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用于梳理機的梳理蓋板條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660666閱讀:32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用于梳理機的梳理蓋板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梳理機的梳理蓋板條(cardflatbar),該梳理蓋板條包括一帶有包布支撐部的承載元件和一背部,其中,兩端頭部與所述承載元件相連,所述承載元件和端頭部形成至少三個組裝部件,所述端頭部包括至少一個滑動接觸區域,該滑動接觸區域與滑路接觸;至少一個固定區域,該固定區域固定在所述承載元件中并且同時握持著所述滑動接觸區域,
背景技術
現代梳理蓋板條由鋁擠出形成。在實際情形中,通過擠出方式制成的梳理蓋板條被切割成合適的長度并被加工成0.05毫米的平直度。然后各承載銷在一個沒有公差的平面中在它們的部分區域被粘接而橫向固定到位于承載元件的孔中。由于擠出操作和加工操作,在粘接固定的所述銷的高度尺寸中自然產生了公差。為了在梳理蓋板組件內將所述高度尺寸保持在0.05毫米的范圍內,在粘接操作之后,要進行對高度尺寸的校準。這個過程耗時且費力。隨后,包布條以上述的方式被安裝到梳理蓋板條的踵表面上。由于梳理蓋板條、梳理蓋板包布、在安裝時產生的偏差、以及在安裝時張力導致的變形等這些因素導致公差積累很高,通過打磨進行上述的找平最終得在所有的梳理蓋板條上進行。這會導致磨掉高達0.15毫米的材料。經過打磨的包布尖端的技術效率受到限制。如果包布的金屬絲受到過度的打磨,那么在包布尖端區域的實際操作鋒利度會失去。特別是,在梳理蓋板包布被組裝時公差的積累、對找平加工的技術上有破壞的打磨、以及在使用時精確度的下降都因此是不利的。在美國專利US-A-4827573公開的梳理蓋板條包括一個牽拉通過一型模的鋼管。在梳理蓋板條的兩端,設置有實芯的頭端部件,用于固定驅動帶的固定元件被安裝在所述部件上。這些頭端部件通過焊接或鉚接或螺栓連接而被接合到梳理蓋板條上,從而在它們由于磨損而失效時可以被更換。很明顯,焊接連接在有些情形將導致在梳理蓋板條中的應力,并且需要更換整個梳理蓋板條。這也同樣適用于螺栓連接和鉚釘連接的情形,即,施加的接合力(轉動螺栓或在鉚接中使用的壓力)對于所有的梳理蓋板條而言在開始時必須一致,并且在一定的公差范圍內保持恒定,以便避免不適當的壓應力(即,由于壓縮而導致的蓋板條長度的塑性變形)。因此,對于梳理蓋板組件的所有梳理蓋板條,在滑路和包布尖端之間的高度尺寸是不相等的。公知的梳理蓋板條具有多個橫向壁,這些橫向壁向下延伸并一定程度地平行,然后會聚。所述端頭部件由三個元件構成,頭部部件和兩部分的握持元件,它們相對于承載元件軸向布置。只有頭部部件在滑路上滑動,而握持元件和驅動元件位置遠離滑路。這種結構的缺點在于作用在滑路外側的驅動元件在頭部部件和承載元件施加一個不良的杠桿作用,因此,產生一彎矩。另外,以這種方式,頭部部件不能在保持尺寸精確性的情況下在滑路上滑動,并且可能產生破潰性的傾斜。由鋼管制造所述承載元件是通過一個型模的冷軋,之后必須進行熱處理,這種生產方式產生很高的成本,不論是生產成本還是技術成本。最后,尤其不利的是所述頭部部件在操作過程中受到磨損。在更換受到磨損的頭部部件時是很費力的,因為頭部部件與承載元件的焊接或鉚接接合不得不被解開,然后在更換之后重新恢復接合。這種維修只能在梳理機被停止時進行,這將會導致大量的工作中斷,以及產生生產損失。
發明內容本發明正是基于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在本文開頭部分提到類型的裝置,該裝置能夠克服上述缺點,尤其是以簡單的方式克服上述缺點,能夠獲得一種尺寸穩定而精確的包布梳理蓋板條,并且制造簡單。所述問題通過權利要求1特征部分的特征來解決。由于在固定區域的外壁和孔的內壁之間有一間隙,所以在滑動接觸表面和梳理蓋板頭端之間的距離對于每個梳理蓋板條來說是均勻一致和同樣精確可調整的,這個距離可以被固定,從而能夠以一種簡單的方式生產一種尺寸精確的梳理蓋板條。梳理蓋板條、包布、以及組裝(包括拆卸)的所有制造公差得以消除。按照本發明包布的梳理蓋板條有利和有效地防止了在梳理蓋板包布的組裝時的公差積累、對找平加工的技術上的破壞性打磨、以及在使用中精確性的下降。特別是,有這樣的優點,根據本發明的解決手段使得梳理蓋板條根據等級的分級不再需要,實現了巨大的合理性。在包括多個梳理蓋板條的梳理蓋板組件內實現了高度尺寸的一致。權利要求2到70包含了本發明的進一步的優點。在下文中將參照在附圖中示出的典型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更加詳細的說明,其中圖1為帶有本發明裝置的梳理機的示意性側視圖;圖2所示為多個梳理蓋板條,其中相應地帶有部分的滑路和曲軌(flexiblebend);圖3a為梳理蓋板條的背部和承載元件的側視圖;圖3b穿過包布條的側視剖視圖;圖3c示出了帶有本發明裝置的梳理蓋板條裝配好的狀態;圖4a為一個剖視圖,該剖視圖通過插入梳理蓋板條的梳理蓋板銷;圖4b為一個剖視圖,該剖視圖通過帶有處于固定位置的梳理蓋板銷的梳理蓋板條;圖5示出了位于梳理蓋板銷的下邊界與梳理蓋板踵下邊界之間的距離的調整;圖6示出了梳理蓋板銷的下邊界和包布自由尖端之間的距離的調整;圖7示出了梳理蓋板踵和包布條之間的另外一個補償層的實施例;圖8為一個側視圖,為一個局部剖視圖,所示的是本發明的結構,其帶有用于對齊梳理蓋板條的裝置(對齊梳理蓋板銷和包布尖端之間的距離)。