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滾筒式洗衣干衣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在旋轉滾筒內進行洗滌、漂洗、脫水、干燥各工序 的滾筒式洗衣干衣機,所述旋轉滾筒在水桶內可自由旋轉地支撐在水平 方向上或相對于水平方向傾斜的方向上。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滾筒式洗衣干衣機中,旋轉滾筒設置在水桶內,該旋轉滾 筒上形成有多個通孔,其容納洗滌物,并被旋轉驅動。通常,通過控制 水桶內的供水、排水以及上述旋轉滾筒的旋轉來實施洗滌、漂洗、脫水 各工序。再有,利用送風裝置使水桶內的空氣通過具有除濕裝置、加熱 裝置的循環送風路徑而循環,由此來實施洗滌物的干燥工序。這些技術
內容在例如日本特開平8—243292號公報(在下文中稱為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2—200395號公報(在下文中稱為專利文獻2)中公開。
除濕裝置和加熱裝置通過送風裝置將水桶內的空氣導入到循環送風 路徑中,并使該空氣依次通過除濕裝置和加熱裝置進行熱交換,從而形 成在除濕后進行了加熱的所需的高溫空氣。然后,反復進行將該高溫空 氣送入到水桶內并吹到旋轉滾筒內的洗滌物上的動作。通過這樣的干燥 工序,可高效率地使洗滌物干燥。在該干燥工序中,在循環送風路徑中 循環的循環空氣中混入有從旋轉滾筒內的洗滌物分離出來的線頭等異 物,這會堵塞除濕裝置或加熱裝置,或塞入送風裝置的軸承部中,或堆 積在送風裝置內的各部中,導致功能不良。
因此,如專利文獻l、 2所公開的那樣,在循環送風路徑的中途設有 捕集異物的過濾器。在多數情況下如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那樣,相對于 導入來自滾筒、水桶的循環空氣的循環空氣導入管道中的送風裝置、除 濕裝置、加熱裝置,該過濾器設置在上游側。但是,在專利文獻2中,除濕裝置中采用注入冷卻水的凝結方式,在循環空氣的除濕的同時對異 物加濕使其下落,所以按照注水熱交換部、送風裝置、過濾器、加熱裝 置的順序進行配置。由于捕集的異物堆積導致循環空氣的通過阻力增大,所以過濾器設 置成可裝卸。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具有封閉洗衣干衣機主體的前表 面的裝卸口的頂板的、直接從該裝卸口進行裝卸的過濾器。此外,專利 文獻1公開了這樣的過濾器通過使成為干燥風循環通道的進入口側的 管在向下方延伸的部分的中途向洗衣干衣機主體的前表面開口,從而能 夠從前表面裝卸過濾器。專利文獻2公開了這樣的過濾器通過在洗衣 干衣機主體的頂面設置的帶蓋的出入口,在蓋打開的狀態下相對于加熱 裝置和過濾器室成為一體的加熱'過濾單元,從該裝卸口裝卸過濾器。特別是如專利文獻2記載的加熱,過濾單元那樣,當將干燥工序所需 的設備單元化時,洗衣干衣機主體的組裝中的處理部件變少,而且可實 現緊湊化,向狹窄的空間內的組裝變得輕松。此外,由于相互之間的通 道長度變短,所以熱效率提高。再有,關于送風裝置,也可考慮將其與 作為其它設備的過濾器室單元化。但是,由于送風裝置與驅動電動機均為振動源,所以存在特別是與 成為箱型的過濾器室的共鳴和共振,容易影響循環送風路徑等。在過濾 器室和送風裝置設置于循環送風路徑中的從周圍脫離的中途部分的情況 下,特別容易受到影響。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將在實施干燥工序的循環送風路徑中設置的送 風裝置和過濾器在不產生振動問題的情況下單元化了的滾筒式洗衣干衣 機。本實用新型的滾筒式洗衣干衣機,在水桶內設置有旋轉滾筒,該旋 轉滾筒形成有多個通孔,并容納洗滌物,而且被旋轉驅動,通過控制該 水桶內的供水、排水以及上述旋轉滾筒的旋轉,來實施洗滌、漂洗、脫 水各工序,并且利用送風裝置使水桶內的空氣通過具有除濕裝置和加熱裝置的循環送風路徑進行循環,由此來實施洗滌物的干燥工序,上述滾 筒式洗衣干衣機構成為在循環送風路徑的中途具有過濾器室,該過濾器 室以可裝卸的方式安裝過濾器,上述過濾器主要捕集線頭等異物,其特 征在于,送風裝置將進氣口側以具有相互間的防振結構部的方式結合在 過濾器室的循環空氣排出口側,從而實現一體化。
根據這樣的結構,為了在干燥工序中使在循環送風路徑中循環的循 環空氣通過安裝于循環送風路徑中途的過濾器室的過濾器,以捕集線頭 等異物,使送風裝置在其進氣口側能夠與過濾器室的循環空氣排出口側 彼此直接連接,通過這樣的一體化,減少了洗衣干衣機主休的組裝時的 處理部件數量,并實現了緊湊化,向狹窄空間內的組裝變得容易。此外, 與相互之間的通道長度變短相應地,提高了熱效率。而且,通過介于這 樣的一體化的結合部分之間的防振結構部,在作為振動源的送風裝置和 過濾器室之間發揮了防振作用和吸振作用。
送風裝置和過濾器室在過濾器室的循環空氣排出口和送風裝置的進 氣口之間具有密封結構部,使該密封結構部外圍的多個部位之間以具有 相互間的防振結構部的方式可分離地聯結結合起來,根據這樣的結構, 僅通過使送風裝置相對于過濾器室在循環空氣排出口與進氣口之間具有 密封結構部,就能夠通過在其外圍的多個部位之間的聯結而滿足密封性 地進行連接,而且可在聯結部分之間構成防振結構部。此外,送風裝置 和過濾器室能夠在連接部分分離、從而可分別單獨地進行維修和更換等 維護。
以具有配合結構和聯結結構的方式來進行聯結,上述配合結構是在 送風裝置和過濾器室的相互對置的聯結座的一方上在上述相互對置的方
