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彎曲圓木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家具骨架的制作工藝,尤其是實木家具的骨架的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申請號200610039810. 3公開了一種“小徑材的利用結構以及利用方法”,為橫截面呈類梯形的木條,所述類梯形上下邊為相互平行的直線、兩側邊為具有不規則形狀的曲線,同時兩兩接觸組成板材的木條側面的曲度相互吻合。上述利用結構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驟I:將加工好的截面成圓形的小徑材順著直徑的方向切割成兩條長條形的木塊;步驟2 :將切割以后的兩條木塊再分別切割成橫截面為類梯形的木條,其中木條的橫截面的兩側邊為具有不規則形狀的曲線,同時兩兩接觸組成板材的木條側面的曲度相互吻合;步驟3 :將木條相互倒置并楔合擠壓粘結成板材。本發明利用可以相互楔合的不規則接觸面形狀,使各個木條在相互擠壓的過程中不至于向外移動,保證了加工成的板材表面的平整,并且節省原料。中國專利申請號200810058381. 3公開了一種“家具框架及制作方法”,所述的家具框架由一段或若干段框架小段連接而成,端頭位置為封蓋,每一段框架小段由若干塊中間位置有孔的小木塊經鋼筋緊密串聯而成,鋼筋的端頭有絲牙,絲牙與螺母連接,框架小段之間為螺紋連接,框架小段與封蓋之間為螺紋連接。其制作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一、把板料解成條料;二、將上述條料進行角度切削,切削角度為0-45° ;三、將上述條料切成小塊; 四、在上述小塊的中間相應位置打孔;五、用兩端帶有絲牙的鋼筋穿入上述孔中,將若干小塊順序連接;六、在小塊與小塊的連接處上膠,拉緊,在端頭絲牙處上螺母,平整。傳統家具框架的制作通常根據木材的順紋理的途徑進行切削,再經過開槽、榫接或外置金屬連接桿的方法制作出框架結構,然后進行組合而成的一種傳統制作工藝。所述傳統制作工藝由于工藝自身的局限性,使得所制作出的家具式樣受到限制,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由原木直接制作成彎曲圓木條方法。本發明所述的彎曲圓木條的制作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
一、由原木制成小圓木塊取原木橫截成5-10公分的圓木塊,干燥處理,用圓周鋸銑刀直接鉆鋸成中心有通孔的小圓木塊;
二、所述的小圓木塊在兩端面按照需要的角度進行斜度處理,然后用梳子機械將小圓木塊的兩端面銑出排齒形狀,對排齒部分上膠,將多個小圓木的排齒部分兩兩指接,再用鋼絲繩穿過多個小圓木的中心通孔,用夾具收緊鋼絲繩,待排齒部分的膠干后,取出鋼絲繩, 得到彎曲圓木條。步驟二中所述的小圓木塊在兩端面按照需要的角度進行斜度處理,其處理的角度是按照實際的需要來進行,可以是0° - 45°,當為0°的時候是一種極限狀態,即圓木直條,這種狀況是很少出現的,因為圓木直條是很容易制作的,可以直接用板材制作,但是用本方法制作更為節省木料。用夾具收緊鋼絲繩是使多個小圓木間的指接能夠緊密。步驟一所述的圓周鋸統刀是本方法所使用的專用工具,由直柄夾頭、金屬圓周體、 刀塊、中心鉆頭和彈簧構成,金屬圓周體的一端有端蓋,另一端為敞口,直柄夾頭通過螺栓與金屬圓周體的端蓋連接,金屬圓周體的敞口周邊均勻布置多個刀塊,在每一個刀塊的一側設有凹陷的吐渣槽,中心鉆頭位于金屬圓周體中心位置,通過卡槽和螺栓與金屬圓周體的端蓋連接,在金屬圓周體的周邊或者端蓋上有吐渣通孔,彈簧套在金屬圓周體靠端蓋的內側。本發明所述方法操作簡單,節省木材,特別適應品質差的原木,因為能夠有效的避開原木的結疤部分,不浪費周邊的木料,也不受原木紋路美觀的限制,通過對小圓木塊兩端面斜度的切削處理,可以做到任意彎曲程度,方法簡單。克服了已有技術中彎曲部分由于制作難度大、強度差,所以對制作工藝以及制作技術要求高的缺陷,可以由普通操作工人批量制作。用本方法制作出來的彎曲圓木條強度高于傳統方法,在傳統方法中,所制作的彎曲圓木條是分段制作再接在一起,在連接端頭強度差,而本方法是采用小圓木塊,而且是滲透式指接,無明顯連接縫隙,在加工過程中,還采用鋼絲繩緊固,使得連接更為緊密,從而,大大增加了制成品的強度。