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示出了一個梳理機,例如,TrützschlercardTC03型號,其具有給棉輥(feedroller)1,給棉板(feedtable)2,刺輥3a、3b、3c,錫林4,道夫5,剝棉輥6,擠壓輥7、8,纖網引導元件9,纖網喇叭頭10,送出輥11、12,具有梳理蓋板導引輥13a、13b以及梳理蓋板條14的回轉梳理蓋板13,條筒15和圈條器16。各輥的回轉方向在圖中由相應的曲線箭頭表示。字母M標識錫林4的中心(軸線)。參考標號4a標識包布,標號4b標識錫林的回轉方向。字母C標識回轉梳理蓋板13在梳理隔距調整時的回轉方向,字母D標識梳理蓋板條14的返回輸送方向。參見附圖2,在梳理機的每一側,具有多個調節螺紋件的曲軌17被橫向固定到機架上。曲軌17具有凸外表面17a和下表面17b。在曲軌17的上面,有第一滑路20,例如該第一滑路20由耐磨塑料材料制成,該第一滑路20具有一個凸外表面20a和一個凹內表面20b。凹內表面20b位于凸外表面17a上并能夠沿著箭頭B,C所示的方向在凸外表面17a上滑動。每個梳理蓋板條的結構可以根據EP0567747A1的內容構造,例如,包括背部14a和承載元件14b。承載元件14b具有一踵表面14c,兩個側表面14d、14e,以及兩個上表面14f、14g(參見圖3)。每個梳理蓋板條14在兩端都具有一個相應梳理蓋板頭14′,14″(參見圖8),每個梳理蓋板頭相應地包括兩個鋼銷141,142和143,144,鋼銷的一部分(參見圖8中的長度l)被軸向固定在一個補償層24中。鋼銷141,142從承載元件14b的端面突出出來的部分在滑路20的凸起外表面20a上沿著箭頭D滑動。包布條18被安裝到承載元件14b的下表面上。參考標號21標識的是梳理蓋板包布19的尖端圓。錫林4在其圓周上具有錫林包布4a,例如,鋸齒包布。標號22標識的是錫林包布4a的尖端圓。尖端圓21和尖端圓22之間的距離由字母a標識,其例如為3/1000″。在凸外表面20a和尖端圓22之間的距離由字母b標識。凸外表面20a的半徑由r1標識,尖端圓22的半徑由r2標識。半徑r1和r2在錫林4的中點M處相交。如圖3a所示,梳理蓋板條14由鋁擠出形成,其包括背部14a和承載元件14b。如圖3b所示,包布條18包括包布尖19(金屬絲鉤)和紡織材料構成的背部元件23。背部元件23的厚度由字母f標識。金屬絲鉤19固定在背部元件23上,其一端穿入到背部元件的表面23′上。金屬絲鉤19的另外一端19,也就是包布尖處于自由狀態。圖3c示出了圖3a和3b中所示梳理蓋板條14的組裝后狀態。承載元件14b中的孔(踵部)為狹縫的形式,梳理蓋板銷141,142被布置在其中。梳理蓋板銷141,142相應地由可固化的澆注混合物291,292而與所述孔的內壁固定連接。可固化的澆注混合物291,292能夠補償梳理蓋板條14也就是踵表面14c與梳理蓋板包布19也就是自由尖端的包跡線之間的距離。形成梳理蓋板頭14′的鋼銷141,142的固定區域被布置在相應的孔281,282(參見圖4a)中。鋼銷141,142的滑動接觸區域延伸超過端面(參見圖5到7)。在圖4a,4b中所示的孔281,282為中空圓柱結構。鋼銷141,142的外直徑d1小于固定孔281,282的內直徑d2。在鋼銷141,142的固定區域i與孔281,282之間,有一距離m(間隙),即,d2-d1=m。根據圖4a,鋼銷141,142的固定區域i插入到孔281,282中(參見圖5到7)。根據圖4b所示,硬化后的粘接劑291,292相應地位于孔281,282中。在圖4b中所示的鋼銷141,142示出了端部位置。參照圖5和6,梳理蓋板鋼銷142的固定區域i布置在孔282中,滑動接觸區域k(自由端)位于孔282外。如圖5所示,一具有相互平行的平面表面的平行六面體支撐元件30布置在梳理蓋板銷142的下邊界和平板25之間。通過這種裝置,在梳理蓋板銷142的滑動接觸區域k的下邊界和梳理蓋板踵14b的下邊界14c之間的預定距離h1被設定。首先,梳理蓋板踵14b被放置在平板25上。然后梳理蓋板銷142被放置成滑動接觸區域k位于支撐元件30上,固定區域i位于孔282中。最后,將粘接劑29引入到孔282中并固化。一旦包布條被固定到表面14c上,在梳理蓋板銷的滑動接觸表面和包布條之間就實現了預先確定的均勻一致的距離。圖6示出了在梳理蓋板銷142的滑動接觸區域k的下邊界和包布19的自由尖端之間的距離h2的調整。這種調整大體上對應于圖5中所示的調整,只是首先將包布條23固定到踵表面14c上,攜帶著包布19的各尖端的梳理蓋板條14被放在平板25上,然后,將梳理蓋板銷以上文參照圖5所描述的方式設置和固定。參照圖7,一中間層24,例如,由固化的合成樹脂構成的中間層24被布置在承載元件14b和背部元件23之間。上表面24′抵靠接觸踵表面14c′,下表面24″抵靠接觸背部元件23。上表面14c和下表面24″與踵表面23″抵靠接觸。上表面24′還相對于承載元件14b呈一角度α地布置。另一方面,下表面24″平行于銷141,142的滑動接觸點之間的連線以及尖端圓21。以這種方式,銷141,142的滑動接觸點以及滑動接觸表面20a與另一方面的梳理蓋板銷141,142的尖端圓21(包跡曲線)之間的距離c相同。在表面14c和23′之間的不同距離e1,e2由補償層24來補償。以這種方式,盡管存在著承載元件14b的不理想斜坡踵表面14c,也能夠使在梳理蓋板包布19的尖端圓21和錫林包布4a的尖端22之間的重要而狹窄的梳理距離在所有各側都保持恒定。143標識的是一個連接元件,該連接元件以正向配合(positivefit)與銷141,142固定。