向上設置的凸軸、和在上述聯結座的另一方上設置的聯結孔的配合結構; 上述聯結結構是在貼靠于具有聯結孔的聯結座的聯結相反側的墊圈與上 述凸軸之間從墊圈側進行螺紋緊固從而將兩個聯結座的對置部之間聯結 起來的聯結結構,在防振結構部中,防振部件介于上述凸軸和聯結孔的 配合部之間、上述兩個聯結座的對置部之間、以及具有上述聯結孔的聯 結座與墊圈之間,根據這樣的結構,防振部件利用了送風裝置和過濾器室的互相聯結的聯結座之間的凸軸和聯結孔的配合以及防振部件向該配 合部之間的插入壓力,通過該防振部件,實現了徑向竄動少的彈性支撐 作用,另外,防振部件利用了聯結結構和被聯結的聯結座之間的對置部 之間和具有聯結孔的聯結座與墊圈之間的聯結壓力,通過該防振部件, 實現了在聯結方向或軸向上竄動少的彈性支撐作用,通過上述兩種彈性 支撐作用,送風裝置相對于過濾器室向任意方向的振動傳遞都被防振部 件阻斷,并且由于對送風裝置自身進行吸振,所以可有效地實現防振。防振部件一體地具有筒部,其位于上述聯結孔和凸軸的配合部之 間;以及兩個凸緣部,它們從該筒部的兩端部向外方探出,并分別位于 上述兩聯結座的對置部之間,和具有上述聯結孔的聯結座與墊圈之間, 根據這樣的結構,筒部位于通過一個防振部件相互聯結的聯結座之間的 配合結構中的軸孔配合部之間,上述筒部的兩端部的凸緣部分別位于連 接結構中的聯結座之間、以及聯結座和墊圈之間,從而可起到上述防振 作用,僅通過將防振部件的一個凸緣部等從聯結座的聯結孔的一方鉆入 到另一方,來進行安裝以供聯結,即能夠如上述那樣獲得有效的相互間 防振作用及對送風裝置的吸振作用。兩個凸緣部的一方在整個周向上探出,而另一方則在周向上在多個 部位呈放射狀地探出,根據這樣的結構,可在呈放射狀地探出的多個凸 緣部一側容易地鉆入到聯結孔中。送風裝置和過濾器室通過相互之間的一體化而構成過濾 送風單 元,根據該結構,通過使送風裝置和過濾器室構成過濾 送風單元,實 現了洗衣干衣機主體在組裝中的處理部件數量的減少。送風裝置與加熱通道部一起與過濾器室結合,從而構成過濾'送風-加 熱單元,上述加熱通道部與送風裝置的殼體形成為一體,并且內置有加 熱裝置,根據該結構,如果說送風裝置和加熱裝置共用殼體而以較短的 通道進行連接,則構成送風 加熱單元然后與過濾器室一體化,從而成 為三個設備以較短的通道進行連接的過濾 送風 加熱單元,由此,可 進一步減少洗衣干衣機主體組裝時的處理部件數量,還可實現緊湊化和 高熱效率化。加熱通道部在從送風裝置的排氣口向與過濾器室的結合面方向擴展 延伸的擴展區域內,以橫貫上述擴展區域的方式內置有長方形的加熱裝 置,加熱裝置的下游為加熱裝置的下游側面從側方所面對的筒狀通道, 根據該結構,送風裝置和其下游的加熱通道部極短且緊湊地連接,而且, 將循環空氣相對于加熱裝置的通過面積取得較大以提高熱交換區域效 率,同時可將熱交換后的高溫空氣經水桶供給向旋轉滾筒內。
過濾器室固定在洗衣干衣機主體上,并且上述過濾器室中的過濾器 出入的上端開口部在洗衣干衣機主體頂面的裝卸口處開口 ,上述過濾器 室設有存水部,該存水部的位置比從上述上端開口部向下設置的導入循 環空氣的循環空氣導入口、以及將導入的循環空氣通過過濾器排出的循 環空氣排出口低,在該存水部中設有向循環送風路徑的加熱裝置的下游 開口的水流出口 ,在該水流出口處設有從循環送風路徑的內表面側關閉 的單向閥,根據該結構,過濾器在較高的洗衣干衣機主休的頂面處進行 裝卸,從而滿足了容易避免由于人等不小心勾掛而松動的條件,而且可 從在洗衣干衣機主體的頂面開口的裝卸口,從上方直接、容易且簡單地 向上端開口部在裝卸口處開口的過濾器室內裝卸過濾器。特別是過濾器 室固定在洗衣干衣機主體中,并通過防振結構部而牢固地支撐附帶電動 機的具有較大重量的送風裝置,不易使過濾器和送風裝置以及將它們連 接起來的循環送風路徑振動,而且通過防振結構部來防止送風裝置側的 振動的影響,過濾器室自不必說,與過濾器室連接的除濕通道部、固定 過濾器室的洗衣干衣機主體等不會共鳴和共振等,防振結構部在固定于 洗衣干衣機主體上的過濾器室中,還對送風裝置自身發揮吸振作用,所 以還能夠降低波及到與送風裝置連接的加熱通道部的振動,可確保高靜 音性。
根據本實用新型,在干燥工序中,為了將在循環送風路徑屮循環的 循環空氣通入在過濾器室內安裝的過濾器以捕集線頭等異物,將送風裝 置和過濾器室能夠使進氣口與循環空氣排出口相互對置地直接連接起 來,通過這樣的一體化,可減少洗衣干衣機主體的組裝時的處理部件數 量,而且通過緊湊化使得向狹窄空間內的組裝變得容易,此外,與相互間的通道長度變短相應地,熱效率得以提高。而且,通過僅是介于一體 化的結合部分之間的簡單的防振結構部,來發揮作為振動源的送風裝置 和過濾器室之間的防振作用,以及對送風裝置的吸振作用,抑制了包括 與它們相連的循環送風路徑部分在內的振動和共振,確保了靜音性。
圖1是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的滾筒式洗衣干衣機的主要部分 結構的剖面圖。圖2是表示過濾 加熱 送風單元和洗衣干衣機主體的頂面、裝卸 口、過濾器室、主過濾器、后備過濾器的關系的剖面圖。圖3是表示洗衣干衣機主體的頂面、操作板、裝卸口、主過濾器的 頂板的關系的立體圖。圖4是從送風風扇側觀察過濾 加熱 送風單元的后視圖。圖5是從加熱通道部側觀察過濾 加熱 送風單元的立體圖。圖6是以從上方略微偏前表面側看向過濾器室內的狀態觀察過濾-加熱"送風單元的立體圖。圖7是表示過濾器室在洗衣干衣機的裝卸口周圍的固定結構的剖面圖。圖8是表示過濾 加熱 送風單元中的送風裝置和過濾器室的具有 防振結構部的聯結部的剖面圖。圖9是表示防振結構部的防振部件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實施方式)圖1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中的滾筒式洗衣干衣機的主要部 分結構的剖面圖。在圖1中,在滾筒式洗衣干衣機1中,水桶3在洗衣 干衣機主體44內通過未圖示的懸掛結構而配設成懸空狀態,在水桶3內 配設有形成為有底圓筒狀的旋轉滾筒2,該旋轉滾筒2使其軸心方向從正 面側到背面側向下傾斜。在水桶3的正面側形成有與旋轉滾筒2的開口端相通的衣物出入口 11,門9可開閉地關閉在形成于洗衣干衣機主體44 的正面側的向上傾斜面上設置的開口部,通過打開該門9,可通過上述衣 物出入口 11而相對于旋轉滾筒2內取出和放入洗滌物。由于門9設置在 向上傾斜面上,所以不彎腰即可實施取出和放入洗滌物的作業,改善了 通常從位于橫向的開口部放入和取出洗滌物的滾筒式洗衣機的作業性的 欠缺。
