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汽車內飾面料用超細多色滌綸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內飾面料用超細多色滌綸。(二)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工業的蓬勃發展和汽車行業內部競爭的日趨加劇,對于汽車輔助材料之一的汽車內飾面料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舒適性、功能性、裝飾性和環保性的集成體現就成為新型汽車內飾面料的最高要求。海島型超細纖維最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開發,最初主要用來生產仿麂皮絨織物。1970年日本東麗公司首先向市場推出了溶離型超細纖維(海島型超細纖維)制造的人造鹿皮織物"ECSAINA〃。1972年日本中紡公司也成功開發了溶離型滌-錦復合纖維。近年來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美國和意大利等都進行了開發生產。日本、美國、歐洲地區海島型超細纖維均己工業化生產,技術相對完善,韓國、我國臺灣省也有一些相當具有代表性的產品。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研究海島型復合超細纖維,但到90年代才有實質性進展。儀征化纖公司處于開發海島纖維長絲的前列,現已形成規模性生產。目前我國己成為世界上此類纖維最重要的生產國,產品主要是定島型的海島型超細纖維,線密度在O.110.011dtex。雖然我國已經有研制生產汽車內飾面料用超細纖維的嘗試,但現有汽車內飾面料存在色牢度低,后處理環保性差、功能持久性短和風格單調等缺點,整個復合紡絲工藝仍需進一步研究優化。(三)
發明內容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色牢度、環保、手感舒適的汽車內飾面料用超細多色滌綸。所述的汽車內飾面料用超細多色滌綸,由下述步驟制備而得(1)聚酯半消光切片與色母粒按比例混合后經擠壓熔融,再經過濾得到島組分熔體;(2)水溶性聚酯切片經擠壓熔融,再經過濾得到海組分熔體;(3)將島組分熔體與海組分熔體分別計量后進行海島型復合紡絲,然后冷卻、上油、巻繞得預取向半成品絲,再空變或加彈而得成品。除非另有指明,本發明中聚酯簡稱為PET,水溶性聚酯簡稱為C0PET,預取向半成品絲簡稱為P0Y。進一歩,所述的色母粒為高色牢度色母粒,其中顏料含量為4555%。色母粒顏料含量高、顏色鮮艷,使用時有著極佳的熔融混煉分散性和穩定性,并使產品有最高的機械強度保持率。但色母粒顏料含量越高,對色料的分散性要求越高,故經過平衡比較,顏料含量為4555%為最適宜。進一步,步驟(1)中聚酯半消光切片擠壓熔融前進行預結晶干燥,結晶溫度在160180°C,結晶時間在3040分鐘;干燥溫度在150170°C,干燥時間在68小時,干燥后聚酯切片含水率在20ppm以下。進一步,步驟(1)中色母粒擠壓熔融前進行干燥,干燥溫度在10015(TC,干燥時間在812小時,干燥后色母粒含水率在20ppm以下。進一步,步驟(1)中聚酯半消光切片與色母粒的重量比為9099:101,具體將根據不同的顏色要求而定。進一步,步驟(2)中水溶性聚酯切片擠壓熔融前進行預結晶干燥,預結晶溫度為130140°C,結晶時間在3040分鐘,結晶度為36%40%;干燥溫度在110125。C,干燥時間在1320小時,干燥后水溶性聚酯切片含水率在30PPM以下。進一步,步驟(3)復合紡絲過程中,相對于不同聚酯的熔點來說,采用聚酯高溫熔融、低溫紡絲和水溶性聚酯低溫熔融、高溫紡絲的工藝進行,海組分熔體的表觀粘度低于島組分熔體的表觀粘度。對于海島型復合超細纖維,在C0PET、PET復合紡絲的過程中,要求它們在熔融狀態下表現粘度比較接近,但PET表觀粘度仍需比COPET高一些,否則會影響島組分PET的圓整度。如果兩種組分的表現粘度相差太大,在紡絲的過程中會出現熔體彎曲現象,并向高粘度側彎曲,嚴重時甚至粘附于噴絲板表面,很難進行紡絲。因為C0PET的表現粘度低于常規PET的表觀粘度,為了保證紡絲時兩種組分表觀粘度接近,應使PET熔體降解大,COPET熔體降解小,所以在紡絲過程中,采用PET高溫熔融、低溫紡絲和COPET低溫熔融、高溫紡絲的工藝進行控制。