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家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楠竹凳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審美、健康和消費觀念的變化,現在人們連地板都要選購實木地板了,更何況家具,不是實木的都拿不出手。人們對家具的材料提出了綠色、環保、健康的要求。已經開始有廠家將竹這一要素融入到家具設計及其制作之中。
楠竹(又稱南竹、毛竹)作為家具上常用的材料,楠竹家具采用優質楠竹拼接板材,輔助實木材料,五金配件等經過特殊工藝加工制作而成,采用楠竹做原材料,家具為中式田園風格,深受注重健康環保的人群和有一定文化品味和修養的人群的喜愛。
現在的楠竹家具加工,通常是加工時,將竹子去皮,推入劃片機中,出來的即為截面為長方形的規則的竹條;然后,按照顏色深淺進行分類,顏色相近的竹條拼接在一起,拼接時按照需要,采取縱橫交錯型、工字型等方式拼接粘合,因拼接時是將不同方向和紋理的竹子混合粘合在一起,由于用力方向的不同,因此,做成的竹材自身不會發生向一個方向變形的狀況,(人為施加很大的外力除外)。做好的竹板材,送到相應的車間進行相應的深加工。通俗來講,就是將竹子加工成竹板,再進行深加工,這樣的加工方式是一種通用的加工方式,已經完全改變了楠竹的外形。
楠竹本身具有材質堅硬、韌性好的特點,不僅在家具領域運用,在建筑領域也得到了廣泛運用,但是在應用過程中,均是破壞了楠竹的外形,主要是利用楠竹材質堅硬、韌性好的特點。受限于在加工時,如果楠竹本身形態被破壞,其自身形態的穩定性容易被破壞,楠竹的某個節點強度過低,整根楠竹容易從改節點處開始破裂。因此在楠竹的應用上未利用到楠竹本身形態的承重能力較好的特性。在利用楠竹本身形態承重能力較好時,會存在連接支撐不牢固的技術問題。
現在急需一種能夠保留楠竹外形的楠竹凳的制作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現有的加工方式,在保留楠竹外形的情況下,連接不牢固的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保留的楠竹外形的楠竹凳的制作方法。
本方案中的楠竹凳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凳面制作步驟:選取一塊矩形的木板作為凳面,在凳面下表面的四角均鉆設連接孔,連接孔的直徑為3-6cm,在凳面的側面上鉆設有連通連接孔的插銷孔,然后再選取與插銷孔過盈配合的插銷作備用;
四條竹腿制作步驟:選取四根的高度相等、直徑與連接孔直徑相等、無彎曲的楠竹作為竹腿,然后將四條竹腿分別嵌入連接孔中,然后將四條竹腿取出,在四條竹腿上與螺紋孔對齊的位置鉆設固定孔,然后在四條竹腿的同一高度上分別鉆設兩個豎直排列的通孔,然后將螺母嵌入通孔內;
四條橫竹制作步驟,選取四根的長度相等、直徑相同、無彎曲的楠竹作為橫竹,再選取兩根直徑與橫竹相等的圓管,將兩根圓管分別套接在一根橫竹的兩端,然后再選取兩根方管,將方管與圓管焊接在一起,方管與圓管焊接在一起形成連接管,圓管一端稱為圓端,方管一端稱為方端,然后再將一根橫竹放置在兩根竹腿之間,方端之間相互呈直角并與竹腿接觸,方端的端面切割成與竹腿直徑相等的圓弧形,在方端的內側切割凹口,在方端的上端面用槽刀切割上凹槽,方端的下端面焊接有一塊凸板,在四條竹腿上均設有供相鄰兩塊凸板并排嵌入的槽口,在凸板上有槽刀加工有下凹槽,選取一塊矩形的鐵片作為固定片,將固定片嵌入上凹槽和下凹槽之間,上凹槽和下凹槽將固定片夾持固定住,在固定片上設有與螺母等高的位置設有固定孔,螺栓穿過固定孔與螺母螺紋連接。