在旋轉滾筒2中,在其周面形成有與水桶3內相通的多個通孔8, 并且在其內周面的多個位置設有攪拌凸起(未圖示)。該旋轉滾筒2由在 水桶3的背面側安裝的電動機7向正轉和反轉方向驅動旋轉。此外,在 水桶3上如圖示那樣通過配管連接有注水管道和排水管道,通過控制注 水閥和排水閥,來向水桶3內進行注水和排水。
當打開門9向旋轉滾筒2內放入洗滌物及洗滌劑并使滾筒式洗衣干 衣機1開始運轉時,從注水管道向水桶3內注入預定量的水,并通過電 動機7來驅動旋轉滾筒2旋轉以開始洗滌工序。通過旋轉滾筒2的旋轉, 反復進行將容納在旋轉滾筒2內的洗滌物通過在旋轉滾筒2的內周壁上 設置的攪拌凸起在旋轉方向上帶起、并從帶起的適當高度位置落下的攪 拌動作,所以對洗滌物施加敲打清洗的作用從而進行洗滌。在所需耍的 洗滌時間之后,變臟的洗滌液從排水管道排出,通過使旋轉滾筒2高速 旋轉的脫水動作來脫去洗滌物中所含的洗滌液,然后,從注水管道向水 桶3內注水實施漂洗工序。即使在該漂洗工序中,也反復進行將容納在 旋轉滾筒2內的洗滌物通過旋轉滾筒2的旋轉而由攪拌凸起帶起并落下 的攪拌動作,從而實施漂洗清洗。
在該滾筒式洗衣干衣機1中,設有對容納在旋轉滾筒2內的洗滌物 進行干燥的功能,形成有前述的循環送風路徑5,在該循環送風路徑5中 將如圖1所示的水桶3內的空氣排出進行除濕,并將經加熱的干燥空氣 再次輸送到水桶3內。如前所述,通常在該循環送風路徑5的中途如圖1 所示那樣設有除濕裝置31、加熱裝置32及送風裝置15,通過驅動該送 風裝置15旋轉,在循環送風路徑5中產生空氣流,容納有洗滌物的旋轉 滾筒2內的空氣通過通孔8而從水桶3向送風裝置15側排出,在位于送風裝置15的上游的除濕裝置31使水分凝結進行除濕,通過與加熱裝置
32的熱交換進行加熱,通過上述除濕和加熱來形成總是干燥的高溫空氣。 該干燥的高溫空氣從送風裝置15輸送向水桶3并被送到水桶3內。被送 到水桶3內的高溫干燥空氣通過通孔8進入到旋轉滾筒2內,在吹到衣 物等洗滌物上的同時向水桶3穿出并再次被導入向送風裝置15 —側,通 過反復進行以上的在循環送風路徑5中的空氣的如圖1中箭頭所示那樣 的循環,來實施干燥工序。
此外,在利用了該循環送風路徑5的干燥工序中,在循環送風路徑 5中循環的循環空氣中,主要混入有由衣物等洗滌物產生的線頭等異物進 行循環,容易給實施干燥工序帶來堵塞除濕裝置31和加熱裝置32、塞入 到送風裝置15的旋轉部中、堆積在送風裝置15的內表面等障礙,需要 頻繁地進行麻煩的維護,所以在循環送風路徑5的中途,作為一個示例, 一般在成為除濕裝置31、加熱裝置32和送風裝置15的上游側的、例如 圖1所示的送風裝置15的上游側,設置容納有將循環空氣中的異物除去 的主過濾器35的過濾器室36。由此,即使異物混入到使洗滌物干燥后的 空氣中并被導入到除濕裝置31側,在通過過濾器室36時也被主過濾器 35所捕集,而不會混入到流向下游側的循環空氣中。因此,可長期維持 送風裝置15、加熱裝置32和除濕裝置31的功能。但是,另---方面,由 于存在所捕集到的異物在過濾器室36內的主過濾器35中堆積而導致循 環空氣的通過阻力逐漸增加,從而使干燥功能下降的問題,所以主過濾 器35如上述專利文獻1、 2中記載的那樣設置成可以裝卸。
再有,雖然除濕裝置31、加熱裝置32可以作為蒸發器、冷凝器的 組合與通過使冷媒循環的冷媒回路而連接的壓縮機一起構成空調機,但 是在本實施方式中,除濕裝置31是通過來自未圖示的供水閥的水的噴霧 等被冷卻的熱交換板,其與含有水分的循環空氣接觸使水分凝結來進行 除濕。加熱裝置32是加熱器。送風裝置15是圖2所示的西洛克型鼓風 機。
雖然設置了上述主過濾器35,但在本實施方式中,特別是為了消除 如專利文獻l、 2中所記載的問題,以主過濾器35為代表的過濾器91,從在洗衣干衣機主體44的頂面44a上開口的圖2、圖3所示的裝卸口 51 , 通過從下部到上部向前方傾斜的裝卸路徑52,相對于過濾器室36進行裝 卸。這樣,在干燥工序中,為了使在循環送風路徑5中循環的循環空氣 通向在循環送風路徑5中途的過濾器室36中安裝的主過濾器35,來捕集 線頭等異物,主過濾器35在較高的洗衣干衣機主體44的頂面44a上進 行裝卸,由此滿足了容易避免由于人等不小心勾掛而導致主過濾器35松 動的條件,而且,與由于從在洗衣干衣機主體44的頂面44a上開口的裝 卸口51,如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那樣通過垂直的裝卸路徑進行裝卸,而 導致該裝卸力容易產生向前方的扭轉分量相比,能夠在沿著從難以產生 扭轉的下部到上部向前方傾斜的裝卸路徑52的方向上輕而易舉地順利地 進行裝卸。而且,優選的是接續于裝卸口 51的過濾器室36在從裝卸 口 51到主過濾器35的預定位置的裝卸行程的全長范圍內由傾斜的裝卸 路徑52引導。圖2是表示過濾 加熱 送風單元和洗衣干衣機主體的頂面、裝卸 口、過濾器室、主過濾器、后備過濾器的關系的剖面圖。在圖2中,主 過濾器35具有封閉上述裝卸口 51的頂板53,在該頂板53上具有把手凹 部56,該把手凹部56具有抵抗關閉彈簧54從上方按壓而打開的蓋55。 