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無縫內衣機的扎口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746354閱讀:67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無縫內衣機的扎口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針織機械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無縫內衣機,更 具體地,涉及無縫內衣機的扎口裝置。
背景技術
無縫內衣是近年來廣受消費者,特別是女性消費者歡迎的產品, 相應地,無縫內衣機的開發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無縫內衣是將織物 一次成型,而不是編織衣片后再將它們縫合在一起,無縫內衣一般要 求織物的腰部或下擺為雙層組織結構。目前,國內生產的無縫針織內 衣機無扎口裝置,要達到織物要求,必須在完成編織后再進行手工縫 合或使用專用的機器裁剪、縫合,使得生產工序多、效率低、成本高, 外觀上不夠平整、美觀,且不符合無縫內衣少裁剪、無需接縫的宗旨。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是無縫內衣機無法進行雙層編織的技術問 題,提供一種無縫內衣機的扎口裝置。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無縫內衣機的扎口 裝置,包括織針及織針動作控制裝置,動作控制裝置驅動織針運動, 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哈夫針,哈夫針的數量為織針總數的二分之一, 垂直于織針排列,每兩枚哈夫針中間設置兩枚織針;哈夫針有工作、 待機、原位三種工位,由哈夫針動作控制裝置進行控制。進一步地,所述的哈夫針動作控制裝置包括三個哈夫閘刀,分別
為出針閘刀、退4十閘刀和回轉閘刀,各由一組氣釭、活塞4空制,出針 閘刀控制哈夫針進入工作位,退針閘刀控制哈夫針進入原位,回轉閘 刀控制哈夫針進入待機位。各哈夫間刀上帶有調節螺釘,用于調節閘 刀位置。本實用新型可具有一扎口盤,所有的哈夫針均置于扎口盤上,扎 口盤上設有與哈夫針數量相等的針槽用于容置哈夫針。本實用新型還可包括一接套和一套筒,接套和套筒間以軸承連接;扎口盤安裝在接套上,哈夫閘刀、氣缸、活塞等均安裝在套筒上; 接套上連接有扎口大齒輪,驅動接套轉動;升降電機齒輪與扎口升降 齒輪嚙合,扎口升降齒輪與扎口大齒輪通過絲桿配合。哈夫針是一種無針舌的特殊織針,在現有技術中已有應用,用在 本實用新型中,當開始編織雙層組織時,織針隔三針出一針地從兩枚 哈夫針中間掛紗,使兩枚哈夫針同掛一個線圈,哈夫針出針后退回待 機狀態,織針全部出針并持續編織,編織到達要求長度后織針隔三針 出一針,哈夫針再次出針,位于同掛一個線圈的兩枚哈夫針中間的織 針將線圈從哈夫針移至織針從而實現織物的雙層組織。利用這種結 構,本實用新型可輕松實現雙層編織,提高生產質量和效率。本實用新型設置了升降電機,使扎口裝置可上下移動,方便檢查 織物質量,及時解決無縫內衣機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壞針、斷針等問 題。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部分齒輪傳動的仰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現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扎口的剖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哈夫閘刀組的主視裝配圖。
圖5為本實用^斤型中p合夫間刀組的仰^L裝配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回轉閘刀組裝配圖的局部剖:枧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回轉閘刀組裝配圖的局部剖視圖。 圖8為編織雙層組織時哈夫針掛線的示意圖。 圖9為編織雙層組織時哈夫針處于待機狀態,織針仍在編織的示 意圖。圖10為編織雙層組織時哈夫針將線圈移至織針的示意圖。圖11為哈夫針掛線時的走針示意圖。圖12為哈夫針待機時的走針示意圖。圖13為哈夫針將線圈移至織針時哈夫針的走針示意圖。圖14為織針和哈夫針的位置關系示意圖。