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紡紗機或捻線機的錠子的夾紗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紡紗機或捻線機的錠子的夾紗裝置,具有用于將夾紗裝置安 裝到錠子上的安裝架,具有兩個可以相互相對運動的用于夾持紗線的夾持件,具有至少一 個用加載力使夾持件閉合的加載元件,和具有至少一個用于產生與加載力方向相反的卸載 力的卸載元件,其中卸載元件在夾紗裝置中可以在錠子旋轉時在離心力作用下運動,并且 夾持件可以通過卸載力打開。
背景技術:
這種類型的夾紗裝置通過文獻W02007/131562A1而成為現有技術。用于夾持紗線 的加載元件在已知的夾紗裝置中由彈簧形成。在該夾紗裝置中設置多個球形式的卸載元 件,它們可沿徑向運動并且在半殼形式的導向機構中引導。球的導向機構構造成使紗線的 夾持件在球徑向運動時打開和閉合。當錠子在運行狀態下旋轉時,球受到隨錠子轉速的增 大而增大的離心力。存在一個極限轉速,在該極限轉速下由球產生的卸載力等于彈簧的加 載力。在超過該極限轉速時,夾紗裝置打開。在錠子制動時,在超過極限轉速情況下,球的 離心力小于彈簧的加載力,從而夾紗裝置閉合。夾紗裝置的夾持件的打開和閉合是同一個 轉速下發生的。一種類似的夾紗裝置也已經由DE19628826A1公開。由W02007/065703A2已知一種開頭所述類型的夾紗裝置,其中夾持件的打開和閉 合在不同的錠子轉速下進行。如果在低的錠子轉速下能夠進行紗線管底卷并且如果在紡紗 機或捻線機重新起動之后紗線仍然在直至一個盡可能高的錠子轉速下保持固定在夾紗裝 置中,那么將便于更換支撐在錠子上的管紗,所謂的落紗操作。這可以用W02007/065703A2 的夾紗裝置實現。在錠子的加速階段中夾持件的打開在一個高的轉速下進行,相反,在錠子 的減速階段中夾持件的閉合在一個低的轉速下進行。夾紗裝置的這種性能是通過設置作為 加載元件的磁鐵實現的。磁鐵通過其吸力對可運動的夾持件加載并且由此夾持紗線。由于 磁鐵的吸力隨著與夾持件之間的距離的增大而大大地減小,因此打開夾紗裝置需要很大的 卸載力,亦即需要高的錠子轉速。由于在夾持間隙變大時磁鐵吸力減小,因此夾持力也減小,要夾持的紗線越粗,夾 持力減小的程度越大。但是正是在粗的紗線情況下由于紗線具有更高的抗斷強度而要求在 夾紗裝置中具有更強的夾持力。此外磁鐵是昂貴的部件,尤其是在本情況下它們必須具有 高的磁力并且同時必須對振動不敏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任務是提供一種改進的夾紗裝置。該任務如此被解決,即一個卸載元件分配有在夾紗裝置中的至少兩個位置,在該 位置上,在可以限定的錠子轉速下可以由卸載元件產生不同的卸載力。由于卸載元件依據其所處于的位置可以在限定的和保持恒定的錠子轉速下施加 不同的卸載力,因此可以提供一種在第一錠子轉速下打開而在與第一錠子轉速不同的第二錠子轉速下閉合的夾紗裝置。由于卸載力是改變的,因此在夾紗裝置中不需要磁鐵。至少 一個加載元件的加載力在夾持件打開的狀態下可以比在夾持件閉合的狀態下更大。由此可 以實現較粗的紗線的夾持力大于較細紗線的夾持力的優點。在更換管紗操作期間,由此也 可以將粗的紗線或捻線牢靠地保持在夾紗裝置中。盡管如此,全部加載元件可以由非常便 宜的彈簧元件形成。在有利的實施例中規定,給卸載元件的一個第一位置分配了夾持件的一個閉合狀 態并且給卸載元件的一個第二位置分配了夾持件的一個打開狀態,其中可以由卸載元件在 第一位置上在閉合的夾持件情況下產生一個低的卸載力而在第二位置上在打開的夾持件 情況下產生一個高的卸載力。這種比較在錠子的設定的并且保持恒定的轉速下進行。該實 施例的優點是,夾持件在錠子加速階段中在高的錠子轉速下才打開并且在減速階段中在低 的錠子轉速下重新打開。當卸載力和加載力處于平衡時實現夾紗裝置的打開和閉合。由于 卸載元件可以在夾紗裝置中具有兩個產生不同卸載力的位置,因此具有兩個極限轉速,在 該極限轉速下卸載力和加載力是平衡的。有利地,在超過錠子的一個上限轉速時卸載元件 為了打開夾持件可以從第一位置運動到第二位置,而在低于一個位于所述上限轉速以下的 下限轉速時卸載元件為了閉合夾持件可以從第二位置運動到第一位置。