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在用于紡織纖維條的并條機上對拉伸系統的上羅拉加載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紡織纖維條的并條機上的裝置,該裝置對由連續設置的羅拉對構成的拉伸系統的上羅拉進行加載,所述羅拉對包括下羅拉和上羅拉,在操作時,該上羅拉通過壓力臂中被加載的壓力元件被壓在下羅拉上,兩個帶有公共保持元件的壓力元件與各上羅拉聯接,且加載裝置可移走。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紡織纖維條的并條機上的裝置,其在由連續設置的羅拉對構成的拉伸系統的上羅拉上加載,所述羅拉對包括一下羅拉和一上羅拉,在操作過程中,該上羅拉通過壓力臂中加載的壓力元件被壓在下羅拉上,兩個帶有公共保持元件的壓力元件與各上羅拉聯接,且該加載裝置是可移走的,其特征在于,每個壓力臂(11a至11d),一個相應的壓力元件(9;91至91;9a1、9a2;9b1、9b1;9c1、9c2;9d1、9d2;13a至13d)可樞轉地或可擺動地安裝在一個樞轉支承(10)處,或是一個擺動支承處,并且該壓力元件(9;91至94;9a4、9a2;9b1、9b2;9c1、9c2;9d1、9d2;13a至13d)通過一個支撐元件(12;12a至12d)被相互連接。
實際上,該壓力元件和該壓力通道被用作支撐結構元件能使本發明的設備結構緊湊。特別是,其能夠在纖維材料的流動方向上和凈空高度上節省空間。
該壓力元件最好包括一個往復運動部件,例如,一頂桿。該頂桿最好具有一圓形的橫截面。該壓力元件最好是氣壓缸。該氣壓缸最好具有一矩形的橫截面。該氣壓缸的寬度最好與上羅拉的直徑或寬度相同或是較小。該氣壓缸最好是壓力臂的支撐元件。該氣壓缸最好安裝在樞轉支承或者擺動支承處。該樞轉支承或者擺動支承最好安裝在氣壓缸面對上羅拉的下端區域。氣壓缸最好具有一蓋元件。該樞轉支承或者擺動支承最好安裝在氣壓缸的下蓋上。該支撐元件最好安裝在氣壓缸遠離上羅拉的上端區域。該支撐元件最好形成壓力臂的氣壓缸的上蓋。該支撐元件最好在壓力臂的氣壓缸之間形成一橋接件。該支撐元件最好形成一用于兩個氣壓缸的橫梁。該支撐元件最好內部中空。該支撐元件最好形成一壓縮空氣通道。該氣壓缸最好連接于該壓力通道。該氣壓缸和支撐元件最好形成一門式的壓力臂。該支撐元件最好能容納電線。該壓力臂最好設置在與上羅拉相同的平面內。支撐元件的縱向軸線最好平行于上羅拉的縱軸安裝。該氣壓缸最好垂直于上羅拉安裝。該氣壓缸最好垂直于支撐元件安裝。該支撐元件最好是一擠壓型材,例如,用鋁擠壓的部件。該氣壓缸的下蓋最好可旋轉地安裝在樞轉支承處。一鎖定裝置最好與各自的其它氣壓缸聯接。一鎖定裝置最好與各自的其它氣壓缸的下蓋聯接。在每個壓力臂處,最好一氣壓缸或其下蓋被鉸接在一樞轉支承處。在每個壓力臂處,一個鎖定裝置最好與氣壓缸或其下蓋聯接。
附
圖1是帶有根據本發明的裝置的并條機的拉伸系統的示意性側視圖;附圖2表示附圖1對應于帶有氣動上羅拉加載裝置的部分沿K-K線(附圖1)的割視圖;附圖3是帶有四門式壓力臂的拉伸系統透視圖,所述壓力臂與該拉伸系統的上羅拉聯接;附圖4表明的是本發明裝置的前視圖,其中一門式壓力臂和上羅拉被向上擺起;附圖5表明的是一氣壓缸,其下蓋鉸接于一個樞轉支承;附圖5a表明的是附圖5中氣壓缸的橫截面;附圖6是穿過兩個帶有為壓縮空氣通道形式的支撐元件的氣壓缸的縱向示意性剖面圖;附圖7表明的是一帶有整體式殼體的壓力臂的前視圖;附圖7a是附圖7中殼體的透視圖,局部斷取開來,帶有蓋;附圖8a、8b表明的是一彈簧加載的按鍵,其帶有可旋轉的雙彎角杠桿;附圖9a、9b表明的是帶有(附圖9a)以及不帶(附圖9b)上羅拉的壓力臂。
參照附圖2,該氣壓缸9包括一上蓋(支撐元件12)和一下蓋13a。該氣壓缸9形成一個具有包括17a、17b兩部分的氣壓缸腔17的氣壓缸單元,其中一個活塞18通過在滑動套管20中的頂桿19而被導向。該壓力羅拉4的羅拉軸頸4a正好穿過保持板27的一個開口并且接合在軸承22a中。該軸承22a容納該壓力羅拉4,并且在頂桿19和下羅拉III的羅拉軸頸IIIa之間的空間中延伸。該軸承22a被安裝在下蓋13a1上,一光闌16將氣壓缸腔17分成數個壓力區域。為了在氣壓缸腔17的頂部產生壓力,依靠壓縮空氣連接件23,壓縮空氣p1能被許可進入這個空間。空氣從該氣壓缸腔17的下部通過排出孔24而被抽空。類似的,空氣能夠從氣壓缸腔17的上部被抽空并且壓縮空氣能夠被允許進入到氣壓缸腔17的下部。在操作中,在纖維條5已經在下羅拉I、II、III上被引導時,該壓力臂11樞轉進如附圖1中所示的工作位置中,并且通過一固定裝置(未示出)固定在該位置上,以使得壓力羅拉I、II、III能施加壓力。一方面作為每個頂桿19被定位在相應的軸承22上的結果,另一方面由于在光闌16上方的空隙中產生的過壓,將施加壓力。為了在上羅拉4和下羅拉(驅動羅拉III)之間產生所述的夾緊,該頂桿19因此將其另一端壓在軸承22上。頂桿19沿箭頭D、E的方向可移動。
