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縫紉機后擋針器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系有關一種縫紉機后擋針器結構,尤指一種裝設于四針六 線縫紉機內壁的后擋針器結構。
背景技術:
按縫紉機工業已達到技術相當純熟的階段,現在有更多快速簡便的縫 紉機提供工廠大量生產成衣,使現代人享有物美價廉的織物,而由于工業 用縫紉機皆要求達到高效率生產的功能,若要達到此功能則加快縫紉速度 及降低斷針機率是必然的,現在的縫紉機皆采用高速馬達以加快縫紉速度 ,然而,雖然使生產效率提高,縫紉機織針在高速運動下卻易產生晃動, 故使得斷針機率增加,而需中斷縫紉工作以更換織針,不但造成作業者的 困擾,更無法提升生產效率。為能在高速縫紉的情況下,又不使織針斷裂損壞,縫紉機業者已提出 相關解決之道,如『圖1J所示,系為習用后擋針器之結構分解示意圖,由圖式可看出,習用縫紉機10的后擋針器20a系裝設于一推布齒40下方,再 將該推布齒40連同該后擋針器20a —并裝設于該縫紉機10內壁,當該縫紉 機10的織針12進行上下往復運動時,藉由一前擋針器(圖中未示)及該后 擋針器20a分別位于該織針12的運動路徑的前后兩側,避免織針12插入布 料時偏離其運動路徑而受損,以提供保護織針12的功效,該習知技術雖可 達護針的功能,但實質上卻存在著下列仍須改進之缺失一、 由于該縫紉機10內可用空間極少,將該推布齒40與該后擋針器 20a —同裝設于該縫紉機10內壁的困難度相當高,且在可用空間不足且視 線不佳的情況下,調整該后擋針器20a位置的可行性便相對的降低。二、 承上所述,當作業者欲改變車縫線跡時,則需調整該推布齒40 之位置,相對的,該后擋針器20a的位置便隨該推布齒40的位置而改變, 欲調整該后擋針器20a至適當位置時,則有空間不足且調整視線不佳的窘境 ,或者將該推布齒40與該后擋針器20a拆卸后重新安裝,但仍有該后擋針 器20a位置未能精確之疑慮。三、該縫紉機10長期使用下,該推布齒40勢必因該縫紉機10作業時 的振動而磨損,使該后擋針器20a隨之產生搖晃,將導致織針12上下往復 運動時撞擊該后擋針器20a而受損。有鑒于上述習用后擋針器的種種缺失,本案創作人利用其自身于該領 域之實務經驗并苦心研發,以改善該領域長久以來的問題,盼能造福眾多 的車縫作業者。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縫紉機后擋針器結構,以便于 調整后擋針器與織針的相對位置,更提供穩定的護針效果。經由以上可知,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縫紉機后擋針器 結構,系一縫紉機設置一具有一護針部的該后擋針器,其中,該后擋針器 裝設于該縫紉機內壁,且該護針部系對應該縫紉機的織針后方而設,透過 該后擋針器可直接裝設于該縫紉機內壁之設計,便于裝設之同時先行調整 該后擋針器與該織針的相對位置,再裝設推布齒等組件,不但容易裝設, 更可避免該縫紉機長期作業造成推布齒等組件松動而連帶該后擋針器搖晃 ,進而提供較穩定的護針效果。透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縫紉機后擋針器結構相較于習知至少具有下列優點一 、該后擋針器系直接安裝于該縫紉機內壁,于安裝之時可先行調整該后擋針器與該織針的相關位置,不但調整空間大,且調整視 線較佳。二 、欲改變車縫線跡時,可直接調整該推布齒的位置,該后擋針器完全不受該推布齒的影響,而可自由調整至適當位置。 三、該推布齒因該縫紉機長期使用而造成松動的情況下,該后擋針器 亦固定于該縫紉機內壁,并不隨該推布齒產生晃動,可提供穩 定的護針效果。
圖1為習用后擋針器結構的結構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縫紉機后擋針器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3為「圖2」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中IO縫紉機20后擋針器22調整孔11定位孔 20a后擋針器 30定位件12織針 21護針部 40推布齒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實用新型之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現就配合圖式說明如下請參閱『圖2及圖3』所示,系為本實用新型縫紉機后擋針器結構的結 構分解及其局部放大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縫紉機10系一四針 六線拼縫機,該縫紉機10內配置有一護針機構,以提供該縫紉機10的織針 12往復運動時的護針功能,該護針機構包含一后擋針器20及一前擋針器( 圖中未示,非本實用新型申請之重點故不贅述),其中,該后擋針器20系 直接裝設于該縫紉機10內壁并具有一護針部21對應該織針12后方而設, 且該后擋針器20設有一位置調整孔22,而該縫紉機10對應設有一定位孔 11,組裝時,系將該位置調整孔22對準該定位孔11,并調整該后擋針器20 與該縫紉機10內壁相對位置,再以一定位件30螺設定位,該縫紉機10內 壁另裝設一推布齒40,該后擋針器20介于該縫紉機10內壁及該推布齒40 之間,如是構成一種裝設于縫紉機10內壁的后擋針器20結構。值得注意的是,綜合以上較佳之實施樣態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 案相較于習知至少具有下列優點一 、該后擋針器20系直接安裝于該縫紉機10內壁,于安裝之時可先行調整該后擋針器20與該織針12的相關位置,不但調整空間 大,且調整視線較佳。二 、欲改變車縫線跡時,可直接調整該推布齒40的位置,該后擋針器20完全不受該推布齒40的影響,而可自由調整至適當位置三、該推布齒40因該縫紉機10長期使用而造成松動的情況下,該后 擋針器20亦固定于該縫紉機10內壁,并不隨該推布齒40產生 晃動,可提供穩定的護針效果。 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 新型,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而所作 些許的更動與潤飾,皆應涵蓋于本實用新型中,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 圍當視后附的權利要求書所界定者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縫紉機后擋針器結構,系于一縫紉機(10)上設置具有一護針部(21)的一后擋針器(20),其特征在于該后擋針器(20)裝設于該縫紉機(10)內壁,且該護針部(21)系對應該縫紉機(10)的織針(12)后方而設。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機后擋針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該縫紉機(10)內壁另裝設一推布齒(40),使該后擋針器(20)介 于該縫紉機(10)內壁及該推布齒(40)之間。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機后擋針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該后擋針器(20)具有一調整該后擋針器(20)與該縫紉機(10)內 壁相對位置的位置調整孔(22)。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機后擋針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該縫紉機(10)為四針六線拼縫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縫紉機后擋針器結構,用以改善傳統后擋針器裝設于推布齒下方而不易調整,且易隨推布齒松動而失去護針效果的缺失,所述縫紉機后擋針器結構主要為一縫紉機設置一具有一護針部的該后擋針器,其中,該后擋針器裝設于該縫紉機內壁,且該護針部系對應該縫紉機的織針后方而設,藉此達到方便調校之目的,且不受推布齒松動而連帶影響護針之功能,更能提供穩定的護針效果。
文檔編號D05B55/00GK201121247SQ20072019541
公開日2008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07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07年10月31日
發明者廖金旺, 林春祥 申請人:名匠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