由于卸載元件在第 一位置上在預先限定的錠子轉速下只能夠產生低的卸載力,因此反向推論地說,需要更高 的錠子轉速,直到卸載力大到足夠克服加載力并且使夾持件進入打開狀態。在錠子減速階 段中卸載元件位于第二位置上并且相應地在相同的轉速下產生更高的卸載力。因此在夾持 件不閉合情況下,錠子轉速可以下降到直至下限轉速。只有在低于下限轉速時,卸載力才低 于加載力并且導致夾持件關閉。為了避免錠子上的不平衡,有利的是在夾紗裝置周面上布置多個卸載元件。優選 卸載元件由基本上可以沿著徑向運動的離心體形成。離心體有利地是由球形成的。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有利的是,為一個離心體分配了至少兩個支承面。第 一支承面與離心體的第一位置相配而第二支承面與離心體的第二位置相配。優選地,支承 面位于不同的半徑上,該半徑由支承面與用于將夾紗裝置安裝到錠子上的安裝架的中心線 之間的間距限定。由于離心體從第一位置徑向地運動到第二位置并且在此情況下打開夾持 件,因此有利的是,與第一位置相配的支承面設置在比與第二位置相配的支承面較小的半 徑上。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規定,在夾紗裝置的軸向截面上看,在離心體和支承 面之間的接觸點上所作的切線與安裝架的中心線之間具有一個角,并且在位于較小半徑上 的支承面上存在一個切線,該切線與安裝架的中心線之間具有一個小的角以及在位于較大 半徑上的支承面上存在一個切線,該切線與安裝架的中心線之間具有一個大的角。切線和 中心線之間的角決定了在相同的離心力下卸載元件的卸載力。由這種實施例可以實現一種 非常簡單的夾紗裝置,其中由卸載元件在限定的錠子轉速下可以產生不同的卸載力。在與 離心體的質量相協調下,可以通過支承面的幾何形狀以非常簡單的方式使上下極限轉速與 要求相適配。可以不使用昂貴的磁鐵。還可以取消將磁鐵安裝到夾紗裝置中的附加安裝步 驟。因此本發明的夾紗裝置也可以大批量低費用地制造。有利的是,在接觸點上的切線與中心線相交。特別優選地,切線位于安裝架的軸向 截面的平面中。由此離心體產生的離心力可以非常好地轉換成與加載力方向相反的卸載力。有利的是,所述小的角為在0°和20°之間,特別優選為在5°至10°的范圍中。所述 大的角有利地為在60°和80°之間,特別優選為在60°至75°的范圍中。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可以有利的是,一個位于較小半徑上的支承面具有一個區域, 該區域在軸向截面上看與安裝架的中心線夾成一個小的角。一個位于較大半徑上的支承面 具有一個區域,該區域在軸向截面上看與安裝架的中心線夾成一個大的角。在軸向截面上 直線延伸的支承面的區域可以非常簡單地制造。而且離心體產生的卸載力在支承面的直線 延伸的區域上基本上是恒定的,從而可以減小制造公差對上下極限轉速的影響。在一個區 域中直線地延伸的支承面中,支承面和中心線之間的角正好等于中心線和離心體在支承面 上的接觸點上所作切線之間的角。為了保證離心體在徑向上順利地運動,有利的是,在位于較小半徑上的支承面和 位于較大半徑上的支承面之間存在一個支承面,該支承面與中心線之間的角隨著半徑的增 大而連續地增大。可以有利的是,一個用于離心體的支承面設置在夾紗裝置的一個可以通過離心力 的作用而變形的部件上。離心體和可以通過離心力的作用變形的部件具有接觸點,在該接 觸點上可以作出一個切線。該實施例的優點是,在錠子加速階段期間,切線與安裝架的中心 線之間的角是變化的。在低的錠子轉速下,切線與中心線之間的角非常小,從而可以通過該 附加部件帶到一個高的上限轉速,在該上限轉速下夾持件打開。該可以通過離心力的作用 變形的部件此時優選由環形成。環的中點優選位于安裝架的中心線上。該環可以有利地由 橡膠彈性的材料制成。優選這樣地布置該環,使得它在夾持力閉合時不妨礙離心體的運動。本發明的其它的優點和特征由以下幾個實施例的描述中得到。