參照附圖3,每個上羅拉1至4具有其各自相應的門式壓力臂11a、11b、11c、11d,它們從平面圖上看去,平行于各自的上羅拉1至4的縱向軸線定位。表示的壓力臂11a至11d是在其關閉位置。下羅拉I至III被分別安裝在支座14a、14b、14c中,后者可移動地安裝在機器構架15上。同時,兩個壓力元件9與每個上羅拉1至4聯接并且通過一個公共的支撐元件12被相互連接。
根據附圖4,該門式壓力臂11a,由兩個側氣壓缸9a1和9a2(壓力元件)、一個公共支撐元件12a和兩個蓋元件13a1和13a2組成,并且與上羅拉4聯接。該覆蓋元件13a1和13a2被安裝在氣壓缸9a1和9a2的下端并且形成了它的下蓋。該支撐元件12a被安裝在氣壓缸9a1和9a2的上端并且形成了它的上蓋。與上羅拉4一起,該壓力臂11a繞一樞轉支承10(參照附圖5)被向上樞轉。該覆蓋元件13a1和13a2,參看其側視圖,是呈角型(直角)構造,角的一個臂覆蓋了一個相應的氣壓缸9a1、9a2。覆蓋元件13a1的另一個角臂在其自由端區域可旋轉地安裝在樞轉支承10上。覆蓋元件13a2的另一個角臂在其自由端區域具有一個鎖定裝置,該鎖定裝置包括一個孔26,穿過該孔,接合一個安裝在機器構架15上的滑動鎖定棒(未示出)。該表示出的壓力臂11a是在其打開位置上。
參照附圖5,氣壓缸9的下蓋元件13借由樞轉支承10被鉸接在支座14上,以使得可沿箭頭B和C所示方向旋轉。
參照附圖6,該支撐元件12a由一個擠壓型材構成,例如用鋁構成,其內部中空并且其端面封閉。在端面區域的側壁上有兩個開口12′、12″。這就產生了一個通道12,壓縮空氣p能經它通過。一允許壓縮空氣p1進入的連接件23因此足夠,部分的壓縮空氣流入氣壓缸9a1并且其余空氣會流經支撐元件12a的通道12進入氣壓缸9a2。氣壓缸9a1和9a2具有用于分別排出各自的壓縮空氣p2和p3的連接件24和25。
如附圖1所示,設置有一個中央壓縮空氣管28,導向氣壓缸91至94的四個分支管28a至28d與之連接。該壓縮空氣管28被連接于壓縮空氣源29。
本發明所參照進行解釋的例子中是每個壓力臂與一個樞轉支承和一個鎖定裝置聯接。本發明還可包括一種結構,其中兩個組合的樞轉支承和鎖定裝置與壓力臂聯接。
本發明的裝置已經通過帶有上羅拉氣動加載的并條機的例子表明。本發明還可包括一種并條機,其中該上羅拉是被機械加載,例如通過彈簧。
按附圖7、7a,上羅拉4配有門式壓力臂11a。(上羅拉2至4配有一相應的壓力臂11-未示出) 所述壓力臂11a被設計為由玻璃纖維強化的塑料構成的殼體30,通過注塑法制得。所述殼體30為一個做成單件的整體式結構元件,并包括支撐元件12a、壓力元件的兩個主體9a1和9a2(氣壓缸)、兩個中間元件31a和31b、以及兩個保持元件32a和32b。所述支撐元件12a做成橫截面大致呈U字形的單側敞開的溝槽,在其內部空間設置氣動管線34和電氣導線35。溝槽33的敞開側可以用一能摘下的蓋封閉,這個蓋由玻璃纖維強化的塑料制成,橫截面大致呈U字形,并且是彈性的,以使其通過壓配合固定在溝槽33上。所述殼體最好做成單件的。這種整體式殼體30,使所有用于各個上羅拉1至4的固定及加載的主要功能元件一體化,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實現經濟地制造。同時,整個壓力臂11a至11d可以以簡單的方式圍繞樞轉支承10旋轉,并可以通過鎖定裝置26被鎖上以及解鎖。
按附圖8a、8b,在中間元件31b上設置一個用一壓力彈簧38加載的按鍵37。所述按鍵37可沿箭頭F、G方向移動。此外,在中間元件31b上還加設有一個可沿箭頭H、I方向繞著樞轉支承40轉動的雙杠桿39。如附圖8a所示,彎角臂39b的直角突伸部分作用著以及支持著上羅拉4軸承22b的支承軸頸41b。當把按鍵37依附圖8b所示沿F方向對著彎角杠桿39的彎角臂39a壓下時,彎角臂39a沿箭頭H方向繞著樞轉支承40轉動,從而,彎角臂39b就釋放了支承軸頸41b。如附圖9b所示,用這種方式,上羅拉4連同軸承22a、22b可從壓力臂11a完全脫離開來。附圖9a表示的是壓力臂11a連同上羅拉4處于經過擺轉的位置。雙杠桿39上具有兩個缺口43a、43b,有一個彈性加載的卡鎖頭42或類似物-依雙杠桿39的位置-嵌入到所述缺口中。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紡織纖維條的并條機上的設備,所述設備對由連續設置的羅拉對構成的拉伸系統的上羅拉進行加載,所述羅拉對包括下羅拉和上羅拉,在操作過程中,所述上羅拉通過壓力臂中加載的壓力元件被壓向下羅拉,其中,每個上羅拉配有兩個帶一公共保持元件的壓力元件,且加載裝置可移走,其特征在于,具有壓力元件(9;91至94;9a1、9a2;9b1、9b2;9c1、9c2;9d1、9d2;13a至13d)的壓力臂(11a至11d)繞一樞轉支承(10)或者擺動支承可以樞轉或擺動,并且所述壓力元件(9;91至94;9a1、9a2;9b1、9b2;9c1、9c2;9d1、9d2;13a至13d)通過一個支撐元件(12;12a至12d)相互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該壓力元件(9;91至94;9a1、9a2;9b1、9b2;9c1、9c2;9d1、9d2)包括一個往復運動部件,例如,一頂桿(19)。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頂桿(19)具有一圓形的橫截面。