類似地,補償層24對承載元件14b的踵表面14中或背部元件23的表面23′中的局部不規則進行補償,或者,對存在于尖端圓21到表面23′和/或表面23″之間的距離偏離平行的偏差進行補償。如圖8中所示,在梳理蓋板銷141,142和平板25之間,固定設置有一個平行六面體支撐元件27a在平板25上,該平行六面體支撐元件具有相互平行的平面表面。在梳理蓋板銷143,144和平板25之間,固定設置有一個具有相同高度h的平行六面體支撐元件27b在平板25上。通過這種裝置,以及其它(未示出)橫向填充元件等(例如,用于補償層24和/或背部元件23的可移動限位表面),包布條18的包布尖端19可以被定位在板25上,握持元件26和銷141,142,143,144可以被定位在支撐元件27a,27b上。補償層24隨后被引入到承載元件14b和背部元件23之間。這例如可以通過下述方式實施,補償層被澆注、注射、涂覆、以及其它方式設置到位。補償層24例如為糊狀的合成物,其分布在所述空間中并均勻地填充該空間。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梳理機的梳理蓋板條,該梳理蓋板條包括一帶有包布支撐部(梳理蓋板踵)的承載元件和一背部,其中,兩端頭部與所述承載元件相連,所述承載元件和端頭部形成至少三個組裝部件,所述端頭部包括至少一個滑動接觸區域,該滑動接觸區域與滑路接觸;至少一個固定區域,該固定區域固定在所述承載元件中并且同時握持著所述滑動接觸區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頭部(14;141-144;14′,14″)的固定區域(i)和梳理蓋板踵(14b)區域之間有一間隙距離m,并且在滑動接觸區域(k)的下邊界與梳理蓋板踵(14b)區域和/或包布(19)的自由尖端之間的距離(分別為h1,h2)是可調節的和可固定的。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頭部直接與所述承載元件接合。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頭部與所述承載元件通過一種本身公知的輔助支撐件在端面區域接合。4.如權利要求1到3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每個端頭部包括兩個元件。5.如權利要求1到4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頭部的滑動接觸區域為大體上的線性結構。6.如權利要求1到5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頭部的滑動接觸區域為滑動接觸表面的形式。7.如權利要求1到6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區域為一圓柱。8.如權利要求1到7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區域為多角形。9.如權利要求1到8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頭部被固定在承載元件的踵部的端面中。10.如權利要求1到9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頭部為淬硬的鋼或類似材料。11.如權利要求1到10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頭部的滑動接觸表面為研磨過的、精密研磨過的、和/或剖光過的。12.如權利要求1到11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頭部被固定在所述承載元件的孔中。13.如權利要求1到12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頭部的固定區域固定在承載元件端面中的孔中。14.如權利要求1到13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頭部的下邊界位于所述承載元件的踵表面之上一定距離(b)處。15.如權利要求1到14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在承載元件踵部的整個長度上設置有連續的孔。16.如權利要求1到15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各個孔之間彼此平行延伸。17.如權利要求1到16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具有連續的狹縫(在一側上具有細長的狹縫開口)。18.如權利要求1到17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的橫截面形狀為圓形。19.如權利要求1到18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的橫截面形狀為多邊形。20.如權利要求1到19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為細長孔的形式。21.如權利要求1到20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元件和端頭部形成至少三個組裝部件。22.如權利要求1到21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擠出型材為一中空型材。