圖1是帶有一個閉合的夾紗裝置的放大示出的錠子的部分剖視軸向視圖,圖2是圖1中的同一個錠子在夾紗裝置打開時的視圖,圖3是圖1中用III表示的部分的放大視圖,圖4至圖8是在不同構造的夾紗裝置情況下與圖3類似的視圖,圖9是夾紗裝置的一種變型結構的與圖3類似的視圖,圖10是沿著圖9的剖面X-X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中示出了一個紡紗機或捻線機的錠子1。錠子1由旋轉的上部件2和不旋轉 的軸承殼3組成,軸承殼靜止地固定在一個沒有示出的錠軌上。上部件2具有與其一同旋 轉的軸4,該軸在軸承殼3中支承在軸頸軸承5和一個沒有示出的端軸承中。上部件2包含 一個錠盤6,上部件可以通過該錠盤用皮帶7驅動。錠盤6的上方設有夾紗裝置8。夾紗裝置8利用安裝架9被安裝在錠子上部件2 上。夾紗裝置8優選可拆卸地固定在上部件2上,以便在有問題情況下能夠容易地進行更 換。上部件2可以在夾紗裝置8上方安置一個未示出的筒管,在該筒管上將生產的紗線卷 繞成紗筒子。卷繞過程按照已知的方式用可升降的鋼領板實施,鋼領板在多個并排布置在 機器中的錠子1上延伸。每個錠子1都配設一個也未示出的紡紗鋼領,在紡紗鋼領上以公知方式環行著一個鋼絲圈,它在運行期間加捻紗線并將紗線導向紗筒子上。夾紗裝置8由套筒形的基體10構成,該基體包含用于錠子1的安裝架9。在基體 10上面安置有可軸向移動的套筒11。在基體10和套筒11上分別布置一個夾持件12和 13。夾持件12和13包含夾持面14和15,它們可以形成夾持紗線的間隙16。待夾持的紗 線也被稱為“包腳紗”(管底卷繞紗)。在圖2中可以看見夾持件12和13之間的打開的間 隙16。夾紗裝置8包含彈簧形式的加載元件17。加載元件產生加載力,它將套筒11上的 夾持件13壓向基體10上的夾持件12,由此可以將包腳紗夾持在夾持面14和15之間。由兩個導向機構41和42保證在打開和閉合夾持件12,13時套筒11的運動。為 了使套筒11精確地在基體10上導向,在夾持件13的區域中設有第一導向機構。第二導向 機構42盡可能遠離第一導向機構41地間隔開。導向機構41和導向機構42設置成使得加 載元件17和卸載元件18在軸向截面上看位于兩個導向機構41,42之間。為了使夾紗裝置 8上的不希望的不平衡最小化,彈簧17由基體10導向和定中心。此外,夾紗裝置8包含多個卸載元件18,其用于產生與加載力反向的卸載力。在圖 1和2中示出了兩個卸載元件18。完全可以將多個卸載元件18均勻分布地設置在夾紗裝 置8的周面上。卸載元件18由一個基本上可沿徑向運動的球形的離心體19構成。該球優 選由鋼制成。在夾持元件12,13處于圖1所示的閉合狀態下,卸載元件18位于一個第一位置 上。在基體20中的導向機構20中離心體19被導向。離心體19配設有第一支承面21。支 承面21設置在套筒11上。在錠子1旋轉時的離心力作用下球19頂靠在支承面21上。支 承面21與安裝架9的中心線23夾成一個小的角A。通過該角A,球19產生一個沿著中心 線23的軸向作用于套筒11上的力,該力的方向與彈簧17的加載力相反。如果錠子轉速超 過一個上限轉速,那么由球19施加的力將超過彈簧17的加載力,從而套筒11朝著錠盤6 的方向運動。通過套筒11的運動,夾持元件12,13打開。同時球19在導向機構20中沿徑 向向外運動到一個較大半徑的第二位置上。在圖2中可以看見夾持元件12,13打開時夾持裝置8的狀態。離心體19位于第 二位置上并且在夾持面14和15之間的間隙16被打開。在這個位置上,離心體19配設有 套筒11上的第二支承面22,它與安裝架9的中心線23之間具有一個角B。角B大于角A。 除了在給定的錠子轉速下由球在該第二位置上產生的離心力略微較大以外,因為球與旋轉 軸線23的間距較大一些,球19作用于套筒11上的卸載力由于角B較大而比在第一位置上 大很多。如果現在再減小錠子轉速,那么在低過上限轉速時夾紗裝置8還不會再次閉合,其 中在上限轉速下夾紗裝置8已經是打開的。只有在低于一個下限轉速時卸載力才減小到該 卸載力低于彈簧17的加載力的程度并且使套筒11被彈簧17再次頂向上方。加載元件17 使夾持件12,13閉合而球19又運動到第一位置上,參見圖1。圖3再次放大地示出了作為卸載元件18的球19周圍的部位。可以看見,球19頂 靠在基體10的導向機構20上和頂靠在套筒11的支承面21上。