所有圖中的附圖標記如下1——電才幾齒輪,2——大齒4侖,3——中間齒輪,4——下齒輪, 5——軸承,6——扎口傳動軸,7——扎口傳動架,8——上齒輪,9 ——軸承,10——調節盤,11——漲緊套,12——螺母,13——隔圏, 14——軸承,15——中齒輪,16、扎口小齒輪,17——隔套,18—— 軸承,19——中軸,20——定位塊,21——扎口大齒輪,22——升 降電機齒輪,23—一扎口盤升降齒輪,24 ——升降電機,25 — 一升降 鋁架,26——平鍵,27——螺母,28——墊圏,29——漲緊圈,30 ——連接塊,31——絲桿軸,32——軸承,33——軸承,34——軸承, 35——軸承,36——軸承蓋,37——臺階墊圈,38——軸承,39—— 螺母,40——調節螺母,41——軸承,42——軸7 義,43——套筒,44 ——長鍵,45——4妄套,46——短4建,47——軸 K, 48——軸岸義,49 ——剪刀盤座,50——剪刀盤,51——扎口盤,52——哈夫閘刀滑塊, 53——活塞,54——哈夫間刀氣缸體,55——螺釘,56——圓柱銷, 57 — 一壓簧,58—一哈夫閘刀座,59—一哈夫閘刀,60—一哈夫針,61——。合夫閘刀,62——活塞,63——回轉閘刀,64——回轉閘刀氣 缸體,65—一活塞,66— —回轉閘刀拉簧,67——撞塊,68——限位 調節螺釘,100—一大臺面,101 — —扎口齒輪上蓋,102 — 一扎口齒 輪底盤,103——圓盤剪刀,104——織針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1,圖2。本實施例包括位于大齒輪2上的針筒同步運 轉的齒輪傳動系統,包括連接電機的電機齒輪1、與電機齒輪嚙合的 大齒輪2、將動力傳于下齒輪4并與大齒輪2嚙合的中間齒輪3、下 端連接下齒輪4上端連接上齒輪8的扎口傳動軸6、與上齒輪8嚙合 并通過中軸19與扎口傳動架7連接的中齒輪15,及通過中軸19連 接的位于中齒輪15上的扎口小齒輪16、與扎口小齒輪16嚙合的扎 口大齒輪21、分別通過螺釘連接的一端連接有扎口大齒輪21 —端連 接扎口盤51的接套45。所述扎口傳動軸6兩端分別設有與大臺面100及傳動架7相配合 的傳動軸承5和傳動軸承9。所述上齒輪8上連接有調節盤10,調節 盤10通過螺釘與上齒輪8進行連接,與扎口傳動軸6間設有漲緊套 11。所述扎口小齒輪16與中齒輪15通過螺釘連接。所述中軸19與 扎口傳動架7通過螺母12進行緊固連接。所述中軸19與扎口小齒輪 16及中齒輪15之間設有軸承18及軸承14,兩軸承之間設有隔套17, 軸承l4與扎口傳動架7間設有隔圏13。所述接套45外設有套筒43, 套筒43與接套45間設有軸承42與軸承47 。所述接套45連接的 扎口大齒輪21與套筒43間設有傳動軸承41,與扎口盤51間設有軸 承48。所述套筒43與扎口傳動架7通過鍵44連接定向,位于扎口 傳動架7上方的調節螺母40通過螺紋與套筒43連接并可對套筒43 的上下位置進行調節。 扎口升降裝置包括升降電機24及連接升降電機24的升降電機齒 輪22、與電機齒輪22嚙合的扎口盤升降齒輪23、與扎口盤升降齒輪 23內孔通過螺紋配合的絲桿軸31、升降鋁架25、扎口大齒輪21及 通過中軸19連接的位于扎口小齒輪16上的定位塊20。扎口升降齒 輪23在電機齒輪22的傳動下轉動時,絲桿軸31帶動扎口大齒輪21 沿定位塊20的上升,從而實現扎口的升降。所述扎口升降齒輪23位于扎口齒輪上蓋101之上,與升降鋁架 25間設有傳動軸承32和傳動軸承33,與扎口齒輪上蓋101間設有傳 動軸承34和傳動軸承35。所述絲桿軸31的上端設有連接塊30,連 接塊30通過漲緊圏29、螺母27、墊圏28與絲桿軸31緊配,連接塊 30與升降鋁架25間采用與升降鋁架通過螺釘連接的平4走26定位導 向。絲桿軸31的下端連接有傳動軸承38,軸承38的上方設有臺階 墊圈37,下方由螺母39緊固,軸承38外設有與軸承外圈緊配的軸 承蓋36,軸承端蓋36通過螺釘與扎口大齒輪21連接。參見圖3至圖7。所述的扎口包括扎口盤51、安裝在剪刀盤座49 上的剪刀盤50及口合夫閘刀組、回轉閘刀組。所述的扎口盤51有576 個放置哈夫針60的針槽。如附圖4所示,所述哈夫閘刀組包括通過螺釘分別連接在哈夫閘 刀滑塊52上的哈夫閘刀59與哈夫閘刀61、及與哈夫閘刀座58通過 螺釘連接的。合夫閘刀氣缸體54。哈夫鬧刀氣缸體54內的氣缸53、 62 向下運動推動哈夫閘刀滑塊52連同哈夫閘刀59與哈夫閘刀61向下 運動進入剪刀盤50的走針軌道,哈夫閘刀滑塊52的上、下方都設有 螺釘,可對哈夫閘刀滑塊的運動范圍進行調節。如附圖6、附圖7所 述回轉閘刀組包括回轉閘刀氣缸體64、撞塊67、回轉閘刀63。如附 圖7所示回轉閘刀63連接回轉閘刀氣缸體64與撞塊67,回轉閘刀 氣缸體64內的氣缸65在氣壓的推動下向左運動時推動撞塊67沿與
