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鋼塑復合帶或塑料帶網片自動編織機的編織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鋼塑復合帶或塑料帶網片自動編織機的編織機構。
背景技術:
鋼塑復合帶或塑料帶網片是一種高強度、有一定硬度的網片,其網片組織結 構如普通織物的平紋組織,也就是說是由經緯帶按奇偶規律交織而成,它的一種 用途是用來作為礦洞表面快速處理的骨架。目前這類網片的編織機械是緯向帶穿 入經向帶的交織口后,緯向帶的前行是靠經向帶的大平面移動來完成。這種被動 出帶方式不能直接把緯向帶子焊接定位,還要有中間環節。這種機械編織的網片 的網格成形不太理想,影響其作為骨架時的結構強度,如要改善其網格成形,則 還要再增加撥帶、定位裝置等,導致結構復雜,增加控制難度。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鋼塑復合帶或塑料帶網片自動 編織機的編織機構,其網片網格成形理想、結構簡單。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以 下技術方案它包括緯向帶的穿帶模塊,所述編織機構設有沿緯向排列的多個所 述穿帶模塊,且相鄰穿帶模塊之間存在間隔;所述自動編織機還設有多個推帶件, 所述推帶件可沿經向穿過穿帶模塊間隔而來回運動;所述編織機構在穿帶模塊的 經向帶行進方向下游側設有多個經向帶的頂帶件,所述頂帶件至少可升降并具有 經向帶的頂帶部位。由于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產 量大,能把緯向帶主動推出穿帶模,快速地在整個網面把緯向帶子整根直接推入 焊接模下定位焊接,保證網格的質量。
圖1為從進帶側觀察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2為從出帶側觀察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實施例在緯向帶推出后時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1、 2、 3。本實用新型包括緯向帶10的穿帶模塊1,所述編織機構 設有沿緯向排列的多個所述穿帶模塊1,且相鄰穿帶模塊1之間存在間隔11;所 述自動編織機還設有多個推帶件3,所述推帶件3可沿經向穿過穿帶模塊間隔11 而來回運動,即間隔11的寬度大于推帶件3的寬度;所述編織機構在穿帶模塊 1的經向帶20行進方向下游側設有多個經向帶20的頂帶件2,所述頂帶件2至 少可升降并具有經向帶20的頂帶部位。
推帶件3固定在推帶條32的前端,它設有供經向帶20穿過的孔31,經向 帶20從推帶件3中穿過。采用這種結構,不僅使推帶件3的運動與經向帶20 的運動互不干涉,而且,推帶件3的前后運動還具有梳理、導向、支撐經向帶的 作用。推帶條32平行固定在推帶桿33上,推帶桿33可在驅動機構的帶動下沿 經向運動,推帶桿33和推帶條32構成了可沿經向運動的第二安裝架,使推帶件 3在機構的控制下可以沿經向水平移動。在實施中,可針對不同寬度的經向帶20 可設置對應的推帶件3和推帶條32。
一般來說,經向帶20只要能從緯向帶10的上方或下方穿過緯向帶10即可, 即經向帶20可以從穿帶模塊1的上方、下方、中間或穿帶模塊間隔11穿過緯向 帶IO,其中,經向帶20從穿帶模塊間隔11中穿過緯向帶10,最為合理。這樣, 所述穿帶模塊間隔11與經向帶20的寬度應相適配,即大于經向帶20的寬度, 而當采用上述的經向帶20從推帶件3中穿過的結構時,由于,穿帶模塊間隔ll 的寬度本身滿足能使推帶件3穿過,所以穿帶模塊間隔11自然大于經向帶20的寬度。
一般來說,對穿帶模塊l的"多個"的數量沒有特別的限制,當采用經向帶 20從穿帶模塊間隔11中穿過緯向帶10時,穿帶模塊1的數量自然應滿足其形 成的供經向帶20穿過的穿帶模塊間隔11數量至少等于網片經向帶20的數量, 也就是說穿帶模塊1的數量必大于間隔11。推帶件3的數量應與間隔11的數量 相對等,至少是不少于間隔ll,但如果多余就存在閑置并增加負擔。
所述穿帶模塊1由上模塊13和下模塊14組合而成并設有前擋板12,穿帶 模塊的經向帶20行進方向上游側被封閉而使緯向帶10不能從這一側移出穿帶模 塊1,前擋板12可結合在上模塊13或下模塊14中。所述穿帶模塊1安裝在安 裝架41上。上模塊13和下模塊14間隔設置,形成供緯向帶10穿過的通道15, 并且,模塊13和下模塊14的形狀使得在緯向帶10的進入側,穿帶模塊l還形 成有喇叭狀導向口 16,緯向帶10從上模塊13和下模塊14的上述間隔橫向穿過 穿帶模塊1,這樣,導向效果好,穿帶成功率高。如圖2、 3所示,穿帶模塊1 自身在穿帶模塊l的經向帶20行進方向下游側是開放的,而由頂帶件2承擔在 這一側的封閉任務,使得在緯向帶10穿帶時,緯向帶10保持在穿帶模塊1中。 采用這種方案,能方便穿帶模塊1的制造和組裝,使穿帶模塊1和頂帶件2能夠 有機結合。
所述頂帶件2由金屬板彎折而成,所述頂帶件2包括對應頂帶部位的彎折面 21、在迎向緯向帶的方向上的彎折導引斜面22、從穿帶模塊1的經向帶行進方 向下游側遮擋穿帶模塊l的頂帶件主體23,彎折導引斜面22起著幫助穿行中的 諱向帶10的帶頭進入穿帶模塊1的作用。
所述頂帶件2不僅可以上下升降而且還可在緯向上位移。所述頂帶件2安 裝在可緯向來回運動并可升降的第一安裝架81上。這樣,本實用新型的頂帶件 2具有移位功能, 一個頂帶件2可以對應一根奇數經向帶和一根偶數經向帶,可 以輪替地在奇數經向帶和偶數經向帶的位置對經向帶頂帶,并在在諱向帶10穿 帶時,對穿帶模塊l的經向帶20行進方向下游側起到封閉作用。采用具有移位功能的頂帶件2時,頂帶件2的頂帶部位21的長度最好應大于一個穿帶模塊加 上一個穿帶模塊間隔11的寬度,小于二個穿帶模塊1加上一個穿帶模塊間隔11 的寬度,這樣,既保障頂帶件2遮擋封閉穿帶模塊1的開放面,又能減小頂帶件 2左右移位的距離,提高效率。
本實用新型在開始工作前,所有的經向帶20均是平放,經緯編織時,經向 帶20在頂帶件2的作用下分別成奇數和偶數兩組進行交錯上下運動,而在緯向 帶10的上下方穿過緯向帶。