23.如權利要求1到22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區域在端頭部的滑路上滑動。24.如權利要求1到23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頭部通過過楹配合與所述孔連接。25.如權利要求1到24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頭部通過彈性夾持與所述孔連接。26.如權利要求1到25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頭部和孔之間設置有粘接和填充材料。27.如權利要求1到26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頭部通過澆注化合物或類似物而與所述孔連接。28.如權利要求1到27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頭部通過粘接固定而連接到所述孔中。29.如權利要求1到28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頭部通過可固化合成樹脂或類似物連接到所述孔中。30.如權利要求1到29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頭部通過機械固定元件或類似物連接到所述孔。31.如權利要求1到30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多個梳理蓋板條將它們的踵表面布置在一個共同的參照平面上,所述滑動元件也同樣將它們的滑動接觸表面布置在一共同的參照平面上,隨后,經過調整的滑動元件被固定到梳理蓋板條中。32.一種如權利要求1到31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具有梳理蓋板包布,其中所述梳理蓋板包布被固定到梳理蓋板條上并與一個輥比如錫林的包布相對,其特征在于,在梳理蓋板條和梳理蓋板包布之間設置一補償層,該補償層能夠對位于梳理蓋板條和梳理蓋板包布之間的不同距離進行補償。33.如權利要求1到32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補償層能夠對梳理蓋板包布的后表面和梳理蓋板條的踵表面之間的不同距離進行補償。34.如權利要求1到33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補償層能夠對梳理蓋板頭的滑動接觸表面和梳理蓋板條的踵表面之間的不同距離進行補償。35.如權利要求1到34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補償層能夠對位于梳理蓋板頭的滑動接觸表面和包布尖端的尖端圓之間的不同距離進行補償。36.如權利要求1到35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補償層能夠對位于包布尖端的尖端圓和錫林包布的尖端圓之間的不同距離進行補償。37.如權利要求1到36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錫林包布的表面為一個供梳理蓋板條和梳理蓋板包布對齊的參照表面。38.如權利要求1到37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補償層能夠對所述后表面和踵表面之間的局部不同距離進行補償。39.如權利要求1到38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理蓋板條為回轉梳理蓋板的部分。40.如權利要求1到39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理蓋板條為固定的梳理元件。41.如權利要求1到40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設置撓性的包布。42.如權利要求1到41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撓性包布包括背部和包布尖端、金屬絲、鉤或類似物。43.如權利要求1到42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為條帶的形式。44.如權利要求1到43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布包括鋸齒形金屬絲條帶,例如,全鋼包布。45.如權利要求1到44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布在踵表面區域被固定到梳理蓋板條上。46.如權利要求1到45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布通過粘接固定到梳理蓋板條上。47.如權利要求1到46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示補償層包括塑料材料或類似物。48.如權利要求1到47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合成樹脂如環氧樹脂被用作補償化合物。49.