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絲光染色連續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紗線染色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絲光染色連續機。
背景技術:
色織布染紗傳統工藝一直采用浸染法生產,由手工染紗、絞紗染色到 現在的筒子染色、經軸染色發展而來。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都采用筒子 染色和經軸染色兩種方法。由于這些方法都為間歇式浸染,因此污染重,
染一噸紗至少需120T水;能耗高,每噸紗用電2000度左右,蒸汽8噸左 右;設備投資大,全不銹鋼壓力容器1噸缸國產設備50萬元左右,香港立 信公司100萬元以上,德國投資設備價格更高;只有實力較強的公司才能 上筒子、經軸染色設備。
對于絲光染紗處理國外同樣是采用間歇式浸染的方法。這種方法工藝 繁多,采用的是間歇式浸染設備。在對棉紗線進行絲光處理之后要進行一 次做筒,做筒之后進行筒子染紗,之后還要倒筒,整個絲光染色過程中需 要多道工藝,且在這其中要控制好溫度、時間等繁復的操作過程,用人較 多,費時費力。因此需要一種連續的絲光染紗新設備。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絲光染色連續機,代替傳 統的間歇式浸染設備,實現連續絲光冷軋染,簡化工序,降低設備投資, 節能環保。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絲光染色連續 機,依次設置有絲光浸軋機組、冷軋染機組,冷堆裝置、皂洗烘干機組,所述的絲光浸軋機組由絲光浸軋機和第一皂洗機依次排列組成,軋染機組 由第一烘干裝置、軋染裝置和第一收紗裝置依次排列組成,皂洗烘千機組 由第二送紗裝置、第二皂洗機、第二烘干裝置和第二收紗裝置依次排列組成。
為了使經絲光浸軋機中的堿液充分浸入棉紗線,在絲光浸軋機與第一 皂洗機之間設置了儲紗架。
為了使經絲光處理后的棉紗線PH趨于中性,第一皂洗機依次設置有一 道水洗槽、 一道酸洗槽和兩道水洗槽,水洗降低濃度,酸洗中和堿。
第一烘干裝置設置有對紗線先烘干的烘干滾筒和對紗線后冷卻的冷卻 滾筒,為了使紗線保證浸軋前達到常溫,以確保紗線浸軋時在常溫的前提 下冷軋液的穩定。
軋染裝置上設置有用于調節染液和助劑比例的混合加料泵,為了使染 液和助劑均勻加入軋染槽中。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絲光染色連續機,實現了連續絲光冷 軋染,工序簡單,易操作,設備投資低,污水少,能耗低,節能環保。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絲光浸軋機組和冷軋染機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冷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皂洗烘干機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l.絲光浸軋機組,ll.絲光浸軋機,12.儲紗架,13.第一皂洗機, 2.冷軋染機組,21.第一烘干裝置,22.軋染裝置,23.第一收紗裝置,3.冷 堆裝置,4.皂洗烘干機組,41.第二送紗裝置,42.第二皂洗機,43.第二烘干裝置,44.第二收紗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 2、 3所示, 一種絲光染色連續機,依次設置有絲光浸軋機組1、 冷軋染機組2、冷堆裝置3、皂洗烘干機組4,所述的絲光浸軋機組l由絲 光浸軋機11、儲紗架12、第一皂洗機依次排列13組成,冷軋染機組2由 第一烘干裝置21、軋染裝置22和第一收紗裝置23依次排列組成,皂洗烘 干機組4由第二送紗裝置41、第二皂洗機42、第二烘干裝置43和第二收 紗裝置44依次排列組成。
棉紗線的絲光處理是棉紗線先進入絲光浸軋機11中放有濃度為150 200g/升的燒堿溶液的槽中絲光處理,之后經過儲紗架使堿液充分浸入棉紗 線,最后再進第一皂洗機13的熱水和酸中和槽,使棉紗線在有張力的條件 下膨脹,然后在有張力的條件下熱水洗和酸洗,棉紗線收縮以便上光。上 光后的棉紗線光澤好,吸濕性好,對燃料的吸附能力強。
本設備采用軋染裝置將染液軋入棉紗線,無需經過上染過程,因此不 需要像浸染一樣控制溫度、時間等繁復的操作過程及各種勻染劑,所以在 生產中較浸染技術難度小,便于控制色澤的深淺。
權利要求1. 一種絲光染色連續機,其特征是依次設置有絲光浸軋機組(1)、冷軋染機組(2),冷堆裝置(3)、皂洗烘干機組(4),所述的絲光浸軋機組(1)由絲光浸軋機(11)和第一皂洗機(13)依次排列組成,軋染機組(2)由第一烘干裝置(21)、軋染裝置(22)和第一收紗裝置(23)依次排列組成,皂洗烘干機組(4)由第二送紗裝置(41)、第二皂洗機(42)、第二烘干裝置(43)和第二收紗裝置(44)依次排列組成。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絲光染色連續機,其特征是所述的絲光浸軋機(11)與第一皂洗機(13)之間還設置有儲紗架(12)。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絲光染色連續機,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皂洗機(13)依次設置有一道水洗槽、 一道酸洗槽和兩道水洗槽。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絲光染色連續機,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烘干裝置(21)設置有對紗線先烘干的烘干滾筒和對紗線后冷卻的冷卻滾筒。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絲光染色連續機,其特征是所述的軋染裝置(22)上設置有用于調節染液和助劑比例的混合加料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紗線染色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絲光染色連續機。它依次設置有絲光浸軋機組、冷軋染機組,冷堆裝置、皂洗烘干機組,所述的絲光浸軋機組由絲光浸軋機和第一皂洗機依次排列組成,軋染機組由第一烘干裝置、軋染裝置和第一收紗裝置依次排列組成,皂洗烘干機組由第二送紗裝置、第二皂洗機、第二烘干裝置和第二收紗裝置依次排列組成。實現了連續絲光冷軋染,工序簡單,易操作,設備投資低,污水少,能耗低,節能環保。
文檔編號D06B7/00GK201265090SQ200820159940
公開日2009年7月1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08年9月23日
發明者洋 楊 申請人:洋 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