通過支承面21與中心線 23之間的角A,在離心體19和支承面21之間的接觸點24上形成與夾持力方向相反的卸載 力。支承面21具有一個在軸向截面中直線延伸的區域。支承面21的角A由此與一個在接 觸點24上置于球19上的切線相同。在夾紗裝置打開時球19頂靠在其上的第二支承面22 處于一個比第一支承面21更大的半徑上。第二支承面22與中心線23之間具有一個大的角B。角B比角A大得多。通過這種角度差使得夾紗裝置8能夠在高的錠子轉速下打開,并 且只有在低的很多的錠子轉速下才又關閉。為了說明清楚,現在按照時間順序再描述一次具有本發明的夾紗裝置的錠子1運 行時的過程。在以例如為20000轉/分鐘的運行轉速進行的紡紗或捻線過程期間,夾紗裝 置8是被打開的。間隙16中是空的。紗線被卷繞到位于錠子1的上部件2上的筒管上。 在一個用空的筒管更換滿的筒管或滿的紗管的換紗管操作之前,使鋼領板與鋼領一起移動 到一個位置上,以使紗線插入間隙16中。在紗線的這種所謂的管底卷繞操作(包腳)時, 錠子1的轉速被減小。如果錠子轉速減小到低于下限值,那么夾紗裝置8就閉合而包腳紗 被夾持在夾持元件12和13之間。接下來使錠子停住并且將滿的紗管向上從上部件2上拉 出。在拉出滿的紗管時來自牽伸機構或輸出羅拉的紗線端頭保持被夾持在夾紗裝置8中并 且紗線在紗管和夾紗裝置8之間被分開。在將一個空的筒管裝到上部件2上之后,再次啟 動機器。在錠子1加速期間鋼領板已經又向上運行到一個位置,使得紗線被卷繞到安置在 上部件2上面的筒管上。如果錠子轉速超過一個上限值,那么夾紗裝置8就再次打開而夾 持在間隙16中的紗線端頭被甩出。為了保證在紗管更換操作期間安全可靠地運行,將下限 轉速設置得很低,例如在大約1000至2000轉/分鐘的數量級,是有利的。在包腳紗插入 到間隙16中時,重要的是,一方面紗線確實處于間隙16中,以便能夠被可靠地夾持,但是另 一方面紗線纏繞夾紗裝置的基體10時不應大于360°,以便紗線端頭以后還可以很容易地 從夾持件12和13中拆出。如果錠子轉速盡可能小,那么可以更精確地和更容易地將包腳 紗纏繞間隙16中。因此,夾紗裝置8能夠在盡可能小的下限轉速下閉合是重要的。相反, 在錠子加速階段,如果夾紗裝置再次打開所處于的上限轉速位于一個盡可能高的極限轉速 下,例如在10000轉/分鐘的數量級下,則是非常有利的。夾持在夾持件12和13之間的 包腳紗的端頭由此被可靠地一直保持在夾紗裝置8中,直到在空的筒管上卷繞了足夠的圈 數。由此大大地減小的運轉故障和斷紗。為了進一步優化夾紗裝置8,可以改變支承面21和22的結構形狀。在圖4至8中 示出了幾個有利的變型。在圖4的變型中,在支承面21和支承面22之間存在一個部位,該部位25與中心 線23的角位于角A和角B之間。通過該支承面25使球19從支承面21到支承面22的過 渡得到改善。對球19的導向的另一個改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實現,在位于一個小半徑上的 支承面21和位于一個大半徑上的支承面22之間設置一個支承面26,該支承面與中心線23 之間的角隨著半徑的增大連續地變大。一個這樣的被倒圓的支承面26示于圖5中。在圖6中示出了一個有利的變型,其中支承面21和支承面22已經被彎曲。由此 可以實現球19的一種特別平緩的過渡。在圖6的左側部分中示出了在閉合的夾紗裝置情 況下球19的位置。圖6的右側部分示出了在打開的夾紗裝置8情況下的球19。在彎曲的 支承面21情況下,位于接觸點24上的切線27和它與中心線23之間的角A對由球19產生 的卸載力起著決定作用。即使在夾紗裝置8打開的情況下球19位于支承面22上,也是由 在球19和支承面22之間的接觸點上的一個切線28的角B起決定作用。由于圖3至5中的支承面21和22具有直線延伸的區域,因此那里的切線27和 28與支承面21和22的表面重合。角A優選在5°和10°之間的范圍中,特別優選為大約 6°。角B有利地在60°至75°的范圍中,尤其是為大約65°。
