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緯編機上織造單面縫編織物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縫編的制作方法,尤其是在緯編機上織造單面縫編織物的方法。
背景技術:
厚重或多層整體的織物在產業用途上,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縫編織物通常具有大于普通織物的厚度。
縫編織物在結構上由表層的縫線和被包縫的芯層形成。縫編織物是利用織針穿刺貫通形成的相互穿套的線圈結構對材料進行整合、強化或形成一定表面效應的縫合形式的加工方法。被縫合的材料在形狀上可以是片狀具有整體結構強力的材料,如織物、也可以是松散結構的材料,如纖網、毛條或紗線層,在材質上既可以是柔軟的紡織材料,又可以是難以直接進行梭織或針織織造的非紡織材料,例如塑料薄片、塑料薄膜、金屬箔或它們的組合體,條件是喂入機器后只要能被織針穿刺貫通即可。
縫編方式生產較為厚重的織物時,相對其他方式,如多層機織而言,具有過程簡單、工序少、產量高、成本低、質量高的特點,其中最為突出的優點是可以充分利用劣質原料。一般不能用來紡紗的纖維及不能用于機織和針織的紗線,如玻璃纖維等,均可用作縫編工藝原料,做到了物盡其用,加工后的組織結構會變得緊實而不再松散,牢度和韌度也有所提高,所以縫編織物在產業上就有了廣闊的應用可能,例如玻璃纖維縫編織物。
玻璃纖維縫編織物亦稱為針織氈或編織氈,它既不同于普通的織物,也不同于通常意義的氈。最典型的縫編織物是一層經紗與一層緯紗重疊在一起,通過縫編將經紗與緯紗編織在一起成為織物。縫編織物的優點如下a)它可以增加玻璃鋼層合制品的極限抗張強度,張力下的抗脫層強度以及抗彎強度b)減輕玻璃鋼制品的重量;c)表面平整使玻璃鋼表面光滑;d)簡化手糊操作,提高勞動生產率。這種增強材料可以在拉擠法玻璃鋼及RTM中代替連續原絲氈,還可以在離心法玻璃鋼管生產中取代方格布。
目前,公知的現有的縫編織物是在專門設計了的縫編機上制成,根據其形成的縫編原理的不同,可分為三類一是纖網型縫編機,典型的如馬利瓦特(Maliwatt)型縫編機;二是紗線型縫編機,典型的如馬利莫(Malimo)型縫編機;另一是毛圈型縫編機,典型的如利洛波爾(Liropol)型縫編機。這三類縫編機中的無論何種機器,其共有的特征主要有如下兩點一是整列式的,即所有的成縫機件,包括針、導紗針的運動是集中式的,尤如經編機的運動方式,這使得縫編機一般是專門設計的設備,較為復雜昂貴;二是縫編紗線為平行排列,故頭數一般較多,并且要經過整經工序才能上機織造,整個制造工藝流程較長,投資較大,生產周期較長。
發明內容
雖然,縫編產品在產業上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但是傳統的縫編因為是如經編那樣的整列織制方式,存在著縫編機復雜昂貴、投資大,縫編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長的不足之處。
為了克服縫編方式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在緯編機上的進行單面縫編的織造方法。該方法可以具有織物較為厚重的特點,既能夠如普通縫編方式那樣利用低質低性能材料進行低成本生產,又能夠使用特種形式、結構或高性能的材料生產符合產業使用要求的性能的材料,還具有緯編的工藝流程較短,無需整經的優點。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在緯編機上,將被縫編的芯層以相對織針左右不橫移的方式墊放在針床齒口前;織針在成圈過程的退圈階段,上升穿刺貫通過被縫編的芯層;然后按緯編的方式墊喂緯紗(縫編紗);隨后織針下降,在此階段,由隨三角運行的刺針狀的針舌閉合器主動將織針的針舌閉口,再將縫編紗線鉤拉過芯層直至最低位置;如此就完成一個緯編縫編成圈過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方法可以具有織物較為厚重的特點,既能夠如普通縫編方式那樣利用低質低性能材料進行低成本生產,又能夠使用特種形式、結構或高性能的材料生產符合產業使用要求的性能的材料,還具有緯編的工藝流程較短,無需整經的優點。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緯編單面縫編原理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緯編單面縫編線圈及織物結構。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在緯編機上織造單面縫編的具體實施方式
和步驟如下圖1表示了本發明實施例的緯編單面縫編原理圖。
在橫機上,將被縫編的芯層1以相對織針2左右不橫移的方式墊放在針床3齒口前。所有的織針2按照緯編的方式順序地進行成圈過程。在成圈過程的退圈階段(圖a、b、c),織針2上升穿刺貫通過被縫編的芯層1,然后順序地墊喂緯紗4(縫合紗線),再后織針2開始下降,此階段,由隨三角運行的刺針狀的針舌閉合器5(針舌閉合器5結構如圓緯機那樣,為針尖狀)在織針到達其作用范圍時主動將織針2的針舌閉口(圖d),最后,織針進一步下降,將縫編紗線4鉤拉入芯層1(圖e),直至織針2下降到最低而將縫編紗線4完全穿刺貫通過被縫編的芯層1(圖a)。如此完成一個緯編縫編成圈過程。以后周而復始繼續縫編織造。
圖2表示了本發明實施例的橫機織造的單面縫編線圈及織物結構圖。
圖i是單面縫編織物結構的縱向橫截面圖。從中可見被縫編的芯層1夾處于縫合緯紗4的中間。圖f表示的是織物正面的縫合緯紗4呈現的結構形態(對圖i,從左向右看得);圖g表示的是織物反面的縫合緯紗4呈現的結構形態(對圖i,從右向左看得);圖h表示的是去除了被縫編的芯層1的縫合緯紗4構成的線圈相互穿套的空間立體形態。
權利要求
1.一種緯編機上織造縫編織物的方法,尤其是單面縫編的制織方法,其特征是將被縫編的芯層以相對織針左右不橫移的方式墊放在緯編機的針床齒口前,讓成圈過程中的織針退圈上升時穿刺貫通過被縫編的芯層,然后墊喂緯紗縫編成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其緯編機的針床特征是平型針板式的。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其緯編機的針床特征是圓型針筒式的。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其緯編機是單針床的。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其緯編機是雙針床的。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被縫編的芯層是紗線狀的。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被縫編的芯層是織物狀的。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被縫編的芯層是絮氈狀的。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被縫編的芯層和縫編緯紗可以是任何種類的纖維或紗線。
全文摘要
一種緯編單面縫編織物的織造方法在緯編機上,將被縫編的芯層以相對織針左右不橫移的方式墊放在針床齒口前;織針在成圈過程的退圈階段,上升穿刺貫通過被縫編的芯層;然后按緯編的方式墊喂緯紗(縫編紗);隨后織針下降,在此階段,由隨三角運行的刺針狀的針舌閉合器主動將織針的針舌閉口,再將縫編紗線鉤拉過芯層直至最低位置;如此就完成一個緯編縫編成圈過程。
文檔編號D04B7/00GK1873076SQ200510040338
公開日2006年12月6日 申請日期2005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05年5月30日
發明者周羅慶, 湯友章, 錢正林, 張珺, 韓瀟, 鄒莉 申請人:江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