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熱壓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熱壓機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熱壓機中使用的熱壓板。
背景技術:
熱壓機是用于生產膠合板、刨花板、細木工板、貼面板等人造板的主要設備。它的主要工作部件是熱壓板,熱壓機上一般層層設置數塊到數十塊的熱壓板,這些熱壓板在機械作用下可上下運動,對放置在相鄰兩塊熱壓板間的板材坯料加壓。熱壓板一般由整塊壓制鋼板經深孔鉆加工而成,于孔管道中通以高溫流體,使熱壓板作為熱導體,對受壓坯料進行熱壓。目前,市場上熱壓板所采用的管道內壁都是光滑的,其管內高溫流體的流動為層流(Laminar Flow),傳熱效果相對較差。故而熱壓板升溫慢,其熱效率不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熱壓板,它升溫快,其熱效率高。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熱壓板,它包括有鋼板,所述鋼板內部設置有多排管道,所述管道內設置有沿管長方向的螺旋狀紊流裝置。下面對上述技術方案進行進一步解釋
I.所述螺旋狀紊流裝置為螺旋內插件。螺旋內插件可以是螺旋彈簧、螺旋線圈、繞花絲內插件等。2.所述螺旋狀紊流裝置為設置在管內壁上螺旋狀凹槽。螺旋狀凹槽的截面形狀可以是三角形、矩形、圓弧形或梯形等。3.所述螺旋狀紊流裝置為設置在管內壁上螺旋狀凸齒。螺旋狀凸齒的截面形狀可以是三角形、矩形、圓弧形或梯形等。本發明的優點是
I.本發明的新型熱壓板,依據紊流原理設計,其管道內流體流動為不規則的紊流狀態,促進管內流體的熱傳遞,強化了換熱效果;熱壓板升溫快,熱效率較高,能耗低。2.產品結構簡單,加工方便。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I為現有技術中熱壓板的結構示意 圖2為本發明第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 圖3為本發明第二種實施例中管道及螺旋狀凹槽的截面示意 圖4為本發明第三種實施例中管道及螺旋狀凸齒的截面示意圖。其中1鋼板;2管道;3封頭;4螺旋彈簧;5螺旋狀凹槽;6螺旋狀凸齒。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
如圖2所示,一種新型熱壓板,它包括有一塊整塊壓制的鋼板1,該鋼板I內部排布設置有經深孔鉆加工出的多排管道2,這些管道2在一些位置經封頭3封堵,以及一些位置進行貫通,構成一條S型傳熱管道(該管道可參考圖1),S型傳熱管道的一端為高溫流體的進口,另一端為出口。在上述的管道2內加設有沿管長方向的螺旋彈簧4。
實施例2
一種新型熱壓板,它包括有一塊整塊壓制的鋼板1,該鋼板I內部排布設置有經深孔鉆加工出的多排管道2,這些管道2在一些位置經封頭3封堵,以及一些位置進行貫通,構成一條S型傳熱管道(該管道可參考圖1),S型傳熱管道的一端為高溫流體的進口,另一端為出口。上述的管道2內壁上開設有沿管長方向的螺旋狀凹槽5,管道2的截面圖可參考圖3,在本實施例中,螺旋狀凹槽的截面形狀為三角形。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計選用不同頭數、螺旋角、節距、不同截面形狀的螺旋狀凹槽5。實施例3:
本實施例和實施例2的區別在于管道2內壁上設置有沿管長方向的螺旋狀凸齒,管道2的截面圖可參考圖4,在本實施例中,螺旋狀凸齒的截面形狀為梯形。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計選用不同頭數、螺旋角、節距、不同截面形狀的螺旋狀凸齒。當然,本發明的新型熱壓板還可具有多種變換及改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的具體結構。總之,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包括那些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顯而易見的變換或替代以及改型。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熱壓板,它包括有鋼板(I ),所述鋼板(I)內部開設有多排管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2)內設置有沿管長方向的螺旋狀紊流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熱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狀紊流裝置為螺旋內插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熱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內插件是螺旋彈簧(4)。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熱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內插件是螺旋線圈。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熱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內插件是繞花絲內插件。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熱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狀紊流裝置為設置在管內壁上螺旋狀凹槽(5)。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熱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狀凹槽(5)的截面形狀可以是三角形、矩形、圓弧形或梯形。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熱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狀紊流裝置為設置在管內壁上螺旋狀凸齒(6 )。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熱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狀凸齒(6)的截面形狀可以是三角形、矩形、圓弧形或梯形。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熱壓板,它包括有鋼板,所述鋼板內部設置有多排管道,所述管道內設置有沿管長方向的螺旋狀紊流裝置。螺旋狀紊流裝置可以是內插于管道內的螺旋彈簧、螺旋線圈;也可以是開設在管道內壁上的螺旋狀凹槽、螺旋狀凸齒。本發明的新型熱壓板,依據紊流原理設計,促進了管內流體的熱傳遞,強化了換熱效果;熱壓板升溫快,熱效率較高,能耗低。
文檔編號B27N3/18GK102837350SQ201210286228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3日
發明者須小宇 申請人:須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