由此,通過穿過裝卸口 51安裝主過濾器35,其最終能夠用頂板53封閉 裝卸口 51,使外觀成為如圖示那樣的大致一個面的狀態等,美觀且整齊, 并且人等更難以勾掛,而且,可將手指掛在設于頂板53的把手凹部56 中穩定地進行拉出和安裝。特別是由于該把手凹部56通過作用有關閉彈 簧54的蓋55而總是關閉,所以把手凹部56不易成為人等不小心勾掛的 原因,而且在主過濾器35的裝卸時通過將手指掛在把手凹部56中的動 作來按壓打開蓋55,所以不需要特別的作業即可掛住手指容易且簡單地 裝卸主過濾器35。而且,把手凹部56在其開口的前部形成勾掛手指的向 后的把手邊緣56a,該把手邊緣56a位于頂板53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 或稍微靠前部的位置處,由于這種位置的關系,要將手指掛在把手凹部 56中,由于在其開口的前部具有向后的把手邊緣56a,通過將胳膊從前 方伸到洗衣干衣機主體44的頂面44a上、并使手指彎曲進入把手凹部56內的自然的動作,就可簡單且不打滑地勾掛在把手邊緣56a上,從而能 夠容易且可靠地拉出主過濾器35,并且,通過用勾掛在把手邊緣56a上 的手指部和沿著頂板53的外表面的掌部夾持頂板53來穩定地把持主過 濾器35,能夠穩定且容易地進行拉出后的搬運等處理以及向過濾器室36 的安裝。再有,由于蓋55其后部通過鉸鏈銷57而鉸鏈連接在把手凹部 56的開口的后部,所以通過將手指放入把手凹部56時的蓋55的按壓打 開,來開放把手邊緣56a并直接掛住手指,所以裝卸用的針對把手凹部 56、把手邊緣56a的掛指作業可通過連續的一系列動作簡單地進行。
更具體地說,如圖2所示,主過濾器35,在以從頂板53沿著過濾 器室36的內表面向下方延伸的方式一體成形或者連接而成的籠形主支摶 架71上支撐主過濾器部件79,并使該主過濾器部件79位于過濾器室36 的循環空氣排出口 72的內側,在主支撐架71的頂板53下部部分的外周 安裝由硅橡膠等構成的密封墊73,在將主過濾器35安裝到過濾器室36 的預定位置上時,上述密封墊73壓接在位于裝卸口 51的內側的內周處 的階梯部74上,從而密閉過濾器室36,在主過濾器35和過濾器室36之 間設有未圖示的彈性卡合部,該彈性卡合部在主過濾器35安裝在預定位 置上時彈性地進行相互卡合。由此,僅通過以用頂板53封閉裝卸口 51 的方式將主過濾器35安裝到過濾器室36上,從頂板53向下方延伸的主 支撐架71便可帶著主過濾器部件79插入到過濾器室36中,在預定的安 裝位置處,通過在主支撐架71的在頂板53下部部分的外周設置的密封 墊73與裝卸口 51的內側的內周的階梯部74的壓接、和彈性卡合部的彈 性卡合,可將過濾器室36維持在密閉狀態,并且可使主過濾器部件79 正確地定位于過濾器室36的循環空氣排出口 72的內側。
圖3是表示洗衣干衣機主體的頂面、操作板、裝卸口、主過濾器的 頂板的關系的立體圖。在圖3中,在構成頂面44a的上表面板上開口的 裝卸口 51,如圖2、圖3所示那樣在整個周圍具有從頂面44a立起的隔 擋部44c,在該隔擋部44c的內側具有與所安裝的主過濾器35的頂板53 配合的凹部44d。由此,頂板53不會單獨從凹部44d向頂面44a突出, 可使人等不會勾掛,并且即使在頂面44a上掉落有少量的水,也會被隔擋部44c擋住而阻止其進入到裝卸口 51中,可防止損害洗衣干衣機主體 44內的電氣裝備件。此外,頂板53在外周具有向下突出的凸壁53a,凹 部44d在其周壁44e和內周的向上凸部44f之間具有成為收容上述凸壁 53a的槽舌接合部的配合部,從而承載頂板53,即使萬一水侵入到裝卸 口 51中,通過凹部44d中的與頂板53的槽舌配合結構所產生密封功, 也能夠防止水到達裝卸口 51的內側,從而進一步實現了電氣裝備件的安 全。再有,頂板53比上述隔擋部44c稍低。由此,即使水漫到隔擋部44c 上,通過水的表面張力也能夠抑制水向階梯下側的頂板53側濡濕移動, 由此也提高了電氣裝備件的安全性。雖然未圖示,但在裝卸口51和過濾 器室36的上端的開口 36d之間也通過密封墊等進行密封,這對于防止水 漏出到循環送風路徑5之外來說是適合的。但是,在裝卸口 51的周圍掉落有可越過隔擋部44c的程度的水時, 容易波及到隔擋部44c和頂板53之間,容易從裝卸口 51侵入到過濾器 室36內,頂板53通過覆蓋裝卸口 51以及頂板53與裝卸口 51之間的槽 舌接合結構,防止了水通過裝卸口 51侵入到過濾器室36中,但當在頂 板53上掉落有水時,水則容易通過裝卸口 51侵入到過濾器室36中。可想到的是在水侵入到過濾器室36中時,水會通過循環送風路徑 5到達作為對水成問題的電氣裝備件的送風裝置15和作為加熱器的加熱 裝置32等,從而發生損害。特別是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1、圖2、圖4、 圖5所示,內置有加熱裝置32的加熱通道部5a為與送風裝置15具有共 同的殼體101的一體結構,用螺釘48將該加熱通道部5a與過濾器室36 結合起來,從而成為加熱裝置32、送風裝置15以及過濾器室36三者通 過較短的通道連接起來的緊湊的過濾 加熱 送風單元102,除了可實現 洗衣干衣機主體44的組裝中的處理部件數量的減少以外,如圖1所示, 加熱通道部5a可連接于水桶3的附近部分,其余的過濾器室36和水桶3 之間可通過內置有除濕裝置31的短的除濕通道部5b進行連接,所以具 有循環送風路徑5變短、且熱效率高的優點,但侵入到了過濾器室36中 的水容易波及到送風裝置15和加熱裝置32。