進一步,在步驟(3)復合紡絲過程中,紡絲速度控制在3000m/min以下。由于本發明的產品是超細旦絲,巻繞速度太高會造成可紡性變差。進一步,所述的海島型復合紡絲在復合紡絲設備中進行,兩組份切片經不同的螺桿擠壓熔融后流經各自箱體內的熔體管道最終進入到同一個復合紡絲組件。紡絲工藝關鍵是兩組份紡絲溫度的確定。由于在半消光聚酯組份中加入了色母粒,其熔點降低,使紡絲過程中聚酯熔體的降解明顯增大,并且隨著母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在生產過程中一定要控制好紡絲溫度,一般溫度要比白絲低,復合紡絲中,當螺桿擠壓機溫度選擇較低時,雖然可減少降解,但由于擠壓機里的熔體粘度高而不利于母粒均勻混合,導致產品出現色差;溫度較高時,就可減少色差的出現。為此我們選擇螺桿前區溫度選擇低,以防止環結阻料,螺桿后區溫度選擇不宜過低,特別是螺桿熔融段和計量段的溫度不能低于紡白絲時的溫度,所以島組份螺桿熔融區溫度控制在288295。C比較合適。箱體溫度則要選擇低一些,控制在276280°C,比紡白絲時低81(TC較合適,這樣,既能保證較好的可紡性,又能使最終產品的質量符合要求。對于水溶性聚酯由于其熔點較低,同時為了得到良好的流動性能和與PET相近的表觀粘度,海組份螺桿熔融區溫度控制在270283°C,箱體溫度控制在280285°C。步驟(1)中聚酯半消光切片與淺灰色母粒按重量比98:-2混合,步驟(3)中島組分熔體與海組分熔體的重量比為72:28。因海組份最終將被溶掉,因此在保證島個數的齊全和島圓整度清晰的前提下,海組份越少越好。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有色纖維單絲線密度低,一般可達O.110.011dtex;2、織造的織物立體感好、布面飽和度高,柔軟、滑爽;3、色牢度高,色彩均勻性好。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優選地具體的說明,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此。實施例1汽車內飾面料用超細多色滌綸的制備一種汽車內飾面料用超細多色滌綸,由下述步驟制備而得(1)聚酯半消光切片與淺灰色母粒按重量比98:2混合后經擠壓熔融,再經過濾得到島組分熔體;(2)水溶性聚酯切片經擠壓熔融,再經過濾得到海組分熔體;(3)將島組分熔體與海組分熔體以重量比72:28分別計量后進行海島型復合紡絲成規格為268dtex/48fX371的P0Y絲,然后冷卻、上油、巻繞再經加彈得規格為167dtex/48fX37I成品。所述的色母粒為高色牢度色母粒,其中顏料含量為50%。步驟(1)中聚酯半消光切片擠壓熔融前進行預結晶干燥,結晶溫度在17(TC,結晶時間在30分鐘,干燥溫度在16(TC,干燥時間在7小時,干燥后聚酯切片含水率在20ppm以下。步驟(1)中色母粒擠壓熔融前進行干燥,干燥溫度在13(TC,干燥時間在10小時,千燥后色母粒含水率在20ppm以下。步驟(2)中水溶性聚酯切片擠壓熔融前進行預結晶干燥,預結晶溫度為135°C,結晶時間在35分鐘,結晶度為38%,-干;t喿溫度在115°C,干燥時間在18小時,干燥后水溶性聚酯切片含水率在30PPM以下。步驟(3)復合紡絲過程中,采用島組份高溫熔融、低溫紡絲和海組份低溫熔融、高溫紡絲的工藝進行。海組份熔體的表觀粘度低于島組份熔體的表觀粘度。紡絲速度控制在3000m/min以下。所述的海島型復合紡絲在復合紡絲設備中進行,島組份螺桿熔融區溫度控制在288295°C,箱體溫度控制在276°C,海組份螺桿熔融區溫度控制在270283'C,箱體溫度控制在280°C。在步驟(3)中將島組分熔體與海組分熔體分別計量后進行海島型復合紡絲成規格為268dtex/48fx37I的POY絲,然后冷卻、上油、巻繞再經加彈得規格為167dtex/48fx37I成品。實施例2對實施例1制得的汽車內飾面料用超細多色滌綸進行性能指標檢測,檢測結果如下表l: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由表1可以看出,本發明制得的汽車內飾面料用超細多色滌綸單絲線密度低、色牢度高。