經緯編織時,在機構的帶動下,頂帶件2先緯向移動,待移至奇數(或偶數) 經向帶20之下并脫離相鄰的偶數(或奇數)經向帶20時,向上運動,使得頂帶 件2把奇數(或偶數)經向帶20抬起,超過穿帶模塊1中緯向帶10的穿行高度, 此時諱向帶10從穿帶模塊1的右邊(圖1)穿入,被頂帶件2頂起的奇數(或 偶數)經向帶20位于緯向帶10的上面,而未被頂起的偶數(或奇數)經向帶 20則位于緯向帶10的下面,完成奇偶交織后,頂帶件2在第一安裝架81的帶 動下往下運動。推帶件3在推帶桿33的帶動下穿過穿帶模塊間隔11,把已經被 高速旋轉的圓形切割片6割斷的緯向帶10往前推送規定的距離,該推送距離可 以是直接將新形成的交織點推至焊接工位所對應的距離。然后推帶桿33帶動推 帶條32、推帶件3后移回到起始位置。下一節拍時,頂帶件2往圖1右側移動, 待移至相鄰偶數(或奇數)經向帶之下并脫離相鄰的奇數(或偶數)經向帶20 時,向上運動,各機構重復之前的動作。整個編織過程就是這樣反復循環。
在編織過程中,經向帶20的前行動力可由網片的巻繞機構提供。完成編織 后形成平紋組織的網片,其交織點用超聲波塑料熔焊形成定形的網片。所用材料 為鋼塑復合帶或塑料帶寬度5 20毫米,厚度1 2毫米,網片長度連續,寬 度0. 5 6米。網格諱向的大小是通過調整穿帶模塊1與間隔11的整體寬度來實 現,網格經向的大小是由經向帶20的巻取量而定。
權利要求1.鋼塑復合帶或塑料帶網片自動編織機的編織機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緯向帶的穿帶模塊,所述編織機構設有沿緯向排列的多個所述穿帶模塊,且相鄰穿帶模塊之間存在間隔;所述自動編織機還設有多個推帶件,所述推帶件可沿經向穿過穿帶模塊間隔而來回運動;所述編織機構在穿帶模塊的經向帶行進方向下游側設有多個經向帶的頂帶件,所述頂帶件至少可升降并具有經向帶的頂帶部位。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塑復合帶或塑料帶網片自動編織機的編織機構, 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帶件還可沿緯向在相鄰兩個穿帶模塊間隔間來回運動。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塑復合帶或塑料帶網片自動編織機的編織機構, 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帶件安裝在可緯向來回運動并可升降的第一安裝架上。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塑復合帶或塑料帶網片自動編織機的編織機構, 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帶模塊間隔與經向帶的寬度相適配。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塑復合帶或塑料帶網片自動編織機的編織機構, 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帶模塊具有供緯向帶穿過的通道,所述穿帶模塊在緯向帶的進 入側還設有喇叭狀導向口。
6.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鋼塑復合帶或塑料帶網片自動編織機的編織機構, 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帶模塊中具有緯向帶穿過的通道,穿帶模塊的經向帶行進方向 上游側封閉,穿帶模塊的經向帶行進方向下游側開放,在諱向帶穿帶時,所述頂 帶件處于封閉穿帶模塊的經向帶行進方向下游側的位置。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塑復合帶或塑料帶網片自動編織機的編織機構, 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帶件設有供經向帶穿過的孔。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塑復合帶或塑料網片帶自動編織機的編織機構, 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帶件安裝在可沿經向來回運動的第二安裝架上。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塑復合帶或塑料帶網片自動編織機的編織機構, 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帶件在迎向緯向帶的方向具有導引斜面。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塑復合帶或塑料帶網片自動編織機的編織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帶件由金屬板彎折而成,所述頂帶件包括對應頂帶部位的彎折 面、在迎向緯向帶的方向上的彎折導引斜面、從穿帶模塊的經向帶行進方向下游 側遮擋穿帶模塊的頂帶件主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鋼塑復合帶或塑料帶網片自動編織機的編織機構,它包括緯向帶的穿帶模塊,編織機構設有沿緯向排列的多個穿帶模塊,且相鄰穿帶模塊之間存在間隔;自動編織機還設有多個推帶件,推帶件可沿經向穿過穿帶模塊間隔而來回運動;編織機構在穿帶模塊的經向帶行進方向下游側設有多個經向帶的頂帶件,頂帶件至少可升降并具有經向帶的頂帶部位。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產量大,能把緯向帶主動推出穿帶模,快速地在整個網面把緯向帶子整根直接推入焊接模下定位焊接,保證網格的質量。
文檔編號D04C1/02GK201351216SQ200820171120
公開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29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29日
發明者明 楊, 陳金龍 申請人:杭州華碩機電技術有限公司;杭州紡織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