為應對該情況,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l、圖2、圖3所示,基于過濾器室36的用于使過濾器91進出的上端的開口 36d部在洗衣干衣機主 體44的頂面44a的裝卸口 51處開口的條件,設置比循環空氣導入口 78 和循環空氣排出口 72位置都低的存水部103,循環空氣導入口 78從開口 36d部往下設置,并導入循環空氣,循環空氣排出口 72將所導入的循環 空氣通過過濾器91排出,在該存水部103中設有通往比循環送風路徑5 的加熱裝置32更靠下游的水流出口 104,在該水流出口 104處設有從循 環送風路徑5的內表面側關閉的單向閥105。由此,由于過濾器室36其 上端的開口 36d在洗衣干衣機主體44的頂面44a的裝卸口 51處開口, 因此即使落到頂面44a上的水等通過裝卸口 51而侵入,也會如圖2中的 虛線箭頭所示那樣,容易向比從過濾器室36的開口 36d部往下設置的循 環空氣導入口 78和循環空氣排出口 72具有更低的位置的存水部103滴 落并積存于其中,同時,能夠使所積存的水通過水流出口 104并經單向 閥105向其打開方向通過,從而流入到循環送風路徑5的加熱裝置32的 下游。因此,即使所進入的水到達水桶3內,也能夠降低水不經過除濕 裝置31就到達成為上游側的加熱裝置32和送風裝置15因而出現問題的 概率。而且,可避免波及到循環送風路徑5外的電氣裝備設備的情況。 此外,由于單向閥105通過斷流習性或/和由于循環空氣的送風壓力所產 生的斷流來防止循環空氣從循環送風路徑5側向過濾器室36側的倒流, 所以不會妨礙利用干燥的高溫空氣的循環所進行的干燥工序。具體地說, 如圖2所示,水流出口 104在過濾器室36中的積存部103a的后部壁上 開口設置成向后方突出的筒狀,該水流出口 104與在加熱通道部5a的對 置壁上設置的開口成向前方突出的筒狀的導入口 106配合,利用密封件 107將它們相互之間密封起來,使它們在加熱通道部5a中的加熱裝置32 的下游正后面的位置處開口或相通。
圖4是從送風風扇側觀察過濾 加熱 送風單元的后視圖。圖5是 從加熱通道部側觀察過濾.加熱.送風單元的立體圖。在圖4、圖5屮,單 向閥105由具有利用彈性而關閉的習性的板部件、具體為橡膠板構成, 并且從加熱通道部5a的內側貼在水流出口 104和/或導入口 106上。而且, 單向閥105將外周的一部分的矩形的鉤部105a彈性地嵌入在加熱通道部5a的安裝孔108中而固定。圖6是以從上方略微偏前表面側看向過濾器室內的狀態觀察過濾,加 熱-送風單元的立體圖。在圖6中,關于存水部103,其形成在過濾器室 36的設有循環空氣導入口 78的前部壁和設有循環空氣排出口 72的后部 壁之間的整個底部范圍內,比循環空氣排出口向側方偏移的范圍為較深 的積存部103a,并在此處具有水流出口 104。這樣,通過存水部103能 夠積存較多的侵入水,其中該存水部103利用了與過濾器室36從循環空 氣導入口 78導入循環空氣、并通過過濾器91從循環空氣排出口 72排出 用的循環空氣導入空間以及過濾器容納空間的整個容量相符的底部廣闊 空間。特別是由于存水部103具有向循環空氣排出口 72的側方偏移的較 深的積存部103a,能夠進一步增大容量,從而即使侵入大量的水也能夠 應對,同時,通過優先在該積存部103a中存水,因此即使水位變高也不 易跟隨從過濾器室36向循環空氣排出口 72排出的循環空氣而去,而且, 能夠使積存部103a的水優先從水流出口 104向加熱通道部5a流出,從 而水不易積存。另外,過濾器室36的循環空氣導入口 78和循環空氣排出口 72如圖 5、圖6所示那樣,通過滿足彼此不正對的位置關系,即使是循環空氣在 循環送風路徑5中循環的干燥工序中,水侵入到過濾器室36中并被從循 環空氣導入口 78導入的循環空氣吹飛,所導入的循環空氣也不會直接奔 向與循環空氣導入口 78非正對的循環空氣排出口 72,而是如圖2、圖6 中實線箭頭所示那樣以彎曲的路徑奔向循環空氣排出口 72,因此被吹飛 的水因碰撞或離心而被氣液分離殘留在過濾器室36內,從而容易積存在 存水部103、積存部103a中,相應地其不易波及到送風裝置15和加熱裝 置32。特別是循環空氣導入口 78和循環空氣排出口 72在左右方向上位置 錯開,循環空氣導入口 78位于存水部103特別是積存部103a之上,因 此通過利用了過濾器室36的左右的擴展空間的較長的路徑能夠有利地進 行以下兩種動作循環空氣在從循環空氣導入口 78導入到過濾器室36 的左右方向上的沒有循環空氣排出口 72的一側之后,通過奔向循環空氣排出口72側時的與后部壁的碰撞和向前進道路的左右方向彎曲時的離心
力而進行氣液分離,并在存水部103特別是較深的積存部103a側實現, 從而落到存水部103特別是積存部103a中,并容易優先儲存在那里;以 及,通過從過濾器室36的循環空氣導入口 78側排出到循環空氣排出口 72側時的與側壁的碰撞和向前進道路的前后方向彎曲時的離心力,實現 氣液分離,并且落到存水部103中,即使其落下位置從積存部103a變為 循環空氣排出口72偵U,也能夠在積存部103a中的水位較低的期間,流 向并積存在積存部103a中,從而容易防止再次跟隨從循環空氣排出口 72 排出的循環空氣。
并且,通過使循環空氣導入口 78比循環空氣排出口 72位置向上方 錯開,從循環空氣導入口 78導入到過濾器室36中的循環空氣朝向循環 空氣排出口 72的循環氣流的前進道路,還從過濾器室36的上部向下部 變化,所以通過在利用了過濾器室36的左右上下的擴展空間的更長的路 徑中的碰撞、離心力,提高了氣液分離功能。
再有,如上所述,主支撐架71沿著過濾器室36的內表面支撐主過 濾器部件79,具有這樣的主支撐架71的主過濾器35適合于如上所述的 利用了這樣的過濾器室36內的上下左右的擴展空間的氣液分離,而不會 發生阻礙。具體地說,如圖1所示,主支撐架71具有上半部71b,其 從設于過濾器室36的上半部36b的循環空氣導入口 78導入循環空氣; 和下半部71c,其對與設于過濾器室36的下半部36c的循環空氣排出口 72對應的主過濾器部件79進行支撐,從循環空氣導入口 78向過濾器室 36及主支撐架71的上半部36b、 71b導入循環空氣,并使該循環空氣通 過利用了過濾器室36的至少上下左右的擴展空間的彎曲路徑伴有氣液分 離地奔向過濾器室36及主支撐架71的下半部71c,同時從循環空氣排出 口72順利地排出。
