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縫紉機前后移動齒調整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一種縫紉機前后移動齒調整結構,尤指一種可 控制向前推進雙拼布料予以車縫的直筒式縫紉機前后移動齒調整結 構。
背景技術:
時下紡織工業技術成熟及材料科技之發展,因而發展多種材質特 性與傳統布料相異之布料,再者,隨著經濟水平提高,使得外表穿著 合宜逐漸受到重視,造成人們崇尚流行與時尚,因此,配合服裝設計 師多樣復雜之設計,縫紉方法亦因此必須進步。早期單一移動齒的縫紉機,其移動齒的功能,系僅提供將布料帶入車縫位置而予以車縫,若要改變車縫線的間距(俗稱粗細針),由于 縫紉機之動力源(馬達)轉速不變,故織針下針的次數不改變的話, 則只須改變移動齒的行程距離,即可將移動齒所帶進布的量增加或減 少而達成粗細針的目的。但,面對當今新型態的布料(如具有高彈性 之布料)以及服飾之不同設計(如車縫后自然形成有皺折者),上述單一 移動齒的縫紉機顯然不足以應付。故目前大多采用具有前、后兩個移 動齒的縫紉機來因應,其中,后移動齒的功能相當于上述之單一移動 齒的功能,若可改變其移動行程,則可控制車縫布的粗細針,而前移 動齒的功能則需因應后移動齒的移動行程來調整,使后端較慢進入車 縫位置的布料,因前移動齒的帶入布量與后移動齒的帶入布量相同或 較多亦或較少(俗稱差動比),即會產生有車縫面平整或壓布亦或皺折 的不同狀況,如此方可因應現今高彈性之布料以及多樣復雜的服裝設 計。但綜觀目前市面上的直筒式縫紉機,無一具有可分別控制調整前、后兩個移動齒的移動行程距離(即粗細針與差動比)的縫紉機;如 「圖1」及「圖2」所示,該習知直筒式縫紉機la的主要給進機構10a,系利用一傳動主軸20,來傳輸旋轉動力源,并于該傳動主軸20 上設有一第一偏心軸21及一第二偏心軸22,而第一偏心軸21與第 一升降桿211軸接,第二偏心軸22與第二升降桿221軸接,其中, 該第二升降桿221下方的第二球座222樞接一第二球連桿223,該第 二球連桿223直接與一前移動齒連動桿60固接,因此,當該傳動主 軸20持續旋轉作動時,該第二升降桿221即會上下作動,而令該前 移動齒連動桿60可上下作動,另因后移動齒連動桿70靠接于前移動 齒連動桿60上,故可與該前移動齒連動桿60同步上下作動;另外, 該第一升降桿211下方的第一球座212樞接一第一球連桿213,該第 一球連桿213固設于一軸轉驅動件40a上,而該軸轉驅動件40a系軸 設于一驅動件固定軸41上,故當帶動輪30a接收連續動力轉動時, 該傳動主軸20則持續旋轉作動,該第一升降桿211即會上下作動, 而令軸轉驅動件40a擺動;另由于該軸轉驅動件40a軸接一雙軸轉導 桿42,而該雙軸轉導桿42又與一搖動件50a軸接,故可使該搖動件 50a在搖動件固定軸51上來回搖動,而由于該搖動件50a上具有一前 移動齒游戲桿52與一后移動齒游戲桿53a,而該后移動齒游戲桿53a 上具有一限位導槽54a,該限位導槽54a內具有一可于該限位導槽54a 上滑動位移的限位滑塊932a,該限位滑塊932a系與一限位軸931a 軸接,而該限位軸931a另固接于一后移動齒推拉桿71上,該后移動 齒推拉桿71則與一后移動齒連動桿70軸接,故當搖動件50a來回搖 動時,則可帶動該后移動齒連動桿70來回水平位移;另該前移動齒 游戲桿52系與一前移動齒推拉桿61a軸接,該前移動齒推拉桿61a 又與一前移動齒連動桿60軸接,故在當搖動件50a來回搖動時,則 可同時帶動該前移動齒連動桿60來回水平位移;特別值得注意的是, 在靠近后移動齒游戲桿53a —側的該搖動件固定軸51上,軸設一力 矩式軸扳桿93a,該力矩式軸扳桿93a的一端,軸接著一推拉制動桿 94a的一端,而該推拉制動桿94a的另一端,則與該后移動齒推拉桿 71中段軸接,由于該力矩式軸扳桿93a的另一端設有一連動軸扳桿 92a,該連動軸扳桿92a則穿過一標度盤91a而與一移動齒調整扳桿 90a固接,故當扳動該移動齒調整扳桿90a時,該力矩式軸扳桿93a 即同時會被帶動,此時一端與該力矩式軸扳桿93a軸接的推拉制動桿94a即被影響而拖動該后移動齒推拉桿71,而此時與限位軸931a軸 接的限位滑塊932a,由于限位軸931a固接于該后移動齒推拉桿71 一端,故在該限位導槽54a內即會滑動位移,另由于搖動件50a是以 搖動的方式來帶動該后移動齒推拉桿71的作動,故與該后移動齒推 拉桿71固接的限位軸931a,其在該限位導槽54a內的位置,即會影 響該后移動齒推拉桿71的作動大小,最終影響設在該后移動齒連動 桿70末端的后移動齒72位移行程距離;另外,由于在該軸轉驅動件 40a上亦設有一限位導槽43,而該雙軸轉導桿42系軸接于該限位導 槽43上,故當欲改變前移動齒62的位移行程距離時,可將該雙軸轉 導桿42與該限位導槽43軸接的給進調整螺栓421放松,移至其它位 置再鎖緊,由于該雙軸轉導桿42的作動大小,系藉由該軸轉驅動件 40a的擺動產生,故該雙軸轉導桿42與該限位導槽43軸接的給進調 整螺栓421位置,即會影響該搖動件50a的搖動大小,最終會影響該 前移動齒62及該后移動齒72的位移行程距離。由上述習知的直筒式縫紉機可看出,雖其具有可調整前、后移動 齒位移行程距離的手段,但當使用者若只需要調整前移動齒62的位 移行程距離時,不但調整時非常麻煩,而且在改變了前移動齒62的 位移行程距離后,連帶亦改變了原本已設定好不需調整的后移動齒 72的位移行程距離,故可謂不具可分別調整該前、后移動齒62、 72 的功能,相對亦無法達成使用者隨意分別調整車縫粗細針及差動比的 目的;也就是說,若需使用特殊的彈性布料,以及需要特別車縫密度 之設計,或需要將布料在車縫后產生皺折之美觀效果時,皆需具有能 隨意分別調整車縫粗細針及差動比功能的縫紉機才可達成,故此為該 直筒式縫紉機業者急需解決之問題。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避免缺失的存在,本實用新型是將 搖動件的前移動齒游戲桿與后移動齒游戲桿一體成形,來減少生產過 程中組立所需的工時而降低生產成本,以及將前移動齒位移行程距離 的控制機構,與后移動齒位移行程距離的控制機構分開設置,讓使用 者可依自己的需求或喜好,很方便地隨時可將前移動齒或后移動齒的位移行程距離改變而產生車縫粗細針及差動比的功能,令布料的車縫 面具有平整面或壓布面亦或皺折面的不同變化,以符合現今高彈性布 料的車縫需求及多樣復雜的服裝設計效果。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縫紉機前后移動齒調整結 構,是一種直筒式縫紉機的前、后移動齒調整結構,具有一傳動主軸,其上設有一第一偏心軸; 一第一升降桿,上端系與該第一偏心軸軸接, 下端設有一第一球座; 一軸轉驅動件,軸設于一驅動件固定軸上,另 于該軸轉驅動件上,固設有一與該第一球座樞接的第一球連桿; 一雙 軸轉導桿, 一端系與該軸轉驅動件軸接; 一搖動件,系軸設于一搖動 件固定軸上;以及一前移動齒推拉桿、 一后移動齒推拉桿、 一前移動 齒連動桿與一后移動齒連動桿,其特征在于該搖動件為具有一前移動齒游戲桿及一后移動齒游戲桿的一體 成形構件,其中,該前移動齒游戲桿與該后移動齒游戲桿各具有一限 位導槽,而該后移動齒游戲桿上端系與該雙軸轉導桿另一端軸接;另 