圖7示出的變型中支承面21具有一個輕微的隆起,由此在接觸點24上的切線27 與中心線23之間具有非常小的角A。因此可以為夾紗裝置的打開實現一個較高的上限轉 速。在圖8中,夾紗裝置8的套筒11含有一個可以在離心力作用下變形的部件29。在 夾紗裝置8閉合狀態下離心體19頂靠在其上的支承面21設置在該可變形的部件29上。在 接觸點24上的切線27與中心線23之間也具有一個小的角A。可變形的部件29有利地由 環30形成。環30的中點位于安裝架的中心線23上。環30由橡膠彈性材料制成。環30 使得夾紗裝置8在高的上限轉速時才打開。錠子轉速必須高到使得環30在離心力作用下 擴大并且由此使球19能夠改變其位置。在錠子1減速階段,可變形的部件29不阻礙球19 從第二位置運動到第一位置。通過相應地布置環30,在圖8所示的實施形式中甚至可以將 切線27的角A減小成負值,從而在加速階段開始時,離心體19增強夾持件12,13的夾持力 并且由此進一步改善夾紗裝置8的夾持作用,尤其是在粗厚的紗線情況下。在錠子轉速逐 漸增大以及環30逐漸擴展情況下,角A持續變大,直到球19最后移動到超過環30。在圖1至8中所示的實施形式中,套筒11在其為了打開和關閉間隙16的軸向運 動中所實施的行程小于球19的直徑。如果現在希望套筒11具有更大的行程或者要使用更 小的球19,那么球19的導向機構20在夾紗裝置8的基體10中的特殊匹配是有利的。在圖9和10中示出了夾紗裝置8的一個實施例,其中套筒11的行程大于球19的 直徑。也與圖1至8的實施例一樣,套筒11上設置有兩個支承面21和22,它們與錠子1的 中心線23直徑具有不同的角A和B。支承面21和22設置在一個沿徑向向內突的支撐板51 上。支撐板51突入到基體10的凹槽52中。支撐板51如此布置,使得球19從中心上被支 撐。球19的導向機構20在基體10中是這樣構造的,使得球19通過兩個扇形的導向面53 引導并且可以類似于圖2的視圖沿徑向從所示的第一位置運動到第二位置。導向面53通 過一個圓柱體的周面的一些局部形成。如圖10中可以清楚地看見,導向機構20和支承面 21,22相對于球中心對稱地布置。球19由此被非常精確地導向,從而在它沿著徑向運動時 不會卡住。當然也可以將圖3至8所示的支承面21,22的實施例應用于圖9和10所示的實 施形式中。
權利要求
用于紡紗機或捻線機的錠子的夾紗裝置,具有用于將夾紗裝置安裝到錠子上的安裝架,具有兩個可以相互相對運動的用于夾持紗線的夾持件,具有至少一個用加載力使夾持件閉合的加載元件,和具有至少一個用于產生與加載力方向相反的卸載力的卸載元件,其中卸載元件在夾紗裝置中可以在錠子旋轉時在離心力作用下運動,并且夾持件可以通過卸載力打開,其特征在于,一個卸載元件(18)分配有在夾紗裝置中的至少兩個位置,在該位置上,在可以限定的錠子轉速下可以由卸載元件(18)產生不同的卸載力。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紗裝置,其特征在于,給卸載元件(18)的一個第一位置分 配了夾持件(12,13)的一個閉合狀態并且給卸載元件(18)的一個第二位置分配了夾持件 (12 ;13)的一個打開狀態,其中可以由卸載元件(18)在第一位置上在閉合的夾持件(12 ; 13)情況下產生一個低的卸載力而在第二位置上在打開的夾持件(12 ;13)情況下產生一個 高的卸載力。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夾紗裝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加載元件(17)的加載 力在夾持件(12,13)的打開狀態下比在夾持件(12,13)的閉合狀態下更大。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夾紗裝置,其特征在于,全部的加載元件(17)由彈簧元件形成。
5.按照權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夾紗裝置,其特征在于,在超過錠子(1)的一個上限 轉速時卸載元件(18)為了打開夾持件(12 ;13)可以從第一位置運動到第二位置,而在低于 一個位于所述上限轉速以下的下限轉速時卸載元件(18)為了閉合夾持件(12 ;13)可以從 第二位置運動到第一位置。
6.按照權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夾紗裝置,其特征在于,多個卸載元件(18)布置在 夾紗裝置(8)的周面上。