此外,主過濾器部件79根據需要,以不掛在循環空氣導入口78上、 并且沒有旁路為條件,與循環空氣排出口 72對應的范圍自不必說,可如 圖2所示那樣,在偏離循環空氣排出口 72的廣闊區域中設置主過濾器部 件79,從而如圖2中實線箭頭所示那樣,為了使朝向循環空氣排出口 72的循環空氣通過,而利用過濾器室36的廣闊空間。由此,與主過濾器部
件79的循環空氣的通過面積增大相應地,不易堵塞。
而且,本實施方式的過濾器91如圖2所示為雙重過濾器結構,其相 對于對從過濾器室36的循環空氣導入口 78進入并向循環空氣排出口 72 排出的循環空氣先進行作用的主過濾器35,還具有在后進行作用的后備 過濾器82。由此,以這樣的關系進行設置后備過濾器82相比于主過濾 器35在先安裝而在后取出,主過濾器35相比于后備過濾器82在后安裝 而在先取出,為了將后備過濾器82從成為過濾器室36的深側的下半部 36c單獨取出,在前部壁上設有可從內側勾掛手指的把手凹部133。后備 過濾器82的安裝僅通過從上方滑入到過濾器室36中,即可由裝卸路徑 52導引到預定位置。
因此,在主過濾器35中的主支撐架71的下半部71c的外圍覆蓋有 具有籠形的副支撐架110的后備過濾器82,該后備過濾器82中的副支撐 架110沿著過濾器室36的下半部36c的內表面,在主過濾器79的外側 支撐有副過濾器部件83。由此能夠滿足這樣的雙重過濾器結構在將后 備過濾器82安裝到過濾器室36的下半部36c中之后,將主過濾器35安 裝在過濾器室36的上半部36b和接續于上半部36的后備過濾器82的內 側,導入到過濾器室36中的循環空氣雙重地通過主過濾器35的主過濾 器部件79和后備過濾器82的副過濾器部件83,然后從循環空氣排出口 72穿出。由此,通過薄且空氣阻力小的主過濾器部件79及副過濾器部件 83來可靠地捕集微細的線頭等異物,所以可獲得除濕裝置31、加熱裝置 32、送風裝置15等設備的功能的高維持性能,而且由于大部分異物由先 通過的主過濾器部件79捕集,所以堵塞在主過濾器部件79側頻繁發生, 而副過濾器部件83側的堵塞次數要遠少于主過濾器部件79的情況。
對應于這樣的主過濾器35和后備過濾器82的雙重過濾器結構,如 圖2所示,在后備過濾器82中設有密封墊94,該密封墊94用于使后備 過濾器82和過濾器室36的循環空氣排出口 72側為獨立排氣空間95,使 主過濾器35和后備過濾器82之間為獨立排氣空間96。由此,導入到過 濾器室36、主支撐架71的上半部71b中的循環空氣,如圖5中箭頭所示那樣,依次無迂回地通過主過濾器35和后備過濾器82之間的獨立排氣 空間96、后備過濾器82和過濾器室36的循環空氣排出口 72側之間的獨 立排氣空間95,在通過雙重過濾器結構除去異物之后,向循環空氣排出 口 72穿出進行循環。再有,主過濾器35和后備過濾器82如圖2所示分別通過內置等具 有磁鐵lll、 112,如圖6所示,過濾器室36具有過濾器檢測裝置113, 該過濾器檢測裝置113內置有一對過濾器檢測開關,在主過濾器35及后 備過濾器82安裝在預定位置上時,所述一對過濾器檢測開關個別地與這 些磁鐵lll、 112對置而感應動作,并向外部輸出電信號。由此,通過利 用在操作板66的內側設置的控制基板67等,如果沒有安裝主過濾器35 和后備過濾器82兩者,則能夠禁止使用,還能夠禁止在沒有頂板53的 狀態水直接侵入這樣的狀態下進行使用。圖7是表示過濾器室在洗衣干衣機的裝卸口周圍的固定結構的剖面 圖。在圖7中,過濾器室36涉及使上端的開口 36d在洗衣干衣機主體44 的頂面44a上的裝卸口 51處開口的結構,過濾器室36固定在洗衣干衣 機主體44上。具體地說,過濾器室36通過螺釘155從上方固定在上表 面板44b上,該上表面板44b固定在洗衣干衣機主體44的作為金屬制框 架組的框體151上。更詳細地說,過濾器室36以可以向任意方向移動的 方式臨時放置在框體151上,為了實現上述定心,裝卸口51和過濾器室 36可在通過從上方插入的定位工具153彼此進行了定心的狀態下利用螺 釘155擰緊固定在一起。關于定位工具153示出了這樣的情況在定位 用腳部153a的上端具有向定位用腳部153a的周圍呈凸緣狀地探出的頭 部153b,通過使該頭部153b為與裝卸口 51的凹部44d配合抵接的狀態, 從而完成了定心,容易防止定心不良的情況。其結果為,由于定位工具 153的頭部153b覆蓋在上表面板44b上設置的安裝孔156,所以設置了 切口 153c,該切口 153c使安裝孔156露出,從而能夠利用螺釘155進行 擰緊作業。過濾器室36上的擰緊螺釘155的擰緊部為突部157,其提高 了螺釘155的聯結強度。另一方面,框體151和上表面板44b的聯結是這樣進行的使螺釘158穿過在上表面板44b上設置的安裝孔156,并從上方擰入到設置在框 體151上的螺紋孔159中。對于安裝孔156,也在定位工具153的頭部 153b上設置切口 153c以便能夠進行擰緊。