圖I為本發明所述方法中原木橫截后由制成小圓木塊的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所述方法中兩端銑出排齒形狀的小圓木塊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所述方法中多個小圓木的排齒部分兩兩指接后,再用鋼絲繩穿過多個小圓木的中心通孔的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所述方法中專用工具圓周鋸銑刀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直柄夾頭,2-金屬圓周體,3-刀塊,4-中心鉆頭,5-吐渣槽,6-吐渣通孔。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實施例用以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并不限制本發明。實施例I :
首先,將原木切成5-10公分的圓木塊,按照常規方法進行干燥處理,如微波設備烘干,然后用圓周鋸銑刀直接鉆鋸成中心有通孔的小圓木塊,遇到原木中有結疤的時候,直接避開結疤,進行鉆鋸。由于一般所鉆鋸的小圓木塊直徑都不大,所以,比較容易避開結疤,而不需要廢棄更多的木料,使得本方法能夠有效節省木料。將上面得到的小圓木塊在兩端面按照需要的角度進行斜度處理,主要是根據彎曲的大小程度來決定傾斜的角度,然后直接用鋸片處理即可。進行斜度處理后的小圓木塊用現有的梳子機械將小圓木塊的兩端面銑出排齒形狀,可以對多個小圓木塊同時進行加工, 然后對排齒部分上膠,將多個小圓木的排齒部分兩兩指接,再用鋼絲繩穿過多個小圓木的中心通孔,用夾具收緊鋼絲繩,待排齒部分的膠干后,取出鋼絲繩,得到彎曲圓木條。
權利要求
1.一種彎曲圓木條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驟組成一、由原木制成小圓木塊取原木橫截成5-10公分的圓木塊,干燥處理,用圓周鋸銑刀直接鉆鋸成中心有通孔的小圓木塊;二、所述的小圓木塊在兩端面按照需要的角度進行斜度處理,然后用梳子機械將小圓木塊的兩端面銑出排齒形狀,對排齒部分上膠,將多個小圓木的排齒部分兩兩指接,再用鋼絲繩穿過多個小圓木的中心通孔,用夾具收緊鋼絲繩,待排齒部分的膠干后,取出鋼絲繩, 得到彎曲圓木條。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家具骨架的制作工藝,尤其是實木家具的骨架的制作工藝。本發明所述的彎曲圓木條的制作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一、由原木制成小圓木塊取原木橫截成5-10公分的圓木塊,干燥處理,用圓周鋸銑刀直接鉆鋸成中心有通孔的小圓木塊;二、所述的小圓木塊在兩端面按照需要的角度進行斜度處理,然后用梳子機械將小圓木塊的兩端面銑出排齒形狀,對排齒部分上膠,將多個小圓木的排齒部分兩兩指接,再用鋼絲繩穿過多個小圓木的中心通孔,用夾具收緊鋼絲繩,待排齒部分的膠干后,取出鋼絲繩,得到彎曲圓木條。本發明所述方法操作簡單,節省木材,特別適應品質差的原木。
文檔編號B27M3/18GK102601838SQ20121010793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3日
發明者楊榮發 申請人:楊榮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