于該搖動件固定軸上的該搖動件兩側,分別設有一力矩式軸扳桿;另 該前移動齒推拉桿一端固設有一限位軸,該限位軸軸設一可于該限位 導槽內滑動位移的限位滑塊,另該前移動齒推拉桿中段系與一推拉制 動桿一端軸接,而該推拉制動桿另一端,則與該力矩式軸扳桿一端軸 接;而該后移動齒推拉桿一端固設有另一限位軸,該限位軸軸設另一 可于該限位導槽內滑動位移的限位滑塊,另該后移動齒推拉桿中段系 與另一推拉制動桿一端軸接,而該推拉制動桿另一端,則與另該力矩 式軸扳桿一端軸接;該前移動齒連動桿末端設有一前移動齒,中段則 與該前移動齒推拉桿另一端軸接;以及該后移動齒連動桿末端設有一 后移動齒,中段則與該后移動齒推拉桿另一端軸接。基于上述提供的技術手段,本實用新型相較習知至少具有下列優點一 、由于搖動件的前移動齒游戲桿與后移動齒游戲桿為一體成 形,故零件簡化后可降低產品故障的發生機率,以及減少在生產過程 中產品組立所需的工時而降低生產成本。二、由于將前移動齒位移行程距離的控制機構,與后移動齒位 移行程距離的控制機構分開設置,讓使用者可依自己的需求或喜好,很方便地隨時可將前移動齒或后移動齒的位移行程距離改變而產生 差別比例,令布料的車縫面具有平整面或壓布面亦或皺折面的不同變 化,以符合現今高彈性布料的車縫需求及多樣復雜的服裝設計效果。
圖1系習知縫紉機前后移動齒調整結構的外觀立體示意圖。圖2系習知縫紉機前后移動齒調整結構的外觀立體分解示意圖。圖3系本實用新型實施領域的縫紉機俯視示意圖。圖4系本實用新型縫紉機前后移動齒調整結構的外觀立體示意圖。圖5系本實用新型縫紉機前后移動齒調整結構的外觀立體分解示意圖。圖6-l 圖6-4系本實用新型后移動齒的給進機構平面作動示意圖。 圖7-l 圖7-4系本實用新型前移動齒的給進機構平面作動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實用新型之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現就配合圖式說明如下請同時參閱『圖3』、『圖4』及『圖5j所示,系為本實用新型 實施領域的縫紉機俯視示意圖,以及本實用新型縫紉機前后移動齒調 整結構的外觀立體及分解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所實施的領 域,系為一種藉由縫紉機座2前端以懸吊方式來固接縫紉機1,該縫 紉機座2并固設于工作臺3上,供使用者4可向前給進雙拼布料予以 車縫的直筒式縫紉機1給進機構10,該給進機構10包括有 一傳動 主軸20,其上設有一帶動輪30,系用以傳輸旋轉動力源,其上設有 一第一偏心軸21及一第二偏心軸22; —第一升降桿211,上端系與 該第一偏心軸21軸接,下端設有一第一球座212; —第二升降桿221, 上端系與該第二偏心軸22軸接,下端設有一第二球座222,該第二 球座222系與一第二球連桿223樞接; 一軸轉驅動件40,系軸設于 一驅動件固定軸41上,該驅動件固定軸41系固設于該縫紉機1上, 另于該軸轉驅動件40上,固設有一與該第一球座212樞接的第一球 連桿213; —雙軸轉導桿42, 一端系與該軸轉驅動件40軸接; 一搖動件50,系軸設于一搖動件固定軸51上,該搖動件固定軸51系以 一固接套511固定于該縫紉機1上,而該搖動件50為具有一前移動 齒游戲桿55及一后移動齒游戲桿53的一體成形構件,其中,該前移 動齒游戲桿55與該后移動齒游戲桿53各具有一限位導槽551、 54, 而該后移動齒游戲桿53上端系與該雙軸轉導桿42另一端軸接;另于 該搖動件固定軸51上的該搖動件50兩側,分別設有一力矩式軸扳桿 93、 