這里,上表面板44b包括上表面基板44bl,其固定在框體151上, 并且形成包括洗衣干衣機主體44的頂面部的上部周圍;和輔助上表面板 44b2,其貼靠在該上表面基板44bl上,并且構成洗衣干衣機主體44的 頂面44a,在上述裝卸口 51周圍利用螺釘158進行的固定同時將上表面 基板44b 1和輔助上表面板44b2雙重固定在框體151上。此外,過濾器 室36的利用螺釘155在上表面板44b上進行的固定,也同時將該過濾器 室36固定在雙重的上表面基板44bl和輔助上表面板44b2上。尤其是由 于上表面基板44bl和輔助上表面板44b2相對于裝卸口 51較大,所以即 使在裝卸口 51周圍以外,也能夠根據需要利用螺釘或配合等固定到框體 151等上。此外,可伴同上表面板44b通過螺釘158從上方聯結在了框體 151上時的框體151和上表面板44b的夾持,來進行過濾器室36的固定, 通過將上表面板44b利用螺釘158聯結并固定在框體151上時的上表面 板44b和框體151所產生的夾持力,來直接或間接夾持并正式固定過濾 器室36,可減少或取消過濾器室36利用螺釘155的聯結而正式固定在上 表面板44b上的部位。
再有,針對送風裝置15與驅動電動機122同為振動源的情況,如圖 1、圖2、圖4 圖6所示的送風裝置15單獨或包括加熱裝置32的殼體 101,在與上述的過濾器室36—體化中,將進氣口 121側以具有相互間 的防振結構部43的方式,通過螺釘48的聯結結合到過濾器室36的循環 空氣排出口72側,從而形成為一體。由此,通過送風裝置15在其進氣 口 121側可與過濾器室36的循環空氣排出口 72側彼此直接連接這樣的 一體化,減少了洗衣干衣機主體44組裝時的處理部件數量,并且實現了 緊湊化,向狹窄空間內的組裝變得容易。此外,與相互間的通道長度變 短相應地,熱效率得以提高。另外,通過介于這種一體化的結合部分之 間的防振結構部43,在作為振動源的送風裝置15和過濾器室36之間發 揮了防振作用和吸振作用,抑制了包含與它們相連的循環送風路徑5的部分在內的振動和共振,確保了靜音性。而且,通過解除螺釘48所形成的聯結來分離送風裝置15和過濾器室36,從而能夠個別地進行所需一側的更換或維修等維護。特別是通過將過濾器室36固定在洗衣干衣機主體44上,可使具有 與過濾器室36結合的驅動電動機122的重量比較大的送風裝置15,不易 與和過濾器室36和送風裝置15相連的循環送風路徑5的部分一起振動, 從而可穩定地進行支撐,而且,通過防振結構部43可防止送風裝置15 一側的振動影響到過濾器室36—側,從而,過濾器室36、與之相連的除 濕通道部5b、固定有過濾器室36的洗衣干衣機主體44不會共鳴和共振 等。此外,防振結構部43在固定于洗衣干衣機主體44上的穩定的過濾 器室36中,還對送風裝置15自身發揮吸振作用,所以還能夠減少波及 到加熱通道部5a的振動,能夠確保高靜音性。在圖2所示的送風裝置15以及過濾器室36中的循環空氣排出口 72 與進氣口 121之間的設置有密封件123的密封結構部的外圍,在圖4所 示的多個部位間、具體為三個部位間在相互之間通過螺釘48進行聯結。 因此,相對于過濾器室36,送風裝置15單獨或附帶加熱通道部5a僅通 過在循環空氣排出口 72和進氣口 121之間具有密封結構部,即可利用其 外圍的多個部位之間的螺釘48的連接來滿足密封性地進行聯結,而且利 用上述聯結可獲得防振結構部43。圖8是表示過濾,加熱.送風單元中的送風裝置和過濾器室的具有防 振結構部的聯結部的剖面圖。在圖8中,以具有配合結構的方式來進行 聯結,上述配合結構是在送風裝置15和過濾器室36的彼此對置的聯結 座15g、 36g中的一方具體來說在過濾器室36上在上述彼此對置的方向 上設置的凸軸36h,與在上述聯結座15g、 36g中的另一方具體來說在送 風裝置15上設置的聯結孔15h的配合結構。對應于這樣的聯結結構,防 振結構部43具有這樣的聯結結構:在貼靠于具有聯結孔15h的聯結座15g 的連接相反側的墊圈46與上述凸軸36h之間從墊圈46側利用螺釘48進 行擰緊,從而將兩個聯結座15g、 36g的對置部之間聯結起來,防振結構 部43構成為在上述凸軸36h和聯結孔15h的配合部之間、在上述兩聯結座15g、 36g的對置部之間、在具有上述聯結孔15h的聯結座15g和墊圈 34之間,介入有由丁烯橡膠等構成的防振部件47。
由此,防振部件47利用了送風裝置15和過濾器室36的相互聯結的 聯結座15g、 36g之間的凸軸36h和聯結孔15h的配合以及防振部件47 在該配合部之間的插入壓力,通過該防振部件47,實現了徑向竄動少的 彈性支撐作用,另外,防振部件47利用了聯結結構和被聯結的聯結座15g、 36g之間的對置部之間和具有聯結孔15h的聯結座15g與墊圈46之間的 聯結壓力,通過該防振部件47,實現了軸向竄動少的彈性支撐作用,通 過防振部件47的上述兩種彈性支撐作用,送風裝置15相對于過濾器室 36向任意方向的振動傳遞都被防振部件47阻斷,并且由于對送風裝置 15自身進行吸振,所以可有效地實現防振。
圖9是表示防振結構部的防振部件的立體圖。在圖9中,防振部件 47如圖6所示那樣為橡膠成形品,其一體地具有筒部47a,其位于上 述聯結孔15h和凸軸36h的配合部之間;和兩個凸緣部47b、 47c,它們 從該筒部47a的兩端部向外方探出,并分別位于上述兩個聯結座15g、36g 的對置部之間、和具有上述聯結孔15h的聯結座15g與墊圈46之間。因 此,筒部47a位于通過一個防振部件47相聯結的聯結座15g、 36g之間 的配合結構中的軸孔配合部之間,上述筒部47a的兩端部的凸緣部47b、 47c分別位于聯結結構中的聯結座15g、 36g之間、以及聯結座15g和墊 圈46之間,從而可起到上述防振作用,僅通過使防振部件47的一個凸 緣部47c等從聯結座15g的聯結孔15h的一方鉆入到另一方中,來進行 安裝以供聯結,即能夠如上述那樣獲得有效的相互間防振作用及對送風 裝置15的吸振作用。
