粗細為1(Γ80目,含水率為59Γ12% ;又如組分配比為水性漆鈦白粉輕質碳酸鈣色精=(8^15):(0. 5^1. 5)(15^30)(0. 2^0. 75)的修補膩子,進一步優選組分配比為水性漆木粉異氰酸酯膠=(^12):(0. 8^1. 2)(20^25)(O. 3^0. 6)的修補膩子,該修補膩子用于缺陷較大的修補。本發明由于在修補缺陷前先對缺陷處進行清理,并用水性漆或異氰酸酯膠對缺陷部分的四周進行噴涂潤濕,使修補材料與缺陷部分四周的木材之間產生良好的浸潤度,再選用滲透性較好的水性漆或異氰酸酯膠涂布,使該膠漆能均勻滲透到缺陷內,從而達到更好的膠合效果,保證修補后的木板在使用過程中缺陷部分不會重新開裂、脫落,而且水性漆和異氰酸酯膠不會發生VOC揮發,不會污染環境,綠色環保。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和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實施例一
該實施例是對樺木的表面裂隙缺陷的處理方法,步驟如下
(1)、用砂帶表面砂光及拋光,再使用壓縮空氣清理板面灰塵,若有油污的使用酒精等溶劑噴涂清理;
(2)、使用50%乙醇噴涂潤濕表面;
(3)、將被處理樺木分成2份,分別標記為A、B,然后采用兩種不同的涂布方式進行處
理
A、先涂刷一層異氰酸酯膠,涂膠量為3. 88mg/cm2,再刷一層50%的乙醇,表干時間為
I.8小時。B、先涂刷一層水性漆,涂布量為2. 52mg/cm2,再刷一層50%的乙醇,表干時間為6分鐘。(3)、放置12小時以上使其完全干透,對表面輕微地砂,然后正常UV油漆。將以上兩種涂布方式處理后的樺木上完油漆后在室溫下陳放72小時,使油漆各性能達到最佳狀態后,進行_20°C 80°C的冷熱循環試驗,試驗結果是所有的樺木修補處均無開裂現象。實施例二
該實施例是對番龍眼木材的較大蟲眼或死節或活節及其上面的裂紋等缺陷的處理方法,步驟如下
(1)、將木材表面的節子有松動的部分挖掉,然后用砂帶表面砂光及拋光,再使用壓縮空氣清理板面灰塵,若有油污的使用酒精等溶劑噴涂清理;
(2)、使用水性漆噴涂潤濕節子眼;
(3)、調配膩子,該膩子的組分配比為水性漆番龍眼木粉異氰酸酯膠=10:4. 5 1 ;
(4)、把配好的膩子用膩子刀刮補節子,使膩子表面略微高出木材表面;
(5)、在10°C 45°C溫度下表干2 3小時后放置到膩子完全干透,對表面進行輕砂使膩子表面與木材表面平齊,然后正常UV油漆。
該實施例的番龍眼木材上完油漆后在室溫下陳放72小時,使油漆各性能達到最佳狀態后,進行-20°C 80°C的冷熱循環試驗,試驗結果是修補處無開裂現象。實施例三
該實施例是對桃花芯木材的較小蟲眼及其裂紋等缺陷的處理方法,步驟如下
(1)、用砂帶表面砂光及拋光,使用吸耳球把蟲眼里的粉塵吹干凈,若有油污的使用酒精等溶劑噴涂清理; (2)、使用水性漆噴涂潤濕節子眼;
(3)、調配膩子,該膩子的組分配比為水性漆鈦白粉輕質碳酸鈣色精=10123
O. 5 ;
(4)、把配好的膩子用膩子刀刮補節子,使膩子表面略微高出木材表面;
(5)、在10°C 45°C溫度下表干2 3小時后放置到膩子完全干透,對表面進行輕砂使膩子表面與木材表面平齊,然后正常UV油漆。經過多次配比的試驗和性能檢測,當膩子的各組分配比如上所述時,膩子的耐水性、附著力和耐磨性等性能最佳,且添加色精后膩子的顏色接近與試驗木材本色。將該實施例的桃花芯木材上完油漆后在室溫下陳放72小時,使油漆各性能達到最佳狀態后,進行-20°C 80°C的冷熱循環試驗,試驗結果是修補處無開裂現象。盡管本發明是參照具體實施例來描述,但這種描述并不意味著對本發明構成限制。參照本發明的描述,所公開的實施例的其他變化,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都是可以預料的,這種的變化應屬于所屬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木材表面缺陷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對木材表面缺陷部分進行清理; (2)、使用酒精或水性漆或異氰酸酯膠對缺陷部分的四周進行噴涂潤濕; (3)、對缺陷部分用直接水性漆/異氰酸酯膠涂布或先填上修補膩子后再用水性漆/異氰酸酯膠涂布; (4)、室內自然表干3小時以上或在30°C 80°C溫度下烘干處理2(Γ120分鐘使其完全固化后,對表面進行輕砂處理即可上油漆。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木材表面缺陷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驟(I)中的缺陷部分清理包括以下方法 ①、對于腐朽節或環裂死節的缺陷利用工具把節子挖掉,并用壓縮空氣清除節子內部; ②、對于裂縫或蟲眼的缺陷利用壓縮空氣清除缺陷內部的粉塵; ③、對于樹脂漏或其它有油污的缺陷使用酒精等溶劑噴涂清理。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木材表面缺陷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驟(3)中涂布時使用3(T50g/m2的異氰酸酯膠液或2(T35g/m2的水性漆涂布。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木材表面缺陷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使用異氰酸酯膠液涂布后需再用清水或乙醇涂布,所述乙醇濃度為ιο°/Γιοο%。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木材表面缺陷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驟(3)中修補膩子的組分配比為水性漆木粉異氰酸酯膠=(8^15) (3. 5飛.5) (O. 5^1. 5)。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木材表面缺陷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修補膩子的組分配比為水性漆木粉異氰酸酯膠=(9 12) :(4^5):(0. 8 I. 2)。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木材表面缺陷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木粉的粗細為10 80目,含水率為5% 12%。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木材表面缺陷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驟(3)中修補膩子的組分配比為水性漆鈦白粉輕質碳酸鈣色精=(8^15):(0. 5^1. 5):(15^30)(O. 2 O. 75)。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木材表面缺陷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修補膩子的組分配比為水性漆鈦白粉輕質碳酸鈣色精=(9 12) (O. 8 I. 2) :(20^25) (O. 3 O. 6)。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木材表面缺陷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對木材表面缺陷部分進行清理;(2)使用酒精或水性漆或膠黏劑對缺陷部分的四周進行噴涂潤濕;(3)對缺陷部分用直接水性漆/異氰酸酯膠涂布或先填上修補膩子后再用水性漆/異氰酸酯膠涂布;(4)室內自然表干3小時以上或在30℃~80℃溫度下烘干處理20~120分鐘使其完全固化后,對表面進行輕砂處理即可上油漆。使該膠漆能均勻滲透到缺陷內,從而達到更好的膠合效果,保證修補后的木板在使用過程中缺陷部分不會重新開裂,而且水性漆和異氰酸酯膠不具備揮發性,不會污染環境,綠色環保。
文檔編號B27G1/00GK102632528SQ20121008780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9日
發明者劉壯青, 劉青貴, 孫宏南 申請人:廣東省宜華木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