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橫編織機的自動減收針的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針織機械配件,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用于橫編織 機的自動減收針的鉤。
技術背景我國是一個紡織大國,每年生產大量針織產品,作為勞動密集型的針 織行業,每年消耗大量的勞動力,工人的勞動強度很大,生產的自動化成 為針織行業減少勞動力成本,增強企業競爭力的必然選擇。在現有技術中,橫編織機的減收針工作通常是靠工人的手工操作完成 的,生產效率比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 種可通過機械 手進行控制的用于橫編織機的自動減收針的鉤。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構造一種用于橫 編織機的自動減收針的鉤,包括與機械手連接的安裝部、安裝部前端的工 作部,所述工作部包括至少一個鉤部,在靠近每一鉤部末端處設有織針掛 孔以及與所述織針掛孔相貫通的位于所述鉤部底部的導向槽。所述鉤部由安裝部延伸所形成,鉤部的末端形成尖點,且鉤部與安裝 部之間的夾角選自卯° -150° 。所述鉤部與安裝部之間的夾角為9(T 。所述織針掛孔為-長形孔,所述導向槽外端具有斜面結構,所述斜面結構與掛孔之間的夾角選自20。
-70° 。所述工作部包括七個平行排列的鉤部。所述安裝部呈扁平狀,其扁平面上具有至少一個沿其縱向的長形孔。 所述長形孔為兩個,平行排列在安裝部扁平面中心線兩側,并且在安裝部的縱向互相錯開一定距離。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工作部包括七個鉤部,在靠近每 -鉤部末端處設有織針掛孔以及與織針掛孔相貫通的導向槽,導向槽外端具有斜面結構,方便織針進入織針掛孔,從而有效地取代了手工減收針的操作,提高了產品的生產效率。
圖1是本實用新型用于橫編織機的自動減收針的鉤的主視圖; 圖2是圖1沿B-B線的剖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用于橫編織機的自動減收針的鉤的俯視圖; 圖4是圖1沿A-A線的局部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用于橫編織機的自動減收針的鉤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參照圖1、圖2,提供一種用于橫編織機的自動減收針的鉤,包括與機 械手連接的安裝部1、工作部2,工作部2與安裝部1 一體成形。安裝部1 呈扁平狀結構,扁平面上設有兩個長形孔10,他們通過螺釘與機械手連接, 兩個長形孔10平行排列在安裝部1中心線兩側,并且在安裝部1的縱向 互相錯開一定距離,通過調節螺釘在兩個長形孔10上的位置可以調整鉤 部20的伸長,以適應不同的編織工作。參照圖l、圖3、圖4,工作部2包括七個平行排列的鉤部20,它們由 安裝部1延伸所形成,末端形成尖點,鉤部20與安裝部1之間呈90度夾 角,當然也可以呈鈍角,在靠近每一鉤部20末端處設有織針掛孔21以及 與織針掛孔21相貫通的位于鉤部20底部的導向槽22,織針掛孔21為一 長形孔,導向槽22外端具有斜面結構23,斜面結構23與織針掛孔21成 20-70度角,這樣方便織針進入到織針掛孔21內。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橫編織機的自動減收針的鉤,包括與機械手連接的安裝部(1)、安裝部(1)前端的工作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部(2)包括至少一個鉤部(20),在靠近每一鉤部(20)末端處設有織針掛孔(21)以及與所述織針掛孔(21)相貫通的位于所述鉤部(20)底部的導向槽(22)。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橫編織機的自動減收針的鉤,其特征在 于,所述鉤部(20)由安裝部(1)延伸所形成,鉤部(20)的末端形成 尖點,且鉤部(20)與安裝部(1)之間的夾角選自90° -150° 。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橫編織機的自動減收針的鉤,其特 征在于,所述鉤部(20)與安裝部(1)之間的夾角為90。。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橫編織機的自動減收針的鉤,其特征在 于,所述織針掛孔(21)為-一長形孔,所述導向槽(22)外端具有斜面結 構(23),所述斜面結構(23)與掛孔(21)之間的夾角選自20。 -70° 。
5.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橫編織機的自動減收針的鉤,其特征在 于,所述工作部(2)包括七個平行排列的鉤部(20)。
6.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橫編織機的自動減收針的鉤,其特征在 于,所述安裝部(1)呈扁平狀,其扁平面上具有至少一個沿其縱向的長 形孔(10)。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橫編織機的自動減收針的鉤,其特征在 于,所述長形孔(10)為兩個,平行排列在安裝部(1)扁平面中心線兩 側,并且在安裝部(1)的縱向互相錯開一定距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橫編織機的自動減收針的鉤,包括與機械手連接的安裝部、安裝部前端的工作部,所述工作部包括七個鉤部,在靠近每一鉤部末端處設有織針掛孔以及與織針掛孔相貫通的導向槽。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由于工作部包括七個鉤部,在靠近每一鉤部末端處設有織針掛孔以及與織針掛孔相貫通的位于所述鉤部底部的導向槽,方便織針進入織針掛孔,從而有效地取代了手工減收針的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D04B7/10GK201099735SQ200720122429
公開日2008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24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24日
發明者曹進福, 楊盛槐 申請人:東莞市盛賢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