4.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壓力元件是氣壓缸(9;91至94;9a1、9a2;9b1、9b2;9c1、9c2;9d1、9d2)。
5.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氣壓缸(9;91至94;9a1、9a2;9b1、9b2;9c1、9c2;9d1、9d2)具有矩形橫截面(a、b)。
6.如權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氣壓缸(9;91至94;9a1、9a2;9b1、9b2;9c1、9c2;9d1、9d2)的寬度(b)與上羅拉(1至4)的直徑或寬度相同或是較小。
7.如權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氣壓缸(9;91至94;9a1、9a2;9b1、9b2;9c1、9c2;9d1、9d2)是壓力臂(11a至11d)的一個支撐元件。
8.如權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氣壓缸(9;91至94;9a1、9a2;9b1、9b2;9c1、9c2;9d1、9d2)安裝在樞轉支承(10)或者擺動支承處。
9.如權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樞轉支承或者擺動支承安裝在氣壓缸(9;91至94;9a1、9a2;9b1、9b2;9c1、9c2;9d1、9d2)面對上羅拉(1至4)的下端區域。
10.如權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氣壓缸(9;91至94;9a1、9a2;9b1、9b2;9c1、9c2;9d1、9d2)具有一下蓋(13;13a1、13a2;13b1、13b2;13c1、13c2;13d1、13d2)。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樞轉支承(10)或者擺動支承被設置在氣壓缸(9;91至94;9a1、9a2;9b1、9b2;9c1、9c2;9d1、9d2)的下蓋(13;13a1、13a2;13b1、13b2;13c1、13c2;13d1、13d2)上。
12.如權利要求1-11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支撐元件(12a至12d)被安裝在氣壓缸(9;91至94;9a1、9a2;9b1、9b2;9c1、9c2;9d1、9d2)遠離上羅拉的上端區域。
13.如權利要求1-12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支撐元件(12、12a至12d)形成了壓力臂(11a至11d)的氣壓缸(9;91至94;9a1、9a2;9b1、9b2;9c1、9c2;9d1、9d2)的上蓋。
14.如權利要求1-13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支撐元件(12、12a至12d)在壓力臂(11a至11d)的氣壓缸(9;91至94;9a1、9a2;9b1、9b2;9c1、9c2;9d1、9d2)之間形成一橋接件。
15.如權利要求1-14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支撐元件(12、12a至12d)形成為一用于兩個氣壓缸(9;91至94;9a1、9a2;9b1、9b2;9c1、9c2;9d1、9d2)的橫梁。
16.如權利要求1-15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支撐元件(12、12a至12d)為內部中空(12)。
17.如權利要求1-16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支撐元件(12、12a至12d)形成一壓縮空氣通道(p)。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氣壓缸(9;91至94;9a1、9a2;9b1、9b2;9c1、9c2;9d1、9d2)連接于該壓縮空氣通道(p)。
19.如權利要求1-18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氣壓缸(9;91至94;9a1、9a2;9b1、9b2;9c1、9c2;9d1、9d2)和支撐元件(12、12a至12d)形成一門式的壓力臂(11a至11d)。
20.如權利要求1-19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支撐元件(12、12a至12d)能容納電線。
21.如權利要求1-20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壓力臂(11a至11d)設置在與上羅拉(1至4)相同的平面內。