本方案具有如下技術效果:凳面與竹腿的連接點在凳面的下表面,插銷插入凳面側面上與連接孔連通的插銷孔將凳面與竹腿固定,并且插銷與插銷孔過盈配合,防止了插銷從插銷孔內脫落。四條竹腿的高度相等、直徑規格相對統一、無彎曲可使得楠竹凳的制作方法在放置時,凳面不會傾斜。
通過橫竹對竹腿有加固作用,現有技術中用橫竹加固竹腿的方式通常是選用榫卯連接的方式,榫卯連接的方式需要在竹腿上鉆設一個供橫竹穿過的通孔(這樣的通孔直徑較大),竹腿上的創口較大,會導致竹腿的強度下降,本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將螺母嵌入竹腿并在竹腿上設置槽口,這樣將現有技術中的一個較大創口分成三個較小的創口,竹腿的強度不會明顯下降。
連接管的圓端套在橫竹的兩端,橫竹與圓端過盈配合,使得連接管與橫竹連為一體,使得橫竹的兩端的截面形狀從圓形變為矩形,連接管的方端為與竹腿直徑相等的圓弧形,方端將竹腿的創口包裹住,達到保護創口,提高竹腿的強度。
固定板嵌入上凹槽和下凹槽上,固定片被兩個連接管夾持固定,然后螺栓穿過固定板與螺母螺紋連接,螺栓將固定板固定在竹腿上,固定板在上凹槽和下凹槽的作用下將連接管卡在竹腿上,兩個相鄰方端上的凸板并排插入竹腿上的槽口內,分攤螺栓對竹腿的力,本方案將現有技術的一個受力點,變成兩個螺栓和一個槽口三個受力點,增加了竹腿上的受力點,連接管將三個受力點包裹隱藏起來,不影響視覺效果。達到了在保留楠竹外形的情況下,楠竹凳的制作方法的竹腿與橫竹連接牢固的目的。
進一步,在凳面制作步驟中,選取5-10根長度相等的楠竹,將楠竹并排,在楠竹的側面鉆設貫穿所有楠竹的方孔,選取一根鐵質的橫梁,將橫梁穿過方孔,用膠水將橫梁粘接固定在方孔內,并排固定后的楠竹形成凳面。凳面由楠竹并排并用橫梁固定,楠竹本身結實耐用,橫梁隱藏在方孔中,在不影響外觀的情況下,達到結實耐用的目的。
進一步,兩個豎直排列的通孔分布在竹腿上的竹節的兩側。利用楠竹上竹節附近比其他地方更為結實的特性,通孔分布在竹節的兩側,可將通孔受的力分攤到竹節上,避免竹腿損壞。
進一步,方端的內側的凹口為矩形。矩形的凹口加工方便,僅需切割三刀。
進一步,選取四個圓筒形的套管作為保護套,將保護套分別套接在四條竹腿的下端。保護套能夠保護竹腿,避免竹腿在長期使用的過程中損壞。
進一步,固定片的長度大于下凹槽的長度。固定片的長度大于下凹槽的長度可防止固定片從上凹槽和下凹槽之間脫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竹腿與連接管連接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竹腿與連接管的爆炸圖;
圖4為相鄰兩個連接管并排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竹腿上螺母和槽口位置關系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凳面1、竹腿2、插銷孔11、螺母12、橫竹3、連接管4、螺栓5、固定片51、槽口6。
實施例1