93a,而兩該力矩式軸扳桿93、 93a —端系分別設有一連動軸扳 桿92、 92a,兩該連動軸扳桿92、 92a各穿設一標度盤91、 91a而分 別與一移動齒調整扳桿90、 90a固接,值得注意的是,該兩移動齒調 整扳桿90、 90a系分設于縫紉機1機殼外的左右兩側(如『圖3』所示 的位置); 一前移動齒推拉桿61, 一端固設有一限位軸931,該限位 軸931軸設一可于該限位導槽551內滑動位移的限位滑塊932,另該 前移動齒推拉桿61中段系與一推拉制動桿94 一端軸接,而該推拉制 動桿94另一端,則與該力矩式軸扳桿93另一端軸接; 一后移動齒推 拉桿71, 一端固設有另一限位軸931a,該限位軸931a軸設另一可于 該限位導槽54內滑動位移的限位滑塊932a,另該后移動齒推拉桿71 中段系與另一推拉制動桿94a —端軸接,而該推拉制動桿94a另一端, 則與另該力矩式軸扳桿93a另一端軸接; 一前移動齒連動桿60,該 前移動齒連動桿60末端設有一前移動齒62,前端則固接該第二球連 桿223,而中段則與該前移動齒推拉桿61另一端軸接,并穿設有一 限位導槽63; —后移動齒連動桿70,該后移動齒連動桿70末端設有 一后移動齒72,前端則與該前移動齒連動桿60前端靠接并可滑動, 而中段則與該后移動齒推拉桿71另一端軸接,并穿設有一限位導槽 73; —限位軸80,該限位軸80固定于該縫紉機1上,且與一限位滑 塊81軸接,該限位滑塊81系設于該前移動齒連動桿60的限位導槽 63及該后移動齒連動桿70的限位導槽73內;藉由分別扳動該移動 齒調整扳桿90、 90a而分別連動該連動軸扳桿92、 92a轉動,即可分 別令該力矩式軸扳桿93、 93a轉動,達成分別調整該前、后移動齒 62、 72往復平移的給進行程距離。請同時參閱『圖5』、f圖6-l』 『圖"』所示,系為本實用新 型后移動齒的給進機構平面作動示意圖。如圖所示,當傳動主軸20,傳輸旋轉動力源后,因該傳動主軸20上設有一第一偏心軸21及一第 二偏心軸22,而第一偏心軸21與第一升降桿211軸接,第二偏心軸 22與第二升降桿221軸接,其中,該第二升降桿221下方的第二球 座222樞接一第二球連桿223,該第二球連桿223直接與一前移動齒 連動桿60固接,因此,當該傳動主軸20持續旋轉作動時,該第二升 降桿221即會上下作動,而令該前移動齒連動桿60可上下作動,另 因后移動齒連動桿70靠接于前移動齒連動桿60上,故可與該前移動 齒連動桿60同步上下作動;另外,該第一升降桿211下方的第一球 座212樞接一第一球連桿213,該第一球連桿213固設于一軸轉驅動 件40上,而該軸轉驅動件40系軸設于一驅動件固定軸41上,故當 該傳動主軸20持續旋轉作動時,該第一升降桿211即會上下作動, 而令軸轉驅動件40擺動;另由于該軸轉驅動件40軸接一雙軸轉導桿 42,而該雙軸轉導桿42又與一搖動件50軸接,故可使該搖動件50 在搖動件固定軸51上來回搖動,而由于該搖動件50上具有一后移動 齒游戲桿53,而該后移動齒游戲桿53上具有一限位導槽54,該限位 導槽54內具有一可于該限位導槽54上滑動位移的限位滑塊932a, 該限位滑塊932a系與一限位軸931a軸接,而該限位軸931a另固接 于一后移動齒推拉桿71上,該后移動齒推拉桿71則與一后移動齒連 動桿70軸接,故當搖動件50來回搖動時,則可帶動該后移動齒連動 桿70來回水平位移;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靠近后移動齒游戲桿53 一側的該搖動件固定軸51上,軸設一力矩式軸扳桿93a,該力矩式 軸扳桿93a的一端,軸接著一推拉制動桿94a的一端,而該推拉制動 