22.如權利要求1-21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支撐元件(12a至12d)的縱向軸線平行于上羅拉(1至4)的縱軸設置。
23.如權利要求1-22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氣壓缸(9;91至94;9a1、9a2;9b1、9b2;9c1、9c2;9d1、9d2)垂直于上羅拉(1至4)設置。
24.如權利要求1-23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氣壓缸(9;91至94;9a1、9a2;9b1、9b2;9c1、9c2;9d1、9d2)垂直于支撐元件(12、12a至12d)設置。
25.如權利要求1-24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支撐元件(12、12a至12d)是一擠壓型材,例如,是鋁制擠壓部件。
26.如權利要求1-25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氣壓缸(9;91至94;9a1、9a2;9b1、9b2;9c1、9c2;9d1、9d2)的下蓋(13;13a1、13a2;13b1、13b2;13c1、13c2;13d1、13d2)可旋轉地安裝在樞轉支承(10)處。
27.如權利要求1-26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一鎖定裝置(26)與各自的另一個氣壓缸(9;91至94;9a1、9a2;9b1、9b2;9c1、9c2;9d1、9d2)聯接。
28.如權利要求1-27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一鎖定裝置(26)與各自另一個氣壓缸(9;91至94;9a1、9a2;9b1、9b2;9c1、9c2;9d1、9d2)的下蓋聯接。
29.如權利要求1-28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每個壓力臂(11a至11d)處,一氣壓缸(9;91至94;9a1、9a2;9b1、9b2;9c1、9c2;9d1、9d2)或其下蓋(13;13a1、13a2;13b1、13b2;13c1、13c2;13d1、13d2)被鉸接在一樞轉支承處。
30.如權利要求1-29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每個壓力臂(11a至11d)處,一個鎖定裝置(26)與氣壓缸(9;91至94;9a1、9a2;9b1、9b2;9c1、9c2;9d1、9d2)或其下蓋(13;13a1、13a2;13b1、13b2;13c1、13c2;13d1、13d2)聯接。
31.如權利要求1-30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臂(11a至11d)具有一個殼體(30)。
32.如權利要求1-31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30)由塑料制成。
33.如權利要求1-32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種纖維強化的塑料,例如玻璃纖維。
34.如權利要求1-33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30)可通過注塑法制得。
35.如權利要求1-34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30)為一個整體式結構元件。
36.如權利要求1-35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包括支撐元件(12a至12d)。
37.如權利要求1-36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元件(12a至12d)由一單側敞開的溝槽(33)構成。
38.如權利要求1-37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溝槽(33)的內部空間設置電氣導線(35)和/或氣動管線(34)。
39.如權利要求1-38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溝槽(33)可以用一能摘下的蓋(36)或類似物封閉。
40.如權利要求1-39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30)包括壓力元件(9;91至94;9a1、9a2;9b1、9b2;9c1、9c2;9d1、9d2;13a至13d)的主體。
41.如權利要求1-40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30)包括兩個保持元件(32a、32b)。