撞塊67緊配的回轉閘刀63為轉軸向順時針方向轉動,最終實現回轉 閘刀63的轉動。氣壓消失后,回轉閘刀63及撞塊67由復位彈簧66 復位。穿過撞塊67中間的孔與回轉閘刀氣缸體64通過螺紋連接的螺 釘68可調節撞塊的轉動范圍。參見圖14。圖中所示為織針和哈夫針的位置關系,織針104共6 枚,哈夫針60共3枚,按兩枚織針、 一枚哈夫針的順序排列,即每 兩枚哈夫針中間設置兩枚織針。參見所有附圖。在編織雙層組織時,如圖3所示哈夫閘刀59在 氣缸53的推動下進入哈夫針軌道后,哈夫針60按照如圖11所示的 軌跡cc出針,織針104如圖8所示隔三針出一針,織針104與哈夫針 60如圖8所示分別掛紗,待所有哈夫針60經過哈夫閘刀59后,氣 缸53所受氣壓被釋放,哈夫閘刀59退回原位;在哈夫針60與織針 104分別掛紗后,如附圖5所示氣缸65推動撞塊67帶動回轉閘刀63 轉動,如附圖12所示由回轉閘刀63將哈夫針60攔進,如附圖9所 示此時哈夫針60處于待機狀態,其走針軌跡為P ,織針104出全針 并持續編織;當編織達到要求的長度時,氣缸53與氣缸62分別將哈 夫閘刀59與哈夫閘刀61推下,哈夫針60將按照如附圖13所示的軌 跡Y運行,當哈夫針60經過哈夫閘刀59后,哈夫針60如附圖10所 示將線圈移至織針104,從而實現了織物的雙層組織。
權利要求1.無縫內衣機的扎口裝置,包括織針及織針動作控制裝置,動作控制裝置驅動織針運動,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哈夫針,哈夫針的數量為織針總數的二分之一,垂直于織針排列,每兩枚哈夫針中間設置兩枚織針;哈夫針有工作、待機、原位三種工位,由哈夫針動作控制裝置進行控制。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扎口裝置,其特征在于編織開始時,哈夫 針處于原位;需要進行雙層編織時,哈夫針進入工作位掛線,而 后退回待才幾位,織針繼續進行編織;完成設定的編織后,哈夫針 再次進入工作位,將線圏交給織針,由織針編成雙層組織,同時 哈夫針退回原位。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扎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哈夫針動作 控制裝置包括三個哈夫閘刀,分別為出針閘刀、退針閘刀和回轉 閘刀,各由一組氣缸、活塞控制,出針閘刀控制哈夫針進入工作 位,退針閘刀控制哈夫針進入原位,回轉閘刀控制哈夫針進入待 機位。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扎口裝置,其特征在于各哈夫閘刀上帶有 調節螺釘,用于調節閘刀位置。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扎口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一扎口盤, 所有的哈夫針均置于哈夫盤上,扎口盤上設有與哈夫針數量相等 的針槽用于容置哈夫針。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扎口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接套和一 套筒,接套和套筒間以軸承連接;扎口盤安裝在接套上,哈夫閘 刀、氣缸、活塞等均安裝在套筒上;接套上連接有扎口大齒輪, 驅動接套轉動;升降電機齒輪與扎口升降齒輪嚙合,扎口升降齒 輪與扎口大齒輪通過絲桿配合。
專利摘要一種無縫內衣機的扎口裝置,包括織針及織針動作控制裝置,動作控制裝置驅動織針運動,哈夫針,哈夫針的數量為織針總數的二分之一,垂直于織針排列,每兩枚哈夫針中間設置兩枚織針,哈夫針有工作、待機、原位三種工位,由哈夫針動作控制裝置進行控制。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無縫內衣機無法進行雙層編織的技術問題,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D04B35/00GK201027238SQ20062013985
公開日2008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06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06年11月9日
發明者孫平范 申請人:孫平范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