而且,兩個凸緣部47b、 47c的一方為在整個周向上探出的形式,另 一方為在周向上在多個部位呈放射狀地探出的形式,可在呈放射狀地探 出的多個凸緣部47c—側容易地鉆入到聯結孔15h中。在圖示的示例中, 連續的凸緣部47b位于聯結座15g、 36g的對置部之間,與在周向上分割 了的凸緣部47c位于其間的情況相比,送風裝置15及過濾器室36之間 的直接防振性提高。另一方面,如圖4、圖5所示,加熱通道部5a,在從送風裝置15的 排氣口 124向與過濾器室36的結合面方向擴展延伸的擴展區域5al內, 以橫貫該擴展區域的方式內置有長方形的加熱裝置32,加熱裝置32的下 游為加熱裝置32的下游側面從側方所面對的筒狀通道5a2。由此,送風 裝置15及其下游的加熱通道部5a極短從而有助于緊湊,而且,將循環 空氣相對于加熱裝置32的通過面積取得較大,以提高通過熱交換區域效 率,同時可將熱交換后的高溫空氣經水桶3供給向旋轉滾筒2內。本實用新型應用于滾筒式洗衣干衣機的洗滌物干燥用的循環送風系 統,過濾器室和送風裝置的單元化在不產生由于送風裝置的振動而導致 的問題的情況下實現,可通過小型化及通道的縮短來實現熱效率的提高。
權利要求1.一種滾筒式洗衣干衣機,在水桶內設置有旋轉滾筒,該旋轉滾筒形成有多個通孔,并容納洗滌物,而且被旋轉驅動,通過控制上述水桶內的供水、排水以及上述旋轉滾筒的旋轉,來實施洗滌、漂洗、脫水各工序,并且利用送風裝置使上述水桶內的空氣通過具有除濕裝置和加熱裝置的循環送風路徑進行循環,由此來實施洗滌物的干燥工序,上述滾筒式洗衣干衣機構成為在上述循環送風路徑的中途具有過濾器室,該過濾器室以可裝卸的方式安裝過濾器,上述過濾器主要捕集線頭等異物,其特征在于,上述送風裝置將進氣口側以具有相互間的防振結構部的方式結合在上述過濾器室的循環空氣排出口側,從而實現一體化。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筒式洗衣千衣機,其特征在于,上述送風裝置和上述過濾器室在上述過濾器室的上述循環空氣排出 口和上述送風裝置的上述進氣口之間具有密封結構部,使上述密封結構部外圍的多個部位之間以具有相互間的防振結構部 的方式可分離地聯結起來。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滾筒式洗衣干衣機,其特征在于, 以具有配合結構和聯結結構的方式來進行上述聯結,上述配合結構是在送風裝置和上述過濾器室的相互對置的聯結座的一方上在上述相互 對置的方向上設置的凸軸、和在上述聯結座的另一方上設置的聯結孔的配合結構;上述聯結結構是在貼靠于具有上述聯結孔的上述聯結座的聯 結相反側的墊圈與上述凸軸之間從上述墊圈側進行螺紋緊固從而將兩個 聯結座的對置部之間聯結起來的聯結結構,在上述防振結構部中,防振部件介于上述凸軸和上述聯結孔的配合 部之間、上述兩個聯結座的對置部之間、以及具有上述聯結孔的上述聯 結座與上述墊圈之間。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滾筒式洗衣干衣機,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振部件一體地具有筒部,其位于上述聯結孔和上述凸軸的配合部之間;以及兩個凸緣部,它們從上述筒部的兩端部向外方探出,并分別位于上述兩聯結座的對置部之間,和具有上述聯結孔的上述聯結 座與上述墊圈之間。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滾筒式洗衣干衣機,其特征在于, 上述兩個凸緣部的一方在整個周向上探出,而另一方則在周向上在多個部位呈放射狀地探出。
6. 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滾筒式洗衣干衣機,其特 征在于,上述送風裝置和上述過濾器室通過相互之間的一體化而構成過 濾-送風單元。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滾筒式洗衣干衣機,其特征在于, 上述送風裝置與加熱通道部一起與上述過濾器室結合,從而構成過濾-送風,加熱單元,上述加熱通道部與上述送風裝置的殼體形成為一體, 并且內置有上述加熱裝置。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滾筒式洗衣干衣機,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熱通道部在從上述送風裝置的上述排氣口向與上述過濾器室的結合面方向擴展延伸的擴展區域內,以橫貫上述擴展區域的方式內置 有長方形的上述加熱裝置,上述加熱裝置的下游為上述加熱裝置的下游 側面從側方所面對的筒狀通道。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滾筒式洗衣干衣機,其特征在于, 上述過濾器室固定在洗衣干衣機主體上,并且上述過濾器室中的上述過濾器出入的上端開口部在洗衣干衣機主體頂面的裝卸口處開口,上述過濾器室設有存水部,該存水部的位置比從上述上端開口部向下設置的導入循環空氣的循環空氣導入口、以及將導入的循環空氣通過上述過濾器排出的上述循環空氣排出口低,在上述存水部中設有向上述循環送風路徑的上述加熱裝置的下游開口的水流出口,在上述水流出口處設有從上述循環送風路徑的內表面側關閉的單向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滾筒式洗衣干衣機,其具有送風裝置,為了使水桶內的空氣通過具有過濾器室、除濕裝置及加熱裝置的循環送風路徑進行循環以實現洗滌物的干燥工序,該送風裝置將進氣口側以具有相互間的防振結構部的方式結合在過濾器室的循環空氣排出口側,從而實現一體化。
文檔編號D06F39/00GK201125329SQ20072030200
公開日2008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2006年11月1日
發明者八木功一, 加藤義朋, 松岡真二 申請人: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