桿94a的另一端,則與該后移動齒推拉桿71中段軸接,由于該力矩 式軸扳桿93a的另一端設有一連動軸扳桿92a,該連動軸扳桿92a則 穿過一標度盤91a而與一移動齒調整扳桿90a固接,故當扳動該移動 齒調整扳桿90a時,該力矩式軸扳桿93a即同時會被帶動,此時一端 與該力矩式軸扳桿93a軸接的推拉制動桿94a即被影響而拖動該后移 動齒推拉桿71,而此時與限位軸931a軸接的限位滑塊932a,由于限 位軸931a固接于該后移動齒推拉桿71 —端,故在該限位導槽54內 即會滑動位移,另由于搖動件50是以搖動的方式來帶動該后移動齒 推拉桿71的作動,故與該后移動齒推拉桿71固接的限位軸931a,其在該限位導槽54a內的位置,即會影響該后移動齒推拉桿71的作 動大小,最終影響設在該后移動齒連動桿70末端的后移動齒72位移 行程距離。請同時參閱『圖5』、『圖7-l』 『圖7~4』所示,系為本實用新 型前移動齒的給進機構平面作動示意圖。如圖所示,當傳動主軸20, 傳輸旋轉動力源后,因該傳動主軸20上設有一第一偏心軸21及一第 二偏心軸22,而第一偏心軸21與第一升降桿211軸接,第二偏心軸 22與第二升降桿221軸接,其中,該第二升降桿221下方的第二球 座222樞接一第二球連桿223,該第二球連桿223直接與一前移動齒 連動桿60固接,因此,當該傳動主軸20持續旋轉作動時,該第二升 降桿221即會上下作動,而令該前移動齒連動桿60可上下作動;另 外,該第一升降桿211下方的第一球座212樞接一第一球連桿213, 該第一球連桿213固設于一軸轉驅動件40上,而該軸轉驅動件40系 軸設于一驅動件固定軸41上,故當該傳動主軸20持續旋轉作動時, 該第一升降桿211即會上下作動,而令軸轉驅動件40擺動;另由于 該軸轉驅動件40軸接一雙軸轉導桿42,而該雙軸轉導桿42又與一 搖動件50軸接,故可使該搖動件50在搖動件固定軸51上來回搖動, 而由于該搖動件50上具有一前移動齒游戲桿55,而該前移動齒游戲 桿55上具有一限位導槽551,該限位導槽551內具有一可于該限位 導槽551上滑動位移的限位滑塊932,該限位滑塊932系與一限位軸 931軸接,而該限位軸931另固接于一前移動齒推拉桿61上,該前 移動齒推拉桿61則與一前移動齒連動桿60軸接,故當搖動件50來 回搖動時,則可帶動該前移動齒連動桿60來回水平位移;特別值得 注意的是,在靠近前移動齒游戲桿55 —側的該搖動件固定軸51上, 軸設一力矩式軸扳桿93,該力矩式軸扳桿93的一端,軸接著一推拉 制動桿94的一端,而該推拉制動桿94的另一端,則與該前移動齒推 拉桿61中段軸接,由于該力矩式軸扳桿93的另一端設有一連動軸扳 桿92,該連動軸扳桿92則穿過一標度盤91而與一移動齒調整扳桿 90固接,故當扳動該移動齒調整扳桿卯時,該力矩式軸扳桿93即 同時會被帶動,此時一端與該力矩式軸扳桿93軸接的推拉制動桿94 即被影響而拖動該前移動齒推拉桿61,而此時與限位軸931軸接的限位滑塊932,由于限位軸931固接于該前移動齒推拉桿61 —端, 故在該限位導槽551內即會滑動位移,另由于搖動件50是以搖動的 方式來帶動該前移動齒推拉桿61的作動,故與該前移動齒推拉桿61 固接的限位軸931,其在該限位導槽551內的位置,即會影響該前移 動齒推拉桿61的作動大小,最終影響設在該前移動齒連動桿60末端 的前移動齒62位移行程距離。綜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來限定本實 用新型之實施范圍。即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權利要求之內容所為的等 效變化與修飾,皆應為本實用新型之技術范疇。