基本如附圖1所示:本方案中的楠竹凳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凳面制作步驟:選取一塊矩形的木板作為凳面1,在凳面1下表面的四角均鉆設連接孔,連接孔的直徑為5cm,在凳面1的側面上鉆設有連通連接孔的插銷孔11,然后再選取與插銷孔11過盈配合的插銷作備用;
四條竹腿制作步驟:選取四根的高度相等、直徑與連接孔直徑相等、無彎曲的楠竹作為竹腿2,然后將四條竹腿2分別嵌入連接孔中,然后將四條竹腿2取出,在四條竹腿2上與螺紋孔對齊的位置鉆設固定孔,然后在四條竹腿2的同一高度上分別鉆設兩個豎直排列的通孔,兩個通孔分布在竹腿2上的竹節的兩側,然后將螺母12嵌入通孔內;
四條橫竹制作步驟,選取四根的長度相等、直徑相同、無彎曲的楠竹作為橫竹3,再選取兩根直徑與橫竹3相等的圓管,將兩根圓管分別套接在一根橫竹3的兩端,然后再選取兩根方管,將方管與圓管焊接在一起,方管與圓管焊接在一起形成連接管4,圓管一端稱為圓端,方管一端稱為方端,然后再將一根橫竹3放置在兩根竹腿2之間,方端之間相互呈直角并與竹腿2接觸,方端的端面切割成與竹腿2直徑相等的圓弧形,在方端的內側切割矩形的凹口,在方端的上端面用槽刀切割上凹槽,方端的下端面焊接有一塊凸板,在四條竹腿2上均設有供相鄰兩塊凸板并排嵌入的槽口6,在凸板上有槽刀加工有下凹槽,選取一塊矩形的鐵片作為固定片51,將固定片51嵌入上凹槽和下凹槽之間,上凹槽和下凹槽將固定片51夾持固定住,在固定片51上設有與螺母12等高的位置設有固定孔,螺栓5穿過固定孔與螺母12螺紋連接。
具體使用時:連接管4的圓端套在橫竹3的兩端,橫竹3與圓端過盈配合,使得連接管4與橫竹3連為一體,使得橫竹3的兩端的截面形狀從圓形變為矩形,連接管4的方端為與竹腿2直徑相等的圓弧形,方端將竹腿2的創口包裹住,達到保護創口,提高竹腿2的強度。
固定板嵌入上凹槽和下凹槽上,固定片51被兩個連接管4夾持固定,然后螺栓5穿過固定板與螺母12螺紋連接,螺栓5將固定板固定在竹腿2上,固定板在上凹槽和下凹槽的作用下將連接管4卡在竹腿2上,兩個相鄰方端上的凸板并排插入竹腿2上的槽口6內,分攤螺栓5對竹腿2的力,本方案將現有技術的一個受力點,變成兩個螺栓5和一個槽口6三個受力點,增加了竹腿2上的受力點,連接管4將三個受力點包裹隱藏起來,不影響視覺效果。達到了在保留楠竹外形的情況下,楠竹凳的制作方法的竹腿2與橫竹3連接牢固的目的。
實施例2
與實施例1相比,不同之處在于,凳面1制作步驟:選取8根長度相等的楠竹,將楠竹并排,在楠竹的側面鉆設貫穿所有楠竹的方孔,選取一根鐵質的橫梁,將橫梁穿過方孔,用膠水將橫梁粘接固定在方孔內,并排固定后的楠竹形成凳面1;在四條竹腿2制作步驟中,選取四個圓筒形的套管作為保護套,將保護套分別套接在四條竹腿2的下端。保護套能夠保護竹腿,避免竹腿2在長期使用的過程中損壞。
實施例3
與實施例2相比,不同之處在于,固定片51的長度大于下凹槽的長度。固定片51的長度大于下凹槽的長度可防止固定片51從上凹槽和下凹槽之間脫落。
實施例4
與實施例3相比,不同之處在于,凳面1上設有容納槽。由于變性人(由女變男)剛作為易性術后,坐姿上有些不習慣,例如兩腿習慣性夾緊,這樣會造成生殖器的不適,特在凳面1上設置一個容納槽。當變性人兩腿夾緊時,坐椅上能提供一個容納生殖器的空間。坐正時,變性人需有意識地將生殖器往下移,使生殖器完全置入容納槽內。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