7.按照權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夾紗裝置,其特征在于,卸載元件(18)由基本上可 以沿著徑向運動的離心體(19)形成。
8.按照權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夾紗裝置,其特征在于,離心體由球(19)形成。
9.按照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夾紗裝置,其特征在于,為一個離心體(19)分配了至少 兩個支承面(21 ;22)。
10.按照權利要求9所述的夾紗裝置,其特征在于,支承面(21;22)位于不同的半徑 上,該半徑由支承面(21 ;22)與用于將夾紗裝置(8)安裝到錠子(1)上的安裝架(9)的中 心線(23)之間的間距形成。
11.按照權利要求10所述的夾紗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夾紗裝置(8)的軸向截面上看, 在離心體(19)和支承面(21 ;22)之間的接觸點(24)上所作的切線(27 ;28)與安裝架(9) 的中心線(23)之間具有一個角(A ;B),并且在位于較小半徑上的支承面(21)上存在一個 切線,該切線與安裝架(9)的中心線(23)之間具有一個小的角(A)以及在位于較大半徑上的支承面(22)上存在一個切線,該切線與安裝架(9)的中心線(23)之間具有一個大的角 ⑶。
12.按照權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夾紗裝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較小半徑上的支承面(21)具有一個區域,該區域在軸向截面上看與安裝架(9)的中心線(23)夾成一個小的角 ㈧。
13.按照權利要求10至12之一所述的夾紗裝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較大半徑上的支承面(22)具有一個區域,該區域在軸向截面上看與安裝架(9)的中心線(23)夾成一個大的 角(B)0
14.按照權利要求10至13之一所述的夾紗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位于較小半徑上的支 承面(21)和位于較大半徑上的支承面(22)之間存在一個支承面(26),該支承面與安裝架 (9)的中心線(23)之間的角隨著半徑的增大而連續地增大。
15.按照權利要求9至14之一所述的夾紗裝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一個離心體(19)的 一個支承面(21)設置在夾紗裝置(8)的一個可以通過離心力的作用而變形的部件(29) 上。
16.按照權利要求15所述的夾紗裝置,其特征在于,可以通過離心力的作用而變形的 部件(29)由環(30)形成。
17.按照權利要求16所述的夾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環(30)由橡膠彈性的材料制成。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紡紗機或捻線機的錠子的夾紗裝置。夾紗裝置具有用于將夾紗裝置安裝到錠子上的安裝架和兩個可以相互相對運動的用于夾持紗線的夾持件。設有至少一個用加載力使夾持件閉合的加載元件和至少一個用于產生與加載力方向相反的卸載力的卸載元件。卸載元件在夾紗裝置中可以在錠子旋轉時在離心力作用下運動。夾持件可以通過卸載力打開。一個卸載元件分配有在夾紗裝置中的至少兩個位置,在該位置上,在可以限定的錠子轉速下可以由卸載元件產生不同的卸載力。
文檔編號D01H1/40GK101899730SQ20101018934
公開日2010年12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25日
發明者G·斯塔萊克, N·斯托普, W·佐特 申請人:里特機械公司