如權利要求1到48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聚酯或類似物被用作補償化合物。50.如權利要求1到49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材料、合成樹脂等為可固化的。51.如權利要求1到50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材料、合成樹脂等為可鑄造的。52.如權利要求1到51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材料、合成樹脂等為粘性的。53.如權利要求1到52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材料、合成樹脂材料等對包布背部的粘接比對梳理蓋板條的踵表面的粘接更牢固。54.如權利要求1到53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補償層和梳理蓋板條的踵表面之間設置一粘接劑層。55.如權利要求1到54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理蓋板條和所述梳理蓋板包布與同一個參照表面相連。56.如權利要求1到55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參照表面為一個用于梳理蓋板包布尖端的平面抵靠表面,例如一個板或類似物。57.如權利要求1到56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理蓋板條為輕金屬如鋁的擠出型材。58.如權利要求1到57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出型材為中空型材。59.如權利要求1到58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理蓋板條例如通過鋸斷而切割成所需長度。60.如權利要求1到59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切割成所需長度的梳理蓋板條被取直。61.如權利要求1到60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在滑路的外表面上的梳理蓋板頭的滑動接觸表面與梳理蓋板包布尖端的包跡曲線之間的距離是相同的。62.如權利要求1到61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為磁性板。63.如權利要求1到62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理蓋板頭位于一參照平面上,例如,平板金屬或類似物。64.如權利要求1到63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和所述參照平面被安裝到共同握持元件上。65.如權利要求1到64之一所述的梳理蓋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頭部不可拆卸地連接到梳理蓋板踵上。66.一種用于生產如權利要求1到65所述梳理蓋板條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多個梳理蓋板條的包布尖端被布置在一個共同的參照平面上,所述滑動接觸元件的滑動接觸區域也被布置在一個共同的參照平面上,隨后將以這種方式調整過的滑動接觸元件固定在所述梳理蓋板條中。67.如權利要求1到66之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參照平面之間的距離是可調節的。68.如權利要求1到67之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理蓋板尖端被放置在所述參照平面上,梳理蓋板頭被放置到所述參照平面上,而所述中間層被夾在所述承載元件和所述包布條之間。69.如權利要求1到68之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頭部的固定區域被固定到所述承載元件的孔中。70.如權利要求1到69之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頭部的固定區域和所述孔的內壁的至少部分區域之間存在一定間隙距離(a)。全文摘要一種用于梳理機的梳理蓋板條,該梳理蓋板條包括一帶有包布支撐部(梳理蓋板踵)的承載元件和一背部,其中,兩端頭部與所述承載元件相連,所述承載元件和端頭部形成至少三個組裝部件,所述端頭部包括至少一個滑動接觸區域,該滑動接觸區域與滑路接觸;至少一個固定區域,該固定區域固定在所述承載元件中并且同時握持著所述滑動接觸區域。為了能夠實現一種尺寸穩定、精確、并且制造簡單的梳理蓋板條,在所述端頭部(14;141-144;14′,14″)的固定區域(i)和所述承載元件的至少部分區域之間設置一間隙距離,并且在滑動接觸區域(k)的下邊界與梳理蓋板踵(14b)區域和/或包布(19)的自由尖端之間的距離(分別為h1,h2)是可調節的和可固定的。文檔編號D01G15/24GK1626707SQ20041008800公開日2005年6月15日申請日期2004年10月28日優先權日2003年12月11日發明者于爾根·施尼茨勒申請人:特魯菲舍爾股份有限公司及兩合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