42.如權利要求1-41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壓力元件(9;91至94;9a1、9a2;9b1、9b2;9c1、9c2;9d1、9d2;13a至13d)的外側均配有保持元件(32a、32b)。
43.如權利要求1-42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保持元件(32a、32b)可旋轉或可擺動地安裝在一樞轉支承(10)或者擺動支承上。
44.如權利要求1-43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保持元件(32a、32b)可從樞轉支承(10)或者擺動支承卸下。
45.如權利要求1-44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保持元件(32a、32b)可從鎖定裝置(26)卸下。
46.如權利要求1-45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各個壓力元件(9;91至94;9a1、9a2;9b1、9b2;9c1、9c2;9d1、9d2;13a至13d)分別通過至少一個中間元件(31a、31b)安裝在樞轉支承(10)或者擺動支承上。
47.如權利要求1-46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各個壓力元件(9;91至94;9a1、9a2;9b1、9b2;9c1、9c2;9d1、9d2;13a至13d)通過至少一個中間元件(31a、31b)可拆卸地安裝在鎖定裝置(26)或類似物上。
48.如權利要求1-47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為上羅拉(1至4)設有一個上鎖及解鎖裝置。
49.如權利要求1-48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鎖及解鎖裝置為一按鍵(37)或類似物。
50.如權利要求1-49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鍵(37)或類似物通過一個彈簧元件(38)被加載。
51.如權利要求1-50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鍵(37)或類似物可機械操作,例如手工操作。
52.如權利要求1-51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鍵(37)或類似物設置在殼體(30)的一個中間元件(31b)上。
53.如權利要求1-52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加載的按鍵(37)與一圍繞支承(40)可旋轉的彎角杠桿(39)協同作用。
54.如權利要求1-53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采用一個雙彎角杠桿(39)。
55.如權利要求1-54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鍵作用到雙彎角杠桿(39)的一個彎角臂(39a)上。
56.如權利要求1-55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上羅拉與雙彎角杠桿(39)的另一彎角臂(39b)協同作用。
57.如權利要求1-56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對于壓力臂(11a至11d),分別在一樞轉支承(10)或者擺動支承上可樞轉或可擺動地安裝一個壓力元件(9)。
58.如權利要求1-57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雙杠桿(39)上具有兩個缺口(43a、43b),有一個彈性加載的卡鎖頭(42)或類似物-依雙杠桿(39)的位置-嵌入到所述缺口中。
全文摘要
一種用于紡織纖維條的并條機上的裝置,其在連續安裝的羅拉對的拉伸系統對上羅拉加載,所述羅拉對包括一下羅拉和一上羅拉,其在操作中,該上羅通過壓力臂中被加載的壓力元件拉被壓在下羅拉上,兩個帶有公共保持元件的壓力元件與各上羅拉聯接,且加載裝置可移除。為了改善所述裝置,一個壓力元件可樞轉地或可擺動地安裝在一樞轉支承或一擺動支承處,并且該壓力元件通過一支撐元件相互連接。
文檔編號D01H5/88GK1478932SQ03133088
公開日2004年3月3日 申請日期2003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2002年7月29日
發明者克里斯托弗·萊因德斯, 克里斯托弗 萊因德斯 申請人:特魯菲舍爾股份有限公司及兩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