權利要求1.一種縫紉機前后移動齒調整結構,一種直筒式縫紉機(1)的前、后移動齒(62、72)調整結構,具有一傳動主軸(20),其上設有一第一偏心軸(21);一第一升降桿(211),上端系與該第一偏心軸(21)軸接,下端設有一第一球座(212);一軸轉驅動件(40),軸設于一驅動件固定軸(41)上,另于該軸轉驅動件(40)上,固設有一與該第一球座(212)樞接的第一球連桿(213);一雙軸轉導桿(42),一端系與該軸轉驅動件(40)軸接;一搖動件(50),系軸設于一搖動件固定軸(51)上;以及一前移動齒推拉桿(61)、一后移動齒推拉桿(71)、一前移動齒連動桿(60)與一后移動齒連動桿(70),其特征在于該搖動件(50)為具有一前移動齒游戲桿(55)及一后移動齒游戲桿(53)的一體成形構件,其中,該前移動齒游戲桿(55)與該后移動齒游戲桿(53)各具有一限位導槽(551、54),而該后移動齒游戲桿(53)上端系與該雙軸轉導桿(42)另一端軸接;另于該搖動件固定軸(51)上的該搖動件(50)兩側,分別設有一力矩式軸扳桿(93、93a);另該前移動齒推拉桿(61)一端固設有一限位軸(931),該限位軸(931)軸設一可于該限位導槽(551)內滑動位移的限位滑塊(932),另該前移動齒推拉桿(61)中段系與一推拉制動桿(94)一端軸接,而該推拉制動桿(94)另一端,則與該力矩式軸扳桿(93)一端軸接;而該后移動齒推拉桿(71)一端固設有另一限位軸(931a),該限位軸(931a)軸設另一可于該限位導槽(54)內滑動位移的限位滑塊(932a),另該后移動齒推拉桿(71)中段系與另一推拉制動桿(94a)一端軸接,而該推拉制動桿(94a)另一端,則與另該力矩式軸扳桿(93a)一端軸接;該前移動齒連動桿(60)末端設有一前移動齒(62),中段則與該前移動齒推拉桿(61)另一端軸接;以及該后移動齒連動桿(70)末端設有一后移動齒(72),中段則與該后移動齒推拉桿(71)另一端軸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縫紉機前后移動齒調整結構,其特征在 于:該力矩式軸扳桿(93、 93a)的一端系連設有一連動軸扳桿(92、 92a), 該連動軸扳桿(92、 92a)穿設一標度盤(9K 91a)而與一移動齒調整扳 桿(90、 90a)固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揭露一種縫紉機前后移動齒調整結構,是一種向前給進布料予以雙拼車縫的直筒式縫紉機的前、后移動齒調整結構,用以改善習知易故障及組立繁瑣的問題;本實用新型主要是將搖動件的前移動齒游戲桿與后移動齒游戲桿一體成形,來減少生產過程中組立所需的工時,進而降低生產成本,并將前移動齒位移行程距離的控制機構,與后移動齒位移行程距離的控制機構分開設置,讓使用者可依自己的需求或喜好,很方便地隨時可將前移動齒或后移動齒的位移行程距離改變而產生差別比例,可令布料的車縫面具有平整面或壓布面亦或皺折面的不同變化,以符合現今高彈性布料的車縫需求及多樣復雜的服裝設計效果。
文檔編號D05B27/00GK201121245SQ20072019541
公開日2008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07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07年10月31日
發明者廖金旺, 林春祥 申請人:名匠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