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內飾面料用超細多色滌綸,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步驟制備而得(1)聚酯半消光切片與色母粒按比例混合后經擠壓熔融,再經過濾得到島組分熔體;(2)水溶性聚酯切片經擠壓熔融,再經過濾得到海組分熔體;(3)將島組分熔體與海組分熔體分別計量后進行海島型復合紡絲,然后冷卻、上油、卷繞得預取向半成品絲,再經空變或加彈而得成品。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內飾面料用超細多色滌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色母粒為高色牢度色母粒,其中顏料含量為4555%。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內飾面料用超細多色滌綸,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聚酯半消光切片擠壓熔融前進行預結晶干燥,結晶溫度在160180°C,結晶時間在3040分鐘;干燥溫度在150170°C,干燥時間在68小時,干燥后聚酯切片含水率在20ppm以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內飾面料用超細多色滌綸,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色母粒擠壓熔融前進行干燥,干燥溫度在10015(TC,干燥時間在812小時,干燥后色母粒含水率在20ppm以下。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內飾面料用超細多色滌綸,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水溶性聚酯切片擠壓熔融前進行預結晶干燥,預結晶溫度為130140°C,結晶時間在3040分鐘,結晶度為36%40%;干燥溫度在110125°C,干燥時間在1320小時,干燥后水溶性聚酯切片含水率在30PPM以下。6、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汽車內飾面料用超細多色滌綸,其特征在于步驟(3)復合紡絲過程中,相對于不同聚酯的熔點來說,采用半消光聚酯高溫熔融、低溫紡絲和水溶性聚酯低溫熔融、高溫紡絲的工藝進行,海組分熔體的表觀粘度低于島組分熔體的表觀粘度。7、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汽車內飾面料用超細多色滌綸,其特征在于:步驟(3)復合紡絲過程中,紡絲速度控制在3000m/min以下。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汽車內飾面料用超細多色滌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島型復合紡絲在復合紡絲設備中進行,半消光聚酯螺桿熔融區溫度控制在288295。C,箱體溫度控制在27628(TC;水溶性聚酯螺桿熔融區溫度控制在270283°C,箱體溫度控制在280285°C。9、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汽車內飾面料用超細多色滌綸,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聚酯半消光切片與淺灰色母粒按重量比98:2混合;步驟(3)中島組分熔體與海組分熔體的重量比為72:28。全文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內飾面料用超細多色滌綸,由下述步驟制備而得(1)聚酯半消光切片與色母粒按比例混合后經擠壓熔融,再經過濾得到島組分熔體;(2)水溶性聚酯切片經擠壓熔融,再經過濾得到海組分熔體;(3)將島組分熔體與海組分熔體分別計量后進行海島型復合紡絲,然后冷卻、上油、卷繞得預取向半成品絲,再空變或加彈而得成品。本發明的有色纖維單絲線密度低,織造的織物立體感好、布面飽和度高,柔軟、滑爽;色牢度高,色彩均勻性好。文檔編號D01F1/02GK101333690SQ200810063650公開日2008年12月31日申請日期2008年6月30日優先權日2008年6月30日發明者占海華,沈云根申請人:何國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